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
你能想像對家人,對世界已經絕望的兩個小孩,他們會走上怎樣的不歸之路嗎?這一路走來,他們又是有著怎樣的虐心之戀?
《白夜行》這本懸疑偵探小說,被視為東野圭吾作品中的「無冕之王」,將會帶你體驗最絕望的念想、最悲慟的守望。
故事梗概
女主人公雪穗,一個絕世美人,有著一雙貓一樣幽怨而又深邃的眼睛。小時候的雪穗是個苦命的孩子,家境貧寒,六歲喪父,母親打著零工,勉強維持生計。
故事中,不是老舊俗套的母女相依為命的劇情,而是令人大跌眼鏡的行徑,雪穗生母竟然靠著出賣女兒的身體來掙錢。雛妓的經歷,讓雪穗的心變得堅硬而冷酷,也讓她在女魔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男主人公桐原亮司,和雪穗年齡相仿。父母感情淡薄、各自心懷鬼胎。母親和店員私通,毫無半點母愛給他。而亮司的父親有著令人不齒的癖好,這正是最終讓他死於非命的導火索。
亮司和雪穗,兩個幼小的孩子,兩顆孤獨的心靈,仿佛冥冥之中的緣分,將他們吸引在了一起。對於才上小學二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經歷了太多非人的遭遇,承受了太多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唯有在那個小小的圖書館,傷痕累累的他們才能得到些許的慰藉,兩人在圖書館相聚時,亮司為雪穗小心翼翼地剪紙,剪出兩個可愛的小人手拉著手。那時的他們天真無邪,那是全書中唯一一次兩人露出了真心的笑容。這段短暫美好的回憶,卻足以支撐男女主人公一路相互扶持,甚至不惜為對方鋌而走險、付出一切。
冬日裡一個暗沉的午後,11歲的亮司在無意中發現了父親對雪穗的暴行。看到眼前的這一幕,小小的亮司內心是痛苦而猙獰的。他不能忍受,自己心愛的小女孩,唯一的精神寄託卻在遭受父親的凌辱,他的心在滴血。最終,亮司犯下了弒父之罪。而這場歷時十九年懸而未決的謎案也成為了貫穿本書的一條主線。
閱讀體驗
1)《白夜行》何止是懸疑推理,分明是對人性的剖析
我不得不被東野圭吾巧妙的構思,精湛的刻畫所深深折服。東野打破推理小說的常態,沒有順藤摸瓜,步步推敲,而是像完成拼圖般,列出很多零散的碎片,隨著閱讀的深入,在撥雲見霧中,散落的圖片逐漸完整、清晰,直至真相大白。
如果在初始的閱讀過程中,我是把它當作一本推理小說來讀的,那麼隨著不斷地融入,就愈發感覺到,這哪止是懸疑推理,分明是直面人性的剖析。對於我來說,閱讀《白夜行》的感覺,就是欲罷而不能。故事的情節錯綜複雜、邏輯縝密、文字精煉,全書沒有一句廢話,這對於一本三十多萬字以上的書來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主人公的每一句對話都是話裡有話,每一個小小的情節都是伏筆中的伏筆,以至於我花了兩天一夜的時間廢寢忘食地讀完它,卻仍然還想追下去、追下去。
當合上書的那一刻,雖然真相一切大白,但我卻並沒有得到滿足,真的就這樣結束了嗎?主人公真的沒有別的選擇了嗎?大概每一個東野圭吾迷都是這樣的感受,被他的故事虐得死去活來,卻依然不願放手。
對於主人公雪穗和亮司所選擇的畸形的人生,對於他們的虐心之戀,對於他們血淋淋的罪行,這些情節在我腦海中不斷地回放,讓人撕心裂肺。《白夜行》不僅僅是一本精彩的懸疑小說,更是一次毫不留情面的對人性的剖析。
2)東野精湛的寫作技巧,此處無聲勝有聲
在全書中,令讀者震驚而又糾結的是,作者從未從正面描述過男女主人公有任何的接觸,連隻言片語都沒有。主人公的交集完全是靠讀者自己從鎖扣般的情節中一步步推理出來的,這也是本書的精彩之處,此處無聲勝有聲。
讀者能夠從旁人的言行、事件的點滴碎片中,感受到亮司「仿佛一個幽靈一樣的人」,對於雪穗無處不在、無時不刻的幫助。小說中亮司陰險、狡詐、冷漠、無情,強暴和自己毫無關係的女性,盜用銀行資金,出賣為他提供信息的美奈子,直至最終選擇自殺。
然而東野圭吾正是從側面入手,運用這些惡劣荒誕的行徑,來讓讀者感受到亮司對於雪穗那種無私、深沉、盲目的愛。為了雪穗,亮司可以赴湯蹈火,在所不惜,甚至願意一輩子委身於黑夜之中,因為他相信雪穗就是他心中的太陽。
不從正面寫主人公的交集,讓讀者自己去揣摩思考。東野圭吾這種故意留白的寫法給讀者創造了一個很大的想像空間,讓人意猶未盡,也可以說是本書的燒腦之處。
逃不出的命運輪迴——童年的遭遇,奪走了他們的靈魂
1)最終,雪穗成為了她母親那樣唯利是圖的人
一如雪穗的母親為了賺錢,可以出賣親身骨肉,雪穗的心中只有金錢和算計,甚至比母親還要變本加厲。
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殺人如麻;為了追逐金錢,可以絲毫不念養育之恩,殺死對她恩重如山的養母;為了保持自己令人矚目的女王風採,可以狠心對閨蜜策劃暴力事件。她的世界裡沒有情義二字,只有金錢和自我,哪怕這些都沾滿了鮮血,踐踏了靈魂,也在所不惜。
雪穗的狠毒,令人髮指。但是我在閱讀過程中,卻一直對這個人物角色憎恨不起來,想必很多讀者都是這種感覺。不僅不恨,反而有些同情。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雪穗的無情,缺乏安全感,不斷逐利,這一切,不正是她童年時的遭遇所生出的惡之果嗎?
幼年喪父,母親絕情,雪穗的世界裡絲毫沒感受過愛為何物。作為一個小小的孩子,甚至還不得不承受生命難以承受之重。
「那時,我比現在的你更小,真的還是小孩子。但是,惡魔不會因為你是小孩子就放過你。而且,惡魔還不止一個。」
難以想像,外表堅強的雪穗內心經受過怎樣的蹂躪。也許在那時,她的心已經死了,對愛的渴望也已破滅,對家人對世界陷入了絕望,只剩下了冷酷。既然從來沒有得到過,那又何懼失去呢?
2)雪穗在不斷地用自己遭遇的方式去傷害著別人
「因為她相信這種做法能夠輕易奪走對方的靈魂」「殺害當鋪老闆的動機,多半便隱藏在讓他們深信如此的根源中。」
從初中時藤村都子的襲擊案,到大學時江利子的襲擊案,到雪穗繼女美佳的被強暴案,雪穗對於這種作惡手段樂此不疲。也許,在她看來,這是徵服一個人內心的最好方法,因為,幼年時的她,就被這種手段輕而易舉地奪走了靈魂。
「我也有跟你同樣的經歷,不,我更悽慘。」雪穗對繼女美佳如是說。「現在的你,就是那時的我。」
在她親手策劃的一次又一次強暴事件中,她仿佛看到了自己那個孤獨無助、無力反抗的靈魂。她沉溺於這殘酷的遊戲,也許能從中獲得絲絲報復的快感。
3)亮司一生都走不出的困境,正如他童年時糜爛的家庭環境
「我的人生就像在白夜裡行走。」「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在刑警世垣第一次在雜貨店見到亮司時,心頭就一震,「在眼神交會一剎那,為男孩眼裡蘊含的陰沉黑暗所衝擊。」
父親的去世,並沒有讓亮司眼中充滿悲傷,而是一種陰沉黑暗。試問,是多少次遭受過內心的蹂躪,又是有多久沒有感受到家庭的愛和溫暖,才會讓一個十歲孩子的眼神麻木到毫無光澤,人性的黑暗和罪惡佔據心頭?
亮司之所以有弒父的行為,不僅僅在於他對雪穗的感情,悲劇的根源更在於他對父親毫無親情可言。父親和母親所營造的家庭氛圍,對亮司而言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折磨。幼小的心靈,得不到父母一絲絲的愛,一種孤獨的絕望感讓他的性格變得扭曲。在這樣的環境下,也就不難理解雪穗成為了他的精神寄託,所以,他不惜淪為雪穗殺人、施暴的工具,從此像幽靈一樣活著。
東野的創作意圖——人性的獨白、家庭的影響,是人類永遠需要關注的命題
《白夜行》以九十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的東京、大阪兩座現代化大都市為背景,將社會生活中真實存在的案件經過藝術處理後融入小說之內。在《白夜行》中,犯罪動機成為唯一的懸念,東野圭吾將人性中深沉的恨意赤裸裸地展露在讀者面前,讓人不寒而慄。
在東野圭吾創作的這一時期,正是日本推理小說界「本格派」與「社會派」相互較量時期。而在東野看來,「本格派」作品因為脫離社會現實而被時代淘汰,而「社會派」表現手法落後,不再適應讀者需求,真正優秀而且適應時代需求的應該將二者巧妙地融合起來。
本格派:一個推理小說流派,小說以解謎為主,不注重寫實,讓讀者在猜測兇手中尋找樂趣。社會派:一個推理小說流派,該派作家大都把探索的情節放到廣闊的社會背景中展開,表現出鮮明的政治傾向。
東野圭吾在不斷地揣摩之下,開創了既注重社會寫實又重寫作手法的「寫實本格派」。在《白夜行》中,東野的小說既做到了社會性,又完美演繹了推理小說的技巧。
東野圭吾
《白夜行》中計算機的興起,司亮通過網絡來竊取資金,炒股盛行雪穗通過炒股將本金擴大,東京的土地價格暴漲,刑警世垣在偵查此案中面臨的上級領導的官僚作風……九十年代日本發生的很多重大事件和社會現象都在本書中有所體現。東野在小說中大量地涉及社會和人性問題,將人的悲劇根源挖掘到了社會和時代變革下的家庭問題。
東野圭吾在《白夜行》中,用極老辣的文字、簡練冷酷的敘述、跌宕詭異的情節、幾乎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架構,淋漓盡致地剖析了童年的遭遇對一個人性格的扭曲和未來人生道路的影響。
《白夜行》像一把利劍,狠狠地刺穿了被死亡陰影籠罩的「日本社會」。正如本書的名字一般,主人公一直在白天的「黑夜」裡行走,因為他們的人生從來沒有太陽,而那唯一可以照亮前方的就是對對方的守望。
恰恰是這一絲守望,雖微弱卻堅定,抒發了作者對於愛的呼籲,父母、家庭對孩子的愛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和根源。
每一個溫暖的家庭就會播種下一顆美好的種子,而我們的社會也正是由這千千萬萬美好的家庭才充滿希望。東野圭吾用令人刻骨銘心的方式刻畫出了他對於生命困境的思考,這也是他創作這本書的根本意義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