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眷村 一個刷爆朋友圈的早餐品牌這樣煉成!

2021-01-19 贏商網

  一個早餐品牌卻做著24小時的生意、一個早餐品牌卻要求包括產品在內的所有餐廳元素都自成風景。看上去如此另類的一個品牌,不斷的吸引著消費者慕名前往。桃園眷村是個案,但它在包裝品牌和打造傳播點上的思考和做法卻值得我們學習。

 

  文/褚秋晨

  「何以身消磨,不為相思稠,但求韶華後,濃情仍如舊。」

  你大概不會想到的,開頭的詩出自一碗豆漿。在桃園眷村,不僅豆漿會寫詩,油條、大餅也會,關鍵看你有沒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桃園眷村的副總程輝說,讓餐廳的每一樣東西,每一角落都能自成一道風景,擁有小趣味,餐廳就有了自帶話題的網紅屬性,這樣的餐廳才適合互聯時代,你根本不用為顧客沒有獵奇心理或者他們自發的傳播能力擔心。

  所以桃園眷村年初登錄北京就一炮走紅,在三裡屯這種高逼格餐廳聚集地還能讓顧客甘心排隊。

 

 

  (每家桃園眷村的店內裝飾都有所不同,形成了獨特的風景)

  「衝突」是一種戲劇手法,他通常被用來製造戲劇等作品的高潮,增強戲劇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這種手法同樣可以被用到餐飲業的品牌構建當中:當一個品牌自身具有一些衝突屬性,它變得更吸引人,更具可傳播性。桃園眷村自身就像是一個完美的充滿「衝突」的綜合體。

   

  市井小吃VS高逼格調性

  油條、豆漿是最日常的傳統早餐,但如同包子、米粉、肉夾饃的角色一樣,越尋常的餐食越缺乏正規的經營者,越難以登上大雅之堂。

  這些小吃也好,主食也罷因技術門檻極低,通常是街邊攤、小推車主人的謀生門道。也因此逐漸成為低成本(人力、租金成本幾乎沒有)的、比較低級的餐飲形態(價格很難被抬高),所以人們對於這些傳統餐食雖然喜歡,但期待與熱情並不高。

  因此桃園眷村另闢蹊徑,將油條、包子、豆漿等等傳統早餐以追溯「老味道」「舊情懷」為主題改頭換面,賦予新的腔調。精工細作的帶有臺灣風味的傳統早餐+精心設計的帶有復古情懷的文藝店面環境,這些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就餐體驗帶給顧客強烈的顛覆感與心理衝擊,大量顧客帶著獵奇的心理來,也真就感受到了全新的體驗,於是好感油然而生。

  (傳統的早餐被賦予了新的腔調)

  點評:桃園眷村的「另闢蹊徑」使其成功開拓了一片藍海,帶給餐飲人的啟示是,很多日常的餐食都可以作為待開發的對象,關鍵是你能不能做出特色,準確找出市場空白點。很多成功餐飲人遵循的邏輯就是把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菜品、品類深挖到極致,比如桃園眷村的豆漿油條,楊記興的臭鱖魚,海碗居的炸醬麵,興許下一個熱門品牌就叫「***宮保雞丁」呢。

   

  地域性VS包容性

  聽聞其名,大概就可以分辨桃園眷村是一個有臺灣風味的品牌,而其研發團隊中也自有創始人在臺灣挖角過來的老藝人。但重點是桃園眷村在用「地域屬性」彰顯特色的同時,以一個更包容的形式去延展品牌的能量。

  首先,即使援引了臺灣傳統的製作手法與風味,桃園眷村經營的品類仍舊是中國接受度最高、受眾最廣泛的早餐菜色,即使是老人在點餐時候也不會有任何顧慮,也就是說所有的顧客都對產品形態有基本的認知,企業對顧客沒有再教育成本。

  其次,桃園眷村通過擴大「眷」字的含義來擴大經營的邊界:「眷村」不再是一個地名,而引申為對舊情懷、老事物的懷戀。桃園眷村根據這個主題擴展了一些自己的經營範疇,也更合理的延展了自己的品牌價值:由經營餐飲到經營一種生活方式。

  

(桃園眷村的鹹豆漿)

  比如「小眷村」,就是通過開展一些親子活動(教小朋友用石磨研磨豆漿等等),既增強了與顧客的互動,又將店面空間與經營閒時合理利用,並以更生動的方式滲透品牌調性,傳達品牌價值觀。又比如「眷市集」則是在店內協同銷售一些合作品牌(調性一致)的小物件和生活類用品,時常帶給顧客新鮮的感覺。

  點評:平衡「地域性」與「受眾群體」一直是經營地方菜系的餐飲人的痛點,桃園眷村的做法非常值得學習。但同時呢,真正美好的味道一定不用擔心找不到伯樂,地方菜系的當務之急還是還原正宗口味。

   

  獨立性VS統一性

  一直因為環境的美貌而成為拍照聖地的桃園眷村,其實其裝修邏輯裡面也有各種小心機。比如其實每家店的景觀都並非千篇一律,而是遵循「獨立」但「統一」的設計理念。

  「統一」的是每家店鋪都要創造出一種懷舊的氛圍,這種氛圍不是「老物件」的簡單堆砌,而是通過再設計使每個物件所傳達的信息都能和諧統一。

  」獨立「的是桃園眷村強調每一個物件本身都能形成值得拍照的景觀屬性,原因就如開頭所講,增強顧客拍照的衝動。所以它的碗底有詩,蒸籠上有印章,連紙巾盒都凹了造型。同時,對於不同店鋪來講,也需要通過不同的裝修元素的運用來形成獨立的風格,給顧客帶來不同的感官刺激。

  (在店內擺件上桃園眷村突出和諧統一)

  點評:必勝客(需求面積:200-400平方米)這樣的大型連鎖公司都要擺脫千店一面的固有模式,南鑼鼓巷店的中國韻味和東直門店的工業風設計隱含的是巨頭轉身的艱難嘗試,這些例子告訴我們,即使是連鎖餐廳也要根據不同消費人群的偏好、地理位置等等做出店鋪間的差異化,為的當然是不被「上帝」們嫌棄了。

   

  總結

  桃園眷村正在加速拓店計劃,預計今年新建20家左右的門店,並且每個城市都會有一間店鋪作為24H全時段運營的試點,「經營早餐品類」的桃園眷村進軍了夜宵市場,我能代表北京人民說這種「衝突感」很是大快人心嘛。

本文轉載來自:掌柜攻略 作者 褚秋晨,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早餐界的愛馬仕」桃園眷村怎麼了?
    紅餐網觀察發現,桃園眷村從多地撤店的背後,已經折射了其品牌隱藏的一些問題。  1、沒有持續的產品創新能力,缺乏核心競爭力  上海傳道品牌策劃定位創始人王玉剛告訴紅餐網,「桃園眷村是『網紅』出身。和傳統餐廳相比,網紅餐廳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是做復購的生意,這就要求它必須具備持續拉新的能力。」
  • 接連撤出5座城市,「早餐界的愛馬仕」桃園眷村何去何從?
    「早餐界的愛馬仕」,第一個把門店開到LV旁邊的「早餐店」,現象級網紅桃園眷村,終究還是不敵街頭巷尾的平常小店? 在王玉剛看來,一個網紅品牌要成為長紅品牌,離不開兩點:第一持續不斷的產品爆品,第二持續不斷的品牌營銷手段。 在品牌推出的初期,桃園眷村憑藉著出奇制勝的營銷手法卻讓飯糰、豆漿等平常的小吃提升了一個檔次,給了消費者打卡嘗鮮的理由。
  • 桃園眷村如何站穩餐飲界網紅之位?
    這樣一來,一碗豆漿可以賣到十幾元,一個燒餅可以賣20多元。消費者買的是綜合體驗,不單是要吃東西,他想感受這個品牌想要表達的東西。雖然租金成本高,但快餐可以做到比較快的翻臺率,而且由於小吃類食物的客單價並不高,有機會成為附近商圈公司人快速解決午餐的一個慣性選擇,或者說是為公司人增添了連鎖輕食店的另一個就餐選擇。桃園眷村有自己的微信訂閱號,不定時的對餐廳新品、促銷等做宣傳,當然,其文案也是充滿了文化風的。
  • 聶豹:有核、有品和有力是桃園眷村產品文化的根源
    桃園眷村(需求面積:200-300平方米),一個賣豆漿油條的早餐品牌,卻做著24小時的生意,卻要求包括產品在內的所有餐廳元素都自成風景。看上去如此另類的餐飲品牌,有人願意為Ta排隊兩個小時,只為一杯豆漿、一根油條;也有人不惜花大量時間,在這裡尋找地道的臺灣文化。
  • 火遍朋友圈的「眷村裡」並非來自臺灣
    &nbsp&nbsp&nbsp&nbsp最近,你的朋友圈是不是被一家叫「眷村裡」的南京餐飲店刷爆了?現代快報記者探訪發現,這家迅速走紅的店就在張府園地鐵站附近,賣的是臺灣風味美食,但價格不便宜。別看名字裡有「眷村」二字,但它不是臺灣品牌餐飲店,只是借鑑了臺灣元素。據稱,店裡每天都在排隊,就餐者以年輕人居多。
  • 桃園眷村雲南首店進駐南亞風情第壹城 早餐吃出精緻感
    南亞風情第壹城圍擋   桃園眷村,一家目前經營豆漿、燒餅、油條等傳統的小吃店,與街邊攤、路邊店等常見早餐場所不同,桃園眷村走的是高配早餐路線,通常開在購物中心、大型商場,採用寬敞明亮又復古的裝修風格,而且主打情懷牌
  • 桃園眷村上海再開一店進駐久光百貨 7月16日開業
    (贏商網上海站)本月初,一則《他在LV邊上開了家燒餅油條店,火遍上海灘,網紅們為吃上一口甘願排隊兩小時》的文章刷爆微信朋友圈,這家文藝範十足的燒餅油條店正是2014年在上海泰州路上開出首家門店的桃園眷村(需求面積:200-300平方米)。
  • 上海4家門店「停業」,桃園眷村怎麼了?
    說起國民小吃升級,這些年有太多成功例子,但說起最經典的,很多餐飲人都會想起桃園眷村。它第一個把早餐店開到了LV旁邊,用極簡的設計凸顯出眷村文化的懷舊,把一杯豆漿賣出了調性。曾經,桃園眷村的早餐,要排隊兩個半小時才能吃到,如今已經不再人頭攢動,年後還關了幾家店。一度是國民小吃升級標杆的桃園眷村,正在面臨哪些問題?
  • 「早點界網紅」桃園眷村再入浙 第二家門店開進溫州
    3月11日,「中式早點界的網紅餐廳」桃園眷村(需求面積:200-300平方米)溫州店正式開業。此前桃園眷村從6號開始試營業,短短幾天已吸引了不少粉絲在朋友圈裡刷屏。   桃園眷村溫州店,位於溫州時代廣場購物中心一樓,這家店也是桃園眷村在浙江省內繼杭州濱江寶龍城市廣場店之後開出的第2家。
  • 桃園眷村在上海關了4家店,稱是為升級做準備
    上海是桃園眷村最大的市場,門店數最多時有14家,目前剩10家門店繼續營業。不過,據餐飲O2O報導,桃園眷村方面表示,停業只是暫時的,目前有幾家門店在做品牌升級的模版,新形象店鋪會集中在5、6月份重新開業。桃園眷村高層稱,桃園眷村今年正在進行全面品牌升級,不僅會有對產品的整體調整,也有對消費場景的更新設計,更多的是商業模型的優化。
  • 桃園眷村上海4家店停業 國民小吃該怎麼提身價?
    說起國民小吃升級,這些年有太多成功例子,但說起最經典的,很多餐飲人都會想起桃園眷村。它第一個把早餐店開到了LV旁邊,用極簡的設計凸顯出眷村文化的懷舊,把一杯豆漿賣出了調性。曾經,桃園眷村的早餐,要排隊兩個半小時才能吃到,如今已經不再人頭攢動,年後還關了幾家店。一度是國民小吃升級標杆的桃園眷村,正在面臨哪些問題?
  • 桃園眷村成都二店國慶開業 遠洋太古裡又增「文藝咖」
    前段時間成都遠洋太古裡(開業時間:2015-04-24、已籤約313個品牌)引入了一波新品牌,贏商網小編曾在眾多打圍的品牌中看到了桃園眷村(需求面積:200-300平方米)的「身影」。10月1日,桃園眷村成都遠洋太古裡店正式開業。
  • 桃園眷村連閉4店引熱議 長寧區還「倖存」這一家
    最近素有「早餐愛馬仕」稱號的桃園眷村在上海連閉4店引發了好多上海寧的關注其中一家就是長寧的南豐城店古仔趕緊為大家調查了一番在阿拉長寧區原本有兩家桃園眷村如今只有幸福裡店還在回憶起來桃園眷村曾經火遍公眾號小紅書等各種推薦平臺從開業伊始就是家名副其實的網紅店
  • 網紅餐廳桃園眷村多家門店關閉或暫停,運營方稱店鋪升級
    4月26日起,新京報記者陸續走訪發現,桃園眷村原朝陽大悅城門店確實已不存在,店址換成了其他餐飲品牌。在其華貿店,所在的華貿中心負一層聚集了眾多餐飲品牌,為周邊寫字樓白領的集中用餐區,但在12:30左右的午餐尖峰時段,該店內並未坐滿,員工仍不停在門口招攬生意。
  • 如何講好一個品牌故事?從江小白、無印良品、桃園眷村說起
    品牌故事為產品賦予獨特的性格,這種性格吸引著氣味相投的消費者。他們消費的不只是具體的產品,還有價值觀。好的品牌故事能為消費者提供社交貨幣,幫助他們表達自我。買錘子手機的潛臺詞是「我是一個有匠心,有情懷的人」;在車庫喝咖啡想表達「我有一個改變世界的夢想」;朋友圈發張 roseonly 的照片是在曬幸福,「 Ta 愛我一生一世」。
  • 眷村裡的鄉愁——兩岸心靈的掛鈎
    從此,臺灣眷村的故事開始了,兩岸分隔這些年來,鄉愁也就成了臺灣眷村裡最普遍而動人的情感。或許還有父母給自己隨身攜帶的物品;或許還有妻兒的一張照片;也或許是那份在大陸故鄉最愛吃的味道,這些都成為了眷村居民內心中最珍貴的思念。眷村文創地帶鄧雪桂,湖南常寧人,1948年,在國軍兵敗南下之時,22歲的他參軍入了伍。
  • 桃園眷村「壕氣」溢出酷狗直播,時令青團、精釀美酒送不停
    清明時節最火爆的時令美食非青團莫屬,想要體驗手作青團大師製作的美味,那可得跟緊桃園眷村的腳步。3月31日,酷狗直播聯手【桃園眷村】玩跨界,在酷狗雲享樂【大牌雲餐廳】欄目開啟寵粉狂歡趴,現場吃播讓人垂涎三尺,持續整場的福利派送更令人忍不住對它瘋狂比心。
  • 微醺不醉人的眷村桂花米釀,是冬日最大的念想~
    這一次,八叔找到的是來自餐飲界網紅鼻祖桃園眷村出品的米釀桂花米酒。甜度恰到好處,是新鮮清澈的甜,就算是空口喝也不覺得膩,口感柔滑,不嗆口的回甘久久縈繞舌尖。四五年前,桃園眷村就以「豆漿油條界的愛馬仕」的地位火遍了國內大大小小的城市。精工細作帶有臺灣風味的傳統早餐,加上帶有復古情懷的文藝店面,瞬間顛覆了早餐的畫風。
  • 一個賣燒餅的餐飲網紅,是如何冷啟動的?
    一方面,用「爆紅」所帶來的大流量提高翻臺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用大量曝光帶來勢能,最終讓商圈主動來跟我們談開店,降低成本。桃園眷村,2016年最火的餐飲品牌。這個餐飲界的網紅,兩年時間就在北京、上海和成都相繼開設了11家門店,甚至還有24小時的鋪頭。每一家裝修都特別詩意,時尚、大氣,逼格滿滿。
  • 桃園市長選戰:吳志揚眷村拜票 鎖定藍營票倉
    華夏經緯網11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選戰倒數2天,國民黨桃園市長候選人吳志揚今天將重兵再度回防多個重要的眷村,晚間也將徒步在中壢掃街,固守票倉。據報導,選戰進入倒數階段,吳志揚一整天瘋狂掃街拜票,車隊上午從大園出發,行經蘆竹、桃園等地,希望爭取幾個重要選區的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