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青藏高原中南部4000萬年前古高度低於2300米

2020-12-15 騰訊網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新生代環境團隊方小敏研究員等聯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王成善院士和蘭州大學等國內外單位的研究人員首獲青藏高原中南部新生代地層高精度年代序列。此前,國際學界認為,約4000萬年前青藏高原中南部就已隆升到4600米的現代高度。科研團隊測定的年代揭示,青藏高原中南部倫坡拉盆地4000萬年前古高度小於2300米,2600萬年至2100萬年前以後才可能達到3500米至4500米。這將改寫對青藏高原中南部隆升和生態環境變化歷史的認識。12月9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在線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團隊在倫坡垃盆地採樣

青藏高原高度的變化歷史最能刻畫高原地貌變化及其對氣候環境和生物的影響。不同高度的變化歷史意味著不同的隆升過程和驅動機制,造成氣候環境和生態效應變化也完全不同。

倫坡拉盆地擁有青藏高原中南部最全最連續的新生代地層,是研究青藏高原構造、氣候、生態最關鍵的地區之一。在倫坡拉盆地,研究人員發現了大量熱帶棕櫚、樟樹和攀鱸魚、水蜘蛛等化石和多層古土壤及火山灰,這些資料詳細記錄了青藏高原中南部隆起和氣候環境變化歷史。

倫坡拉盆地達玉山剖面1510米處古土壤

2006年,國外科學家通過測定該區古土壤鈣結核氧同位素比值發現,約4000萬年前的晚始新世,青藏高原中南部就隆起到約4600米的現代高度。隨後,這一觀點成為國際主流。

經過十多年的持續研究,方小敏帶領團隊對倫坡拉盆地北部達玉山山前海拔近2000米的新生代地層剖面進行了系統的古地磁年代測定,對剖面上發現的熱帶動植物化石和三層火山凝灰巖以及沉凝灰巖進行了絕對年齡雷射測定,首次獲得了倫坡拉盆地早新生代連續高精度的磁性地層年代序列。

發現大量棕櫚樹和魚化石的油頁巖層位

研究人員認為,該區域古土壤的年代為約2600萬年至2150萬年,熱帶動植物化石的年代為約3900萬年前。

通過年代測定並結合盆地新的古高度歷史與構造演化,研究人員確認,倫坡拉盆地具有明顯的兩期形成演化和變形歷史:早期約4200萬年到2500萬年前緩慢變形沉陷,晚期約2500萬年至2000萬年前快速變形隆升。

青藏高原中南部倫坡拉盆地含豐富動植物和古土壤、火山灰的新生代地層剖面及其精細的古地磁年代測定;五角星代表火山凝灰巖絕對年代,左下圖為剖面中發現的熱帶水蜘蛛和攀鱸魚

據此,研究團隊提出了對青藏高原中南部隆升的新認識,約2500萬年到2000萬年,倫坡拉盆地兩側山體下地殼被擠入盆地下方,像千斤頂般託舉盆地,隆升到現在的高度。

該成果文章審稿之際,《科學進展》雜誌審稿人對文章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這項研究將對青藏高原中南部新生代地層年代限定及相關的未來研究起到承前啟後的關鍵性作用。同時,為深入理解青藏高原形成過程、機制及其與氣候環境和生物演化的關係,提供新的年代學約束,推動重新審視青藏高原隆升機制模型、大地貌形成以及深部-表層地球圈層相互作用等研究。

上圖為6000-4000萬年前,下圖為2600-2000萬年前以後,青藏高原古高度和地形情景以及相應的深部驅動過程概述(青藏高原中南部低地隆升的「千斤頂」頂託隆起過程)。

相關焦點

  • 【科技日報】科學家首獲青藏高原中南部地層年代序列
    新發現!青藏高原中南部隆升到現代高度的實際歷史比國際主流看法要晚。  12月10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來自該所等國內外單位的研究人員首獲青藏高原中南部新生代地層年代序列,他們測定青藏高原中南部倫坡拉盆地古高度年代為4000萬年前小於2300米,2600萬年至2100萬年前才可能達到3500米至4500米。
  • 科學家首獲青藏高原中南部新生代地層年代序列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彭韻佳、董瑞豐)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所新生代環境團隊聯合國內外研究機構和大學,精確測定和建立了青藏高原中南部倫坡拉盆地約4100萬年到2150萬年期間的新生代地層年代序列,修正該區域古高度年代為4000萬年前小於2300米,2600萬年到2100萬年前才可能達到3500米至4500米
  • 科學家首獲青藏高原中南部新生代地層年代序列 _ 中國發展門戶網...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彭韻佳、董瑞豐)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所新生代環境團隊聯合國內外研究機構和大學,精確測定和建立了青藏高原中南部倫坡拉盆地約4100萬年到2150萬年期間的新生代地層年代序列,修正該區域古高度年代為4000萬年前小於2300米,2600萬年到2100萬年前才可能達到3500米至4500米。
  •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何時超過4600米的?
    身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其「身高」是何時超過4600米的?國際學術界過去的主流觀點認為,早在4000萬年前其中南部就已達到此高度。我國科學家根據首次精確測定的青藏高原中南部新生代地層年代序列發現,該區域4000萬年前「身高」尚不足2300米,直到2600萬年至2100萬年前,才可能達到3500米至4500米。
  • 研究人員首獲青藏高原中南部新生代地層年代序列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新生代環境團隊研究員方小敏等聯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院士王成善、蘭州大學等國內外科研機構及高校的科研人員,精確測定和建立了青藏高原中南部倫坡拉盆地約4100至2150萬年期間的新生代地層年代序列,修正了該區域古高度年代為4000萬年前小於2300米,2600至2100萬年前以後才可能達到3500-4500
  • 今日科技話題:衛星、青藏高原隆升歷史、方向腦深部電刺激系統...
    今日科技話題:衛星、青藏高原隆升歷史、方向腦深部電刺激系統、「毛細凝聚」新理論、新冠肺炎、共生藻類 2020-12-11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4700萬年前,青藏高原竟是一片亞熱帶森林
    470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它也因此被稱作「世界第三極」和「世界屋脊」,總面積達到了250萬平方公裡,除了包括我國西藏全部之外,我國青海、新疆、四川、甘肅、雲南等部分地區,也都屬於青藏高原地帶。
  • 研究發現470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擁有亞熱帶森林
    新華社昆明12月8日電(記者嶽冉冉)我國古生物學家研究發現:470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曾擁有亞熱帶森林植被。該成果於北京時間8日發表在了國際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上。自我國「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啟動以來,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組成的團隊在海拔近5000米的青藏高原班戈盆地發現了大量古生物化石。
  • 470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什麼樣?科考團隊新發現:曾擁有亞熱帶森林植被
    來自中科院科考團隊的消息,經多年研究發現,470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中部,曾擁有亞熱帶森林植被。這一成果,為認識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樣性演化歷史和地形地貌協同演變過程,提供了全新證據。目前研究成果已經在權威科學刊物發表。
  • 4700萬年前,青藏高原擁有亞熱帶森林
    你們能想像素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極」之稱的青藏高原在幾千萬年前竟然擁有過茂密的森林、豐美的水草?我國古生物學家研究發現:470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曾擁有亞熱帶森林植被。該成果於北京時間8日發表在了國際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上。自我國「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啟動以來,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組成的團隊在海拔近5000米的青藏高原班戈盆地發現了大量古生物化石。
  • 4700萬年前,青藏高原竟是 「香格裡拉」 | 每周科技
    「世界屋脊」,高原腹地年平均溫度在0℃以下。但是在大約4700萬年前的始新世中期,這裡卻有著一片亞熱帶森林。2020年12月7日,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一篇學術論文表明,在距今約4700萬年前,青藏高原曾是一個森林茂盛、水草豐富的遠古「香格裡拉」。科考隊在海拔4850米的班戈盆地採集到大量植物化石,包括葉片、果實、種子、花、地下塊莖等,這是迄今青藏高原發現的物種最為豐富的新生代植物群。
  • 揭秘丹尼索瓦人DNA 青藏高原人類活動史推早至距今19萬年
    該研究將丹尼索瓦人的空間分布首次從西伯利亞地區擴展至青藏高原,將青藏高原人類活動歷史從距今4萬年推早至距今16萬年,成為丹尼索瓦人研究和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研究的重大突破。  儘管夏河人的發現極大地推動了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和丹尼索瓦人的研究,但它所揭露的信息卻也非常有限。夏河人是從何時開始生活在世界第三極?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怎樣的?有怎樣的生活習慣和文化?這些問題亟待考古攻克。
  • 中國科學家「還原」4400萬年前青藏高原東南部變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440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是什麼樣,有何重大環境變化?在這個問題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丁林團隊近日有了重要發現。丁林院士團隊通過科學研究「還原」了4400萬年前青藏高原東南部變化:4400萬年前,青藏高原東南部貢覺盆地還是一片沙漠,海拔只有700米。在印度大陸向北俯衝作用下,這裡快速隆升為海拔3800米的高山森林。這一學術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國際地學期刊《地球與行星科學通訊》上。
  • 伴隨青藏高原隆起的遠古巨獸
    巨犀動物群的動物生活在3300多萬年的漸新世早期。巨犀的體型巨大,最大的體長能達到8米多,肩高可達5米多。說明3000多萬年前的青藏高原隆起的高度並不高,還不足以阻擋印度洋南來暖溼氣流,這時的青藏高原一帶氣候溫暖溼潤,有森林,有湖泊,水源充沛,食物充足,足夠養育體型如此巨大的動物。▲和政在甘肅省的位置。
  • 青藏高原曾是丹尼索瓦人的地盤,19萬年前已佔領,最終被智人打倒
    「姐妹群」的丹尼索瓦人,曾經在青藏高原地區,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並且將他們抵達青藏高原的時間大幅度提前。他們出現的時間其實已經相對較晚了,研究認為,他們大約出現在16萬年前,屬於一個全新的人類種族群,而且雖然丹尼索瓦人被認為是歐洲尼安德特人的「姐妹群」,但事實上,他們主要生活在中國地區。
  • 「地球第三極」 青藏高原!
    △關於青藏高原的成因,目前尚無定論,本文採用最為流行的一種說法在遙遠的2.8億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波濤洶湧的遼闊海洋屬於特提斯海出現了2.1億年前,特提斯海北部再次進入構造活躍期,北羌塘地區、喀喇崑崙山、唐古拉山、橫斷山脈相繼浮出海面時間來到8000萬年
  • 4700萬年前,青藏高原在屬於熱帶森林氣候,為何會變成高原?
    我國有很多高原山峰得到了科學家們的青睞,2020年年初青藏高原發現了30種古老病毒,此後高原上竟然再一次發現了海洋化石,正是這一種狀況,讓大家猜測,究竟是什麼情況在高海拔的高原上發現海洋化石呢?最近一段時間根據科學家們對化石的研究得出了一個新理論,大約在4700萬年前青藏高原並不是高海拔地區,而是屬於亞熱帶森林氣候,是什麼原因讓他變成了現在這般模樣呢?高原氣候變化青藏高原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它的平均海拔都在4400米以上,我國超過4個城市都屬於青藏高原地帶,所以青藏高原備受全世界人民矚目,它不僅僅對我國很重要,同時在全世界內都飽受其他科學家們的注意。
  • 高冷的青藏高原中部 4700萬年前是一片亞熱帶森林?
    發現古近紀最豐富植物化石群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是一片廣袤的高寒荒蕪之地,卻是認識青藏高原形成過程的關鍵地區,長期以來備受地球科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的關注。儘管經歷了幾十年的調查,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細節仍不清楚。「為什麼要研究青藏高原?
  • 揭秘丹尼索瓦人DNA:推早青藏高原人類活動史
    該研究將丹尼索瓦人的空間分布首次從西伯利亞地區擴展至青藏高原,將青藏高原人類活動歷史從距今4萬年推早至距今16萬年,成為丹尼索瓦人研究和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研究的重大突破。  儘管夏河人的發現極大地推動了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和丹尼索瓦人的研究,但它所揭露的信息卻也非常有限。夏河人是從何時開始生活在世界第三極?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怎樣的?有怎樣的生活習慣和文化?
  • 青藏高原,為何是世界上最獨特的存在?!
    △關於青藏高原的成因,目前尚無定論,本文採用最為流行的一種說法在遙遠的2.8億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波濤洶湧的遼闊海洋屬於相繼浮出海面時間來到8000萬年前,印度板塊的漂移又一次引起強烈的構造運動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區出現,藏北地區和部分藏南地區也隆生為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