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消息(楊志)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公布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增補)的通知,同意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提出的增補86處革命文物作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充閬中市老觀鎮的川陝革命根據地蒼溪縣蘇維埃保衛局榜上有名,由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晉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川陝革命根據地蒼溪縣蘇維埃保衛局、革命法庭位於老觀奉國農耕文化博覽園入口彭家大院,坐南朝北,與古糧倉相臨,佔地2000餘平方米、建築1000餘平方米,三合狀分布,單簷歇山式木結構兩層樓房,在上世紀50--90年代作為老觀鄉、鎮政府所在地,現保存完好,2010年2月公布為閬中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了解,老觀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33年9月,蒼溪縣蘇維埃遷到閬中縣老觀場,入住古鎮老龍街拱橋謝家大院,易名閬蒼縣蘇維埃,為保衛蘇維埃政權,維護蘇區社會治安,在原彭家大院成立蒼溪縣蘇維埃革命法庭和保衛局。1934年9月,紅四方面軍取得「反六路圍剿」勝利後,於9月21日重返老觀,並將中共川陝省蒼溪縣委從蒼溪縣文昌宮(今蒼溪縣文昌鎮文昌場)遷到老觀,設駐於老龍街拱橋的劉家大院內,並更名為中共閬蒼縣委,1935年3月紅軍長徵出發前撤離。
紅軍在老觀的時間雖不長,但足跡遍布老觀的每一寸土地,1933年--1935年間,李先念率領的紅四方面軍在老觀轉戰兩年之久,領導和指揮了著名的三戰雞山梁、夜襲老君山等著名戰役,留下了彪炳史冊的紅色文化和紅30軍軍部舊址、紅軍醫院、川陝革命根據地中共蒼溪縣委、蒼溪縣蘇維埃、革命法庭、保衛局舊址、紅軍造船廠等眾多遺址和紅軍標語、紅軍歌謠,至今成為紅色經典,先後有3000多名優秀兒女參加紅軍,在這片紅色土地上上演了一段段紅色傳奇,成為川陝蘇區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成為當今老觀人民永無止境的精神追求。
川陝省蒼溪縣蘇維埃保衛局、革命法庭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重要革命活動場所,為保衛蘇維埃政權,保護人民群眾的利益,鞏固工農民主,鎮壓反革命分子,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具有重要的政治、歷史文化和史料價值。
老觀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挖掘老觀紅色革命文物的思想內涵和時代價值,大力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使之成為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時代精神的生動課堂。
【來源:四川省文旅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