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之日,「鴻雁來賓」。鴻雁白露節氣已經開始南飛了,此時是最後一批,古人稱後至者為"賓"。
後五日「雀入大水為蛤」,鳥雀入大海化為蛤蜊,飛物化為潛物,古人對感知寒風嚴肅的一種說法。
再五日,「菊有黃華」,華是花,草木皆因陽氣開花,獨有菊花因陰氣而開花,其色正應晚秋土旺之時。
寒露到來,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也是艾灸養生的重要季節。
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減退,陰氣漸生,我們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以確保體內的陰陽平衡。
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白露到,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而寒露節氣,則應注重足部保暖。
《千金要方》中也說到:「每八月十日已後,取微火暖足,勿令下冷無生意,常欲使氣在下。」
每年農曆八月的深秋季節,要注意防止下肢受寒。寒露時節艾灸以下穴位可以祛寒通絡、扶正培元,達到保健防病、強身健體的目的。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證睡眠充足。每天可多睡1小時,緩解秋乏。注意勞逸結合。
特別是深秋寒氣襲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經常打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同時,寒露時節,到公園、湖濱、郊野進行適當的體育鍛鍊可增強體質。
但晨練要注意躲避早霧,避免誘發慢性呼吸道疾病;最好選擇瑜伽、慢跑、太極拳等舒緩的運動。
仲秋至深秋,燥邪當令,氣候乾燥,飲食原則應該以「甘平」為主。
今日為各位推薦一道藍莓山藥,山藥軟糯潤滑、營養豐富,藍莓酸甜清香、色澤怡人,很適合秋季食用。
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本草綱目》
山藥補氣,又入肺經和腎經,能夠補益肺腎之氣、貫通天地之氣。特別適合氣虛者食用,人稱「神仙之食。
主料:山藥一根、藍莓果醬適量;輔料:冰糖適量
做法:將山藥洗淨去皮,清洗乾淨後切段。山藥上鍋蒸軟後放入碗中晾涼,用勺子將其壓成細膩的泥狀。
鍋中倒入少量清水,加入藍莓果醬和冰糖。大火煮開後轉成小火繼續熬製,直到醬汁變得黏稠,倒出冷卻。
將山藥泥按個人喜好擺出造型,淋上藍莓醬即可。
高山上是極陽重合的地方,俗語講:「山為陽澤為陰,高為陽低為陰」,秋日登高是很好的養生。
秋天登高可以聚斂陽氣,振奮精神,還能增加肺活量,預防感冒。約上幾個朋友,或是陪著父母,山間拾級,樹和空氣,都是自然開闊的,心情也是。
沒時間出去運動的時候,就聽聽音樂,冥想一下~
早上起床,就自然地坐在床邊,或者站起來,調整呼吸,雙手儘量上舉,掌心朝上,吸氣的時候眼睛看向手掌,呼氣的時候肩膀隨著呼吸一起落下。
手掌保持不動,慢慢做上幾次,感受身體的通暢拉伸,肺氣舒,一天也會有精神。
最後提醒大家,寒露到秋意濃,白天不露腿,晚上不宵夜!每逢節氣身體的氣血都會波動比較大,今晚要早點睡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