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參加「十六年十六城」ETF高峰論壇鵬華基金專場進行主題演講時表示,過去30年,滬深A股市值上升迅速,全A指數總市值佔GDP的比例也明顯提升。從中證一級行業指數來看,近年來消費、醫藥、信息行業佔比明顯上升,能源行業佔比明顯下降,A股市場反映出我國產業結構在持續優化。伴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國內指數日益豐富,指數型公募基金的數量和規模也迅速提升。
李迅雷表示,當前經濟已經進入資產過剩時代,形成了「核心資產荒」,在可預期的未來,市場的大類資產配置中,增量資金將優先流向於權益、基金、債券等資產。
對於近期市場白酒股的持續上揚,李迅雷認為,其中有一定的邏輯性,但漲的結構上有一點問題,有些不應該給更高估值,但表現很強勁。總體來說,要理性來看,更長遠的角度來看。
「茅臺酒價格並不高。」李迅雷稱,茅臺酒的市場價相對全國職工(1.7億人)平均月工資而言,處於相對合理水平。
對於港股市場的投資機會,李迅雷相對看好,因為資本市場長期供給不足,陸港通規模擴大的背景下A+H溢價率擴大,即使2021年港股沒機會,2022年也一定有機會。
上交所產品創新中心副總經理葉武表示,上交所對ETF市場的定位是「ETF讓投資更加便捷」, 2020年,上交所ETF市場發展得比較好,下一階段,上交所還將按照「服務實體經濟、服務投資者」的雙重使命,從探索產品創新、研究創新業務模式、加快發展和ETF配套的產品、進一步加大ETF市場推廣的力度四個方面來推動ETF市場的發展。
葉武還表示,隨著上市公司數量的增加,隨著改革開放關鍵制度創新的持續推進,A股的有效性會不斷得到增強,ETF市場將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未來上交所將按照「一所連百業,一市跨全球」的戰略定位,儘快把上交所基金市場建設為具有較大規模、標的資產覆蓋股票、債券、商品、外匯及衍生品,生態環境友好,連接場內和場外,跨越境內外的樞紐市場。
相關報導:
李迅雷:從2021年政策取向看資本市場的分化與投資機會
李迅雷:今年A股有調整可能 但不會發生在一季度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