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劉雨靜編輯 | 牙韓翔1
自從日本產牛肉時隔18年開始在中國內地解禁,不少機構便開始著手日本牛肉進口的準備。日本最大的農業官方協會JA全農計劃2020年在中國內地開設和牛銷售網點。
3月25日,日本全國農業合作社聯合會(以下簡稱JA全農)披露的2020年事業企劃稱,JA全農計劃從今年開始在中國設置營業網點,著力於日本產牛肉的銷售,並加強其他國家的日本產牛肉銷售,目標是出口額從2019年的60億日元提高至70億日元。2019年,12月19日,中國海關總署農業農村部發布2019年第202號公告(關於解除日本狂牛症禁令的公告),稱「自公告發布之日起,解除原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總局、原農業部聯合公告2001年第143號對日本30月齡以下剔骨牛肉的禁令。
JA全農目前在中國已經與阿里巴巴展開過合作,2018年起,曾宣布在阿里旗下的電商網站推廣並銷售日本產的大米;同一年還在香港設立當地法人,同樣為了推動日本產牛肉的銷售(香港地區於2007年解禁了日本產牛肉)。
日本30月齡以下剔骨牛肉輸華檢驗檢疫要求另行制定」。也就是說,自從2001年因為日本爆發狂牛症而禁止進口的日本牛肉,將在18年後重新登陸中國內地市場。
不過JA全農的日本牛肉銷售計劃,如今也面臨諸多變數,疫情便是其中之一。
日本共同社今年2月獲悉,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當時中國的檢疫負責人到日本的合作洽談和衛生條件檢查被迫延期,雙方合作也出現了一定程度推遲,日本牛肉在中國正式恢復出口也有可能因此延後。
此外,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擴散,不少消費者開始擔憂肉類產品的安全性,而很多餐飲店也面臨關門狀況,日本的肉製品對外出口大幅下跌——特別是日本和牛的出口。JA全農數據顯示,今年4月以前出口到中國香港的牛肉比往年同比下跌了30%。
儘管從解除禁令到真正開始銷售還要一段時間,但對於日本農業和畜牧業來說已經是個利好消息。
過去五年中國的人均牛肉消費量增長迅速,國家統計局數字顯示,2012年到2016年,中國人均牛肉消費量增加了33%,而目前日本牛肉出口地區中,排名前四的分別是柬埔寨、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和美國,未來中國內地將是相當有潛力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