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保險資管公司「中信保誠資管」完成註冊,落地北京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4月2日,北京市金融局官網消息稱,英國最大人身險公司保誠集團合資資管公司落地北京。

北京市金融局稱,日前,中信保誠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已在北京完成註冊。營業執照顯示,該公司註冊日期為3月31日。這是2020年以來在京落戶的第一家合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也是首都金融業開放進程的生動縮影。

自中信保誠人壽發起設立資產管理公司以來,北京市委、市政府持續推進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北京市金融監管局積極推動該公司的落地進程,依託全市金融服務快速響應平臺,市區兩級在公司申請牌照、註冊辦公地選址、工商核名、相關證明開具、工商註冊等事項上提供一站式註冊諮詢服務和一對一管家式精準服務。繼中信保誠資產2019年12月獲得銀保監會開業批覆後,北京市克服疫情影響,堅決做到抗疫發展兩不誤,協助中信保誠資產順利完成工商註冊。

英國保誠集團創立於1848年,自1890年開始便已是英國最大的人身險公司,至今傲踞榜首。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英國保誠集團位列第50位。中信保誠人壽成立於2000年,由中國中信集團和英國保誠集團聯合發起創建。截至2019年6月底,中信保誠人壽總資產約為916億元。

中信保誠資產管理公司的成立,將助力中信保誠在近期出臺的保險資管新規框架下更好地運用保險資金、開展保險資產管理業務,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添磚加瓦。

北京作為國家金融管理中心,近年來金融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金融支持政策不斷提升,金融開放力度領先全國。自2018年以來,已有標普、惠譽、穆迪三大評級機構及VISA、MASTER、SWIFT等30多家國際知名金融機構落地北京。北京近期出臺了一系列促進金融業開放的支持舉措,彰顯了北京堅決落實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政策和大力發展首都金融業的決心。

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董事長兼執行長勞倫斯芬克近日在致股東信函中說道,「從長遠來看,中國是貝萊德最大的機遇之一」。作為全國唯一的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北京金融業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相信未來將有更多的外資金融機構選擇北京作為在華發展的重要戰略布局。

相關焦點

  • 北京今年首家合資保險資管公司中信保誠落戶完成
    來源:北京商報作者:孟凡霞 馬佳昆4月1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北京市金融監管局」)了解,中信保誠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日前已在北京完成註冊。該公司營業執照顯示,註冊日期為3月31日。據悉,這是2020年以來在京落戶的第一家合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對此,北京市金融監管局表示,此次中信保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落戶,是首都金融業開放進程的生動縮影。
  • 第三家外資保險資管公司中信保誠資產管理獲批開業
    1月15日,銀保監會官方網站顯示,已於2019年12月16日同意中信保誠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業。該回復函顯示,中信保誠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5億元,其中,中信保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出資人民幣5億元,出資比例為100%,公司住所和營業場所為北京市朝陽區,公司法定代表人為趙小凡,公司業務範圍為:受託管理委託人委託的人民幣、外幣資金;管理運用自有人民幣、外幣資金;開展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業務;中國銀保監會批准的其他業務;國務院其他部門批准的業務。
  • 第4家外資保險資管要來了,保險業迎來開放潮,外資全資控股壽險也有...
    外資保險資管將增至四家招商信諾是一家合資壽險公司,註冊資本金28億元,股東招商銀行和美國信諾集團分別持股50%。截至2019年3季末,淨資產71.4億元。此前,工銀安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2018年成為首個獲批籌建的外資保險資管公司,隨後當年,交銀康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信保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相繼獲得批籌。其中,工銀安盛資管由工銀安盛人壽設立,註冊資本1億,註冊地上海;交銀康聯資管由交銀康聯人壽設立,註冊資本1億、註冊在上海;中信保誠資管由中信保誠人壽設立,註冊資本3億,註冊在北京。
  • 又見險資密集舉牌:國壽中信保誠同時出手 新高背後有秘密
    中信保誠人壽舉牌中集集團,過去6個月投入約5.5億除國壽系外,6月1日為市場所知有舉牌的險資是中信保誠人壽,這是一家合資壽險公司。6月1日晚,深市上市公司中集集團(000039.SZ)公告,5月29日,中信保誠人壽通過二級市場增持該公司A股713.75萬股。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後,中信保誠人壽持有上市公司中集集團(A股、H股共計1.86億股,其中A股1973萬股,H股1.66億股,持股合計佔中集集團股比為5.19%。
  • 中信集團或控股青島資管
    本報記者 張曉迪 北京報導中信集團或將控股全國首家市級AMC企業——青島市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青島資管」)一事有了新的進展。近日,招商證券(600999.SH)公告稱,同意子公司招商證券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投資」) 以公開掛牌方式,轉讓其持有的青島資管 30%股權。
  • 招商投資退出青島資管!中信集團或接盤
    中信集團或將控股全國首家市級AMC企業青島資管一事有了新的眉目。 招商證券四年前控股青島資管 或因沒有實控權要退出 青島資管成立於2015年9月21日,青島市國資委下屬全資子公司青島國際為發起單位,註冊資本金10億元。
  • 招商投資退出 中信集團或將控股青島資管
    本報記者 張曉迪 北京報導中信集團或將控股全國首家市級AMC企業——青島市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青島資管」)一事有了新的眉目。天眼查工商資料顯示,招商投資系青島資管第二大股東,青島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國際」)、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港集團」)、青島地鐵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地鐵金控」)合計持有70%股權。股權穿透後,青島市國資委間接持有青島資管59.28%股權,為其實控人。
  • 券商資管2020年度榜單出爐:海通資管一產品收益最高,獲近7倍增長...
    財聯社(北京,記者陳靖)訊,資管新規落地後,在「去通道」背景下,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新成立數量、規模一直處於下滑態勢。1月15日,私募排排網發布券商資管2020年度榜單。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統計,2415隻成立滿12個月,且近期有淨值更新的券商資管產品今年以來平均收益15.48%,其中最高收益獲近7倍增長,最低負收益57.35%。
  • 險資「加碼」實體經濟!上半年險資資管計劃註冊2533億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保險資管機構合計註冊債權計劃、股權計劃共計150隻,規模2533億元,註冊數量同比增加45隻,註冊規模同比增長50.7%。券商中國記者從保險資管非標人士處獲悉,目前,隨著出差解禁,債權計劃、股權計劃的設立發行工作已恢復正常節奏。
  • 監管吹風保險資管公司擴容在即,揚長避短中小公司應培育特色投資能力
    同期,英大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大保險資管」)公告稱,擬增資3.2億,將註冊資本由2億元增加至5.2億元。業內專家分析,此舉一方面可充裕當期自身實力,另一方面,也能為政策引導下的後期業務發展做鋪墊。
  • 險資「加碼」實體經濟!上半年險資資管計劃註冊2533億 同比大增50%!
    原標題:險資「加碼」實體經濟!上半年險資資管計劃註冊2533億 同比大增50%!「兩新一重」受青睞 摘要 【險資「加碼」實體經濟!
  • 券商資管排位賽:東證資管收入連續三年第一,國君躍升4位排名第二...
    數據顯示,在2019年證券公司年度資產管理業務收入排名方面,東方證券位列第一,去年實現資管收入17.10億元;國泰君安排名第二,實現資管收入15.64億元;華泰證券位列第三,實現資管收入15.52億元。
  • 看好亞洲市場英國保誠股東建言業務拆分,中信保誠外資股比或提升
    來源:藍鯨Insurance近日,英國保誠(2378.HK)股東資管公司Third Point LLC向英國保誠致函建議,希望將英國保誠旗下亞洲與美國業務進行拆分,以拉升英國保誠股價,同時明確表示看好亞洲市場。
  • 國泰君安資管獲入場券 時隔三年券商資管系公募添新兵
    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此前已有13家證券公司及券商資管獲得公募牌照。而當前除國泰君安資管外,還有3家證券公司及券商資管申請公募基金管理業務並待審批。有業內人士分析,未來券商資管或將重點打造更有針對性及特色化的投資管理模式以提升資管業務競爭力,甚至逐漸與公募基金公司及行業巨頭「分一杯羹」。資管巨頭進軍公募時隔三年再一券商資管獲批。
  • 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即將開業!還有一批外資獨資壽險公司...
    外資獨資壽險公司將面市、外資保險資管公司不斷擴容……進入2020年,保險業對外開放加速推進。對於投保人而言,有更多可選擇的價廉物美的保險產品、服務,此外保險市場也可以獲得更加良性的發展,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 險資又來!中信保誠舉牌中集集團,中國人壽再度舉牌農行H股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險資又來!中信保誠舉牌中集集團,中國人壽再度舉牌農行H股險資又開始舉牌了,這次既有A股,也有H股。6月1日晚間,中國國際海運貨櫃發布公告稱,5月29日,中集集團收到公司股東中信保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下稱中信保誠)通知,中信保誠於2020年5月29日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的集中交易增持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A股7137495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20%。
  • 財富周報|AIC資管業務新規出臺,華泰證券子公司「換帥」
    )開展資管業務予以明確,在資金募集、資金投向等操作細節上進行規範。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截至2019年四季度的統計,華泰資管公司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人民幣5880.32億元,行業排名第三;私募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人民幣2522.45億元,行業排名第三。華泰證券擁有6家全資子公司,這幾家子公司近年來都發展較快。
  • 中信保誠人壽20年:怎樣做一家有溫度的保險企業
    外資險企踴躍雲集,據稱有17個國家和地區的113個保險公司,在中國大陸設立了200個代表處,只求一紙牌照。最終,1999年底,4家外資險企獲準在華成立合資壽險公司,英國保誠集團便是其中之一。2000年10月13日,中英合資人壽保險公司信誠人壽落戶廣州。  英國保誠集團是新中國建政後,最早進入中國大陸建立合資險企的外資之一。
  • 券商私募資管「排名戰」幕後 中信1.1萬億規模雄踞同業
    同樣的「頭部效應」也在私募資管規模排名靠前的券商中得以體現。數據顯示,中信證券三季度私募資管月均規模就達到1.1萬億元,牢牢佔據行業第一的位置。排在其後的招商資管則較中信證券銳減5000億元,月均私募資管規模僅有6061.9億元,除此以外,排在前20的券商中,僅有國泰君安資管、華泰證券資管月均規模超過5000億元,分別達到5721.58億元和5522.28億元。中銀證券、申萬宏源證券和中信建投月均規模則均超過4000億元,排在上述券商之後。
  • 代表行業刷新全球榜單,憑什麼是平安資管?丨保險
    從數量和名次不難看出,中國資管業正在追趕國際步伐。有意思的是,這是平安資管首次參評,即推動中國資管公司排名大躍遷。這是一鳴驚人還是蟄伏已久?歐美是獨立系和銀行系資管分庭抗禮,為何中國反倒由保險系資管公司躋身前驅?在大資管背景下,各類資管機構同臺競技,保險資管持續增長動力何在?本文試圖探析一二。為什麼是保險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