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集中,是每個小孩都有的「毛病」。不少家長也曾經反映過自己的孩子,在家裡或者學校的表現,都能看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雖然這件事情,看起來困擾了不少家庭,但是很多父母也十分關心能否解決。
一般來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主要在生活中有這些表現。
1. 平時坐不住,喜歡搞小動作
有的孩子根本坐不住,他們一坐下,就想要開始亂動亂碰,總覺得不自在;或許家長說的話、老師講的內容,他們基本上都沒有吸收,而是在做其他毫不相干的「小動作」。這個時候,孩子的注意力十分渙散,甚至不具備耐心和安靜的意識。
2. 做事情「半途而廢」
比如:在寫作業的時候,孩子總是寫到一半,開始放鬆和遊玩,突然想去看電視或者和小夥伴玩玩具,他們並不明確自己的作業有沒有寫完,而是由著性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像這樣半途而廢和拖拖拉拉的情況,就是很典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
3. 經常走神發呆
孩子在上課或者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如果經常出現發呆和呆滯的現象,很容易在一些事情上走神,不能夠專心致志地鑽研和認真的做事,一方面表現出孩子對於這件事的興趣沒有那麼高;另一方面,就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
當孩子出現以上現象時,很可能是注意力不夠集中,如果家長沒有及時的引導和培養,那麼,孩子在很長一段時間會習慣,然後在學習、生活以及未來發展中,都會和同齡人出現差距。
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家長該如何糾正和引導呢?
1. 為孩子制定計劃
科學合理的時間計劃表,能夠很及時地調整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吃飯時間、學習時間、玩遊戲時間、休息時間等等,根據孩子不同的階段和成長情況,家長為孩子量身打造合適的計劃表,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
2. 營造適合孩子成長的氛圍
很多孩子一聽到周圍的打擾和其他聲音就開始分心和走神。比如:正在寫作業的孩子,突然聽到客廳裡家長正在看電視或者放音樂,這就很容易打擾孩子正常的學習進度。因此,無論家庭環境還是學習環境,家長都需要格外注意。
3. 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在平時,家長可以通過早教遊戲或者親子互動,有意識地幫助孩子提高他們的注意力和專注度,讓孩子在遊戲和娛樂的過程中,逐漸意識到自己必須要全神貫注才能夠贏下遊戲。通過遊戲的方式,不僅可以讓親子關係變得融洽,而且對於孩子的成長很有幫助。
4. 以身作則地引導
家長如果不能專心地做好事情,那麼孩子也不會提高自己的注意力。育兒的過程中,家長的以身作則和榜樣作用,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通過言傳身教和陪伴教育,讓孩子從家長身上學到注意力集中的好處和意義,這樣才能幫助到孩子。
更多關於早教和育兒相關的知識,大家可以關注紐哈頓國際早教,我們會及時給大家分享,歡迎大家留言區評論互動,轉發關注,點讚分享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