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晶穿透式OLED技術成熟應用擴增
智晶光電 (Wisechip) 主攻中小尺寸OLED面板,尺寸從1吋以下到5.5吋,與其他顯示面板相比較結構較簡單、製程容易,可有效降低製造成本及開發時間,具有多樣的開發優勢,具上千種產品提供客戶最廣的產品線,能符合現今市場多變化的需求及產品獨特性。
根據研究機構IDC 的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數據指出,2018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出貨量估計達到1.5億臺,比同期增加35.9%,預計2019年67%的智能家居設備將,能接入家居系統平臺,而顯示器將越來越多應用於智能家居設備應用,並推動新的產品型態出現。儘管語音輸入控制在智慧家電控制系統是焦點,但顯示器依然發揮重要的作用,二者之間並非相互替代關係,而是互補關係。顯示器將更多應用於智能音箱、智能冰箱及家庭安全監控類設備,並催生新的產品型態的出現,例如搭載語音助手及網路交換功能的智能面板等。
迎接物聯網浪潮帶來新的商業機會,賦予產品有新型態的樣貌,因應市場需求變化,智晶光電朝向建立創新技術開發研發以效率提升、價值提高、產品創新與服務主軸的策略,讓產品應用能有差異化設計及更多功能追求,未來產品體驗能更快速而積極。
智晶推出穿透式OLED面板產品,是結合高透明電極結構、高透明絕緣層的開發和光學模擬設計等,使得面板的可見光平均穿透率可達到50%-65%。同時,結合新開發的高效率各色元件與面板最適化layout設計等,可獲得均勻穿透與高亮度的面板支援各種應用。
OLED具有自發光、高亮度、高反應速度、視角廣與對比度高特性,且可做成可撓式OLED面板,塑膠基板特性輕薄,置入機構佔產品體積能更小,適合嵌入在各種智慧家居電子產品、穿戴式裝置、健康醫療產品、汽車零組件、車用電子設備顯示、電腦周邊、無線網通應用、機上盒等,應用廠商結合OLED科技與美學設計,將會激蕩出更多創新發明和應用。
2.天時地利人和,國產AMOLED顯示晶片的奮起之路
「很多人或許都沒有真正理解眼鏡所應有的形態和合理使用方式。我們和眼鏡公司、面板廠、手機終端廠緊密合作,給眼鏡加上微顯示晶片,會展現出讓人驚訝的效果。」顧晶身著白色長袖,嘴角不時露出微笑,說到興奮之處,他會拿著自己的手機在上面的AMOLED屏幕比劃,兩眼放光,變換手勢向DeepTech解釋顯示與信號之間的傳遞關係。
顧晶是雲英谷科技的創始人,公司成立於2012年,那時AMOLED面板還沒有在中國大規模投產,而在此之前顧晶就瞄準了與面板設計相關的顯示驅動技術,毅然回國創業。在AMOLED爆發的時候,雲英谷推出了多款晶片,包括用於AMOLED顯示的驅動晶片和用於新一代眼鏡的微顯示晶片。簡單來說,驅動晶片的作用是使手機屏幕在運行狀態時顯示內容;微顯示晶片是將一個幾百英寸的巨屏縮小至指甲蓋大小。
▍國產顯示技術借OLED東風強勢崛起,技術、團隊與產業鏈支持缺一不可
2016年,中國開啟了AMOLED產業投資風潮。與相對成熟的液晶面板製造相比,AMOLED顯示要求算法和製造工藝隨之變化,這為年輕公司進入顯示驅動晶片設計和面板製造領域提供了新的機遇。在短短4年的時間,年輕的雲英谷在競爭激烈的晶片產業站穩了腳跟。索尼2016年發布的Z5 premium使用了雲英谷的專利顯示技術,其4K解析度是當時最高的。2018年12月,其開發的驅動晶片點亮了AMOLED顯示屏,擁有獨家專利。
以子像素渲染技術為例,雲英谷早在2013年就獲得了美國專利局的授權。子像素渲染技術是通過將紅、綠、藍三個子像素排列的順序按照一定的規則改變,同時匹配相應的算法,由此實現在不增加工藝複雜度的同時,提升顯示的解析度與清晰度。目前,能夠將子像素渲染技術推向量產的公司主要是韓國的三星電子和雲英谷。三星電子開發了名為Pentile的子像素渲染技術,用在了幾乎所有的旗下高端手機AMOLED顯示屏上,而索尼的中高端4K手機則使用了雲英谷名為Rainbow-RGB的子像素渲染技術,中國多家AMOLED面板廠所用的子像素排布也使用了雲英谷的專利技術。
天時地利人和,國產AMOLED顯示晶片的奮起之路
圖 | 雲英谷顯示技術應用在了索尼Z5 Premium(來源:雲英谷)
過硬的技術不僅保證了顯示質量,還可以在功耗、良率和成本等多個方面服務於面板。雲英谷的顯示驅動技術兼顧了高品質顯示和低功耗的需求,公司研發的顯示驅動晶片所具備的動態電量控制機制能節省15%—20%的AMOLED模組電量消耗;同時,其DEMURA技術方案能夠在量產過程有效監測面板上各區域間的亮度差與色差,並通過算法進行補償,以提升模組出廠良率。
和面板廠的合作,只是雲英谷深耕產業鏈上下遊的一個剪影。要將晶片做進手機產業鏈,沒有深厚的產業背景是不行的,只有同時打通了屏廠、手機終端廠,一家年輕的企業才有可能在這個巨頭林立的市場分得一杯羹。實際上,雲英谷的股東同時包括了產業鏈上的多家巨頭,比如京東方、維信諾、高通等,國家半導體大基金參與的深圳鴻泰半導體基金及北極光、中信、祥峰資本等知名風投基金也同時投資了雲英谷。
「創業搞晶片可不是一件容易事,門檻很高」。顧晶感慨道:「要有獨特的技術,但光有技術遠遠不夠,還需要有豐富量產經驗的晶片設計團隊,有了技術和團隊,大廠或許才會給你一個機會試一試。同時,由於晶片開發周期很長,需要得到產業鏈上的主流廠商的長期支持,甚至成為你的股東,才有可能做大做強。」顧晶先後畢業於清華大學和哈佛大學,是國家「千人計劃」和特聘專家,光他個人名下就擁有30多個專利。公司吸引來的團隊骨幹則來自於英特爾等國內外大廠。
「為什麼晶片創業這麼難?是因為晶片產業鏈一環扣一環,沒有信譽和背書,是做不起來的。晶片設計廠、晶片製造廠、面板廠、代工廠、終端廠,只要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不僅僅是交貨和出貨進度的問題,產業鏈上下遊的部件最後集中在一部手機上,每個部件都會相互影響,如果一個部件出了問題,會拖累整個手機的表現。顯示驅動晶片在整個手機中,上承主控晶片,將主控晶片發出的數位訊號處理為模擬信號,發送至面板,點亮整個手機屏,這樣一個關鍵部件,如果出了問題,將極大地損傷手機品牌。
憑藉高通、京東方等產業鏈上下遊大玩家的支持和背書,經過7年時間的積澱,某手機品牌廠商今年將搭載雲英谷研發成功的首款AMOLED顯示驅動晶片,這對中國大陸公司而言是零的突破。在顯示技術埋頭深耕多年,雲英谷終於到了摘果實的時候。
▍微顯示晶片賦能AR、VR,晶片廠、面板廠、終端廠三方共建良性行業生態
你有試戴過AR、VR設備麼?如果試戴過,你應該可以體會到看著模糊而又左右晃動的視頻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這個問題其實早已存在,AR、VR的頭戴裝置廠商為了優化用戶體驗,已經開始採用響應速度快、刷新率高、對比度高、低功耗的AMOLED屏幕,但是在VR設備上普及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沒有解決——單位尺寸內的屏幕解析度(俗稱ppi,即每英寸屏幕的像素總數)一直難以突破很高的水平,從而使得人眼通過VR設備視覺感知到的畫面清晰度始終存在明顯的顆粒感。
天時地利人和,國產AMOLED顯示晶片的奮起之路
圖 | 一些VR設備觀看的視頻仍有明顯顆粒感(來源:太平洋電腦網)
三星在2016年發布了用於VR設備的4K顯示屏,但是其投射到人眼視網膜的等效視覺160ppi左右,比學術界所定義的人眼可分辨像素ppi值326還差一半的水平。
在整個AMOLED顯示屏生產工藝環節中,像素驅動補償電路的面積大小是影響ppi的一個重要因素,每個子像素所需要的補償電路面積越小,其顯示屏的ppi則能做得越高。對此,雲英谷開發了名為Prime-Bridge(擎橋)的技術解決方案,從像素驅動補償電路方面入手,進行設計創新,在不改變補償電路特性及圖像畫質顯示效果的情況下,大幅減少了單一像素所需TFT(薄膜電晶體)的數量,從而節省整個像素驅動電路面積,這樣的設計方案可以將顯示屏ppi提升一倍。
天時地利人和,國產AMOLED顯示晶片的奮起之路
圖 | 像素補償電路在AMOLED面板構造中所處的位置區域(來源:雲英谷)
顧晶表示,在擎橋等微顯示技術的有力支撐下,2018年5月,京東方與雲英谷合作,在美國SID(國際信息顯示學會)年會上展示了0.39英寸的FHD(全高清,解析度達到了1920*1080)微顯示屏/晶片,ppi(像素密度,每英寸所擁有的像素數量)達到5640,創造了世界紀錄。儘管微顯示晶片很小,但通過光學系統投射出的顯示屏卻能達到影院級的數百英寸。也就是說,通過一個指甲蓋大小的微顯示屏,人眼能夠體驗到相當於電影屏幕大小的視覺效果,這意味著對微顯示晶片質量的要求要遠遠超過普通手機上使用的驅動晶片的要求。顧晶對DeepTech表示,雲英谷的這顆創造世界紀錄的微顯示晶片已經順利量產,雲英谷也是中國唯一量產微顯示晶片的公司。
考慮到微顯示屏只有指甲蓋那麼大,一般來說離用戶的眼睛只有幾釐米不到,有可能使用戶更加近視。對於這個問題,顧晶耐心地解釋道:「我們說的那個指甲蓋大小的微顯示屏和光學系統是兩碼事,光學系統把微顯示屏投射在視網膜上,成像在無窮遠處,可以讓眼睛長期處於放鬆狀態。」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買了AR、VR裝備,但是能看到的視頻卻寥寥無幾,沒有了豐富多彩、適配於微顯示屏的視頻資源,AR、VR裝置豈不是閒置率很高?對於這個問題,顧晶認為,獨立的AR、VR眼鏡做起來是比較費力的,沒有把手機廠拉進來共建軟、硬體生態很難有起色。只有當手機廠牽頭做這個事情,手機和AR、VR裝置的接口適配、用戶能從AR、VR設備體驗到的軟體和內容等問題,才能有相對快速和圓滿的解決方案。
在顧晶的設想中,未來的AR、VR應該是一副輕巧的眼鏡,配合現有的手機生態,使人在長時間娛樂辦公的情況下還能保持眼睛不疲勞,用於沉浸式地遊戲、辦公、影視及混合現實等,這個產品有多大的想像空間?
創業7年,用顯示技術同時驅動大屏和小屏,應用在手機、AR、VR等多種裝置,國產顯示技術要起飛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3.韓國企業佔據去年全球顯示器面板市場前二 大陸企業京東方第三
據韓聯社原因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3月17日發布的數據,去年全球顯示器面板市場上,三星顯示器和LG顯示器市佔率分別位居前兩位,再次彰顯韓國顯示器的優勢。
具體來看,去年中小型和大型顯示器面板市場上,三星顯示器售出261.54億美元,市場份額為23.7%,雖較前一年有所下滑,但仍穩居榜首。LG顯示器銷售額為215.87億美元,市場份額19.6%,位居第二。
最近不斷積極擴大投資的中國京東方市佔率為10.4%,排行第三,中國臺灣友達為10.1%,位居第四,中國臺灣群創光電以9.1%排第五。
韓國行業人士表示,中國企業快速擴大投資,但產品群以低價為主,出廠數量雖增多但銷售額相對增幅不大,與此相比韓國企業採取以高端產品為主鞏固市場地位的戰略並取得成效。觀察者網
4.臺灣面板廠 上季本業全都虧
受到面板價格大跌衝擊,臺灣面板廠全軍覆沒,去年第四季本業都陷入虧損。面板雙虎上季本業都虧損14億元,彩晶去年第四季因為提列資產減損出現毛損,稅後淨損12.08億元新臺幣(下同),終結連續11個季度獲利。華映去年前三季稅後淨損75.57億元,市場預期去年第四季虧損恐將擴大,去年全年難逃虧損。
去年電視面板價格大跌20~30%,中小尺寸面板價格跌幅也超過20%,嚴重侵蝕面板廠獲利,去年第四季臺灣面板廠本業全數陷入虧損。友達上季營業損失14.54億元,歸屬母公司業主之淨利為2.81億元,每股盈餘0.03元,全年淨利為101.6億元,年減68.6%,基本每股盈餘1.06元。群創去年第四季本業虧損14.31億元,稅後淨損6.97億元,每股虧損0.07元,全年稅後淨利22.23億元,年減94%,每股盈餘0.22元。
彩晶去年第四季營收31.9億元,較去年第三季減少約22%。因為針對未興建完成的6代廠提列資產減損約6.45億元,造成營業毛損約7.5億元,毛損率約24%,營業損失約為12.5億元,稅後淨損約為12.08億元,基本每股虧損為0.37元,終結連續11個季度的獲利表現。因為中小尺寸面板價格下跌,手機面板需求不振,彩晶去年全年營收約168.66億元,相比前一年衰退28.97%。營業利益約9.16億元,稅後淨利約10.21億元,每股盈餘約0.32元。
華映去年第三季本業轉虧,累計前三季稅後淨損75.57億元,每股淨損0.93元。華映去年12月宣布聲請重整和緊急處分,接下來工廠又因為供應商斷料而停工,雖然在年底復工,不過投片量銳減,去年12月營收滑落到9.4億元,去年第四季營收僅約38.14億元,相比前一季衰退超過40%,市場預期華映單季虧損恐將擴大,全年難逃虧損。
2019年第一季面板價格雖然跌勢趨緩,但是整體均價仍處於低檔。而且淡季需求疲弱,產能利用率相比前一季平均約略調降了5~10%,法人預估,面板廠第一季營收相比上季還會衰退10%上下,單季虧損還會再擴大,要拚獲利恐怕要等到第二季才有機會。工商時報
5.東捷打進陸面板設備鏈
受惠大陸10.5代廠面板客戶大量交機,東捷近半年來營運站高崗,繼去年營收創歷史新高后,業界估計,今年上半年仍將維持升溫走勢。
市場傳出,鴻海集團在廣州增城推動的超視堺8K項目進展順利,目前累計完成投資人民幣320億元,主要廠房主體結構已完成,進入緊鑼密鼓的設備安裝階段。
東捷是鴻海集團旗下設備供應鏈,去年在大陸8.6代及鴻海以夏普堺工廠投資的廣州增城超視堺10.5代廠先後進入裝機交貨旺季,拉動東捷去年單月業績,從5月起幾乎逐月交出較前一年同期大增的佳績。東捷去年全年營收69.11億元新臺幣,年增66.2%。
東捷表示,已成功進入陸面板廠設備供應鏈,對營運的貢獻將於今年發酵。去年臺灣面板廠持續進行產能去瓶頸化,以及差異化新製程技術等設備的穩定需求。在研發方面,東捷強化既有雷射、光學、機電整合之核心技術能力,全力研發新產品;積極加強產學合作,引進各類先進技術;開發設備相關零組件耗材,藉由既有客戶加強實力,進而推展至海外新客戶。
更多重磅新聞:
1.更接近真機了,華為P30系列黑色機身渲染圖曝光
2.擠下歐廠 矽創獨享華為傳感器大單
3.又是驍龍660,小米Pocophone F1 Lite跑分曝光
4.流量費今年有望到5元/G 資費降低運營商將如何轉型?
5.蘋果核心供應商中企比例持續升高 2019年超20%
6.澳大利亞批准華為提供鐵路通信設備 項目價值2億美元
7.3·15晚會曝光的「易科芯」已被查處 回應:將停止這一系列所有業務
8.華為確立智能家居設備連接標準,三年內接入三成終端
9.中國智能家居的2019:OLED廠商抱團,5G驅動場景尚未落地
10.2019年中國獨角獸排行榜,估值前十企業與巨頭關聯度高達100%
11.華為P30 Pro真機高清圖曝光:指紋解鎖位置有點靠下
12.5G智能家居大熱,華為身影多次閃現
13.纏鬥繼續,微軟市值8890億美元,再超蘋果登上第一
14.德國情報機構表態:5G建設華為可能會留後門
15.研究發現 Apple watch可以檢測到這項心臟重病
16.歷經9年訴訟:日本撤銷高通禁止令
17.華為新款10000mAh移動電源發布:18W雙向快充
18.紫米快速充電器發布:支持QC3.0/華為FCP快充
19.蘋果收購了一家ML公司 目的是讓Siri更智能
20.三星商城被黑客攻擊:S10出現Bug價格遭瘋搶
請下載愛集微APP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