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螽斯》:雅似長安銅雀噪,一般農侯報西成

2021-01-09 白大白的書房

螽斯在咱們北方又叫蟈蟈,蟈蟈和蛐蛐是有很大差別的,蟈蟈的個頭比較大,顏色多為青綠色,但蛐蛐個頭教小,而且顏色多為黑褐色。更為重要的是蟈蟈作為我國三大鳴蟲之首,其喜愛捕食田間昆蟲、害蟲,更博得農民的喜愛。不僅僅是農民,就是清代皇帝乾隆也曾經寫詩讚稱讚。

榛(zhēn)蟈 其一

啾啾榛蟈抱煙鳴,亙野黃雲入望平。

雅似長安銅雀噪,一般農候報西成。

這首《榛蟈》表明了蟈蟈在三百多年前上至皇親國戚,下至黎明百姓都對其喜愛有加。但如果繼續往前追溯,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詩經》中,對其的喜愛早已深入人心。在《詩經·風·周南》中是這樣寫道的:

zhōng sī

螽 斯

zhōng sī yǔ

螽 斯 羽

shēn shēn xī

詵 詵 兮

yí ěr zǐ sūn

宜 爾 子 孫

zhèn zhèn xī

振 振 兮

zhōng sī yǔ

螽 斯 羽

hōng hōng xī

薨 薨 兮

yí ěr zǐ sūn

宜 爾 子 孫

mǐn mǐn xī

繩 繩 兮

zhōng sī yǔ

螽 斯 羽

jí jí xī

揖 揖 兮

yí ěr zǐ sūn

宜 爾 子 孫

zhé zhé xī

蟄 蟄 兮

其大意是:

蟈蟈煽動綠色的翅膀,全部都往一起聚集,看著你這麼多的子孫,多得大片大片的連成群。

蟈蟈煽動綠色的翅膀啊,全部都飛動了起來,看著你這麼多的子孫,多得綿延不絕。

蟈蟈煽動綠色的翅膀啊,全部都聚集在了一起,看著你這麼多的子孫,多的無法形容了。

這首詩並不難以理解,而且可以說和《樛木》是姊妹篇。《樛木》是祝福新人新婚幸福,《螽斯》則是祝福人們多生貴子。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結婚後生兒育女可謂是必然之理,雖然現在對婚姻有不同的看法,但大的主流方向依然如此,更何況是在古代呢?

在古代,多子多福是被廣泛認可的價值取向,而且在生活中還有許多事物也被如此寓意,就比如石榴。 所以,在古代子孫眾是可喜可賀之事,恭祝新人結婚也莫過於用多子多孫,子孫昌盛這類話題更能表達對新人的祝願。而這首詩也正是利用蟈蟈生子繁多的特點來比喻人的子孫眾多。

拋開寓意,我們再次看這首詩的結構,用方玉潤在《詩經原始》中所言:「六字煉得甚新。」說的便是「詵」「振」「薨」「繩」「揖」「蜇」。

這首詩和《樛木》一樣採取重章疊唱的形式,不同的是《螽斯》中疊字用的更多。若「詵」「振」「薨」「繩」「揖」「蜇」只用單字,也沒有什麼意思,但各自重疊為重言疊字就妙趣橫生,形成了一組形容螽斯多子這樣既形象又生動的景象,再加上末句的語氣詞「兮」,猶如神來之筆,將其斷句成歌,達成了一種連綿和諧,音調優美,賞心悅目的藝術效果。

無論是在《榛蟈》中蟈蟈的鳴叫聲被寓意如「銅雀噪」給農民帶來更好的收成,還是在《螽斯》中,蟈蟈被人們用來祝福多子多福,都表達了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一起來讀詩——螽斯

相關焦點

  • 每日詩詞|螽斯衍慶:一隻普通昆蟲從詩經幻化為圖騰
    科普信息說,螽斯產卵極多,繁衍很快。所以古人以此寓意家庭興旺,子孫綿延眾多。至此,「螽斯衍慶」這四個字的大意獲解,吉慶祈福之語,難怪自古文人喜書之。當然,齊白石是特例。據上次觀展所見,白石老人筆下的「螽斯」,可以拿放大鏡去端詳,而毫毛畢現,實乃鬼斧神工也。
  • 【詩經之美】《螽斯》子子孫孫繁盛綿綿
    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305篇經文,分為風(十五國風)、雅(大雅小雅)、頌(周、魯、商三頌)三類,稱為三經,作法分為賦、比、興三體,用這三體寫成經文,所以稱為三緯。經是織布的直線,緯是織布的橫線。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這篇《螽斯》是《周南》的第五篇,是《詩經》中典型的「比體」寫法的例子。
  • 每日一篇《詩經》解讀——螽斯
    《詩經》裡描寫的都是先秦時代周的社會面貌,《螽斯》是《詩經》裡《國風·周南》裡的一篇,作成於先秦,作者已不可考。全詩如下: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第一段第一句裡的螽斯羽,螽斯就是我們常說的蟈蟈,羽這裡指蟈蟈的翅膀。詵詵兮,詵形容很多。第二句宜爾子孫,這裡的宜我以為可以理解成好或者和順更好,振振兮,振振二字一般解釋為茂盛,但我理解為興旺。第二段第一句裡的薨薨兮,薨是指昆蟲飛行時振翅的聲音。第二句裡的繩繩兮,繩這裡讀min,指綿綿不絕。
  • 此次四川發現的8釐米巨型螽斯,它和普通蟈蟈相比有何不同?
    據了解,這種螽斯的偽裝能力極強,因此也十分難被發現。在此次發現山地亞葉螽後,研究人員曾表示,這種蟈蟈的文字記載也非常的少,而且此次發現的巨型螽斯和楠木的葉片十分相似,加上其一般都棲息在楠木樹上產卵,因此推斷這類蟈蟈很可能主要棲息在楠木樹上。
  • 大美詩經 l 國風 周南 螽斯
    兩千五百多年前,就是那樣的一群人把這些隨處蹦躂,喓喓鳴唱的草蟲填進了聲聲平仄裡——這便是《詩經·周南·螽斯》,一曲六句,極簡,僅六個詞語改動。疊詞疊句疊唱,前兩句是描寫,詵詵:眾多;薨薨:螽斯齊鳴的聲音;揖揖:聚集時的樣子。後兩句表達祝頌,振振:昌盛;蠅蠅:綿綿不絕;蟄蟄:眾多。反覆吟唱重沓,用墨如潑,卻不呆板枯滯,只覺意象愈發生動起來。
  • 螽斯
    注釋①螽斯:有時也被稱為蟈蟈,外表像蝗蟲,但螽斯是直翅目螽斯總科,蝗蟲是蝗總科。螽斯科為漸變態昆蟲,一生要經歷卵、若蟲和成蟲三個階段,成蟲通常在7~9月為活躍期,主要棲息於叢林、草間。成蟲植食性或肉食性,也有雜食種類。
  • 古詩裡的小昆蟲:《詩經》裡的「螽斯」是一種怎樣的草蟲?
    本期話題《詩經》在中國古代是孩子們認識草木蟲魚的啟蒙讀物,裡面記載了許多栩栩如生的動植物。而在這些動植物當中,「螽斯」無疑是最神秘的一種。有人說「螽斯」是蝗蟲,有人說它不叫「螽斯」而該叫「螽」。究竟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小蟲子呢?
  • 螽斯衍慶,瓜瓞綿延:詩經中的這首詩,為何要以蝗蟲入詩?這是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祝福與期盼
    同時《詩經》也是一部有較高史料價值的古代文獻,其中許多詩歌記載了關於商周民族起源的傳說,商周之際的許多歷史大事件和民族早期活動的史實。《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也稱為「國風」,包括15個諸侯地區的詩,共160首,佔《詩經》篇數的一大部分,這些詩大部分是民間歌謠。
  • 螽斯: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悽悽簟色寒
    不過,與鳥類等「音樂家」用喉嚨唱歌不同,螽斯是通過兩葉前翅相互摩擦發出聲音,而且只有雄蟲才能發出聲音。下面,我們就在唐代詩人李白的《長相思》中,看一下「絡緯夜鳴」的那個秋夜,發生了什麼故事。《長相思》其一(唐)李白長相思,在長安。
  • 《詩經》之美,螽斯之子孫福
    詩經中的第五首《周南·螽斯》便是以蟈蟈這一種生物為由,來表達對新人的祝福,接下來便閱讀一個有關蟈蟈的故事吧!《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 注音版《詩經》|國風·周南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現存305篇(此外有目無詩的6篇,共311篇),分《風》《雅》《頌》三部分。由於年代久遠,大部分讀者對古音古字缺乏了解,讀起來都很費勁,更別說去理解了。為了解決大家的閱讀障礙,我們決定為《詩經》注音並簡單解釋其含義,以便大家更方便地去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風》,也成「國風」,是《詩經》的第一部分,包括15個地方(多為黃河流域)的民歌,共165篇。我們今天先來看其中的《周南》。
  • 野採之螽斯小記
    一種優蟋螽(奧特曼) 拍攝者:夾夾首先分享些關於螽斯的一些知識。這首《螽斯》出自現實主義詩集《詩經》《國風·周南》,讀起來朗朗上口,是先民為祈求多子而唱的民歌。我知道有些字大家容易讀錯,特意標註出來。(我也是愛讀錯)這應該是「螽斯」最早的出處了,很多人對於螞蚱,蟋蟀,螽斯分不清楚,其實他們確實都是親戚。在現代分類學中,螽斯指昆蟲綱直翅目下的螽斯科。
  • 《詩經·螽斯》:蝗蟲明明是害蟲,先人為何特意作詩來讚美他們?
    ——《詩經·周南·螽斯》詵詵(shēn shēn):形容眾多 振振:盛多的樣子薨薨:很多蟲飛的聲音 繩繩:綿延不絕的樣子>揖揖:會聚 蟄蟄:群居歡樂的樣子這首詩的對象螽斯就是我們熟知的蝗蟲。
  • 百變螽斯
    圖片來源:Gil Wizen 作品螽,指螽斯總科的昆蟲,是非常有名的鳴蟲。螽斯大家庭種類繁多、形態多樣,有些兇、有些美、有些萌,還有些有高超的技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螽斯的百變蟲生。Typophyllum的螽斯便是其中代表。
  • 《螽斯》這首詩小學生都在背誦,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詩經》中的這首《螽斯》現在小學生素讀已經收錄了這首詩,在小學生的背誦行列。這首詩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用了許多疊音的擬聲詞,讀起來朗朗上口,非常易於記憶。那這首詩主要寫的是什麼呢?我們先來看一下全詩直譯成白話文的含義。
  • 《詩經》中用39個字寫出蝗蟲大軍過境的情形,其詩生動有趣
    《詩經》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源頭之一,世世代代影響著歷代詩人們,其影響力不同凡響。而且《詩經》裡大多是以幾十字就表達出所想傳達的思想和內核。雖然短短幾十個字,但是讀來卻令人回味無窮。《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大多是勞動人民們的所見所感,純樸真摯,生趣盎然,蘊含著許多道理和情感。這裡就以其中一首來看看到底是怎樣的生動有趣?《螽斯》螽(zhōng)斯羽,詵(shēn)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螽斯羽,薨(hōng)薨兮。宜爾子孫。
  • 汽車界的破風手,解析長安UNI-T風噪試驗
    與之相對的,是部分擁有底蘊與先見之明的車企們,早早將注意力放在了這之上,比如在9月16日,長安就對旗下車型長安-UNI-T進行了一次公開的風噪測試。長安UNI-T將此次的風噪測試地點放在了中國汽車工程研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汽研)的風洞實驗室裡,這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風洞實驗室。
  • 詩經起名:500個詩經裡美到靈魂、妙不可言的好名字!
    成章出處:雖則七襄,不成報章-大東-詩經「成章」有下筆成章 出口成章,斐然成章等內涵,可見「章」有文採,文章之義。取名「成章」表達父母希望孩子善於思考,勤動筆。引申文採斐然,德才兼備,才華洋溢。而且「章」同「彰」,有彰明,彰顯之義,用作名字,有顯著,特別的意思。寓意男寶寶人中翹楚,首屈一指。
  • 溥儀為何沒子嗣,清宮的太監說:有可能是毀掉了螽斯門的緣故
    眾所周知,溥儀是清朝最後一任皇帝,因此也成了民間百姓津津樂道的話題,他的很多隱私問題也被人們討論得熱火朝天。比如,溥儀為什麼沒有子嗣?對此,不僅很多老百姓感興趣,就連專家學者們也都進行過研究,但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究竟是為什麼呢?
  • 誤會與想像——透過對「銅雀瓦硯」的認識談藝術品的塑造
    歷史上,不少文人雅士不僅有收藏硯的愛好,同時往往記述得硯經歷、用硯心得,或者記述某類硯的歷史、特點以及流傳、銘文,彙輯成書,自宋以至明清,歷代不絕。這類書中,以清乾隆朝的《西清硯譜》最為著名。該書精選內府藏硯並按照質地釐為陶、石兩大類,編次繪圖,計二十四卷。因收錄內府藏硯,又配以圖示,因此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