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這句話用在這位91歲的老人身上很貼切。
家住重慶大渡口區春暉路街道陽光社區的續海珍來告訴你什麼叫「開掛」。
91歲的她,不僅能暢遊水中,還能跳水。前段時間,天氣炎熱,續海珍每日到區遊泳館,義務指導別人遊泳,受她指導的人不在少數。
除了遊泳、跳水,她還能玩微信,用電腦,看教材,編口訣,做美篇,做伏地挺身……如此「開掛」人生,是如何養成的?
91歲還跳水
多年堅持當遊泳指導員
「你不會遊泳嗎?來,我來教你!」
5年前,家住大渡口區的雷麗,到區遊泳館遊泳。起初,她不會遊,只能在水裡泡著。這時,遊過來一個婆婆,青絲白髮參半,臉上有皺紋,但遊起詠來,動作敏捷,姿勢標準。
「她主動過來教我,教得很仔細,也很規範,連自由式手臂需要彎成多少度角,她都會一一道來。」等雷麗學完後,忽然聽到有人說,她是續婆婆,快滿90歲了,還那麼熱心,幾乎每年夏天,都在這裡當義務指導員,免費教授、指導別人遊泳技巧。
「我當時聽了很驚訝,本以為自己50多歲,已經算年齡比較大的遊泳者了,沒想到還有一個快90歲的。」雷麗說,經過接觸了解,還有令她更驚訝的事。
「續婆婆不僅遊泳遊得標準,自由式、蝶泳、蛙泳、仰泳,她都會,能自由切換,耐力好,而且她竟然還能跳水。」雷麗表示,自己經常看到她一個猛子扎進水裡,想到她的年紀,不免擔心,但看到她入水以後,輕鬆遊泳的動作,很快又放下心來。
現在,5年過去了,續海珍已經91歲。這個夏天,她依舊在當指導員,很多人慕名而來找她學遊泳。
「她現在還是跳水,只是不會站在跳臺上跳了。考慮到她的年紀,我們時常會監督她,不讓她跳。但她像個調皮的孩子,有時候還會趁我們不注意的時候跳。」雷麗說,遊泳館的人都認識續婆婆,比如工作人員李小龍,已經成了續婆婆女兒於亞利的「眼線」,負責「監督」她,並報告情況。
堅持冬泳25年
完成「保八爭九」的心願
9月3日,面對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續婆婆打開了話匣子。
說起自己90多歲還跳水遊泳,續海珍略顯自豪的表示,自己完成了20多年前許下的心願。
續海珍退休前是高級統計師,平日裡喜歡打籃球、排球、桌球。退休後,接觸到了遊泳,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一遊就遊了31年。除了生病,有急事,她幾乎每天都會遊泳。
「60歲的時候,我認識了冬泳協會的人,發現自己很耐寒,就和他們一起遊冬泳,堅持了25年,直到6年前由於膝關節患滑膜炎,不能下冷水,才改為遊恆溫。」續海珍回憶道, 第一次冬泳那年,重慶下了一場雪,屋頂上樹上全是積雪。
「我就在那種極度寒冷的情況下,跳進了水裡。剛開始覺得冷,但挨過前面幾次,就習慣了。」就這樣,續海珍不光遊泳,還開始遊冬泳。
71歲那年,冬泳隊的隊友問她:「續婆婆你遊泳都遊到70多歲了,還要遊多久?」
續海珍回道:「我的目標和心願是,『保八爭九』,就是保證遊到80歲,然後再堅持遊到90歲。」
現在,她的目標如期實現,91歲,不僅能遊泳,還能跳水。「我自己的身體狀況,確實是還可以跳水的,但考慮到家人擔心,我不會去跳臺上跳。」續海珍說。
意猶未盡
橫渡長江後又從對岸遊回來
除了冬泳,續海珍還經常參加遊泳渡江比賽。長江、嘉陵江、烏江,她都渡過。
「第一次渡江比賽是在嘉陵江,渡江前,我有些緊張,三番兩次去附近查看水勢、地形。做了充足準備以後,渡江當天,孫子、女兒全部到場,為我加油鼓勁,他們給了我很大的信心。」續海珍說,她渡江大部分時候比較淡定,除了2006年,在一次渡江過程中,忽然心臟有些不舒服。但同行夥伴,紛紛遊到身邊鼓勵,於是又堅持了下來。
「媽媽剛開始參與渡江時,我幾乎都要陪她下水。後來發現她素質過硬,就慢慢放心了,在岸上等她。」續海珍的女兒於亞利說,看媽媽渡江,印象最深的是2000年,她橫渡長江以後,正常情況應該是從對岸坐船回來,結果她意猶未盡,又從對岸遊了回來。
「我最後一次參加渡江比賽,是83歲那年。因為有相關規定,我已經超齡,因此不得不放棄。」續海珍說,自己很懷念橫渡長江的感覺。
現在,她去海南避暑,忍不住會跳進海裡遊泳。當海浪在她身邊翻騰時,她恍惚覺得自己回到了渡江的歲月。
活到老學到老
「開掛」人生是如何養成的?
在很多人的眼裡,續海珍的人生猶如「開掛」一般,91歲還能跳水就算了,她還能玩微信,用電腦,看教材,編口訣,做美篇,做伏地挺身。她經常說,自己不是91歲,而是19歲,讓別人不要喊她婆婆,太顯老。
「我在社區,帶了很多學遊泳的徒弟。當然,我自己要是有不懂的地方,也會積極拜師。比如以前,我遊泳姿勢不標準,怎麼自在怎麼遊,後來認識遊泳隊裡的張寒冰,在她的悉心教導下,就硬是改掉了不規範的姿勢。」續海珍說,遊泳姿勢標準也很重要,為了讓大家記住,她編了不少順口又好記的遊泳口訣,被大家紛紛傳唱。
「抬頭划水同時動,外劃後劃向內劃,大臂夾水於胸下,埋頭伸臂向前滑……」
「媽媽對我們家,和對社區不少居民,都帶來了很大影響。在她的影響下,我也熱愛運動,並加入到遊泳行列,在另外一個遊泳池當義務指導員。」於亞利說,自己是70歲左右的人,看到媽媽91歲還能做那麼多事,不禁從心底感到欣慰。
被問及如何才能有她這樣「開掛」的人生,續婆婆說,人要心態好,活到老學到老。也要老有所為,老有所學。「一個人的愛好,最好一輩子不丟,尤其像遊泳這種有益身體健康的愛好。它能讓你在老了時,找到人生的動力。」續海珍說。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範聖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