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的朋友圈是不是被一家叫「眷村裡」的南京餐飲店刷爆了?現代快報記者探訪發現,這家迅速走紅的店就在張府園地鐵站附近,賣的是臺灣風味美食,但價格不便宜。別看名字裡有「眷村」二字,但它不是臺灣品牌餐飲店,只是借鑑了臺灣元素。據稱,店裡每天都在排隊,就餐者以年輕人居多。
    見習記者馬萬裡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王穎菲孫玉春
    探訪
    在「眷村裡」喝碗豆漿吃根油條要14元
    今年7月,一篇《他在LV邊上開了家燒餅油條店》的微信文章,讓上海一家名為「桃園眷村」的餐廳走紅。最近,不少南京的小夥伴激動地發現,「眷村」來南京了,9月1日正式營業。昨天中午,現代快報記者去探店,發現這家店的店名叫「眷村裡」。
    每個店員都穿著印有品牌標誌的T恤;店面不算很大,木桌子木凳子加上鐵藝的吊燈,低調不俗氣;廚房敞開正對著顧客就餐區……年輕、乾淨、時尚,這是「眷村裡」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一碗豆漿8元,一根「無明礬」油條6元,一份豬排蛋燒餅32元,一份紅燒牛肉麵48元……如此價格,難怪有網友說它是南京燒餅油條界的愛馬仕。記者注意到,翻開「桃園眷村」和「眷村裡」的菜單,品種幾乎一樣。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南京「眷村裡」的店長魏良毅認為,價格之所以貴,那是因為做工講究。比如一根油條,現切面現炸至少要等上10分鐘,價格正是各方面成本的體現。
    不是上海「桃園眷村」分店,但有些淵源
    先是上海的「桃園眷村」火了,接著「眷村裡」也火了,兩家店究竟啥關係?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同根同源,食物種類、裝修風格以及菜單字體都十分相近,但南京的「眷村裡」並不是「桃園眷村」的南京分店。據了解,兩家店的老闆是認識的,曾經一起去臺灣考察過餐飲,可以說有些淵源。不過此前有說法稱,上海的「桃園眷村」可能會來南京開店。
    既然店名裡都有「眷村」,那是不是臺灣品牌?其實,眷村在臺灣是一個地理和文化的概念,並非單純指代餐飲。魏良毅表示,他們做的肯定是臺灣風味美食,不過也做了一些針對南京人口味的調整。至於品牌,目前上海和南京各有與眷村相關的品牌,但都屬於大陸自己的品牌,因此無需臺灣方面授權,公司也是在本地註冊的。據他介紹,「眷村裡」的創始人是臺灣人。
    對於眷村一詞的使用,上海「桃園眷村」給出這樣的解釋:他們做的不是臺灣餐飲,只不過是將「眷村」的含義進行引申,做的只是「眷」文化,也就是對舊時光的依戀,傳承發展傳統飲食。在餐飲形式上,「桃園眷村」是有一些臺灣風味,但也在融入更多當地美食。
    揭秘
    臺灣人早飯也愛吃燒餅油條
    這兩家做臺灣風味的餐飲店火了之後,不少人好奇,臺灣本土居民早飯到底吃什麼?在臺灣生活了十幾年、如今在南京從事餐飲行業的張女士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燒餅、油條、豆漿等確實是很多臺灣人早飯餐桌上的常客。
    張女士表示,臺灣有很多中式早餐店,主要提供燒餅、油條、水煎包、豆漿、豆花等。燒餅會結合美式做法,夾蛋,部分還會夾生菜。另外,很多臺灣學生和白領也喜歡去西式早餐店,吃豬排漢堡、豬排蛋三明治,喝紅茶奶茶、咖啡等,但這些店裡也會提供蛋餅、豆漿、鐵板面等,中西結合,這樣食客想吃什麼都可以吃得上。
    她還指出,在南京能夠請來臺灣大廚、遵循臺灣傳統風味的正宗臺灣餐飲店,其實屈指可數。
    相關連結
    律師:風格像臺灣,不涉及侵權
    江蘇鐘山明鏡律師事務所許輝律師表示,現在餐飲店門頭字號十分多樣,單從名稱很難斷定是國內品牌還是國外品牌。據了解,南京某家餐飲企業旗下就有十多個品牌,有西餐有中餐,風格完全不一樣。在這方面,企業關鍵是沒有涉及侵權,即擅自使用他人的品牌等。如果是自創品牌,僅僅是風格像臺灣或者韓國的,那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