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丨喬羽:青山在 人未老

2021-02-08 中國人民大學

餐桌上擺一杯鮮奶、一碗蔬菜濃湯、兩個煮雞蛋,再放一首《我的祖國》。「喬老爺」的一天是從「一條大河波浪寬……」的歌聲裡開始的。


過了75歲,「喬老爺」不怎麼公開露面了。「非典」那年,他從北京城內搬到了京郊順義區的一處小院兒,過上了半隱居的生活。每月只選一兩天,回城裡,會友。


「喬老爺」的名號源於上世紀的電影《喬老爺上轎》。喬羽從此被叫上了「喬老爺」。後來,排練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時,周恩來親自抓,喬羽是總負責人。周總理和他熟了,也喊他「喬老爺」,從此,一錘定音。


「喬老爺」生平三大愛好——抽菸、喝酒、和朋友聊天。無奈年歲作祟,八十來歲時,煙給戒了,朋友年紀大了,也沒法聚會聊天。三大愛好,只剩喝酒。


「唯量不大偏飲酒,識字無多要作詩。」「喬老爺」這些年鄉音未改。這是他給自己寫的打油詩。


吃飯時,興致來了,他跟女兒喬國子說:「姑娘,拿酒來,喝兩杯。」朋友來了一高興,四兩都是他的。


喬國子常說,父親的酒量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她記得,他們在垂楊柳住了三十年,街上賣報的報童揮著報紙,逢人就吆喝「酒仙喬老爺」、「酒聖喬老爺」,她還納悶說誰呢。一問,說的是她爸!「喬老爺從小到今天,都喝出一條大河來啦。」


有一回,「喬老爺」腦血栓住院。天天輸銀杏液。一天,他跟護士說,換個液輸吧。護士回,這是疏通血管的,您懂醫呀,您說輸什麼液呀?「喬老爺」說,輸五糧液吧。惹得病房一陣鬨笑。


「喬老爺」老了,腦子卻清楚得很。腦血栓入院那次,十幾位醫生來會診,連著出了幾道算術題,「喬老爺」全答上來了。接著,他沉默了一會兒,「那我問你個問題吧,第二次世界大戰怎麼打起來的?」醫生卻沒答上來。

 

前幾天,有人來拍「喬老爺」的生活視頻。有個喝酒片段。旁人舉起酒杯,「乾杯!」「喬老爺」興起,端起酒杯,挨到嘴,才發現是空的。「假的!」他說。旁人趕緊解釋,後面還有拍攝計劃,不能喝真的,只能用空杯。NG之後,再來一遍,「『喬老爺』乾杯!」「假的!」喬國子哭笑不得,「乾杯就行,別說『假的』」。折騰幾回,最後也沒拍成。


「真的就是真的,沒有就是沒有。他一輩子就是這樣,說不了假話。」喬國子說。

相關焦點

  • 喬羽情系賈家莊
    》,張主席回憶了半個多世紀以來喬老爺子與賈家莊的情緣,以及喬老在賈家莊創作經典民歌《人說山西好風光》的始末。而對於山西人來說,最為熟悉最為親切的莫過於那首《人說山西好風光》。這首歌不光從上世紀60年代初一直傳唱至今,更成為了具有山西特質的標識性音樂符號。而她的誕生地就是汾陽縣的賈家莊。故事得從1959年說起,「山藥蛋派」著名作家馬烽的電影《我們村裡的年輕人》,是以賈家莊的故事為背景創作而成的,其中的許多人物都有村裡真名實姓的原型,在全國公映後引起觀眾巨大的反響。
  • 青山人未老:他們的奮鬥故事激發向上力量
    由湖南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釆訪拍攝的7集系列新聞專題《青山人未老》,講述「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的奮鬥故事,用笑點、淚點、燃點,引發情感共鳴,激發向上力量。11月23日同步開始在湖南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幫女郎》欄目播出後,引起社會強烈關注和反響。
  • 記者手記丨李谷一:青山在,人未老,歌猶新
    「不知你們幾個人來,有沒有補光?家裡的燈光可能不行。」「採訪前咱們可以先交流下,要帶好補助燈光,這是很重要的哦!」「你們到時開車來嗎?到時可以把車停在小區門口,和門崗說來採訪就行。」……想不到平日裡性格直爽、快人快語的李谷一老師,生活中如此細緻周到,讓人心裡暖暖的。
  • 詩詞「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這裡的「這邊」是哪兒?
    這句詩詞「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就是偉人的一句詞,出自《清平樂·會昌》,寫於1934年。中學階段我們都學過兩首著名的「沁園春」,早已經在其中感受到了作者的胸懷。那麼,在這首「清平樂」當中,詩詞「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當中的「這邊」指的是「哪邊」?我們先看一下全詞的內容: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 踏遍青山人未老,貴港靈龜寶山風景獨好!
    >不到長城非好漢但從貴港到北京去爬長城真是太遠啦然而你知道嗎貴港也有個「小長城」已成為貴港鄉村旅遊網紅打卡點每到周末節假日人還不少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靈龜寶山真是貴港人周末休閒的好去處啊趕緊和親人朋友約一波吧!
  • 校友企業廣州若羽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
    校友企業廣州若羽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 2020-09-27 2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校友故事 | 中山大學MBA校友劉凱:幫了客戶,也等於幫了自己
    劉凱有兩大特點,一是思路清晰、善於總結,和他聊天,無論說到什麼事,他的開場白往往都是「這裡可以從三(或其他數字)個方面來說」,接下來一點兩點三點,條理分明;二是為人熱情,多次提到交朋友對其事業發展的重要性,這與他的老本行不無關係,他說:「做人力資源的,就是要和人打交道。」
  • 《難忘今宵》再登春晚舞臺 揭秘其創作故事
    對不少觀眾來說,春晚結束曲《難忘今宵》不僅僅是一首歌,它承載著許多人的回憶,代表著新一年的到來。 沒有任何作品能夠在春晚的舞臺上持續30年,而《難忘春宵》是個意外。1984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作為結束曲,李谷一演唱了一首《難忘今宵》。從此以後,這首歌就成為了歷年央視春晚的壓軸曲目。
  • 校友故事 | 聶一拓:乘風破浪而來,只為在交大安泰尋找更好的自己
    據說每年註冊安泰考生系統的人多達1.3萬人,最後完成了所有資料填寫並提交申請面試資格的人約為6000人,經過審查後只有不到4000人能夠獲得面試資格。堅持下來就一定大有希望!— end —更多校友故事請搜索公眾號「MBA網」,每天更新備考信息、招生政策、行業熱點等最新內容。
  • 【四史教育】那些傑出人物原來是楊浦學子的老校友
    【四史教育】那些傑出人物原來是楊浦學子的老校友 2020-12-16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艾莉專欄】《踏遍青山人未老》之《兩地書》(4)
    出版的作品有:《萊茵三色》、《汶川震撼》、《那年那月那些事》;合編的著作有:《當祖國召喚的時候》;其中《那年那月那些事》一書已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近期完成的作品有:《踏遍青山人未老》。辦《救國報》讓大家受益匪淺,同學們接觸多了,思路更加開闊,有同學提議最好在《救國報》之外再辦個刊物,以改造社會為己任,主張奮發圖強科學救國,於是以許元啟、何允武等學生為核心發起組織成立了一個社團——「人社」,宗旨是:國難當頭,匹夫有責,先學會「怎樣做人」再學會「怎樣救人」,於是「人社」誕生。
  • 【我的扶貧故事】兵支書變成「鵝司令」丨平壩區白雲鎮肖家村黨...
    【我的扶貧故事】兵支書變成「鵝司令」丨平壩區白雲鎮肖家村黨支部書記胡克貴 2020-12-04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聞著史,踏遍青山人未老——致敬「90後」新聞人肖鳴鏘
    只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奮鬥精神,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在新聞戰線上,有一個平凡的「90後」新聞人,一生以人民為中心筆耕不輟;一輩子為黨的新聞事業奉獻而無怨無悔。
  • 傑出校友丨他說:「我覺得特別值」
    ,為大連國家濱海地質公園新增駝山景區起到了關鍵作用;組織有關方面校友深入肖天斌校友擔任村第一書記的金普新區八裡村實地考察,促成了八裡村與母校建藝學院共建「三全育人」基地。」紀念一二·九運動徒步大會、「校友杯」羽毛球賽、桌球賽,成為一二·九運動紀念日校友會的品牌活動;走進東港會議中心,為校友及家屬開展大型醫療義診活動;組織校友企業走進母校招聘校友,幫助學弟學妹創新創業;開展「理工大學歡迎你,校友接你上大學」迎接北三市新生入學活動;母校校慶70周年之際,組織老校友開展「重返母校看成就·我與母校共成長」返校活動,同時組織300多名校友參加校慶奔跑日活動;發起為校史館屈伯川老院長的雕塑捐贈活動
  • 我參加了那場偉大戰爭丨青山處處埋忠骨
    我參加了那場偉大戰爭丨青山處處埋忠骨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  2020-10-26 中國人民志願軍 為了保家衛國 反抗侵略 奔赴朝鮮戰場
  • 校友故事 |北大光華陶婷婷:縱使艱難,我依然選擇這滾燙的人生。
    【更多校友故事】★校友故事 | 中山大學MBA校友胡華: 帶領中國動漫飛向世界的「超級飛俠★ 校友故事 | 聶一拓:乘風破浪而來,只為在交大安泰尋找更好的自己★ 校友故事 | 清華MBA學子朱君:忘掉所謂身份,重新定義自己★ 校友故事 | 中山大學韓悅潔:不管行業多麼亂象叢生,不變的是「服務創造價值」★ 校友故事丨 高金FMBA 施治慧:讓「優秀」成為你的「習慣」★校友故事 | 中山大學MBA校友茅潤潮:學會溝通最重要★ 中山大學MBA校友蘇曼:工作和生活不能兼顧
  • 校友故事 | 中山大學MBA校友鄒德育:職業生涯就是自我樹立個人品牌...
    第三,要善於帶團隊……」鄒德育認為,作為職業經理人,職業生涯就是一個自我樹立品牌的過程。他奉勸年輕人,在工作中用高標準來要求自己,不要習慣於找藉口,推卸責任,要專注於把工作做好。只有這樣,才能在業內豎立自己的個人品牌,被更多人認可,才有可能迎來更多的發展機會。
  • 小詩丨心已成長,人未老去
    在這時候所有的故事都已成型而結局尚未來臨我微笑地再作一次回首尋我那顆曾彷徨悽楚的心從暮色下的原野聯想到進行狀態下的人生:將暮未暮的草原,是每個草原人心中最壯闊的風景;將暮未暮的人生,是每個人一生中最華麗的樂章!
  • 答卷人丨崇明區委書記李政: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推進生態優勢...
    「始終牢記『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李政表示,崇明正大力推進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不斷提高生態產業發展水平,努力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提供生動案例。  在綠色農業現代化上,崇明堅持高科技、高品質、高附加值方向,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連續三年面向全球招商160個項目,正大300萬羽蛋雞場、由由中荷現代農業創新園等重大項目即將投產;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先後認定開心農場14家、博士農場20家、區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4家;全力打造不使用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藥的大米、柑橘和蔬菜等「兩無化」農產品體系,全區綠色食品認證率達到89%,農業綠色發展指數位列全國第一
  • 校友故事 | 中山大學MBA校友蘇曼:工作和生活不能兼顧,這是個謊言!
    「一提到喝茶,很多人都感覺這是屬於世外高人、看破紅塵的人才幹的事。很多人都以為,喝茶要先冥想,接著焚香沐浴,這麼多流程下來,其實就讓喝茶這件事自絕於人民了。」反觀星巴克等外來咖啡館,卻日漸火爆,放眼望去坐著的都是吃著精緻甜品喝著濃鬱咖啡談天侃地,神情無比放鬆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