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歌可泣的陝西鎮安回族革命英烈

2021-02-13 穆民資訊

回族在中國歷代所受壓迫最盛,痛苦最多,而革命性最強。

回族向以勇敢而不怕犧牲著名於世,苟能喚起回民之覺悟,將使革命前途得一大保障。

——孫中山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二十五軍長徵途中,在湖北、河南和陝西三省交界地帶,以土地革命綱領為鬥爭方針,廣泛發動和帶領群眾開展打土豪、分田地鬥爭,發展地方武裝,建立各級蘇維埃政權,創建了以商洛為中心的革命根據地。鎮安及茅坪地區是鄂、豫、陝革命根據地的主要轄區;在解放戰爭中,359旅、中原五師、中原軍區部隊,先後在此建立回民支隊、獨立營、回民聯防隊,1946年至1949年解放戰爭時期,茅坪地區曾組織起120餘人的回民聯防隊,先後轉戰鎮安、鄖西、旬陽邊開闢根據地,艱苦卓絕,浴血奮戰,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一批優秀的回族兒女為此獻出了寶貴生命。

革命根據地 愛國的熱土

1949年2月10日陝南區黨委機關報《陝南新聞》報導:「敵軍對我五區茅坪,一年來竄擾十餘次,我五區民兵,區分隊前後與匪激戰十幾次,匪從來未佔過便宜。打不過硬仗,就企圖用利誘來瓦解茅坪人民武裝-回民子弟兵。但這支人民武裝在和敵人的艱苦鬥爭考驗下,鍛鍊得更堅強,戰鬥力更加提高。用繳獲敵人的武器裝備了自己。」

 

鎮安縣蘇維埃政府羅佔山縣長在自傳中回憶道:「我這個縣長的主要任務,記憶最深又有記載的一件事是:1948年8月11日,我茅坪回民聯防隊英勇奮戰,擊潰敵鎮安縣長鄭效仁五百餘人的竄擾。下午,在追擊潰敵時,五區武委會主任安慶餘等四人在毛家溝被敵包圍。我親自率機槍排趕到,將敵擊退。」

 

曾在西安市回回巷、灑金橋等地學習,後在鎮安等地清真寺任教長的馬席珍是一位愛國愛教的阿訇。1946年秋,中原解放軍十三旅三十八團進駐米糧開闢根據地,馬席珍阿訇與手槍隊長韓伯啟、農會主席孟靜等建立秘密聯繫,常將熨鬥清真寺作為聯繫掩護解放軍和地下工作者的據點,為解放軍籌備軍糧、傳送情報。一次,他去群眾家念經途中發現了胡宗南部隊,立即抄小路返回向三十八團報信。部隊安全轉移後,馬席珍不幸被敵人逮捕,嚴刑拷打三天三夜,後經當地群眾和知名人士保釋方才得救。1947年他毅然送子參加解放軍,投身到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

前赴後繼 血染紅旗

據中共陝西省委黨史徵集研究委員會編輯出版的《陝西黨史資料叢書  解放商洛》中收錄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商洛軍分區政治部1949年編印的《英名冊》中的烈士,收錄了1947年至1949年期間為商洛解放而光榮犧牲的革命英烈,其中鎮安縣102名烈士,回族烈士30名。佔鎮安縣人口總數3%的回族同胞,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英勇犧牲者竟佔到鎮安英烈錄中的30%!他們是:

馬兆龍:男,回族,1921年12月生於鎮安縣茅坪鄉紅光村,上關縣上津村民主政府事務員,1948年12月在鄖西縣戰鬥犧牲。

馬永成:男,回族,1927年生於鎮安縣茅坪鄉紅光村,農會會員,1948年3月在鎮安縣腰莊被敵殺害。

馬勝從:男,回族,1930年生於鎮安縣乾溝鄉石井村,農會會員,1948年7月在鎮安縣石井山被敵殺害。

馬勝明:男,回族,1931年生於鎮安縣石井鄉,鎮安縣獨立營二連戰士,1949年3月在湖北鄖西縣天門英勇犧牲。

馬建喜:男,回族,1912年生於鎮安縣茅坪鄉茅坪村,茅坪村長,1949年7月在鎮安縣茅坪被敵殺害。

馬德元:男,回族,鎮安縣茅坪鄉人,五區農會會員,1949年在鎮安縣茅坪被敵殺害。

馬德明:男,回族,鎮安縣茅坪鄉人,五區農會會員,1949年在鎮安縣茅坪被敵殺害。

衛陽春:男,回族,鎮安縣乾溝鄉人,茅坪回民聯防戰士,1948年10月在鎮安縣茅坪被敵殺害。

王世朝:男,回族,1910年生於鎮安縣茅坪鄉,村長,1949年2月在湖北鄖西縣戰鬥犧牲。

安長茂:男,回族,鎮安縣茅坪鄉人,五區農會會員,一九四九年在鎮安縣茅坪被敵殺害。

劉宗信:男,回族,1913年生於鎮安縣程家鄉前進村,中共黨員,1949年2月在鎮安縣兩河被敵殺害。

米家餘:男,回族,鎮安縣茅坪鄉人,過風樓農會主席,1948年在鎮安縣茅坪被敵殺害。

楊德興:男,回族,1907年生於鎮安縣茅坪鄉人,五區情報員,1948年11月在鎮安縣茅坪被敵殺害。

楊德州:男,回族,鎮安縣茅坪鄉人,五區農會主席,1949年在鎮安縣茅坪被敵殺害。

周寬亮:男,回族,1920年1月生於鎮安縣熨鬥鄉薛峰村,農會主席,1948年1月在鎮安縣熨鬥水峽口被敵殺害。

賀永成:男,回族,鎮安縣茅坪鄉人,古洞溝村農會副主席,1948年6月被敵殺害。

郭天祥:男,回族,鎮安縣茅坪鄉人,古洞溝村農會主席,1948年5月在鎮安縣茅坪被敵殺害。

郭尚太:男,回族,鎮安縣茅坪鄉人,五區民兵隊長,1948年6月在鎮安縣茅坪被敵殺害。

魏長發:男,回族,鎮安縣茅坪鄉人,茅坪回民聯防隊戰士,一九四九年七月在鎮安縣茅坪被敵殺害。

魏長青:男,回族,1917年生於鎮安縣茅坪鄉紅光村,茅坪農會工作員,1948年在鎮安縣石井山戰鬥犧牲。

魏德厚:男,回族,1917年生於鎮安縣茅坪鄉,茅坪村民兵隊長,1949年3月被敵殺害。

魏德銀:男,回族,1922年生於鎮安縣熨鬥鄉水峽村,村長,1948年7月在鎮安縣七裡峽被敵殺害。

馬永成:男,回族,1901年生於鎮安縣茅坪鄉,五區情報員,1948年12月與兒子在鎮安縣關坪河鄉龍池村被敵殺害。

劉懷俊:男,回族,1924年生於鎮安縣西鎮鄉,石井村農會副村長,1948年7月與兒子在鎮安縣乾溝鄉陽坡臺被敵殺害。

還有:魏德寬、魏廣彥、魏才美、馬長貴、馬虎山、安慶餘。

 

可歌可泣 民族英烈

1949年3月18日凌晨,宿營在鄖西縣廟川鄉大道場的鎮安縣第五區政府和茅坪回民聯防隊部的幹部、戰士,被胡宗南二十七軍五十九團包圍。在突圍激戰中,安慶餘強制回民聯防隊總指揮成錦學等戰友迅速突圍,自己掩護,並和區公安助理員楊狗海將全區黨員的黨費證撕碎銷毀。安慶餘等十三人被俘,繩捆索綁,關押在甘溝鄉一個牛圈中。此刻,他想起了前天離家時妻子張桂英為他送行的情景,他說:「我這次走了有可能回不來,你不要難過,公家的勢力大得很,你娘們幾個受不了罪!」妻子堅定地回答:「你放心走吧!不要牽掛家裡,我等著你。」想到這些,他渾身增添了力量和勇氣,悄悄告誡戰友們:「不管敵人多麼兇狠,決不能出賣同志。」敵人連續兩個晚上刑訊安慶餘,結果一無所獲。安慶餘等被押解到安康城後,經受了嚴酷的刑訊折磨,但他早已置生死於度外,始終嚴守黨的秘密,保持了一個革命者的高風亮節。1949年4月的一天,寧死不屈的安慶餘、楊狗海,被敵人秘密活埋在荒涼的安康城南門牆腳下。

劉宗信(1913~1949),回族,鎮安縣西口區程家鄉人,1947年參加革命,曾任鄖西廟川農會主席。任職期間,積極組織發動群眾,開展反霸鬥爭。1948年轉為解放軍戰士。1949年解放戰爭轉入戰略進攻後,主力部隊撤走,劉宗信因熟悉當地情況被留作地方工作,並加入中國共產黨。

解放軍主力撤走後,  地方武裝又猖狂起來,多次向解放區反撲。劉宗信率領農會會員,堅持英勇頑強的反擊。1949年3月,地方保甲武裝藉助潰退南逃的胡宗南殘部圍剿農會武裝茅坪回民聯防隊。劉宗信在戰鬥中被俘,解押到兩河街審訊。敵人用盡烙鐵、槓子、灌辣子湯等酷刑,劉宗信堅貞不屈。敵人惱羞成怒,竟殘無人道的割掉他的兩耳,挖去他的雙眼並剖開了他的胸膛,劉宗信壯烈犧牲。

在鎮安英烈錄中的鎮安縣茅坪五區情報員馬永成與兒子、西鎮鄉石井村農會副村長劉懷俊與兒子都在解放前夕為革命英勇犧牲。

 

中共鎮安縣委、鎮安縣人民政府為了緬懷先烈,於1953年7月1日在茅坪街頭建立了烈士墓園和紀念碑,碑文:「為革命事業而奮鬥,生者偉大,死之光榮。」  1982年,因河水改道,墓園遷於原上。茅坪回族鎮烈士墓園分墓掩埋烈士屍骨,每墓各豎一碑,銘記著烈士姓名。墓園石碑牌坊,橫額雕刻「名標千古」,碑幅石刻「革命烈士光榮紀念碑」。每年各族各界代表、機關幹部、學校師生、農民群眾登山緬懷先烈。

相關焦點

  • 【陽曲支前故事】憶革命英烈劉烈誠
    【陽曲支前故事】憶革命英烈劉烈誠 2020-10-20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鎮安概況
    鎮安縣是全國科普試驗縣,全國醫改試點縣,陝西省園林城市,陝西省衛生縣城,其中鎮安大板慄以個大色潤、甜脆可口、顆粒飽滿、營養豐富、品質獨特而聞名全國,被譽為「中國板慄之鄉」。自古是西安通往安康的要道,是聯繫陝西與湖北的天然紐帶,素有「秦楚咽喉」之稱。行政區劃       鎮安地處秦嶺南麓中段。東與山陽、鄖西接壤,西與寧陝相連,南與旬陽毗鄰,北與柞水交界。
  • 紅色血脈永誌不忘 英烈精神代代相傳
    在這裡長眠的是五四運動京津地區的主要青年領袖之一,犧牲時年僅33歲的回族共產黨員馬駿。在朝陽區,還有許許多多像馬駿烈士一樣的革命先烈。他們為了新中國的建立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鋪就了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  作為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弘揚烈士精神,維護好烈士紀念設施是退役軍人事務局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退役軍人事務局的職責。
  • 紅色血脈永誌不忘,英烈精神代代相傳
    這裡長眠的就是五四運動京津地區的主要青年領袖之一、犧牲時年僅33歲的回族共產黨員馬駿。在朝陽區,還有許許多多像馬駿烈士一樣的革命先烈。他們,為了新中國的建立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鋪就了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  作為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弘揚烈士精神,維護好烈士紀念設施是朝陽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退役軍人事務局的職責。
  • 連雲港市革命紀念館「網祭英烈」雲平臺上線運行
    【連網】(記者 張晨晨 通訊員 伏勝磊)昨日,筆者從市革命紀念館獲悉,清明前夕,為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即日起,市革命紀念館「網祭英烈」雲平臺正式上線運行。祭掃群眾可以通過訪問、關注「連雲港市革命紀念館」網站和微信公眾號進入「網祭英烈」主頁面,開展祭掃活動。
  • ...弘揚革命傳統萬州區社會各界向革命英烈敬獻花籃儀式舉行賀恩友...
    三峽傳媒網訊 (記者 張倩)鮮花獻英烈,哀思祭忠魂。9月30日上午,萬州區社會各界向革命英烈敬獻花籃儀式在萬州烈士陵園瞻仰廣場舉行。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賀恩友,萬州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蒲承明等,同社會各界代表一起出席儀式,緬懷英烈功勳,弘揚革命傳統。區委副書記陽秋冬主持儀式。萬州烈士陵園內,松柏蒼勁,莊嚴肅穆。
  • 「讓愛飛翔,關愛母親」大型公益活動在陝西鎮安舉行
    12月6日上午,馬華慈善基金會「讓愛飛翔,關愛母親」活動啟動儀式在陝西鎮安縣中心廣場舉行。本次活動在鎮安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由央視最美中國人、陝西省道德模範、陝西好青年馬華先生發起,西安道路貨物運輸行業協會西安長欣運輸有限公司和西安孺子牛實業有限公司主辦,西安蓮韻醫美、鎮安順通駕校和鎮安鑫滙豐汽貿承辦,旨在用真情幫扶山區貧困母親,奉獻愛心,服務社會。
  • 永不消逝的旋律見證英烈初心,6位雨花英烈生前創作了17首革命歌曲
    4月初,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推出的「雨花英烈生前原創歌曲」 專題網頁上線,在埋葬在南京雨花臺的1519位已知姓名的雨花英烈中,首次向社會集中展示6位雨花英烈生前創作的17首歌曲,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讓人們了解到雨花英烈創作紅色歌曲的動人史實。  在戰火紛飛的革命戰爭年代,紅色音樂是號角也是精神旗幟。
  • 陝西商洛鎮安縣:被稱為板慄之鄉,它有哪些旅遊資源?
    同時鎮安縣東南部和湖北省交界,也是聯繫陝西與湖北的天然紐帶,素有「秦楚咽喉」之稱。鎮安是一個典型的山區縣,屬秦嶺南麓,境內山巒起伏,山地眾多,耕地較少,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區。憑藉這樣的地理環境,鎮安縣也有自己的特產,比如著名的板慄。鎮安的大板慄,以其個頭大、味道香甜、含粉率高、品質獨特而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 正安:革命英烈鄭代鞏的故事
    正安:革命英烈鄭代鞏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0-04-14 17:55:00      來源:貴州網   紅色沃土大城茶園塘,孕育一代英烈鄭代鞏
  • 說的是老虎山抗日英烈陵園………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的保護管理,做好抗戰史料文物和英烈事跡的發掘整理、宣傳陳展工作,廣泛組織開展群眾性拜謁、參觀活動,教育引導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充分認清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犯下的罪行,牢記中華民族抵禦侵略、奮勇抗爭的歷史以及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巨大民族犧牲和重要歷史貢獻,學習宣傳抗日英烈的英雄事跡,大力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戰精神
  • 銘記英烈 傳承精神
    英烈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脊梁,一個社會的價值標杆。清明節到來之際,選取報導一組傳承英烈精神的講解員,進而營造緬懷英烈、崇尚英烈、學習英烈的濃厚氛圍——講解員們整理軍裝,戴上話筒,「首先歡迎您踏上革命聖地紅色武鄉,歡迎您參觀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 陝西鎮安回應7.1億建豪華中學,稱是合併而成,從長遠看是可行的
    對此,陝西鎮安回應7.1億建豪華中學稱,學校由鎮安中學、鎮安二中等合併而成,所以面積比較大,從長遠看是可行的。鎮安中學籌建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假山瀑布水景花費200餘萬元,並為此削平部分山體,建設防滑坡擋牆。全校附屬工程綠化帶、管網共計花費8000餘萬元。行政辦公樓內部設施也頗為扎眼。掛有「副書記」門牌的辦公室目測面積超過30平方米,另一間掛有「課管處主任」標牌的辦公室目測面積在30平方米左右。
  • 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英雄精神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王蓉 華州臺 史苗苗 偉琪 兵兵 旬陽臺 李鑫 子長臺 張亞寧 府谷臺)旭日和風,清明又始。在今天(4月4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省各地通過代祭、雲祭掃等多種方式緬懷革命先烈、寄託哀思。渭南華州今天上午,在渭華起義教育基地,通過「2020清明祭英烈」代祭活動和網上祭奠的方式,激勵黨員幹部弘揚革命傳統,堅定理想信念,凝聚奮鬥動力。
  • 第83集團軍某旅:用信息化手段為革命英烈建立「電子檔案」
    第83集團軍某旅:用信息化手段為革命英烈建立「電子檔案」來源:解放軍報作者:陳文龍 吳春輝 任 帆責任編輯:李晶2020-09-05 10據前來查詢烈士「電子檔案」的裝步八連指導員吳強介紹,每逢連隊組織活動,需要收集連隊老英雄的事跡材料時,這部查詢機就是一本英烈信息「百科全書」。談及設立英烈信息電子查詢機的初衷,該旅領導向筆者講述了這樣一段經歷:去年初,國家退役軍人事務部開展為在韓志願軍烈士尋親活動。
  • 祭奠英烈的話語簡短2020 寫給烈士的一句話 網上祭奠英烈作文匯總
    今年清明節正值疫情防控期間,各地便開展了「疫」風易俗祭英烈清明節網上祭祀系列活動。以下為小編整理的祭奠英烈的句子和作文參考。我們怎能忘記這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悲壯史詩?我們怎能忘記那一張張曾經鮮活的面容?讓我們靜靜的追思,深深地緬懷,把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寄托在這鮮花中,讓它陪伴在先烈的左右。16、革命先烈們,你們為人民的利益而死,你們的死重於泰山,你們與青山同在,你們與大地永存。你們永遠是我們心中的一塊豐碑。17、我熱愛他們,我讚揚他們,我崇敬他們。
  • 演員尤勇智為鎮安板慄代言
    一個小小的果它有著倔強的殼完美地保護著軟糯的心它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鎮安板慄星動陝西公益扶貧大使尤勇智帶您領略慄香鎮安>尤勇智助力家鄉扶貧,我在行動尤勇智(原名尤勇),生於陝西西安,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中國國家話劇院國家一級演員。
  • 鎮安羅家營水電站建成試運營
    羅家營水電站的建成標誌著百裡旬河鎮安人有了自己的電站,標誌著鎮安水電扶貧項目的成功落地。羅家營水電站是鎮安縣旬河梯級電站開發項目的第一級電站,被列為「十三五」國家水電扶貧項目,梯級電站的開發建設能夠充分利用水能資源,有利於滿足鎮安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有利於加快鎮安縣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 陝西鎮安:加快追趕超越 鞏固脫貧成效 全面建成小康
    成功舉辦木王杜鵑花節、2019陝西首屆絲路大學生旅遊節等節慶節會活動。全年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4.87億元、增長16%;電子商務交易額實現3.2億元,銷售業績全市第一;外貿進出口總額實現4081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7億元、增長7%。抓投資增活力,項目建設強勁提速。全縣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2.84億元。
  • 紅巖革命故事展演特色思政課走進四川外國語大學
    圖為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精心打造的紅巖革命故事展演現場。新華網發(胡鑑 攝)  新華網重慶12月8日電(陶玉蓮 胡鑑)12月7日,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精心打造的紅巖革命故事展演在四川外國語大學舉行,為現場師生帶來了一堂有情懷、有溫度的思政課。  據介紹,紅巖故事展演分「開篇」「上篇」「下篇」和「尾聲」四個部分,融合講、誦、展、演等活潑藝術形式,重現昨日革命,再塑偉人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