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俄羅斯世界盃賽事激烈,吸引了很多媒體爭相報導,足球愛好者更是激情昂揚。但多年來中國隊因實力不足,技術、速度、身體因素等不達標,一直無緣世界盃。
這一背景下,不得不對影響我國足球後備人才培養的家庭因素進行考量和深度分析,達到良好的人才培養效果,為中國隊角逐世界盃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
青少年作為我國足球後備人才培養的主流群體,除了應具備紮實的體育功底之外,也應考量家庭因素對他們的影響。雖說,近年二胎政策已經全面放開,但青少年數量仍相對較少,優質人才更是如此。這一情況限制了後備人才培養。體育工作者要了解影響我國足球後備人才培養的家庭因素,提出具體改善策略和方法,鼓勵青少年參與到專業足球訓練中來,改善我們國家當前在足球訓練及發展中面臨的困境,在世界盃中爭得一席之地。
當前我國青少年足球訓練管理體系分析近年,足球管理體制發生了相應變革,各地區紛紛參與到足球運動管理中心和實體化足球協會組建工作中,從以往足球競賽和管理體制中跳脫出來,而以俱樂部為主的競賽和訓練管理體制則備受青睞。同時,原來的體育委員會系統中以各級青少年業餘體校為主的足球後備力量培養體制也與之前有所不同,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 職業俱樂部 U -21 歲、U - 19 歲、U - 17 歲三級後備梯隊以及俱樂部主辦的少兒足球學校訓練體制; 省級、解放軍、行業體育協會全運會代表隊和市級城運會代表隊訓練體制; 業餘俱樂部青少年訓練體制; 足球學校青少年訓練體制。現如今,我國青少年足球訓練管理體系逐漸以市場為依託,不僅有國家主辦的青少年業餘訓練,也包含企業、集體、個人主辦和參與的業餘足球訓練形式等。例如,足球學校、業餘足球俱樂部、職業足球俱樂部後備梯隊等。
家長觀念制約在足球後備人才培養過程中,很多球員家長常基於自身需求及家庭情況對子女進行教育,使其對足球訓練存在錯誤認知。部分青少年參加專業足球訓練的原因是對常規文化課程學習失去興趣,通過足球訓練實現自我約束; 或因家長自身痴迷愛好足球、從事體育工作等,將自己的夢想寄託到孩子身上,僅憑自己的意願規劃青少年的未來,很少考量其是否真正熱愛足球這項運動。雖說,家長很關注青少年球員教育,但卻忽略了生活細節方面的教育。足球後備人才過多離開父母,參加高強度訓練,身心很容易出現問題。這一過程中,家庭教育很容易對他們產生不良影響。
家庭收入影響家長對足球訓練,乃至體育運動缺乏認知,往往傾向於幫助青少年選擇身體接觸少、不容易受傷的運動,很少有家長會主動選擇足球項目。加之,業餘足球俱樂部、足球學校等費用很高,絕大多數家庭難以負擔,即使青少年有很濃烈的足球興趣,也無法進行專業足球訓練,長此以往不利於我國足球運動的發展。
家庭教育方式不合理很多青少年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參加足球訓練之前,一直在父母的呵護和關懷下成長,主動性和自主生活能力都比較差。很多時候,家長甚至用物質取悅子女,這使得年輕球員好逸惡勞、自私自利,難以適應 艱苦的專業足球訓練環境及方法。
足球改革非一朝一日,各類因素複雜,是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