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會比現在好得多。
先別急著噴我,實行五休二八小時工作制度是有一定前提的。
雖然現在勞動法就已經規定了五休二和八小時工作制度,但大夥都心知肚明,五休二和八小時工作制度實在是「鳳毛麟角」。
那麼如果全國強勢執行五休二,八小時工作制度後會怎樣呢?
其實很多人在這樣順著這個問題思路往下想的時候,其實就已經犯了一個邏輯錯誤。這個錯誤就在於,其實我們全國是早就實行五休二制度和八小時工作制的。
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職工「被加班」?
這個原因恐怕是連鎖性的。
首先,從公司企業的經營環境來講,這是大環境的不允許。特別是對民營企業來說,如果哪個民企敢五休二和八小時工作制,恐怕這家企業不會走到今天。
但國企卻基本都是五休二(大部分)。這背後的原因就是企業經營環境和人力的問題。
很多人會說,企業沒辦法呀,這不能怪企業啊,如果不加班,企業就得倒閉等等。但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嗎?恐怕不是。
在一些外企和國企當中,加班肯定也會有,但不是常態。這部分企業又是如何度過的呢?
這個問題並非無解,這個恐怕是制度和環境的大問題。
這還需要時間和空間去解決它,但一定會被解決。
另一點就是,我們不去考慮公司,如果全國真的實行五休二和八小時工作制度,會怎樣?
這背後的區別,恐怕就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本質。
在日本,一位工廠藍領每月基本工資都會有七八千人民幣,一個月加班十幾個小時,上萬人民幣到手是輕輕鬆鬆的。
薪資提升,這需要我們繼續努力。
但另一個問題是,國人空餘出來的時間,會變成怎樣的?
這部分時間會變成社會豐富的文化和多元資產的總體現。
在我的眼裡,我一直認為大多數國人是沒有興趣愛好的。特別是在80後70後這一代人眼裡,尤其如此。
996工作制,又抹殺了我們這一代90後80後們,我曾經問過我母親,你最喜歡幹什麼?
我母親回答,如果有個假,讓我睡一覺這就是我喜歡的。
你看,中國人有業餘愛好嗎?也許有,但在繁忙的工作和壓力之下,我們沒有時間去做。
這也導致了,國民的心理問題、巨大壓力等,這部分成本,又會嫁接在社會的總成本中。
每年的自殺人數、心理問題和國民創造能力等,這部分成本的損失通常是巨大的。
因此我認為,衡量一個社會水平進步,我們只需看國民的勞動工作時間。
八小時工作制是必然,五休二也是必然。
但這依然有很長的一段路需要去走。
作者:羅sir,新青年的職場內參,一個堅持用理想書寫職場乾貨的非知名寫手,崇尚人文和思考,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