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品牌酒(上圖),地鐵廣告打成法蘭西(下圖)。
2008年(紅圈處)產的「新酒」還在貨架上,其實已過期。柳揚攝
葡萄酒上的各種標識。
令人眼花繚亂的葡萄酒。
夏季是葡萄酒消費的旺季,但很多消費者喝葡萄酒不會「暈」買葡萄酒卻會「暈」,隨便一家店就有幾百個品種,讓人不知該如何下手。揚子晚報記者走訪市場採訪業內人士,為你揭曉葡萄酒市場亂象,並邀請專家來為讀者普及葡萄酒採購知識。
1 亂象:亂傍名牌
900塊買拉菲傳奇還買一送一
揚子晚報記者發現,一些葡萄酒亂傍品牌葡萄酒,甚至讓人真假難辨,比較突出的如拉菲。
「拉菲傳奇,獨具珍藏價值,只要900塊一瓶,現在打進電話,買一送一。」這是某廣播購物裡的促銷廣告,幾百塊錢就能買到大名鼎鼎的拉菲紅酒,這讓許多市民覺得很有誘惑力,那麼這些是真的嗎?
記者走訪新街口周邊幾家超市和酒類專賣店了解到,市面上的拉菲品類非常多,其中比較常見的有拉菲傳奇、拉菲傳說,還有諧音「拉斐」的,以及攜帶著「拉菲後綴」,其價格也是差距很大,從幾百塊到七八萬元一瓶都有。記者在鼓樓附近一家超市看到一款名叫「百奈特拉菲特城堡」的紅葡萄酒,售價只要198元,而其原文「LAFITTE」跟大名鼎鼎的拉菲「Lafite」只多了一個字母T。除了外文,還有一些中文也在模仿,比如「拉斐」就是模仿「拉菲」的諧音。
專家解析:拉菲有三種類別的產品,一是正牌,就是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酒標上有拉菲古堡的標示,一般單瓶售價在八九千元起步,去年上半年,正牌最年輕的一款酒市價也八九千塊,82年的正牌要8萬多元。
二是副牌,即「小拉菲」,名稱為Carruadesde Lafite,較正牌相對差些,所用木桶也沒有正牌的高端,這些酒也與正牌一樣在波爾多生產,價格也相對比較高,市場售價為正牌的1/2或三分之一。
三是拉菲的系列酒,「拉菲傳奇系列-Legende」、「拉菲傳說系列-Saga」、「拉菲珍藏系列-Réserve Spéciale」、以及「拉菲尚品系列-Selection Prestige」。並用波爾多地區的四大名號進行標識,即每個系列下都包含有波爾多紅、波爾多白、梅多克(M e d o c)、以及波亞克(Pauillac)產地與釀造、裝瓶都不一定在波爾多,因為拉菲集團與全球的葡萄酒企業有合作關係,有的合資,有的併購,拉菲只輸出技術、管理和品牌影響力,也就是給別人產的葡萄酒「貼牌」,這類酒售價比較便宜,只要兩三百塊,但沒什麼收藏價值。上文中提到的這種廣播銷售的酒是拉菲旗下的珍藏梅多克酒。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所謂的假冒拉菲,其品牌上往往以「拉斐」等同音字代替的。
在法國、西班牙等國外著名品牌中,你要仔細查看生產廠商,一些可能就是以假亂真的廠商和品牌。
國內葡萄酒也有傍名牌的現象。比如「經典長城」、「百年王朝」、「珍藏華夏長城」、「華夏長城5000年」、「華夏2000」、「新一代長城」等等各種各樣的品牌。這些紅酒在外觀包裝、裝潢圖案和品牌酒都很相似,不同的地方就是產地和經銷商,有的是河北昌黎產區的,有的是河北沙城產區的,還有的是山東煙臺產區的。
據業內人士介紹,「比如『華夏2000』,其實真正的長城品牌名稱應該是『華夏長城乾紅葡萄酒2002年份』。往往就是幾個字的差別,迷惑了消費者的注意。」
2 亂象:酒已過期
幾年前的「新酒」還在賣
市民陳小姐為招待朋友,不久前在鼓樓附近一家超市裡花198元買了一瓶生產日期為「2008年10月」的「博若來新酒」,聚餐當天,一位比較懂酒的朋友就笑道「你買的這個酒已經過期了」,讓陳小姐覺得既不解又尷尬。
專家解析:中國有句俗話「酒是陳的香」,很多人印象中酒是不會過期的,相反越放陳年越好,但是在葡萄酒領域卻並非如此,比如「博若來新酒」就是一種保質期很短的酒。這種酒產地法國博若來地區,每年十一月的第三個星期四上市,因為它屬於淡酒,不耐久存,因此新酒要在3個月內飲用,否則就失掉了它應有的果香和新鮮風味。上面一瓶酒已經是不能飲用而且過期多年的酒。
事實上,除了像博若來新酒這樣比較特殊的酒之外,大多數葡萄酒沒有質保期,只要存放的方式正確,一般不會變質,比較理想的存放溫度是12-13℃。不過在中國食品規定裡,每樣食用的產品都需要有保質期,因此不少國產酒會標註保質期。跟白酒不同,葡萄酒並非越久越好,口味根據品種不同有所差異。而會過期的酒,一般就是這種新酒。
另外,一些國產葡萄酒還喜歡標註「窖藏三年」「窖藏五年」等字樣。據業內人士介紹,標註「窖藏」是國產白酒的做法,國際通行標準寫明葡萄酒採摘的時間。更何況,一般情況下葡萄酒在橡木桶裡熟成的時間不會超過兩年,時間再長就容易氧化變質。
3 亂象:張冠李戴
澳洲品牌酒說成了法蘭西
今年四月份,在新街口地鐵站,許多人會留意到有一款非常醒目的紅葡萄酒的廣告,看起來倒也顯得頗為大氣典雅,外行人看不出有什麼問題。但是一位業內人士王先生就告訴記者,這款酒很是奇怪,酒標上寫的「PENFOLDS GRANGE」是一個澳洲著名品牌奔富的頂級產品,但是這款酒的廣告上卻寫著「百年的城堡傳奇,隨時隨意法蘭西。」
專家解析:可笑的地方就在於,明明是澳洲品牌,怎麼能扯上法蘭西,一看就有問題。事實上,類似的酒並非個別,許多新世界的地區(大致來說,葡萄酒舊世界是指歐洲,新世界是指歐洲以外的國家)也就是近幾十年來才開始釀造葡萄酒,但宣傳上的「百年」「古堡」明顯失真。
■教你一招
學會看葡萄酒身份證
在葡萄酒世界,名聲最大品質最好的當屬法國酒,在中國消費者當中,法國酒享有較好的口碑。想要選擇一瓶優質的法國葡萄酒,就要學會看酒的「身份證」,這張身份證上會列明該瓶酒的酒齡、級數、出品酒莊、產地。所以入門首先便要學會閱讀不同的酒標,才可更進一步了解葡萄酒。相比之下,其他國家的酒一般沒有這麼多信息,多以葡萄品種和品牌等命名。
法國葡萄酒酒標上最明顯的是酒莊或酒名,在法國,常見以Chateau(城堡)或Domaine(酒莊)開頭,而標籤上所印刷的建築圖案,家族徽章等等則是生產酒莊的標誌,在法國有八大名莊,拉圖莊、奧比安莊、瑪高莊(又叫瑪歌莊)、武當莊、白馬莊等。你買酒的時候看看是不是這些酒莊,還是看起來相似其實名稱並不相同的。
接下來要看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其分級,法國葡萄酒最高級別是AOC級別,是指只能採用指定產區內種植的葡萄釀製,絕對不可以和其它產區的葡萄汁勾兌,以保證酒的品質和地區風格。但你在購買法國葡萄酒的時候在酒標上尋找AOC三個字母,往往一無所獲。事實上,AOC酒瓶標籤標示為Appellation+產區名+Controlee。也就是說,中間一個「O」會根據酒的不同變成產地的名稱,而這個生產地名的範圍越小,一般而言酒的等級越高。
比AOC低一級別的為地區餐酒,即VIN DE PAYS ,酒瓶標籤標示為Vin de Pays + 產區名,更低一個檔次的是日常餐酒VIN DE TABLE,一般作日常飲用。因為葡萄的品種對葡萄酒的口感和風味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法國葡萄酒上通常會有標註所用的葡萄品種,比如常見的Cabernet Sauvignon赤霞珠,Chardonney霞多麗、Pinot Noir 黑品諾等等。
除此之外,有些還會標註糖分信息,比如香檳和起泡酒一般會標註出這個信息,表示酒的含糖量。有的酒還會包括酒精度、容量、生產國家等。對於正規渠道進口中國的外國酒,一般會有裝瓶信息,註明葡萄酒在哪或由誰裝瓶,一般由酒廠、酒莊、批發商裝瓶。
■基本知識
了解葡萄酒幾點常識
揚子晚報記者找到南京首家葡萄酒培訓機構逸香葡萄酒教育機構,該機構擁有多種葡萄酒資質培訓課程,從去年落戶南京以來,已經培訓了很多葡萄酒行業從業人員和愛好者。該機構的資深培訓師曹冬雪告訴記者,其實葡萄酒挑選技巧無非從品種、產區、渠道這幾個方面入手,學習點知識確實很有必要。她為本報讀者介紹一些基本的葡萄酒知識及常見幾個誤區,從而來幫助你挑選心儀好酒。
紅酒就是葡萄酒嗎?
許多人會將「葡萄酒」和「紅酒」兩個概念混淆起來,事實上,紅酒指紅葡萄酒,是葡萄酒一個大類,葡萄酒是一個更大範圍的名詞,按照顏色可分為紅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按酒內糖分可以分成幹酒和甜酒,按照其形態,可以分為靜酒和起泡酒。
螺旋帽封口檔次就差嗎?
以前葡萄酒幾乎都是軟木塞封口的,現在市場上出現越來越多的螺旋帽封口的,很多人感覺,似乎螺旋帽封口的酒檔次比較差。一般澳大利亞、阿根廷等新世界的酒多用螺旋帽,而法國、德國等舊世界的酒則多用軟木塞。軟木塞具有密度低、彈性佳、可伸縮性強等特性,但是對葡萄酒的儲存要求較為苛刻,而螺旋帽開啟便利,對酒的封存現在還沒發現什麼缺點。其實,兩者各有優勢,並不是分辨酒品好壞的一個標誌。
年份越長的酒越好嗎?
法國葡萄酒上都會標註一個年份,這個年份的意思是用來釀製酒的葡萄收穫的年份。葡萄酒的年份與葡萄酒的質量並沒有必然的聯繫,不是年份越久,葡萄酒的品質就越好。因為,釀酒葡萄的質量是決定葡萄酒品質的重要因素,如果某一年的氣溫、降水等各方麵條件都比較適合葡萄生長,這一年的葡萄品質就好,用這一年採摘的葡萄所釀造的葡萄酒,品質自然會好。酒的年份只能說明它們的原料來源於哪一年的葡萄,既不能作為評定葡萄酒質量好壞的絕對標準,也不能作為葡萄酒定價高低的依據。
鮮葡萄能釀出高品質酒嗎?
夏秋季節,街頭都會有賣葡萄的,越來越多的人會買來這些葡萄洗淨以後自己在家釀葡萄酒,事實上,這樣的葡萄酒跟市場上所銷售的是兩個概念。平時吃的葡萄叫做「鮮食葡萄」,皮薄多汁、甜度高,雖然好吃,但無法釀出高品質的葡萄酒的,用來釀酒的葡萄稱為「釀酒葡萄」,通常皮比較厚、水分含量少,酸度也比較高,常見的品種有赤霞珠、霞多麗、美樂、西拉子等等,在菜場和水果店裡是買不到的。(記者柳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