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很經典的一首詞,渾然天成的意境,令人讚不絕口

2021-01-10 騰訊網

眾所周知,宋詞是宋代盛行的一種文學體裁,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是我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兩顆璀璨奪目的明珠,但並不是說宋代以前就沒有傑出的詞作。事實上,詞始於南朝梁代,形成於唐代,只是說它極盛於宋代。如膾炙人口的名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便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組詞作品《憶江南三首》。

再如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亦是一首出自唐代的經典詞作。而它的作者,正是我們都熟悉的唐代大詩人李白。值得注意的是,李白的詞《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與另一首詞《憶秦娥·簫聲咽》,均受到了後人很高的評價,且被譽為「百代詞曲之祖」。那麼李白的《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好在哪呢?

首先,據宋僧文瑩《湘山野錄》記載,此詞題於鼎州滄水驛樓。所以人們便普遍認為這是李白的思歸之辭,重點在於展現豐富而複雜的內心世界活動。概括來說,這首詞主要寫的就是李白在深秋暮色中,獨立驛樓遠眺時那一剎那的愁緒。而為了更好地表達這種愁緒,李白創造了一個渾然天成的意境,即情景交織。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然後,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李白這首詞。詞的開篇「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李白便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暮色蒼茫、煙雲交織的黃昏景色。即平原上的林木煙霧漾瀠,就好像織物一樣,遠處的山色則如同衣帶一樣,極為碧綠。從這裡的「寒山」二字,我們可知李白登上驛樓的具體時間是在深秋的傍晚。

正所謂「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很明顯,這兩句傳達出來的是一種空寞惆悵的情緒。所以李白緊接著就說:「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可見李白此次登高望遠,眼前的暮色那是使人著惱,叫人傷感,即便遠處有碧綠的山色也一樣。那麼李白「樓上愁」,他愁的是什麼呢?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即李白在玉石般華美潔淨的臺階上佇立遠望,發現了在歸心催促下急忙回巢的鳥兒。由此可見,宿鳥的急歸讓李白的內心產生了強烈的波動。即鳥兒尚且有巢可歸,可他李白作為一個身在他鄉的遊子,此刻又能回哪呢?

於是在詞的最後,李白便發出了深深的感嘆:「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即哪條路是我返回的路程?過了長亭,接著的又是短亭啊。這裡的「亭」是指古代設在路邊供行人休歇的亭舍,當時隔十裡設一長亭,五裡設一短亭。所以這裡的「長亭連短亭」,一方面說明了李白離家鄉太遠,另一方面則是表露了李白一種找不到人生歸宿的無限惆悵之感。

縱觀李白的這首詞,可以簡單理解為隨著暮色的越來越濃,高樓上主人公的愁思也就越來越重。而這不僅僅是李白一人的感受,相信絕大多數身在他鄉的遊子,都會有這種感受,且同樣在人生的漫長路途中,也會有「何處是歸程?」的迷茫和惆悵。不管怎麼說,李白這首詞情景交織、渾然天成的意境,那是令人讚不絕口。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賀鑄很經典的一首詞,最後13字鬼斧神工,令人讚不絕口
    它出自於北宋著名詞人賀鑄之手,是賀鑄晚年退隱蘇州期間創作的一首千古名作。說到描寫閒愁,它其實是古典詩詞中的主要題材之一。如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便在《將進酒》說:「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不過同樣是寫閒愁,賀鑄這首詞卻是鬼斧神工,尤其最後13字「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堪稱絕唱。
  •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其意境很多詩人難以企及!
    《關山月》是李白的一首經典詩作,也是一幅記錄了關山明月、沙場哀怨、戍客思歸的邊塞圖卷。而說到邊塞詩,你可能首先會想起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等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但李白的這首詩,所表達的思鄉離別之情,卻以廣闊的空間和時間做背景,讀起來意境更為深遠,這是旁人難以企及的。
  • 李白很有意境的一首詩,通篇意境優美如詩如畫,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李白是盛唐時期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還與中唐詩人李賀,以及晚唐詩人李商隱,等人並稱為「三李」;李白是那個時代最具有才華,也最具有創造力的詩人,他的詩想像力豐富,另外風格多樣,流傳下來的作品大概有1000多首,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精品之作,一些經典的詩句,那也是家喻戶曉
  • 李白很美的一首詩,只是開頭兩句,便美得令人心動!
    文人墨客時常會懷著對自然山水的極大興趣,在尋幽探秘之中領略山水之美,每逢會心之處便會詩興大發,寫下一首又一首山水名篇。如王之渙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白居易的「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蘇軾的「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等,無一不是宛如畫卷,美得令人心動。本文向大家分享的《秋登宣城謝脁北樓》,便是一首美得令人心動的詩作。
  • 李白很博大的一首詞,後人評其有「杜甫筆法」,成宋詞「祖師爺」
    李白特別出名的詞有兩首,一首寫離愁別緒,「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這首詞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賞析過,第二首仍是寫女子思念愛人,「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兩首詞各有各的風採,在風格上卻比較相近,都是一種幽怨、思念的情緒。
  • 孟浩然懷念老朋友,用白描法隨手寫了一首詩,渾然天成,堪稱精品
    李白曾用「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這樣的詩句讚頌孟浩然。孟浩然的詩以巧奪天工、自然天成著稱。一首《春曉》,是兒童必讀古詩,可謂家喻戶曉。他還有一首五言古詩《夏日南亭懷辛大》,是一首懷念老朋友的詩作,娓娓道來,完美呈現,情真意切,渾然天成,堪稱經典,入選《唐詩三百首》,一起來欣賞欣賞吧。
  • 李白的詩經常被後人修改,只有這一首詩改得妙,一字之差意境全出
    李白是盛唐時期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同時也被後人稱為「詩仙」,他的詩簡練又不失韻味,很多經典的作品,那都是婦孺皆知,其中流傳最廣的要數這首《靜夜思》,當時李白一個人獨自在外漂泊,心情鬱悶的他,望月感寫下了這首思鄉之作,以此來表達了內心的憂愁,還有對於故鄉的思念。
  • 高適意境深遠的一首詩,短短二十八字,讀後令人咀嚼不盡!
    意境深遠是我國古典詩歌創作所追求的至高境界。所謂意境深遠,即力求情景交融,含義深遠,能給人留有思考和想像的餘地,也就是讀後可以讓人咀嚼不盡。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詩人高適的一首詩《塞上聽吹笛》,來具體感受一下我國古典詩歌意境深遠的藝術魅力。說到高適,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作為著名邊塞詩人,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又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為「邊塞四詩人」。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 李清照經典的一首詞,開篇七字,便驚豔世人,讚不絕口
    才女李清照,她號稱易安居士,相信她的詞大家都略知一二。關於她的詞,相信很多人都拜讀過,後世人都稱李清照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詞風格清新素雅,一般用白描的方式來寫詞。她的詞在早期的時候一般是描寫日常的生活,之後因為生活經歷的變化,更多的是抒發自己的悲涼處境之情。通過李清照的詞,大家可以從中了解到李清照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女子,並且喜歡傷春悲秋。李清照這一生寫的詞有很多,經典和流傳甚廣的詞也是不少的。
  • 李白很霸氣的一首詩,儘管只有短短的28個字,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李白,字太白,唐朝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一生寫過了無數的詩作,而且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寫得非常的唯美,無論是描寫愛情,還是友情,以及是詠物,那都是寫得非常棒,這也正是李白,能夠成為「詩仙」的原因。相信大部分的中國人對於李白的詩,那都是不會陌生,例如他的《靜夜思》、《俠客行》、《將進酒》、《贈汪倫》等等,那都是一流的佳作。
  • 李白頗具爭議的一首詩,開篇6字驚豔世人,其中一句堪稱不世經典
    李白豪放,逍遙半生酒中意,一曲長歌向徵程;李白浪漫,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狂傲,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無視世俗的種種拘束,以手中劍劃破黑暗和陰霾,亦用一輩子踐行著詩與人生。李白是中國唐代的偉大詩人,號「青蓮居士」,字太白,生於公元七一零年,卒於公元七六二年。現存李白詩詞有1052首,其餘部分在流傳中失散,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 杜荀鶴的一首經典之作,描寫細膩生動,頸聯令人讚不絕口
    下面分享杜荀鶴的一首經典之作,描寫細膩生動,頸聯令人讚不絕口。春宮怨唐代:杜荀鶴早被嬋娟誤,欲妝臨鏡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初到皇宮,一切都那麼新鮮,巍峨的宮殿、華麗的服飾,令人心醉神迷。她滿以為自己來到了極樂世界,又仿佛是人間仙境。她日夜期待幸福早日降臨,每天更精心地梳妝打扮,希望某一日皇帝會突然派人前來召喚。可是三宮六院之中,最不缺的就是姿色豔麗、顧盼多情的女子,她們也都與自己有著相同的心態,卻各有各的悲哀。
  • 李白這首詩化用《桃花源記》的意境,寫得如夢如幻,通篇很唯美
    後人也是經常會化用這篇文章的意境,不斷地運用到詩歌中,雖然很多大文豪化用過,但是大部分的人都落入了俗套,只有李白在這首《山中問答》中,化用得最傳神,通篇寥寥數語,也是營造出了一種唯美的意境,寫得如夢如幻,從而成為了一首新的經典,美得也是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 《唐詩三百首》中一首經典山水詩,意境如畫,值得一讀再讀
    李白曾說,「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杜甫又說,「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而白居易也說,「垂釣坐磐石,水清心亦閒」,這一切如詩如畫的意境,彰顯了詩詞歌者對山水的熱愛。王維,亦是寫山水詩的一大高手,與眾不同的是,山水美景在他的筆下,總是那麼別具一格,最恰當的說法,莫過於「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 詩仙李白很少為妻妾作詩,卻曾為一寡婦創作,魯迅讀過後讚不絕口
    作為一個大家閨秀,宗氏更是看中了李白的才情,有人說李白最喜歡這位妻子,因為李白曾為她寫下一首《自代內贈》表示分開的思念之情。詩仙李白很少為妻妾作詩,卻曾為一寡婦創作,魯迅讀過後讚不絕口了解了李白的四個妻子,我們或許感嘆他的婚姻命運悲慘,同樣也會思考擅長作詩的李白怎麼沒給妻子多寫幾首詩詞?
  • 李白為寡婦寫的一首詩,水平極高,魯迅先生都對其中兩句讚不絕口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詩是在李白的詩中唯一的一首寫給寡婦的詩。這首詩名為《北風行》,全文如下: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 李白二十歲前寫下一首詩,其中一句被網友改寫後,意境全失
    其中的「林深時見鹿」其實就出自李白二十歲前寫的一首詩《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原句是「樹深時見鹿」。只不過是把「樹」改成了「林」,好像沒什麼區別。但接著往下看,你就會發現,改寫者根本就沒有領會到李白原句的妙處。「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意思很好理解,是說樹林深處會看到鹿,海藍的時候會看見鯨魚。
  • 李白很豪放的一首邊塞詩,盡顯盛唐氣象,讀後令人熱血沸騰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塞下曲六首·其一》,便是一首盡顯盛唐氣象,讀後令人熱血沸騰的邊塞詩。它出自於唐代大詩人李白之手,是李白借用唐代流行的樂府題目而創作的組詩作品《塞下曲六首》中的第一首。在這首詩中,李白便以他樂觀高亢的基調和雄渾豪放的意境,為我們反映出了盛唐獨有的氣象。那麼李白到底是如何具體反映盛唐氣象的呢?《塞下曲六首·其一》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 蘇軾:最好的一首詞,意境深遠,卻成為千古經典,不可不讀!
    這瀟灑快活的內容很令人動心,一是飲酒,二是狎妓,因而這陳季常每次一叫便欣然前往。卻不知道,陳季常卻有一個致命軟肋,那就是懼內,怕老婆,並且是恐懼的那種,在其中最著名的一個故事當為「跪池」。是說某一日陳季常受蘇東坡之邀遊春,陳妻柳氏卻懷疑蘇東坡又帶上自身的男人出來雪月風花,因而便勒令陳季常發誓:「如果有妓,想要罰打。」柳氏這才放行,卻不知道陳季常倒是沒這個膽了,可蘇東坡早已給分配好了!
  • 歐陽修很冷門的一首詞,最後3句卻是神來之筆,令人讚不絕口
    所以詞中傷春惜別,抒發了人生聚散無常的感嘆,表現出詞人對友情的珍惜。雖然歐陽修的《浪淘沙·把酒祝東風》,相對於唐宋時期的友情詩詞來說並不算有名,但是詞的最後三句「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卻是神來之筆,令人讚不絕口。概括來說,便是以惜花寫惜別,以別情之重襯託友情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