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網路遊戲實名認證系統有望於9月前上線,家長不用擔心了

2020-12-15 趣悅科技

其實在現在這個社會裡面,很多人都非常喜歡打網路遊戲,網遊甚至已成為一些人的社交平臺。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許多人生活壓力比較大,他們可以到網路遊戲中獲得一些安慰。但是因為有些人在遊戲裡面沒有實名,他們可能會肆意地說一些不太好的話或者做出一些不好的遊戲行為,引起別人的不適。一直以來,這都是人們不願意見到的。

而最近有一個新聞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網遊實名認證系統計劃9月前上線。

這個事情本身還是讓很多人感到開心的,畢竟很多人都曾經在網絡上見到一些不好的行為、聽到一些不太好的話,如果真的可以讓進行網路遊戲的人全部都實名認證,可能對於人們來說,都是一個好事。那樣的話,人們可以見到一個更好的網遊氛圍。

其實在現在的社會裡,網遊已漸漸走進人們的視野中,一些網遊比賽的舉辦更是讓很多人看到網路遊戲的價值。人們對網路遊戲的喜愛度越來越高,同時,人們也需要網遊的環境有更多更好的改變,讓人們可以玩得更加開心、更加舒心。

此外,部分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過度消費等問題一直也都是一些人的心頭病。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青少年的自制力不足,他們很可能會沉迷遊戲,這讓很多家長擔心不已。如果實名認證系統可以建設得更好更完善的話,其實也可以有效限制一些青少年的遊戲時間和消費行為。

相信隨著人們的不斷努力,一定可以推動良好的行業生態和市場秩序形成。等到實名認證系統徹底落實以後,人們也會看到一個更加乾淨的網絡,也可以享受到到一個更好的網遊氛圍。這樣一來,人們在打遊戲或者是進行網絡社交的時候可能就不用那麼擔心了。

而對於一些青少年來說,如果他們沉迷網遊、過度消費的問題可以解決,其實也可以讓父母少操很多心。畢竟現在這個社會裡面,人們還是應該想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是什麼,不能把時光荒廢在遊戲裡。尤其是很多正在讀書的朋友們,更要想清楚自己的生命要如何度過。如果天天玩遊戲、不學習的話,真的不是一件好事。當然,遊戲天才除外,但是千萬人中不一定有一個天才,若不是遊戲天才,還不如在保證學業的基礎上,適當玩遊戲,把遊戲作為業餘愛好,說不定可以收穫更好的生活哦。

相關焦點

  • 網遊實名認證系統有望9月前上線
    網遊實名認證系統有望9月前上線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近日舉行的2020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上獲悉,為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我國正在加快推進網路遊戲實名認證系統建設,初步計劃於9月前上線。   加快推進實名認證 組織企業分批接入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在該展覽會的主題論壇上說,2020年上半年,我國網路遊戲呈現出逆勢上揚的良好態勢。不過,網路遊戲產業仍有提升潛力,行業呼喚更多「有創意、有品位、有溫度」的優秀作品。此外,部分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過度消費等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 國家對遊戲整改!中宣部:要求「實名認證」,意味家長可以安心?
    現在學生見面的第一句話已經不再是討論學習,而是遊戲,如果未來祖國的花朵都是這樣,那麼我們國家未來會有什麼希望呢?此次我國終於開始對遊戲出手,此次我國家的相關部門宣布一份新規定,家長現在可以安心了。防沉迷系統針對遊戲,我們國家之前也為此出臺了很多的限制規定,比如去年的網路遊戲必須接入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規定這些未成年人玩遊戲的時間不能超過三個小時。但是針對這些,效果卻不是非常理想。為此,今年3月,上海新聞出版局也是做出了嚴格的管控,要求所有的遊戲都要接入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
  • 未成年人網遊充值 多平臺實名認證流於形式 遊戲吸金不設防
    >>>質疑關聯第三方帳戶轉嫁風險2019年11月,國家新聞出版署曾印發《關於防止未成年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要求企業落實實名認證,所有網路遊戲必須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才可註冊遊戲帳號。而在今年的2月份,江蘇宿遷一名11歲男孩騙過奶奶註冊支付寶帳號並綁定銀行卡,玩手遊、打賞主播,一個多月花掉家中40萬元賣房款,家長提出退款訴求後,在當地媒體的介入下,退款到帳9.1萬元。有家長認為,第三方帳號登錄認證看似合規,實則是遊戲公司在轉嫁風險,一旦發生未成年人充值退款糾紛,遊戲公司就可以「無法判斷操作人是否是未成年人」為由,要求家長進行舉證。
  • 實名認證仍存漏洞 部分遊戲涉嫌違規
    網遊實名認證在執行中存漏洞事實上,對於青少年遊戲沉迷問題,有關部門早有要求。2019年11月開始施行的國家新聞出版署《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實行網路遊戲用戶帳號實名註冊制度,所有網路遊戲用戶均須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方可進行遊戲帳號註冊。但現實中往往防不勝防。
  • 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微信小遊戲實名認證等能力春節前上線!
    微信小遊戲未成年人保護能力迎來再次升級。為更好的幫助開發者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微信平臺將建設更嚴格的平臺級實名認證和管控手段,並預計在春節前做好上線準備。   統一上線多項管控能力,全面履行平臺義務   在春節前的「平臺級更新」中,微信平臺將統一上線實名認證和符合監管要求的遊戲時長、付費限制等能力,無論小遊戲開發者是否自行完成實名認證工作,未成年人都將受到平臺的統一保護。
  • 抱一網絡旗下「逃跑吧!少年」遊戲未成年人充值退款難
    少年」遊戲涉嫌誘導未經實名認證的未成年人充值,相關消費糾紛與投訴急劇增加,單個用戶所涉數額最高達數萬元。該遊戲已連續5個月進入黑貓投訴娛樂、生活行業黑榜。青少年高額消費難追回有網友在黑貓投訴中稱,7月26日至8月9日期間,11歲的兒子玩《逃跑吧!
  • 未成年人可實名認證,充值額度不受限,這些APP被點名
    今年3月,江蘇廣播電視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針對未成年人巨額網遊、直播打賞,做了連續報導,並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相關節目也引起了江蘇省消保委的關注,為此,在今年3.15之後,江蘇省消保委發起了網路遊戲和直播的調查。4月13日,相關調查結果正式出爐!
  • 《我功夫特牛》怎麼解除實名認證 實名認證取消教程
    導 讀 我功夫特牛遊戲當中,是需要進行實名認證的,如果發現了是未成年,那麼將會限制登錄時間,那麼具體要怎麼解除
  • 遊戲平臺隨便輸入身份證號就能完成實名認證?
    遊戲平臺隨便輸入身份證號就能完成實名認證? 6月30日上午,孫女士發現自己支付寶帳戶裡餘額少了很多,查看帳單詳情後發現,近四天出現了8筆7K7K遊戲充值記錄,總金額為5400元。詢問小雨後得知,這些都是小雨充值的。 孫女士說,小雨知道她手機的解鎖、支付密碼,承認家長有一定的監管失職,但她質疑遊戲平臺充值時都需實名認證,為什麼13歲的小雨能無限制充值?
  • 江蘇消保委:手遊實名認證流於形式 一未成年人充值高達7萬
    此外,9款遊戲均可通過其他帳號登錄,部分直播平臺青少年模式與一般模式無差異,實名認證流於形式。消保委信息顯示,今年一季度,未成年充值群體中年齡最小的3歲,充值金額最高達7萬元。對此,江蘇省消保委建議,推進「註冊實名認證+支付前人臉識別」雙認證系統。
  • 比心陪練APP:實名認證、人臉識別、支付攔截三重門,保護未成年人...
    9月21日,中國社科院等單位共同發布《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報告(2020)》。藍皮書中指出,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不斷降低,未成年人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已達99.2%,顯著高於我國總體網際網路普及率(64.5%),這也意味著「全民上網」已經成為未成年人又一個顯著標籤。當下,我國在網路遊戲、網絡視頻領域均施行了監管審核,但針對更廣泛的網絡內容監管審核手段依然需要與時俱進。
  • 《迷你世界》實名認證如何解除 實名認證解鎖方法
    導 讀 迷你世界實名認證怎麼解除?迷你世界怎麼創建小號?迷你世界早就已經實行實名制了。
  • 平臺實名各自為政 遊戲防沉迷系統亟待全行業打通
    5月21日,網易遊戲則宣布已完成旗下所有在線運營的網路遊戲防沉迷系統升級,包括《夢幻西遊》《陰陽師》等共計80餘款遊戲。此前,三七互娛也公告稱,全面升級「實名註冊和未成年人網路遊戲防沉迷系統」,並在旗下所有自營網路遊戲中上線。
  • Steam出現《網遊防沉迷系統及實名認證服務協議》,這是好是壞?
    SteamDB作為最重要的第三方steam數據平臺之一,一直提供大量steam相關的有用信息,在昨日,SteamDB上出現了一個APP ID為1321200,名稱為「網路遊戲防沉迷系統及實名認證服務協議」的消息,這很可能和Steam中國有關聯。
  • 網絡直播平臺未成年人保護機制形同虛設?專家:劃分實名認證強度
    為了實現對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網絡直播App的平臺方常常會要求用戶進行實名認證。網絡直播平臺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是否到位,實名認證制度是否能發揮作用?7月16日,第二期「南都數字經濟治理論壇」在北京召開,南都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中心發布《網絡直播App未成年人保護報告》。報告發現,有平臺提供的未成年人保護機制形同虛設。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網絡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曉春指出,未成年人往往會繞開身份證號、手機號等較弱的認證手段。
  • 手遊「唱舞全明星」被指「實名認證形同虛設」 未成年兒童大額充值...
    中國網科技10月13日訊(記者 葉小源)網路遊戲在滿足大眾休閒娛樂需要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值得高度關注的問題,特別是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過度消費等現象,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正常學習生活造成了不良影響。
  • 9歲小孩玩手遊充值近2萬元難退款,記者親測:實名認證存漏洞
    「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全部是華為應用裡遊戲充值消費。」近日,汕頭的林女士突然發現,近幾個月來,自己的花唄帳戶累計欠下了近2萬元,事後她得知,原來是自己9歲的兒子迷戀上了一款手遊,多次偷用家長的手機在遊戲裡進行了充值消費。
  • 王者榮耀防沉迷系統被指形同虛設 名字瞎填也能過認證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李夏) 近日,有學生家長向本報,《王者榮耀》去年推出的防沉迷系統,可以輕鬆破解。記者先後進行了三次試驗發現,成年人的身份證號碼通過網絡搜索即可獲取,在實名認證過程中,身份證號與姓名不須匹配也能通過,而同一身份信息可以多次在實名認證中成功使用。
  • 中國遊戲試行「分級」 廠商用遊戲守住「防沉迷」
    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有遊戲的地方,就有防沉迷的呼聲。自2007年我國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上線,中國遊戲產業終於迎來試行「分級」。日前在廣州舉行的2020中國遊戲產業年會上,《網路遊戲適齡提示》團體標準正式發布。
  • 王者榮耀防沉迷系統成皇帝新衣 未成年人社會問題頻發
    為此,騰訊於2月16日上線「成長守護平臺」,如果孩子不聽話家長可以通過「一鍵禁止所有遊戲」。 但不久就有家長表示,自己將孩子的QQ號碼登記到該系統中,誰知孩子又重新申請了另外一個QQ號碼繼續玩。   無論是「成長守護平臺」還是防沉迷系統,似乎都無法阻止孩子因沉迷遊戲發生的一樁樁「悲劇」。   有分析指出,王者榮耀實名制形同虛設。還有專家指出,企業應嚴格實施手遊實名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