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評價兩極分化,國產體育電影為何佳作難尋?

2020-12-08 騰訊網

一直以來,體育電影都是國內市場的一大空缺,好萊塢能夠用一部《極速風流》激起全球觀眾對賽車的痴迷,印度拍出的《摔跤吧!爸爸》能夠突破地域文化差異在中國創下票房佳績,與此同時國產體育電影界卻鮮有佳作誕生。

在今年,由陳可辛執導的國產體育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本定檔春節上映,後因疫情推遲,最終影片在國慶檔正式與觀眾見面。

儘管《奪冠》的上映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市場對國產體育電影的關注,但本片並沒能取得預期的成績,從反響上來看,《奪冠》在觀眾中的口碑也趨向兩極分化。

《奪冠》口碑兩極分化,國產體育電影仍有上升空間

早在2019年的國慶節前夕,當郎平率領的中國女排奪得女排世界盃冠軍時,關於「女排」「女排精神」的關鍵詞就登上了實時熱搜榜,而在去年的國慶檔期間,《我和我的祖國》裡由徐崢執導的《奪冠》也曾還原了中國女排歷史上的輝煌時刻。

全民掀起「女排」熱的同時,陳可辛導演的這部《奪冠》順勢發布了先導預告片,預告片中鞏俐對郎平的高度還原再次成為全民話題,讓這部備受期待的國產體育大片未映先熱。

與觀眾的高呼聲相對應的,在今年春節檔前夕,業內給出《奪冠》的票房預測均集中在25-35億,位於春節檔影片的第一梯隊。

儘管最終《奪冠》因疫情而取消上映,但作為近年來誕生的少數國產運動題材電影之一,事實證明本片對當下的觀眾仍然有著不小的吸引力。

然而在市場的高期待背後,《奪冠》上映後的口碑反響卻顯得有些不盡如人意。作為今年國慶檔打頭陣的影片,在9月25號正式上映後,《奪冠》僅在豆瓣上獲得了7.2分得開分成績,有一些觀眾認為電影彌補了過去國產體育類型作品的空白,但也有不少觀眾認為影片的故事、剪輯等環節存在瑕疵。

比如,片中的多場比賽戲就明顯可以看出剪輯上的不連貫,在重現女排的輝煌歷史時也顯得有些「流水帳」,此外一些段落也存在「過度煽情」的問題。

另一方面,《奪冠》中的配角陣容採取了與以往體育電影不同的大膽做法,片中不少演員都是專業排球選手出身,包括惠若琪、朱婷在內的隊員均在片中扮演自己。

原型人物的出演一方面提升了球場戲份的專業性和觀賞度,但相應地也給演員表演提出了一些挑戰,對於這些沒有電影出演經歷的專業運動員來講,在面對鏡頭時所顯現出的生澀難免會影響到整體效果,讓觀眾感到些許出戲。

當然,作為一部運動題材電影,《奪冠》也有不少突破,比如影片最大的看點無疑來自於多位實力派主角的隔空飆戲。

為了能夠最大程度還原角色,《奪冠》邀來了多位久經沙場的演員坐鎮,鞏俐、黃渤、吳剛等演員的加盟無疑保證了表演層面的專業度,而從影片最終效果來看,這幾位演員從外形到神態上也都達到了對原型人物的高度還原,在以自己專業表演提振整部影片觀賞性的同時,也讓影片講述的女排故事更容易獲得觀眾的共鳴。

儘管口碑沒能達到預期效果,但《奪冠》的上映的確讓此前缺少關注的體育電影受到了外界的普遍討論,在微博上,關於「奪冠」「中國女排」「體育精神」的關鍵詞佔據了熱搜榜。

值得一提的是,《奪冠》的上映或許只是國產體育電影迎來全面爆發的一個開始,在《奪冠》後,另一部同樣由陳可辛執導、具有全民關注度的《李娜》也將在不久後正式與觀眾見面,從2014年執導《親愛的》後,陳可辛導演就一直在醞釀《李娜》的拍攝,而藉助《奪冠》上映所引起的關注度,《李娜》也有望再次掀起國產體育電影熱。

在《李娜》之後,聚焦桌球和短道速滑兩項競技體育的電影《中國桌球》和《我心飛揚》也將在明後兩年與觀眾見面。

從2019年4月釋出首款海報以來,影片《中國桌球》就吸引了各界的廣泛關注,影片由張藝謀御用編劇李馮操刀劇本,並得到了國家體育總局的支持。

而值得關注的是,這些電影的出現將為國產體育電影帶來怎樣的變化呢?

從「女籃」到「女排」,過去國產體育電影為何缺乏佳作

體育電影往往由於強大的感染力、極高的觀賞性而深受觀眾喜愛,過去,歐美國家拍出了《弱點》《極速風流》《我,花樣女王》等一批兼具票房和口碑的體育電影。

在中國,儘管半個多世紀前就拍出了聚焦中國女籃的經典體育電影《女籃五號》,但在其他類型片百花齊放的同時,國產體育電影卻踟躕不前。

從女排奧運會奪冠到男足世界盃出線,從金牌零的突破到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體育一直都是構成中國人家國記憶的重要部分,但與這些不斷在競技場上取得突破的運動健兒相比,對於體育競技場和運動選手的描寫一直都是國產電影的一大空白。

對於不少觀眾來講,1958年由謝晉執導的《女籃五號》或許構成了對國產體育電影最早的記憶,在這之後近半個世紀裡,國產電影中再鮮有具備一定影響力的體育類型電影出現,而2000年同樣由謝晉執導的聚焦中國男足的《女足9號》也沒能在觀眾中激起漣漪,影片普遍被觀眾評論為「誇大現實」而受到市場冷遇。

進入21世紀後,國產電影中雖然也不乏《少林足球》《大灌籃》這樣聚焦體育項目的電影,但體育電影中本應被突出的勵志、團結等元素卻被過多的奇幻、喜劇橋段搶走風頭,比如觀眾在觀看《少林足球》時,更多的關注點都集中在各式花哨的功夫上,而缺乏對足球這項運動本身及競技選手的關注,敘事重心和風格的偏移,也是以《少林足球》為代表的一類作品無法與其他正統體育電影相提並論的原因。

在這之後,擅長類型片敘事的香港導演林超賢北上拍片,帶來了《激戰》和《破風》兩部體育電影,從題材和風格上看,這兩部電影與此前的《大灌籃》等風格戲謔的體育電影大相逕庭,前者聚焦拳擊題材,後者聚焦自行車運動。

但是,由於兩部電影都缺乏真實原型做支撐,同時沒能擺脫過去體育電影常出現的「過度煽情」等毛病,因此沒能進入到主流觀眾的視野。《激戰》和《破風》在當年分別都只取得了1.1億和1.4億的票房成績,從市場反響上看,並沒有將體育類型電影的潛力完全激發出來。

自《女籃五號》誕生的半個多世紀以來,國產電影市場之所以始終缺乏口碑票房雙贏的體育類型電影,在筆者看來主要存在兩點重要原因。

一方面,體育與電影兩者間缺乏有效的交流是體育類型電影鮮有佳作的首要原因,陳可辛曾在採訪中透露:「《奪冠》是我拍過難度最大的電影,在現場有很多排球教練幫忙把關,很多技術環節都需要教練全程監督,比如哪一個是好球哪一個不是,都需要教練的專業判斷」。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體育人不懂電影,電影人不懂體育」直接導致了體育電影的難產。

另一方面,對於演員的高要求也是國產體育電影鮮有佳作的另一個原因。由於體育電影對專業性和技巧性的要求都很高,對演員身體素質、運動技能相應地也提出了較高要求,以電影《破風》為例,在拍攝時,主演彭于晏除了需要提前減重並在長達半年的拍攝中保持體重不變外,還需要每天進行10小時以上的騎行訓練,從生理上來講大部分演員往往難以達到這一要求;

與此同時,如果選用專業運動選手則會使得表演質量下降,這同樣會導致觀眾在觀看體育電影時「出戲」。選角上的兩難,成了大部分體育電影最終「夭折」的另一個原因。

結 語

隨著中國電影工業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國產體育電影已經具備了較高的拍攝技術,而不斷湧現的創作人才也將成為國產體育電影賴以發展的後盾。

在今年初,有關部門提出到2020年「全國體育消費總規模達到1.5萬億元」的目標,相信隨著受眾基礎的擴大和政策層面的刺激,未來國產體育電影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

相關焦點

  • 《一人之下3》評價兩極分化的原因,動畫黨與原著黨的眾口難調
    《一人之下3》出現評價兩極分化的原因《一人之下3》評分低於前兩季的原因除了篇幅短小與播放平臺這些外界因素之外,最為關鍵的就是評價的兩極分化。《一人之下3》這次評價兩極分化也不例外,而《一人之下3》評價兩極分化最嚴重的幾個關鍵詞是:畫風與人物形象、劇情、配音、騰訊超前點播。
  • 韓國喪屍片《活著》,為何褒貶不一,評價兩極分化?
    但是也有一大批的觀眾並不看好它,畢竟早有《釜山行》做表率,成為韓國喪屍電影的經典,這次的《活著》就顯得不盡人意。在豆瓣的評分甚至只有5.6。喪屍片《活著》由劉亞仁和樸信惠主演,說實話,看了那麼多的差評,其實小編在一開始就失去了觀影的興趣,所以我是奔著小姐姐的顏值去的,嘻嘻!
  • 為什麼《天氣之子》上映後,評價出現了兩極分化?
    《天氣之子》上映後評價出現了兩極分化,這也和前作君名的太過成功有關,畢竟前作實在是太火了,下一部作品肯定要不可避免的被人和上一作對比,也能理解。作為商業片,君名和天氣之子都是相當成功的。兩極分化還有個重要原因是因為結局,結局還是挺有爭議的,對於看慣自己拯救世界這種劇情的大眾來說,天氣之子的結局會有人接受不了的。對於接受得到的人來說這是不輸君名的好作品(例如我),對於接受不到的人來說這作就是爛作,所以才會那麼兩極分化。其實現在主要的爭論點就是在結局方面,一些偉光正的人們認為不該出現這種為了愛情放棄天下的幼稚做法,所以不顧電影裡的種種線索毫無理由的抨擊。
  • 《奪冠》票房破億單日票房冠軍評價兩極分化預測票房不到10億
    遲到了8個多月的《奪冠》終於上映,9月25日上映,21小時票房破億,這一票房成績足以說明中國女排的票房號召力。網上第一波評價已出,總體好評居多,評分兩極分化嚴重,購票平臺給出票房預測10億,隨著第二天票房,數據有所下調。
  • 天氣之子上線B站,剛上線就開始爭吵,評價兩極分化火藥味極濃
    #二次元#在昨日,B站上線了新海誠在2019年的超熱門動畫電影天氣之子,對於這部動畫,不管是製作這一方面還是劇情這一方面,官方和許多評分機構都給出了極高的評價,都是誇這部動畫十分不錯。昨日B站上架這部動畫電影之後,直到今日,已經有了1000萬的播放量,不得不說這個播放量是一個很好的數據,僅僅一天時間就創造了別的動畫很長一段時間都可能達不到的數據量,但同樣這部動畫的評論和討論數量也在激增。短短一天的時間就有(截稿前的數據)13000多條短評,接近400 條的長評。雖然在B站還有更加大量的數據,但這些數據量也已經十分恐怖。
  • 8小時30分鐘輕鬆破億,郭敬明又一新片爆了,口碑卻兩極分化?
    如果說,劉德華主演的《拆彈專家2》口碑炸裂,網友評論一邊倒,那麼今日上映的郭敬明導演新作《晴雅集》則口碑兩極分化,雖然,郭敬明導演驕傲的曬出了票務網站觀眾給出了9+的評價,不過
  • 電影評論:從《奪冠》看國產勵志體育電影的發展
    從《奪冠》這樣一部國產體育勵志類型的影片,能在國慶檔這樣競爭最激烈的黃金檔期中脫穎而出,勇奪探花,其實已經非常難能可貴。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認為,《奪冠》的表現,對於國產體育勵志電影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一點,《奪冠》能夠取得成功,題材的選擇很關鍵。
  • 《奪冠》易,體育電影復興難!
    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的電影《奪冠》終于于2020年9月25日如期上映。在新冠疫情肆虐、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的沉悶背景下,在歷經改名、爭議、刪減、撤檔(僅此一項就更改了5版)等諸多波折之後,姍姍來遲的這部體育電影無疑投射了國人太多的沉澱、期待和想像。
  • 漢斯·季默大神深愛貝爾蝙蝠俠 | 《鐵拳》評價兩極分化,大概率滑鐵盧
    5,《鐵拳》電視劇評分分化,但不容樂觀至於另一家專業評分網站爛番茄,則呈現了相當的分化:觀眾評分88%,算是不錯,而爛番茄新鮮度只有區區17%,平均分不過4點幾(滿分10),又成了一部大爛片。目前看來,《鐵拳》的評價雖然兩極分化,但大方向是不容樂觀的,這部電視劇真的有可能成為Netflix和漫威合作以來的滑鐵盧,嗚呼!
  • 很遺憾,《奪冠》不是我想看的體育題材電影
    很遺憾,《奪冠》不是我想看的體育題材電影
  • 《奪冠》為何拍不好中國女排
    加之改編自「中國女排」又燃又炸的真實故事以及觀眾心中燃燒的愛國情懷,作者預測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奪冠》極有可能成為國產體育電影的開山之作,《奪冠》的票房表現也應該高達20億甚至30億元!低調開畫的《流浪地球》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為何聲勢浩大的《奪冠》卻沒能成為國產體育電影的裡程碑大作,口碑與票房雙雙走向失利?
  • 奪冠!兩個時代的女排精神
    由於疫情原因,一部部佳作都被推遲上映,最近的國產動畫姜子牙又打破了歷史票房紀錄,可喜可賀。今天我們聊一下電影《奪冠》,豆瓣評分7.3,口碑也呈現出兩極分化,一些網友吐槽電影總體過於而另一些網友則說這是迄今為止中國體育電影最好的一部,所表達的核心精神上升到另外一個臺階。從影片中,可以看出時代的進步,每個年代的價值觀的改變。個人覺得7.3分在豆瓣評價低了,如果讓小編打分,應該可以有8分!
  • 兩極分化的評價
    如何評價安倍首相?在這個問題下,29萬人投票。35%的日本網友選擇了1分,17%點了10分。2-5分有13.9,5分以下的有48.9%,5-7分有17.1%,8-10分有38.5%。可以看出來,兩極分化還比較明顯的。
  • 《有翡》的豆瓣評價,兩極分化居然這麼嚴重!
    儘管豆瓣評分還沒有給出,不過可以很明顯地看到,《有翡》這部電視劇,堪稱是近年來口碑評價兩極分化極其嚴重的一部戲。現在豆瓣上對這部電視劇的短評打分,要麼是五星好評,要麼是一、二星差評,三、四星的評價極其罕見。
  • 奪冠:拋開爭議,它依然是近年來的最佳國產體育電影
    國慶檔的第一部電影的影評,當然要從自年前起就爭議頗多然後一直被疫情和各種各樣的問題耽誤到現在的這部《奪冠》開始。《奪冠》是由陳可辛執導的劇情運動片,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於2020年9月2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廚神小當家:第二季正式定於1月播出,觀眾評價兩極分化
    新的一季內容將會從2021年1月9號開始持續更新,雖然動畫化製作的決定已經公布,並且從更新內容來看也加入了許多新的漫畫內容,但是觀眾們對於小當家第二季的更新仍然有著兩極分化的情況出現。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兩極分化的情況呢?其實這也表明了近來炒冷飯出現之後,觀眾們的反應。不管是小當家還是別的冷飯,一般很難不得到兩極分化的評價,一方面是覺得劇情老套,已經不適應現在的潮流了,一方面卻覺得這是回味童年,重新審視這部動畫的好時機。因為種種原因,於是兩個不同的觀眾群體就誕生了,但是不管是贊同還是反對,大家都會發現,動畫始終是需要前進的。
  • 《石紀元》不溫不火,評價兩極分化,學霸:真好看,學渣:告辭
    《鬼滅之刃》的成功不必多言,發行量曾經一度超越《海賊王》,而《石紀元》相對其他兩部動漫稍微好一些,但是距離《鬼滅之刃》的差距實在太大,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粉絲對其評價可謂兩極分化,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石紀元》作為科普番,讓一大部分人群瞬間失去了興趣,尤其是「學渣」群體。
  • 原神評價兩極分化 零氪平民在遊戲中能生存下去嗎
    原神自公測以來,呈現出了眾多玩家評價兩極分化的情況,那麼在原神中,零氪平民在遊戲中能生存下去嗎?下面就一起了解一下吧。
  • 同樣完成和平精英1500KD挑戰 為什麼不求人與難言評價兩極分化
    同樣完成和平精英1500KD挑戰 為什麼不求人與難言評價兩極分化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姆斯特朗雷時間:2020-02-13 分享到:為什麼兩人的評價會這樣分明呢?
  • 《奪冠》密鑰延期,票房突破8億,中國體育電影在未來蓄勢待發
    10月26日下午,電影《奪冠》宣布密鑰延期,將延長上映至2020年11月27日。作為一部原春節檔的電影,《奪冠》經歷了改名、刪減、撤檔、提檔,最終在9月25號率先開跑。目前,電影《奪冠》已經上映33天,累計票房也已突破8億。在《金剛川》來勢洶洶的情況下,《奪冠》仍能在工作日保持5%左右的排片,生命力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