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法時間]二戰法國為何投降?

2021-02-17 小約翰可汗

 

1940年6月21日,希特勒驅車前往法國貢比涅森林。在路旁的林蔭道上,希特勒看到了法國在一戰後樹立的勝利紀念碑,上面刻著一隻跌落的德國鷹。

下午三點,希特勒到達了福熙車廂。1918年,法國元帥福熙在這個車廂裡籤訂了和德國的停戰協定,宣布了德國的戰敗。22年後,法國和德國將再一次在同一個車廂裡籤訂協定,只不過這次雙方的地位有所不同。

 

1940年6月22日下午6點50分,經過一天的討價還價,法國代表亨茨格和德國代表凱特爾在停戰協議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在場的記者第一時間將信息發送給了全世界——法蘭西向德意志投降了!



 

乳法時刻

 

如果有什麼東西還能讓德國在二戰戰敗後感到安慰的話,那就是德國在1940年徹底摧毀了法國的榮譽。

 

在1940年投降後,乳法就成為了全世界人民喜聞樂見的保留節目。乳法笑話和蘇聯笑話一樣成為了人類世界的共同遺產,舉個例子:

 

為什麼法國人在聯合國得票數多?

因為他們總是舉起雙手。

 

如何評價法國國旗?

就是一面白旗上畫了兩道彩紋。

 

為什麼北約會議說英語而不說法語?

因為說英語的人保證了法國人不說德語的權利。

 


法國在歐洲和近代史上強的一批,從阿維農之囚到拿皇,到天降猛男太陽王,一直都是惡霸級的存在,二戰前擁有號稱歐洲第一的陸軍。但二戰中法國跪的速度實在太快了。從5月10號法德開戰,到6月22日法國投降,全程不過42天,史達林格勒戰役中蘇軍固守的巴甫洛夫大樓在槍林彈雨中堅持了兩個月。擁有三百萬士兵的法國抵抗的時間還沒有蘇聯的一座大樓時間長。

 

法國投降,就像是村裡某個每天橫行霸道的左青龍右白虎的大哥,整天訓這個罵那個。結果動起手來被一個愣頭青一拳放倒,跪在地上唱徵服,這畫面實在太美,以至於全世界都忍不住笑出聲來。乳法段子歷經八十年層出不窮,可見其頑強的生命力。

 

在可預見的未來,除了法國能夠單挑三體人,否則投降這個梗,他們是永遠也過不去了。

 

那麼,時隔70年,我們如何評價法國投降?

 

先說結論,1940年法國的投降行為,是一個有一定合理性,但依然值得唾棄的行為。

 

時間撥回到1940年6月,我們要搞明白一個問題:


 

法國為什麼會投降?

 

法國投降的直接理由很簡單,法軍的仗打不下去了。

 

雖然英法聯軍在開戰初期無論是兵力還是坦克數量都多於德國,但奈何曼施坦因計劃太大膽,德國軍隊素質過硬,讓法國軍隊在古德裡安穿插後迅速崩潰。實際上,一直到法國投降,英法聯軍也不過陣亡了8萬人,相比於總兵力而言不值一提,法國實際上是戰敗於崩潰上,而並非由於軍隊被拼光,這也讓法國投降多了一絲恥辱的色彩。


 

但這並不能全怪法國。在1940年,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知道該如何應對德國的閃電戰。一年以後,蘇聯在巴巴羅薩計劃中丟掉的面積相當於三個法國,但蘇聯地盤大,血槽厚,有容錯率。而法國由於本土面積過小,沒有迴旋餘地,在被曼施坦因一招制敵後只能感嘆一聲:

 

年輕人,不講武德啊!

 

主力被擊潰的法國,實際上戰爭形勢上已經不具備翻盤的可能性了。尤其是北部的巴黎盆地被佔領,法國最主要的工業區淪陷,法國基本無法維持在本土繼續進行工業化戰爭,因此法國政府決定投降。

 

但我們作為中國人不理解的是,就算工業區全丟,主力部隊被打垮,就是放棄抵抗的理由了嗎?

 

抗日戰爭中,中國的上海南京天津北京武漢廣州等大城市先後淪陷,不僅工業區,連農業區都丟了一大半,二十二次會戰勝果寥寥,但即使這樣中國人民也沒有放棄抵抗,依然在全國各地開展鬥爭。

 

而法國即使在投降時,還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上百萬人的武裝力量,東南部的國土也還在自己手中,海外還擁有比中國面積還大的殖民地。這樣的條件,怎麼就滑跪了呢?


而且,法國的投降並非統治者幾個人的決定,而是自上而下的一致心態。維希法國宣布投降後,法國地方政府和海外總督平靜的接受了這個決定,繼續聽從了維希政府的領導。反倒是戴高樂宣布自由法國宣言並給法國的封疆大吏們去信時,收穫了一片嘲笑。


 

法國人這種心態

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後世有人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法國是名義上的戰勝國,實際上的戰敗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法國陣亡超過一百三十萬人,負傷超過四百萬人。對於一個只有四千萬人口的國家,這幾乎就損失了整整一代男青年,法國人為了贏得一戰的勝利,流幹了一代人的血。

 

更重要的是,一戰讓法國從富得流油的「高利貸帝國主義」變成窮逼帝國主義。工農業受到重創不說,更重要的是,法國曾經充盈無比的國庫被花的一乾二淨。讓曾經到處放貸的法國欠了英美七十億美元的欠款,法郎變成了廢紙,曾經的世界帝國居然出現了大規模饑荒。

 

一戰後,當法國帶著殘缺的身體參加巴黎和會,準備徹底摧垮德國時,他才發現,曾經的盟友在戰後變成了敵人。法國人把一代人的血流幹,把百年積累的錢花完,但英美在巴黎和會上卻只想著大陸均勢,力圖保留下德國,讓他繼續跟法國對抗。

 

昂撒人不感謝法國。(註:昂格魯薩克遜人,英美主要民族)

 

法國想要徹底摧毀德國戰爭潛力的意圖沒有實現,而德國實際支付的戰爭賠款遠遠不足以恢復法國。一戰後,當美國終於拿出援助歐洲的計劃時,其目的卻讓法國大跌眼鏡——美國援助的是德國。


美國為了收回戰爭債務和賠款,在一戰後對德國進行了大規模的援建。僅僅一個「道威斯計劃」,就讓德國獲得了326億馬克的貸款。1933年到1939年,與德國軍工企業合作的美國軍工企業有六十餘家,為德國提供了陶瓷、潤滑劑、飛機、汽車等各種技術,幫助德國進行工業復興。此外,美國還向德國提供了石油、鐵礦、有色金屬的戰略資源,美國鋁業公司將60%的鋁賣給了戰後崛起的納粹德國。對於華爾街財團來說,納粹德國並不是「外人」,福特、洛克菲勒(註:洛克菲勒不是猶太人)等財團在希特勒剛剛崛起時就給納粹提供了大量資金,亨利福特甚至在1938年被希特勒授予了「大十字勳章」,那是德國對外國人的最高獎賞。

 

美英之所以這麼做,是他們認為歐洲大陸需要保持均勢。法國是戰勝國,德國是戰敗國,所以英美援助德國,避免法國在歐洲一家獨大。

 

但他們沒意識到的是,經過一戰摧殘的法國,人口只有德意志民族的一半,實際上實力本已經不如德國了。

 

英美的種種背叛行為,被法國人看在了眼裡。一戰以前,英國是世界老大,法國是世界老二。可是一戰後英國人還是老大,法國人還是老二。

 

現在,昂撒人扶持的對手又捲土重來了。難道高盧人要再一次為了保住昂撒人的江山,再和日耳曼人拼到把血流幹嗎?

 

法國人死撐著再跟德國人拼個你死我活,再給昂撒人一次背叛自己的機會?同樣的當人會上第二次嗎?

 

而且希特勒給法國的條件並不算差。法國名義上簽訂的是《停戰協議》而非投降協議,法國保留了本土的民政權、海軍和海外殖民地,德國答應在戰後將大部分領土歸還法國,法國統治階級的地位得以保留。從協議內容上看,德國給予的停戰條件已經算是「慷慨」了。

 

所以法國統治階級想明白了,既然都是要當老二,英國人或德國人誰當老大都一樣。所以當邱吉爾力勸法國政府不要投降,堅持打遊擊時。法國人的腦海中響起了一個聲音:

 

「你這一生,有沒有為英國人拼過命?」

 

有,但他後來把我賣了。所以這次讓英國人玩蛋去吧,希特勒你想拼命,去找英國人拼吧,法國不想再死人了。

 

但這,只是法國投降的原因之一,法國投降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1936年大選,法國共產黨獲得了一百五十萬張選票,成為了勢力最大的在野黨。經濟凋敝使大量的無產階級士兵和知識分子心向法共,國家處於革命的邊緣。


在二戰開始後,就有傳言說法共要在巴黎發動革命,這一消息讓法國統治階級極為恐懼。一戰中沙俄的下場在午夜夢回,如果戰爭持續下去,經濟崩潰的法國必然迎來革命。

 

法國向德國投降,資產階級還是資產階級,如果法共掌權,資產階級就會被吊路燈。

 

所以,法國的統治者們迅速達成了共識——

 

寧贈納粹,不予法共。

 

國外的形勢想清楚了,國內的形勢也想清楚了。法國的統治者們達成了內部媾和——

 

別打了,投了吧。

 

 

但是,法國投降

雖有一定合理性,

卻依然是可恥的行為。

 

根本原因在於,讓法國為二戰後名列戰勝國,對不起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堅持抵抗的國家。

 

一戰戰損高所以投降?英國俄國同樣在一戰中血流漂杵,卻依然堅持抵抗。

 

怕死人所以投降?二戰中國和蘇聯死亡人數都達到了數千萬,撐著最後一口氣也沒投降。

 

怕本土淪陷所以投降?英國政府做好了遷徙加拿大的準備,法國同樣有廣大的殖民地,卻完全沒有這個打算。

 

說到底,慫就是慫,沒有什麼好講的。

 

將法國列為戰勝國,最令人不服的地方在於,法國對反法西斯戰爭的貢獻完全是負的。

 

維希法國在籤訂投降條約以後,成為了納粹手下實力最強大的偽軍。維希法軍在達喀爾戰役中對抗英國和自由法國聯軍,差點擊殺戴高樂。

 

而更重要的是,維希法國將法國的生產力充分動員,有力的支援了德國法西斯的侵略行為。可以說,如果沒有法國如此順滑的投降,德國根本無法進一步擴大戰爭。

 

在停戰協議裡,法國被規定了要向德國支付「佔領費」,法國被佔領的時間裡累計向德國支付了340億馬克的佔領費,相當於一戰後德國向法國賠款額度的四倍多。一直困擾德國的糧食問題得到解決,德國終於有足夠多的糧食發動侵蘇戰役,代價是法國人民開始實行供給制,大量的法國人無法填飽肚子。

 

法國的軍工業在德國佔領下馬力全開,80%的飛機製造廠和70%的金屬加工廠為德國生產武器。僅在1940年到1942年,法國就為德國提供了5000輛火車機車和25萬節車皮,為德國生產的汽車足以裝備88個德國師,還為德軍提供了92個師的武器裝備。



 

而且,法國投降並沒有讓法國人擺脫成為亡國奴的命運。

 

僅僅在1942年二三月間,就有156000名法國青年被送往德國服苦役,從事超負荷的體力勞動。這些法國奴隸被德國人隨意處置,在布亨瓦爾特集中營,數十名有紋身的法國青年被殺死,僅僅是因為集中營司令官漢斯·科赫的妻子伊爾絲喜歡人皮做的藝術品。在比克瑙,12000名法國女囚僅有一個水龍頭,每人在完成超負荷的體力運動後只能得到四分之一升水,很多人被活活渴死。超過十萬名法國猶太人被逮捕,其中絕大多數最終被送往了奧斯維辛集中營。

 

在法國本土,由於男人被德國大量抓走,很多女人承擔起了養家的重擔。供給制下,一些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委身於德國軍人,其中包括已經年近六旬的可可·香奈兒。

 

法國的投降絕非什麼「體面的和平」,亡國奴該有的待遇,法國一樣沒少。自由法國對盟軍的貢獻,遠遠沒有維希法國對德軍的貢獻大。

 

1940年,法國的統治者們出賣了人民,這是永遠抹不去的事實。

 

而這樣一個開門揖盜、為虎作倀的國家,在戰後名列戰勝國之一,顯然是無法服眾的。

 

有人說,貝當和戴高樂實際上是在對賭,一個投靠德國一個投靠盟軍,這樣無論誰贏法國都是戰勝國。這種屁話跟給汪精衛洗地是一個道理,戰勝與戰敗與投靠誰無關,只與實力相關。一戰中中國也是戰勝國,但並不能阻止列強把青島割給日本。沒有實力支撐的戰勝國毫無意義,如果軸心國真贏了,汪偽政權和維希法國一樣只能繼續當亡國奴。


1944年8月25日,隨著西線戰場的節節勝利,戴高樂重返巴黎,巴黎人民夾道歡迎,但此時的法國,卻迎來了歷史上最應該被唾棄的一幕。

 

唐朝黃巢大亂後,唐僖宗在藩鎮的簇擁下回到了長安。唐軍將一些被黃巢擄掠的姬妾們送到了唐僖宗駕前。唐僖宗問道:你們都是國家勳貴的女兒,世受國恩,怎麼能夠委身從賊呢?(註:汝曹皆勳貴子女,世受國恩,何為從賊?)

 

為首的女子回答道:狂賊兇逆,國家以百萬之眾,失守宗祧,播遷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賊責一女子,置公卿將帥於何地乎?!

 

在盟軍解放法國之後,沉默了四年的法國人似乎一下子有了抵抗意志,他們紛紛走上街頭,將自己對法西斯的一切仇恨——發洩到了法國女人身上。

 

那些在淪陷期間曾經和德軍交好的法國女人,被扒光了衣服,剃光了頭髮,臉上紋上了納粹的標誌,被推搡著遊街。而那些在他們身邊進行正義審判的人,就是在德佔期間蓋世太保的鐵蹄下沉默的法國百姓。

 

魯迅說過,勇者憤怒,抽刀向更強者,怯者憤怒,抽刀向更弱者。當法國人對法西斯的怒火只能發洩在女人身上時,這個國家的形象就將永遠以懦夫的形象記載在歷史上。

 

茨威格在自己的作品《一夜天才》中,記載了法國國歌《馬賽曲》的誕生。這首歌由並無才能的上尉魯熱寫就,因為其激昂的革命鬥志而傳唱四方,最終成為了法國的國歌。


上尉魯熱的一生是如此的平庸,沒有名氣也沒有地位。但卻寫就了一首極其成功的歌曲,讓他的靈柩足以埋葬在法國先賢祠。我們要如何評價這個人呢?他有他英雄的一夜,也有他懦弱平庸的一生,正如法蘭西這個誕生過路易十四、伏爾泰、盧梭、笛卡爾的民族,也曾經屈辱地投降,如懦夫般地發洩。八十年後,當年決定的是非功過,也只能由後人評說了。

 

在《一夜天才》的最後,茨威格寫道——於是,這位小小上尉的遺體被安葬在榮軍院裡,同另一個小小的少尉拿破崙的遺體比鄰。這樣,這位創作了一首不朽之歌而本人卻極不出名的作者,終於得以在那個曾讓他感到失望的祖國的這塊榮譽墓地裡長眠,哪怕在他平庸的一生中,只有那一夜,是一位詩人。

 


 

相關焦點

  • 「乳法梗」的前世今生,僅僅是投降那麼簡單嗎?
    乳法,一個新時代文藝復興的產物:代表著人們對於法國疫情的諷刺、代表著人們對法國二戰時期42天便投降的鄙視、代表著人們對現階段軍事最弱五常國的調侃。(圖)鑑於二戰法國投降,有些士兵甚至連槍都沒拿到,所以有理由認為法棍麵包才是士兵們的標配,起碼硬啊這樣的法國如何生存,一切要從他的國旗說起
  • 二戰閃電投降的法國為何能混進聯合國?美英蘇三國博弈的結果
    二戰閃電投降的法國為何能混進聯合國?美英蘇三國博弈的結果二戰結束後,在英美蘇三國的籌建下成立了聯合國,管理世界。當時的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為英、美、法、蘇(現在的俄羅斯)、中,我們通稱為「五常」。眾所周知,常任理事國具「一票否決權」,聯合國做任何決定,必須要讓五常全部同意才可以,否則都不算數。可以說五常的權力是相當大的。
  • 二戰法國陸軍擁有250餘萬,為何迅速投降
    然而,50天之後,靠著世界第一海軍船隊的協助,法國人完成了人類軍事史第一大撤退:十萬法國士兵從敦刻爾克成功撤往英國。 法國擁有這麼強大的陸軍,為何投降呢?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士兵厭戰,沒有戰鬥意志。
  • 同樣陷入困境,為何二戰時中國能死戰14年,法國才39天就投降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強國法國面對德軍的進攻,只堅持了39天,丟失一半領土後向對方低頭,成了二戰時投降速度最快的大國。法國的這一舉動至今被人詬病,其實二戰時法國是一等工業強國,綜合國力遠遠超過同時期的中國。而中國能夠抵抗日軍14年,丟了半壁江山仍不投降,法國為何做不到呢?
  • 「每日乳法」這個梗是啥意思?帶你深入探究它的起因經過
    看到這些詞你是不是明白了英法這對鄰居互相之間的惡意有多深。所謂乳法,其實是一種以調侃為樂的網絡文化。引用一段萌娘百科的解釋,辱法是一個長期流行於國際網絡的戰爭迷因,主要為通過網絡段子和圖片內容提示法國在歐陸爭霸過程中的一些失敗的歷史,特別是對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間的投降表現進行片面的調侃。
  • 二戰中戰敗投降的法國,為什麼會被這麼多人嘲笑?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號稱歐洲陸軍第一強國的法國,二戰中在德國的凌厲攻勢下,僅堅守一個多月就宣布投降被亡國了,作者居然還認為二戰法國的投降很明智的,真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結果慘遭打臉是,德軍繞過法國耗費巨資修建的馬奇諾防線,從法國自認為不可穿越的阿登森林地區翻越過來,然後德軍利用快速的裝甲集群優勢,快速的向法國的心臟——巴黎進攻;此時的法國還是有時間和能力抵抗德軍的進攻,但法軍面對德軍裝甲集群快速進攻,法國自己陷入恐慌,自亂陣腳。
  • 法國是如何把自己弄成世界級名梗的?法國真的愛投降嗎?
    法國在全世界是一個存在感很高的國家,不過法國在全世界出名,並不因為它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不是因為法國有眾多的地標建築和風景名勝,而是「投降」這兩個字,而在網上也出現了大量調侃法國的圖片和段子,甚至還有網友稱這些段子為「乳法」,而拿破崙時期的法國在歐洲基本上就是沒有對手的,打俄羅斯失利也是因為天氣的原因,那麼為什麼如今的法國就成為了投降的代名詞呢
  • 二戰法國戰役,號稱300萬陸軍強國為何投降?閃擊戰的試驗場
    德國是二戰發起國,其對外擴張的軍事理論是以閃擊戰為依託。但是,閃擊戰理論從成型到實踐也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起來的,它也需要戰場效果來檢驗。如果說德國閃擊波蘭是閃擊戰初試牛刀的話,那麼,德國佔領法國就是閃擊戰在戰場上的綜合試驗。可是,當時擁有300萬陸軍,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為何在閃擊戰面前僅6周時間就輸得體無完膚呢?
  • JOJO:荒木為了乳法,特意創造了波波這個角色
    以下內容皆屬於玩笑,大家看著開心就好了,切勿當真呀Hello,大家好我是神鴉,說到法國二戰歷史,我們大家很容易聯想到大名鼎鼎的乳法梗。很多網友喜歡用乳法梗來調侃法國在二戰時期對軸心國集團的巨大貢獻,而神鴉在重溫了JOJO第三部星塵十字軍之後,發現荒木老師之所以設計波波這個角色,很可能是為了乳法。
  • 擁有歐洲第一陸軍的法國為何不堪一擊?二戰前法國其實已經淪為歐洲...
    戰前的法國軍隊號稱「歐洲第一陸軍」,那麼法國在德軍的進攻中,為何短短28天的時間就宣布投降,被德國佔領全境呢?法國人號稱「陸軍世界第一」確實是有底氣的,我們看看數據就會知道:二戰前法國有軍隊大約300萬,大口徑的火炮有10700門,相比德國多出大約3000門,步兵師的數量則有123個師接近250萬人。
  • 二戰中法國投降是明智的選擇?這個東西還是要看「帳面數據」
    明智與否要看「帳面數據」我只能說,法國二戰投降到底明智不明智,這要看你是怎麼看的,如果只是從戰後的數據統計來看的話,那法國投降絕對是「不虧」的,甚至「有賺」。另一方面,縱觀整個二戰,有資格「嘲笑」法國的國家真不多,只是不好意思,別人沒資格「嘲笑」法國,並不代表我們沒有資格「嘲笑」法國,恰恰也沒有人比我們更有資格嘲笑它。我為什麼要「嘲笑」二戰中法國投降的歷史,主要是因為法國這個國家,至始而終都以世界大國自居。
  • 二戰法國淪陷一半就投降了,為何中國丟了半壁江山仍奮力抵抗?
    在二戰中最重要的戰場之一就是中國戰場,雖說現在日本一直不承認中國在二戰中做出的貢獻,但是平心而論如果不是後中國牽制了日本大量的兵力,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的作戰應該會更加艱難一些。 中國在前期作戰的時候因為本國的軍事實力實在太過孱弱,這導致中國在很短的一段時間中就淪陷大半。
  • 沒人能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為何法國會在德軍進攻下不堪一擊?
    但在德國法西斯的進攻下,法國僅40多天就繳械投降,還不如蘇聯一座巴甫洛夫大樓堅持的時間長,實在是令人大跌眼鏡!那麼,為何實力如此強大的法國在德軍面前就如此的不堪一擊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1、尷尬的區位條件尷尬的區位,是法國一敗塗地的根本因素。
  • 二戰中,法國僅45天就宣布投降,羅斯福:一個即將被瓜分的戰敗國
    二戰時期的法國,一直是軍迷圈中「喜聞樂見」的一個梗,很多朋友總是喜歡乳法(=辱法,諧音梗,主要針對法蘭西二戰光速投降開的玩笑),溯本追源是由於作為歐洲陸軍第一強國的法國在二戰中「優異」的表現:僅僅40餘天,法國就宣布投降(手動滑稽)。但是,如果我們理智的看待二戰時期的法國,我們就會發現,法國在二戰中雖然丟了面子,卻贏了裡子。
  • 二戰法國敗一次就投降,中國為何從始至終都在堅持抗戰?
    那這些不想參與戰爭的國家在面對別國侵略時,就不得不拿起手中的武器來捍衛國家的安全和利益,但由於受多種因素影響,這些國家進行抵抗的結果也不一樣,有的國家在經過堅持不懈的對抗之後終於將侵略者趕出了國土,而有的國家在戰爭爆發之初就繳械投降了,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例,在這次戰爭中,中國無疑就是前者,而法國就是快速投降的後者了。
  • 法國號稱第一陸軍強國,為何毫無戰鬥力,二戰迅速向德國投降?
    回師西線對陣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五國同盟軍隊。可是不管怎麼說,盟軍也有100多萬大軍,裝備精良,戰鬥力根本不比德軍差。法國還號稱歐洲最強陸軍,面對德軍的百萬大軍,不管怎麼看都不應該在短時間內一敗塗地,究竟發生了什麼,才使得盟軍百萬大軍轉眼間煙消雲散。
  • 二戰法國為什麼戰鬥力如此弱,僅抵抗了四十多天就向德國投降
    法軍以塹壕戰取得一戰的勝利,自是變本加厲,耗費無數物資,修建號稱永不失陷的「馬奇諾防線」,等待這條防線流盡德軍的鮮血。殊不知,二戰時,納粹德國名將古德裡安提出的「閃電戰」,充分利用坦克、飛機的快捷優勢,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取得勝利。波蘭亡於德國納粹的閃電戰,法國緊隨其後。
  • 法國當年也是軍事強國,為什麼在二戰時,僅僅四十天就被德國打投降?
    法國當年也是軍事強國,為什麼在二戰時,僅僅四十天就被德國打投降? 二戰時,德國在歐洲戰場上前期表現特別勇猛。德國發達閃擊戰,先後使很多國家被攻克。像波蘭這個國家,快速的就被德國佔領。其實那個時候,德國在歐洲軍事力量就很強,波蘭根本無力抵抗,這個是可以理解的。
  • 我認為法國二戰投降是很明智的,為什麼這麼多人嘲笑法國?
    8月24日,自由法國第2裝甲師跟德軍守城部隊短暫交火,次日深受法國影響的德國將軍官迪特裡希·馮·寇爾蒂茨沒有執行希特勒毀滅城市、死戰到底的命令,將1.7萬國防軍和巴黎和平交給盟軍,完美實踐了「拿破崙後沒人能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的豪言壯語,連德國人也不例外。
  • 二戰期間,德軍從巴黎撤退,為何沒有順手燒毀老冤家法國首都巴黎
    二戰時期的法國無疑成了一個笑話,他們的表現非常拙劣,擁有極其強大的國力,卻早早就選擇了投降,這是怎麼也說不過去的事情。無論法國有多少的理由,可幾乎沒怎麼抵抗就選擇了投降,這就是恥辱,法國輕鬆淪陷,也讓德國元首看到了自己主導世界的可能,德法之間也是老冤家了,早期就已經有過多次的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