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把行書寫得更連貫?

2021-01-09 神秘俠客書法

"連"有明連和暗連之分。明連是用有形的線條(牽絲)把點畫連接起來。暗連是用無形的筆勢把點畫聯繫起來。行書以暗連為主,明連為輔。所謂「筆斷而意不斷,形不接而氣接」就是這個意思。

明連的方式比較多,按連的方向分,主要有橫向筆畫連、縱向筆畫連、斜向筆畫連。

1.橫橫連

橫是基本筆畫中使用頻率最高的筆畫。同一個字裡有連續多筆橫在一起時,行書往往把橫畫連著寫,取橫勢。在連接的過程中把幾個橫畫的形態變得更加豐富。就連法來說,有時明連,有時暗連。如「「言」的第二、三橫就是暗連,「冒」的所有短橫都為明連。長橫相連時,橫的形態一般有仰俯之間變化,利用牽絲首尾呼應;短橫相連時,常常會產生多種變化,使之筆畫更加豐富。如「月」「直」等字中間的幾個短橫相連則會變成「3」之狀。

2.點撇連

點與撇相鄰時,往往在寫點時出鋒與撇的起筆呼應,承接點畫,順勢起筆寫撇。點撇可以連接起來寫,如果先撇後橫的話,常常順勢連寫下一筆。撇常常和橫相連。「來」字的第二、三、四筆都可以連著寫。如果是先撇後點的,點一般不與下一筆連寫。

3.撇橫或橫撇連

橫與撇相連形成斜勢。當撇與橫在一一起時,連寫可以更加流暢便捷。在「撇折』的筆畫或「夕」、「刀」字頭等部首中,把「撇」與下一筆畫相連,順勢而一筆帶過,使之連成筆。

4.撇點連寫

左右結構的「木字旁」「禾木旁」「米字旁」中的的撇點,在行書中常常變為撇提,與右邊的部分相呼應。撇點連寫為橫向或縱向。「木」「禾」的撇點連寫為橫向,「綠」等字的撇點連寫為縱向。

5.點橫連

點和橫在一起時,常常呼應連寫,有的虛連,有的實連。有時點也會變成短撇。

6.橫豎連

豎常常是一個字的「主心骨」,起到主筆的作用,而它與橫畫連寫時,橫或豎都會做適當的變化,使之呼應更為自然。

7.撇撇連

注意連續撇的方向及方位,千萬不要機械地把連撇寫成幾條呆板的直線。起筆為撇的,線條不宜過於彎曲,宜直為佳。三撇相連時,撇的重心一般在同一直線上。 雙人旁的兩撇一般第一撇短,第二撇長。

8.豎豎連

豎畫通常有直曲之變,多筆豎畫在一起時,也要有短長變化。

9.點豎連和點點連

點和橫在一起時,常常呼應連寫,有的虛連,有的實連。有時點也會變成短撇。

相關焦點

  • 想寫好行書,先看看書聖怎麼寫
    說起行書,無疑是我們大家最喜歡的字體之一了,行書一般是在楷書的基礎之上,將點畫書寫連貫、呼應,就成了行書,行書具有書寫方便快捷,形體飄逸多姿等的好處,故而成為應用最多的書體。行書的歷史也源遠流長,可遠追至古隸時期,早起有魏初時期的鐘繇、胡昭兩家寫行書,再有秦代竹簡,再有西漢的帛書,然而行書的成熟期在魏晉時期,北朝書論家王愔云:「晉世以來,工書者多以行書著名。昔鍾元常善行押書,爾後王羲之、王獻之並造其極焉」。由此可知道行書的歷史源流。
  • 楷書過渡到行書,就得這麼練!
    第一部分 掌握行書的用筆變化 行書根據連帶的程度可分為「行楷書」和「行草書」。行楷書更接近於楷書,比較規矩;行草書更接近於草書,比較奔放。我們練習的主要是「行楷書」,更簡單實用。
  • 要想寫好王羲之行書字體,這些技法不能不懂
    談論中國行書字體,王羲之,是一個不能繞過的人物。他的生平我就不多做介紹了,相信稍微有點書法常識的人都知道他。他的行書大作《蘭亭序》,被世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歐陽詢在《用筆論》中談到他的書體時說:「盡妙窮神,作範垂代,騰芳飛譽,冠絕古今,唯右軍王逸少一人而已。」
  • 田英章正楷寫得好,這是眾人所知,行書寫得也屬一流
    在中國書壇中,田英章先生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書法家,他的正楷寫得很美,很有特色,被人稱為「田楷」,殊不知,行書寫得也是一流的,只是不少人不知曉他寫的行書。其實,田英章先生的行書寫得很漂亮,可以說是出類拔萃。田英章曾說:「寫好楷書,行書就會有法度,所以基礎很重要。」書法書法,書而有書,這個法既指筆法、結構和章法,也指學習書法要從練習正楷開始,書法只有認真好臨習古人的正楷,才能為書法打下堅實的基礎。田英章的正楷是從歐體入手的,有了好的正楷基礎,再寫行書,草書也就順理成章,得心應手了。
  • 行書之「行氣」
    行書是「五體書」中最具實用性的一種書體,它最能活潑地表現出書法藝術的本質特徵。書法藝術的發展,使行書更具有雅俗共賞的藝術價值,為廣大書家所青睞。然而,寫好行書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畫、一字、一行、一篇都離不開正確的書法理念和技法手段。在行書的臨摹和創作活動中,筆者感到有很多問題需要研習,尤其對行氣的要領作了反覆的理性思考,以為「行氣」的優劣直接影響乃至決定著作品的成功與否。因此,我認為在處理「行氣」時有必要把握好以下一些問題: 一是字間的筆畫要連貫流暢。
  • 學王羲之行書《聖教序》,這3點是關鍵,高手都這麼寫
    學習行書,王羲之的行書經典《聖教序》是我們都要面對的,同時也是行書學習的絕佳資料。那麼,在學王羲之行書《聖教序》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什麼呢?這3點是關鍵,高手都這麼寫。一、用筆需乾淨有力很多朋友在學習《聖教序》的時候,只注意到了瀟灑飄逸的一面,容易忽略用筆的力量感,從而導致寫出來的字缺少一定的骨力。我們在面對《聖教序》的時候,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熟悉王羲之的用筆,下筆時要果斷乾脆,講究的是順勢入筆,如果還像寫唐楷那樣逆勢回鋒的話,自然寫不出王羲之的那種感覺。粗重處不臃腫,輕細處見筆力,這才是學《聖教序》首先需要注意的。
  • 怎樣寫好行書,我告訴你一個小秘密!
    也就是說,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一種書體,它較楷書流動而較草書靜謐,所以在行書作品中,既可以借楷書的結構加強行書的靜態,又可以借草書的結構增添行書的動感。一、借楷1《聖教序》雖為典型的行書,但有些字體也直接借用楷書的結體,如「春」、「堯」等字,這樣既增加了行書的靜感,又豐富了行書的章法。
  • 跟著田英章學楷書的,一般都寫不了行書
    跟著田英章學楷書,一般都寫不了行書。有些朋友可能會說:楷書寫好了,寫熟練了,把遊絲引帶表現出來,自然就能寫好行書,這和田老師有什麼關係?還真不是這麼一回事。為什麼跟著田英章老師學楷書還可以,到了行書這裡就不行了呢?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探討這個問題。
  • 行書入門要領
    行書書法相對於楷書來說,在書寫速度和用筆上都有所不同,書寫速度加快,用筆也不像楷書那樣筆筆逆鋒,筆筆回鋒收筆。但是,行書也有行書的特點和規律,學習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 硬筆書法技巧:三連撇漢字行書如何寫得多姿多彩?
    書寫要領:(1)行書中三撇連寫,上緊下松;(2)在一些字當中可以靈活變通,寫出多種美妙形態。下面麓風軒就以常用字為例,用籤字筆來書寫演示一下三連撇行書的常規寫法和變化寫法:1、珍字(常規形態)要領解析:這是行書常規形態,三撇連寫,上緊下松,三連撇位於右邊,行書中往往筆畫放縱,收筆在左邊之下。
  • 學生如何把規範字寫得又快又好?
    學生如何把規範字寫得又快又好?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正確了解一下楷書的「本真」。相對於行書和草書,楷書是靜態的字體。但是楷書雖然一筆一畫交代分明,卻不是完全靜態的,從筆勢上來看,實為「靜中有動,筆筆呼應」,楷書對於筆勢連貫和運筆節奏的要求極其講究。所以說,不能簡單憑直觀上就認定楷書為靜態字體。
  • 為什麼歐體名家普遍寫不好行書?
    所以,我們很疑惑:為什麼如此優秀的歐體大家,寫不好行書?直到現代,田氏兄弟也沒能汲取這個教訓,以清代歐體為宗,成也歐敗也歐,嚴重啃歐啃老,歐體禁錮了他們的行書,寫得也是沒法看——均勻等同,筆斷氣斷,貌離神離。有時甚至讓人懷疑是不是他們寫的,名不副實。
  • 他在王羲之作品後面寫了幾行小字,引起注意,被譽為「最美行書」
    他在王羲之行書《快雪時晴帖》後面寫了幾行小字,引起注意,被譽為「最美行書」。在王羲之書法作品「彈幕」界,最出名的就是清代的乾隆皇帝了,不僅擅長蓋印章,還擅長蓋大印,王羲之曾寫了一幅行書作品《快雪時晴帖》,此帖一共28個字,乾隆皇帝卻在上面蓋了172方印章。
  • 寫好偏旁部首,是寫好行書的關鍵。王羲之聖教序是這樣寫的
    每一個複合結構的漢字必不了少的偏旁部首,寫好字首先把部首寫好。在書法的各書體中,行書的部首相對簡化而書寫也相對自由,因此寫行書的一點特點就是要寫出各部首簡省與特點。漢字的部首,是指的標誌性部件。寫好行書必須先把部首寫好,重要的是把行書各部首簡省與特點寫出來。
  • 如何理解「行書快寫,楷書慢寫」的提法呢?
    柳公權《神策軍碑》局部然而我們學習書法的時候,卻又有「行書慢寫,楷書快寫」的說法,對這個問題要準確理解,從大的方面說,行書的書寫速度通常要比楷書的書寫速度快,這是因為行書的筆畫及筆畫書寫順序與楷書有所不同,有映帶勾連,便於快速流利地寫出
  • 行書字帖如何選?不管是硬筆行書還是軟筆行書,這裡統統告訴你
    《書道拍案驚奇》觀點:不管是硬筆行書還是軟筆行書,都不要選擇現代人的字帖。有老師點撥可以直接上手《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自學的話建議用行楷過渡下,推薦趙孟《前後赤壁賦》和智永《真草千字文》等字數多,且平正的行楷字帖。
  • 田英章的鋼筆行書,寫得比毛筆還要好看,雋秀清麗自然流暢,好字
    鋼筆行書的線條流暢活潑 ,富有節奏感和跳躍性,加之鋼筆字小,筆尖活動範圍小,如果手感不靈敏,就寫不出優美的線條來。同時,它具有草書的簡易使轉.但比不上草書狂放潦草,比草書易認。鋼筆行書用筆比鋼筆楷書率意,結體比鋼筆楷書流動。它是以草書用筆的放縱性,衝破鋼筆楷書用筆的嚴謹性,形成的楷法、草法有機融為一體的新體式。
  • 楷書與行書的差別,筆畫順序不同,你知道嗎?
    書寫楷書時,要求一筆一畫,且有規定的筆畫順序,而在練習行書時,常常會連帶筆畫,改變了楷書的筆畫順序,使得書寫更加快捷,字勢更趨於變化,現將行書常用的連筆方法和筆順變化列出,便於學習。 1、虛連法 筆畫之間不相連,卻有連帶之勢,即筆斷意連。
  • 【龍靈書道】書法高手,是如何寫行書的?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龍靈書道」免費學習海量書法視頻 有很多書友留言說:寫行書很難,運筆不夠自然。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書法高手是如何寫行書的。 總的來說,行書的用筆具有靈活性、伸縮性、多樣性,了解這些特點,寫起來便自然多了。
  • 「最美行書」是如何誕生的?只因他在王羲之作品後寫了幾行小字
    他留下的書法作品很多,《行書集字聖教序》、《喪亂帖》、《奉橘帖》、《姨母帖》、《黃庭經》、《十七帖》、《快雪時晴帖》等都是相當經典的作品。說到其中最有名的那絕對要數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