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被叫作無主之師:第十四黨衛軍「烏克蘭第1」武裝擲彈兵師

2020-12-14 騰訊網

黨衛軍作為德意志第三帝國重要的武裝力量活躍於二戰戰場的各個角落,他們以帥氣的軍服、與眾不同的建製成為二戰諸多軍迷追捧的對象。雖然與德國正式的武裝力量國防軍相比,黨衛軍只能算作是納粹黨的「私黨」武裝,但在希特勒所領導的納粹黨上臺之後,這一點就不再是限制黨衛軍擴充發展的阻礙因素。

在黨衛軍全國領袖希姆萊的不懈努力之下,作為納粹黨的「私黨武裝」的黨衛軍從希特勒的「御林軍」逐漸演變成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與國防軍並駕齊驅的中堅力量。整個二戰期間武裝黨衛軍的總兵力接近60萬人,共籌建45個師,實際建設完成的有38個師。

黨衛軍「烏克蘭第1」師師徽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在開戰之處的幾個月裡,蘇聯喪失了大片的領土,其中烏克蘭就在這個時候被「解放」出來。納粹德國在烏克蘭倫貝格建立了「烏克蘭國防委員會」偽政府並建立了「烏克蘭防衛隊」的偽軍組織。

在蘇德戰爭的前期該偽軍只作為配合德軍清剿蘇聯境內遊擊隊的附屬工作,隨著蘇德戰場局勢的逐漸惡化,德國對軍隊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

在此背景下,黨衛軍決定建立有烏克蘭偽軍為基礎的黨衛軍第十四志願師,1943年7月黨衛軍確定該師的組建計劃,並調任黨衛軍第四警察師前任師長弗利茲·弗萊塔克作為該師的指揮官。

1943年剩下的時間,黨衛軍甄選烏克蘭偽軍中「優秀」人員順利組建第十四黨衛軍烏克蘭志願師並開始在烏克蘭集中訓練。

1944年6月,東線戰場持續惡化,黨衛軍全國最高領袖希姆萊親自視察了烏克蘭志願師,將該師升級為擲彈兵師,此後這支部隊正式被命名為:第十四黨衛軍「加利西亞第1」武裝擲彈兵師。

注1:加利西亞,19世紀烏克蘭遭到歐洲強國的分割,加利西亞、喀爾巴阡以及布科維納區域先後被其他強國吞併。加利西亞,俄國十月革命後被波蘭瓜分,蘇德戰爭時被德軍佔領歸屬烏克蘭偽政府。

1944年6月,「加利西亞第1」師主力總共10000多人進入東線戰場歸屬於第4裝甲集團軍第13軍序列,初入戰場該師作為預備隊防守布羅迪防線。

1944年7月,蘇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的以近90個師的兵力從德軍布羅迪防線的南北方向突襲並完成對德軍13軍的包圍。加利西亞第1」師奉命前往堵住防線缺口。該師就此投入到一線的防禦戰中,在戰鬥中該師依靠優勢的裝備對蘇軍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但是面對蘇軍潮水般的部隊,該師怯戰情緒迅速蔓延。

7月下旬,蘇軍伴隨著潮水般的坦克集團衝鋒下對德軍防線發起全面攻擊,該師瞬間喪失鬥志拒絕執行上級下達的防禦命令。該師師長弗萊塔克拒絕繼續指揮該師並向13軍軍長要求將該師的作戰指揮權移交給國防軍。

兩天後,在包圍圈內外德軍的共同努力下終於在包圍圈中打開了一個狹小的出口,「加利西亞第1」師在友軍的努力掩護下終於逃出了口袋。

此戰是該師在東線的首戰,在戰鬥中該師拒絕執行上級命令,私自逃亡等種種醜態讓該師成為被國防軍譏諷的對象,經此一戰該師傷亡7000多人,戰鬥結束該師僅有2600多人先後歸建,完全喪失戰鬥力。

1944年8月,該師獲得烏克蘭偽軍的補充再次形成戰鬥力,但這支烏合之眾拼湊的部隊嚴重缺乏基層軍官,戰鬥力也十分堪憂。該師師長弗萊塔克再次拒絕指揮該部隊,理由是指揮該師成為他的人生汙點。

無奈之下,黨衛軍全國最高領袖希姆萊為他頒發了一枚騎士勳章肯定他的能力,弗萊塔克才勉強上任。

1944年10月,「加利西亞第1」師配合其他黨衛軍部隊前往圖利納地區,對捷克遊擊隊展開血腥的鎮壓。該師在此次戰鬥中表現平平,但沒有出現大的問題,此後該師成為應對遊擊隊威脅的二線部隊。

1945年1月,該師改名為第十四黨衛軍「烏克蘭第1」武裝擲彈兵師,並移師布防馬爾堡地區應對當地的遊擊隊威脅。

3月德軍「春季覺醒」戰役失敗,敗退的德軍將從普拉登澤向西撤退,緊隨而來的蘇軍進抵馬爾堡區域。該師作為二線部隊加入防禦作戰,阻擋迎面而來的蘇軍裝甲集團。(此時國防軍曾下令解除該師武裝移交德軍國防軍,但該命令被師長弗萊塔克拒絕執行)

該師布防菲爾特巴赫戰線與蘇軍交戰,戰鬥前期該師擊退蘇軍多次反擊,但是面對蘇軍越來越強大的反擊力量該師再次出現怯戰情緒拒絕執行對第3騎兵師的增援命令,該師師長弗萊塔克第三次要求放棄該師的指揮權。

德國第1騎兵軍軍長哈德內克上將當即駁回了弗萊塔克的要求,警告其如果丟失陣地將被送往軍事法庭,並將軍直屬部隊放置在該師的側後督戰,在雙重壓力之下該師只能拼命抵抗終於守住了防線避免了潰敗。

1945年5月,德意志第三帝國覆滅在即,該師為了不落入蘇軍手中想辦法與西線的英軍聯繫請求投降。英軍同意該師投降,但是將受降地點設在了費爾克馬庫特地區,而該師必須穿過狄托遊擊隊所控制的區域才能到達那裡。

無奈之下該師集中力量向費爾克馬庫特地區撤退,在行軍途中該師遭到狄托遊擊隊的包圍,在血戰之下該師最終突破重圍達到塔姆斯威克向英軍投降。

二戰結束之後,「烏克蘭第1」師並沒有被移交給蘇聯方面,而是被送往義大利戰俘營從而該師避免了苦難的遭遇。

第十四黨衛軍「烏克蘭第1」武裝擲彈兵師,初上戰場便一觸即潰,戰鬥意志與軍隊素質飽受詬病,但該師並非完全沒有戰鬥力的隊伍,在該師作戰歷史的中後期該師在面對蘇軍的反擊部隊與狄托領導的遊擊隊中的表現都應該給予肯定。

該師最為主要的問題在於戰鬥意志薄弱,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三次放棄指揮權的弗萊塔克對該師的戰鬥力低下富有非常大的責任,如果該師換一位鐵血的指揮官,該師的戰鬥力應該會得到非常大的提升。也因為弗萊塔克三次要求放棄該師的指揮權也是該師「無主之師」名頭的由來!

相關焦點

  • 家鄉的保衛者,「愛沙尼亞之子」——黨衛軍第二十武裝擲彈兵師
    家鄉的保衛者,「愛沙尼亞之子」——黨衛軍第二十武裝擲彈兵師 而黨衛軍第二十武裝擲彈兵師(愛沙尼亞第一師),是以第三愛沙尼亞黨衛志願旅為基礎所組成的部隊,而這支志願旅的前身,正是希特勒在1942年8月核准設立的愛沙尼亞兵團。可以說由此,黨衛軍第二十武裝擲彈兵師正式開始了他在德軍中服役的生涯。
  • 德國納粹重裝甲營、黨衛軍第101重坦克營、米歇爾·魏特曼該營服役
    月24日決定組建是為了「保羅·豪塞爾」指揮的黨衛軍裝甲軍實力之所以組建一個重裝甲部隊,前身是隸屬於「武裝黨衛軍」第1裝甲師的重型坦克連,後擴建「警衛旗隊」裝甲擲彈兵師的重裝甲連、「帝國」師裝甲擲彈兵師重裝甲連被劃入這個營、後補充了一個營部連、跟維修連,組建之後一直固定歸屬於武裝黨衛軍第一裝甲軍指揮,而SS1裝甲師和SS101營一樣歸屬於SS1裝甲軍指揮,所以組建之後該營依然在大多數戰鬥都是跟隨SS1
  • 黑袍織夢者:艾格斯和黨衛軍戰地記者旗隊
    1939年波蘭戰役開始之後,庫爾特·艾格斯志願參加黨衛隊特別機動隊(SS-Verfügungstruppe,武裝黨衛軍的前身)參加作戰,其後又繼續從事文職工作,擔任黨衛隊自辦報紙《黑色軍團報(Das schwarze Korps)》的主編,並在國防軍最高統帥部(OKW)任職,同時也是黨衛軍戰地記者連的一員。1942年,艾格斯又申請上前線作戰,他成為了黨衛軍第5維京裝甲擲彈兵師的一名裝甲兵基層軍官。
  • 武裝黨衛軍一級上將 ——「澤普」·迪特裡希
    1892年5月28日,這位最著名的武裝黨衛軍將領出生在德國南部的斯瓦比亞。1900年迪特裡希8歲的時候全家遷居到了巴伐利亞,在這裡接受了短暫的初等教育後,年紀尚幼的他成為了一名拖拉機手,1907年之後又進入一家旅館做了學徒,後來又在義大利、瑞典和奧地利四處遊歷。1911年12月中旬,19歲的他加入了皇家巴伐利亞陸軍。
  • 為什麼大部分黨衛軍都不是德國人?
    他自己也承認他不如北歐人善戰,納粹最喜歡從北歐徵召黨衛軍士兵。 那麼這個問題牽扯出下一個問題,黨衛軍的種族構成。納粹的種族理論雖然存在「榮譽雅利安人」這樣的比較混亂的東西,但是在徵召黨衛軍士兵時,還是以北歐人種優先,於是黨衛軍中充滿了來自北歐各國的士兵。
  • 二戰德國穆斯林黨衛軍老照片,巴爾幹的第13山地聖刀師,難得一見
    德國二戰時期的武裝黨衛軍是一支能徵善戰的部隊,曾經在東線和西線戰場上給蘇軍和盟軍重大殺傷,作為軍人武裝黨衛軍堅決的捍衛著元首的尊嚴,及其看重榮譽,對他們來說忠誠就是黨衛軍軍人天生的使命,為了捍衛榮譽他們迸發出了極其強烈的戰鬥力,作為軍人他們是合格的,但作為侵略者他們卻給所進入的國家帶來了太多的痛苦和血腥
  • 我心狂野-黨衛軍第12希特勒青年師,年齡輕輕但戰鬥力強悍
    二戰期間,除了老牌的「警衛旗隊」、「帝國」師以外,黨衛軍第12「希特勒青年」裝甲師可能是第三支最出名的黨衛軍裝甲師了。該師之所以能在眾多武裝黨衛軍師中格外引人注目,主要是因為該師的基層士兵全部選拔自出生於1926年的年輕的希特勒青年團員,平均年齡只有17、18歲,所以他們又經常被稱為「希特勒的娃娃兵」。
  • 手足相煎-黨衛軍「愛沙尼亞第一」師歷史資料
    電影中那支德軍部隊,就是由愛沙尼亞人組建的黨衛軍第二十武裝擲彈兵師,關於這個黨衛軍外籍師的成因,還得從愛沙尼亞近代史說起。 最初德國軍隊並沒有招募愛沙尼亞人入伍的計劃,只是德國第十八集團軍司令屈希勒下令在愛沙尼亞組建了5個營級規模帶有保安隊性質的「安全營」。與此同時,納粹警察系統也在愛沙尼亞組建了警察武裝「防禦分隊」,至1942年8月,這些納粹德國組織起來的愛沙尼亞武裝力量已經達到兩萬人的規模。
  • 德國武裝黨衛軍老兵回憶 在布達佩斯第一次遭遇蘇聯IS-2重型坦克
    1945年1月,德國武裝黨衛軍第3「骷髏」裝甲師在布達佩斯附近第一次與蘇聯IS-2「史達林2」重型坦克遭遇。 防守這座城市的主力是兩支黨衛軍精銳部隊:第3「骷髏」裝甲師、第5「維京」裝甲師。同時,還有德國國防軍步兵師依託城市內的建築物,準備與蘇軍展開巷戰。
  • 二戰德軍裝甲師和裝甲擲彈兵師、摩託化師的區別
    虎式坦克因為數量有限,只能裝備給黨衛軍裝甲師。但是即便如此,在1943年庫爾斯克會戰之前,德軍還是將裝甲師擴編到了28個,同時裝甲擲彈兵師也出現了,之前的摩步師全部改為裝甲擲彈兵師。
  • 納粹黨衛軍和國防軍有什麼不同?為何黨衛軍實力那麼強悍
    德國國防軍和納粹黨衛軍之間的區別就在於:黨衛軍是納粹的私人武裝,從法理上而言,是一種非法的存在。最初來源於追隨希特勒的那批暴動分子。可以說是希特勒能夠成功上臺的左膀右臂。而德國國防軍,則是德意志合法的軍事力量。
  • 二戰德軍,為什麼有國防軍、黨衛軍的分別?軍人和暴徒
    德國國防軍與黨衛軍的區別,單從字面解釋上就能很容易理解。國防軍是德國的正規國防部隊,黨衛軍則是希特勒「納粹黨國」的私人武裝。 國防軍傳承自普魯士的軍隊,其傳統作戰精神自腓特烈大帝開始一直延續至二戰,有著很深的軍事文化沉澱。普魯士奉行極度的軍國主義政策,由傳統的容克地主群體作為高素質職業軍官的來源。
  • 二戰德國中的黨衛軍以及國防軍,到底有何區別?
    在看二戰題材電影或電視劇的時候,經常可以聽到裡面的主人公說黨衛軍如何如何,國防軍什麼什麼。對此很多人一頭霧水,他們不都是納粹軍隊嗎,為什麼稱呼不一,他們之間的區別在哪?歸屬不同總的說來,兩支武裝都屬於納粹德國,但是國防軍屬於德國國家的武裝,被寫進憲法的合法軍隊,這支軍隊只忠於國家、忠於人民;黨衛軍則屬於德國一個政治力量的武裝,他們效忠的是納粹黨的黨魁希特勒。
  • 魔鬼利刃:邪惡黨衛軍「四大王牌」師,帝國師第一,骷髏師居第四
    :特別是在東線,很多黨衛軍師爆發出了讓蘇軍膽寒的戰鬥力,其中又以「帝國」師、「維京」師、「警衛旗隊」師和「髑髏」師為代表,他們被認為是黨衛軍四大王牌。其前身是警衛旗隊,它也是黨衛軍最早的武裝部隊之一,但前身只是希特勒的私人衛隊,最開始只是負責為儀仗和保衛工作,因此不免有花瓶之嫌。 不過伴隨著戰爭的大規模爆發,這支成立最早的武裝黨衛隊,因為扣在腦袋上的那個榮譽稱號,硬是給自己拼成了精銳的王牌部隊。
  • 武裝黨衛軍 第7「歐根親王」志願山地師戰史(下)
    1943年8月,「歐根親王」師和第369步兵師調回莫斯塔爾。遊擊隊的活動越來越頻繁,以至於一名黨衛軍士兵在給家裡寫的信中把遊擊隊形容為「就象瘋狂繁殖的野兔一樣多」。然後該師受命開赴達爾馬提亞海岸,接除了那裡的義大利軍隊的武裝。9月8日,「歐根親王」師佔領了普洛查(Ploca)鋁礦。緊接著在9月9日,該師又在莫斯塔爾執行了「軸線行動」,解除了當地義大利軍隊武裝並且繳獲了20架義大利軍用飛機。第二天在拉古薩(Ragusa),「歐根親王」師經過短暫戰鬥迫使三萬名義大利第4軍的官兵繳械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