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終究逃不出命運的輪迴,童年的遭遇,奪走了他們的靈魂

2021-01-11 果茉莉的加油站

「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

你能想像對家人,對世界已經絕望的兩個小孩,他們會走上怎樣的不歸之路嗎?這一路走來,他們又是有著怎樣的虐心之戀?

《白夜行》這本懸疑偵探小說,被視為東野圭吾作品中的「無冕之王」,將會帶你體驗最絕望的念想、最悲慟的守望。

故事梗概

女主人公雪穗,一個絕世美人,有著一雙貓一樣幽怨而又深邃的眼睛。小時候的雪穗是個苦命的孩子,家境貧寒,六歲喪父,母親打著零工,勉強維持生計。

故事中,不是老舊俗套的母女相依為命的劇情,而是令人大跌眼鏡的行徑,雪穗生母竟然靠著出賣女兒的身體來掙錢。雛妓的經歷,讓雪穗的心變得堅硬而冷酷,也讓她在女魔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男主人公桐原亮司,和雪穗年齡相仿。父母感情淡薄、各自心懷鬼胎。母親和店員私通,毫無半點母愛給他。而亮司的父親有著令人不齒的癖好,這正是最終讓他死於非命的導火索。

亮司和雪穗,兩個幼小的孩子,兩顆孤獨的心靈,仿佛冥冥之中的緣分,將他們吸引在了一起。對於才上小學二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經歷了太多非人的遭遇,承受了太多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唯有在那個小小的圖書館,傷痕累累的他們才能得到些許的慰藉,兩人在圖書館相聚時,亮司為雪穗小心翼翼地剪紙,剪出兩個可愛的小人手拉著手。那時的他們天真無邪,那是全書中唯一一次兩人露出了真心的笑容。這段短暫美好的回憶,卻足以支撐男女主人公一路相互扶持,甚至不惜為對方鋌而走險、付出一切。

冬日裡一個暗沉的午後,11歲的亮司在無意中發現了父親對雪穗的暴行。看到眼前的這一幕,小小的亮司內心是痛苦而猙獰的。他不能忍受,自己心愛的小女孩,唯一的精神寄託卻在遭受父親的凌辱,他的心在滴血。最終,亮司犯下了弒父之罪。而這場歷時十九年懸而未決的謎案也成為了貫穿本書的一條主線。

閱讀體驗

1)《白夜行》何止是懸疑推理,分明是對人性的剖析

我不得不被東野圭吾巧妙的構思,精湛的刻畫所深深折服。東野打破推理小說的常態,沒有順藤摸瓜,步步推敲,而是像完成拼圖般,列出很多零散的碎片,隨著閱讀的深入,在撥雲見霧中,散落的圖片逐漸完整、清晰,直至真相大白。

如果在初始的閱讀過程中,我是把它當作一本推理小說來讀的,那麼隨著不斷地融入,就愈發感覺到,這哪止是懸疑推理,分明是直面人性的剖析。對於我來說,閱讀《白夜行》的感覺,就是欲罷而不能。故事的情節錯綜複雜、邏輯縝密、文字精煉,全書沒有一句廢話,這對於一本三十多萬字以上的書來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主人公的每一句對話都是話裡有話,每一個小小的情節都是伏筆中的伏筆,以至於我花了兩天一夜的時間廢寢忘食地讀完它,卻仍然還想追下去、追下去。

當合上書的那一刻,雖然真相一切大白,但我卻並沒有得到滿足,真的就這樣結束了嗎?主人公真的沒有別的選擇了嗎?大概每一個東野圭吾迷都是這樣的感受,被他的故事虐得死去活來,卻依然不願放手。

對於主人公雪穗和亮司所選擇的畸形的人生,對於他們的虐心之戀,對於他們血淋淋的罪行,這些情節在我腦海中不斷地回放,讓人撕心裂肺。《白夜行》不僅僅是一本精彩的懸疑小說,更是一次毫不留情面的對人性的剖析。

2)東野精湛的寫作技巧,此處無聲勝有聲

在全書中,令讀者震驚而又糾結的是,作者從未從正面描述過男女主人公有任何的接觸,連隻言片語都沒有。主人公的交集完全是靠讀者自己從鎖扣般的情節中一步步推理出來的,這也是本書的精彩之處,此處無聲勝有聲。

讀者能夠從旁人的言行、事件的點滴碎片中,感受到亮司「仿佛一個幽靈一樣的人」,對於雪穗無處不在、無時不刻的幫助。小說中亮司陰險、狡詐、冷漠、無情,強暴和自己毫無關係的女性,盜用銀行資金,出賣為他提供信息的美奈子,直至最終選擇自殺。

然而東野圭吾正是從側面入手,運用這些惡劣荒誕的行徑,來讓讀者感受到亮司對於雪穗那種無私、深沉、盲目的愛。為了雪穗,亮司可以赴湯蹈火,在所不惜,甚至願意一輩子委身於黑夜之中,因為他相信雪穗就是他心中的太陽。

不從正面寫主人公的交集,讓讀者自己去揣摩思考。東野圭吾這種故意留白的寫法給讀者創造了一個很大的想像空間,讓人意猶未盡,也可以說是本書的燒腦之處。

逃不出的命運輪迴——童年的遭遇,奪走了他們的靈魂

1)最終,雪穗成為了她母親那樣唯利是圖的人

一如雪穗的母親為了賺錢,可以出賣親身骨肉,雪穗的心中只有金錢和算計,甚至比母親還要變本加厲。

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殺人如麻;為了追逐金錢,可以絲毫不念養育之恩,殺死對她恩重如山的養母;為了保持自己令人矚目的女王風採,可以狠心對閨蜜策劃暴力事件。她的世界裡沒有情義二字,只有金錢和自我,哪怕這些都沾滿了鮮血,踐踏了靈魂,也在所不惜。

雪穗的狠毒,令人髮指。但是我在閱讀過程中,卻一直對這個人物角色憎恨不起來,想必很多讀者都是這種感覺。不僅不恨,反而有些同情。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雪穗的無情,缺乏安全感,不斷逐利,這一切,不正是她童年時的遭遇所生出的惡之果嗎?

幼年喪父,母親絕情,雪穗的世界裡絲毫沒感受過愛為何物。作為一個小小的孩子,甚至還不得不承受生命難以承受之重。

「那時,我比現在的你更小,真的還是小孩子。但是,惡魔不會因為你是小孩子就放過你。而且,惡魔還不止一個。」

難以想像,外表堅強的雪穗內心經受過怎樣的蹂躪。也許在那時,她的心已經死了,對愛的渴望也已破滅,對家人對世界陷入了絕望,只剩下了冷酷。既然從來沒有得到過,那又何懼失去呢?

2)雪穗在不斷地用自己遭遇的方式去傷害著別人

「因為她相信這種做法能夠輕易奪走對方的靈魂」「殺害當鋪老闆的動機,多半便隱藏在讓他們深信如此的根源中。」

從初中時藤村都子的襲擊案,到大學時江利子的襲擊案,到雪穗繼女美佳的被強暴案,雪穗對於這種作惡手段樂此不疲。也許,在她看來,這是徵服一個人內心的最好方法,因為,幼年時的她,就被這種手段輕而易舉地奪走了靈魂。

「我也有跟你同樣的經歷,不,我更悽慘。」雪穗對繼女美佳如是說。「現在的你,就是那時的我。」

在她親手策劃的一次又一次強暴事件中,她仿佛看到了自己那個孤獨無助、無力反抗的靈魂。她沉溺於這殘酷的遊戲,也許能從中獲得絲絲報復的快感。

3)亮司一生都走不出的困境,正如他童年時糜爛的家庭環境

「我的人生就像在白夜裡行走。」「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在刑警世垣第一次在雜貨店見到亮司時,心頭就一震,「在眼神交會一剎那,為男孩眼裡蘊含的陰沉黑暗所衝擊。」

父親的去世,並沒有讓亮司眼中充滿悲傷,而是一種陰沉黑暗。試問,是多少次遭受過內心的蹂躪,又是有多久沒有感受到家庭的愛和溫暖,才會讓一個十歲孩子的眼神麻木到毫無光澤,人性的黑暗和罪惡佔據心頭?

亮司之所以有弒父的行為,不僅僅在於他對雪穗的感情,悲劇的根源更在於他對父親毫無親情可言。父親和母親所營造的家庭氛圍,對亮司而言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折磨。幼小的心靈,得不到父母一絲絲的愛,一種孤獨的絕望感讓他的性格變得扭曲。在這樣的環境下,也就不難理解雪穗成為了他的精神寄託,所以,他不惜淪為雪穗殺人、施暴的工具,從此像幽靈一樣活著。

東野的創作意圖——人性的獨白、家庭的影響,是人類永遠需要關注的命題

《白夜行》以九十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的東京、大阪兩座現代化大都市為背景,將社會生活中真實存在的案件經過藝術處理後融入小說之內。在《白夜行》中,犯罪動機成為唯一的懸念,東野圭吾將人性中深沉的恨意赤裸裸地展露在讀者面前,讓人不寒而慄。

在東野圭吾創作的這一時期,正是日本推理小說界「本格派」與「社會派」相互較量時期。而在東野看來,「本格派」作品因為脫離社會現實而被時代淘汰,而「社會派」表現手法落後,不再適應讀者需求,真正優秀而且適應時代需求的應該將二者巧妙地融合起來。

本格派:一個推理小說流派,小說以解謎為主,不注重寫實,讓讀者在猜測兇手中尋找樂趣。社會派:一個推理小說流派,該派作家大都把探索的情節放到廣闊的社會背景中展開,表現出鮮明的政治傾向。

東野圭吾在不斷地揣摩之下,開創了既注重社會寫實又重寫作手法的「寫實本格派」。在《白夜行》中,東野的小說既做到了社會性,又完美演繹了推理小說的技巧。

東野圭吾

《白夜行》中計算機的興起,司亮通過網絡來竊取資金,炒股盛行雪穗通過炒股將本金擴大,東京的土地價格暴漲,刑警世垣在偵查此案中面臨的上級領導的官僚作風……九十年代日本發生的很多重大事件和社會現象都在本書中有所體現。東野在小說中大量地涉及社會和人性問題,將人的悲劇根源挖掘到了社會和時代變革下的家庭問題。

東野圭吾在《白夜行》中,用極老辣的文字、簡練冷酷的敘述、跌宕詭異的情節、幾乎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架構,淋漓盡致地剖析了童年的遭遇對一個人性格的扭曲和未來人生道路的影響。

《白夜行》像一把利劍,狠狠地刺穿了被死亡陰影籠罩的「日本社會」。正如本書的名字一般,主人公一直在白天的「黑夜」裡行走,因為他們的人生從來沒有太陽,而那唯一可以照亮前方的就是對對方的守望。

恰恰是這一絲守望,雖微弱卻堅定,抒發了作者對於愛的呼籲,父母、家庭對孩子的愛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和根源。

每一個溫暖的家庭就會播種下一顆美好的種子,而我們的社會也正是由這千千萬萬美好的家庭才充滿希望。東野圭吾用令人刻骨銘心的方式刻畫出了他對於生命困境的思考,這也是他創作這本書的根本意義之所在。

相關焦點

  • 東野圭吾《白夜行》:有童年陰影的人,成年後覺醒的愛情是怎樣?
    童年時期的陰影將他們人生中的太陽奪走了。都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在心理學上有一個理論:即人的安全感是在幼年時期建立的,如果在幼年時期不能與自己的親人建立起良好的親密關係,那麼人在成年就會缺乏安全感,從而形成人格障礙。
  • 《白夜行》淺析:經歷童年傷害,他們為什麼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白夜行劇照他們童年時代都受到了來自家庭、社會不同程度的傷害,及至兩人成長階段又將這種傷害,統統返還於社會周遭,甚至是加害無辜之人,我想這是他們最初總也不會願意做的,那是什麼讓他們變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人模樣呢
  • 深度解析東野圭吾《白夜行》|情有可原,罪無可恕
    而且整本書始終用平實的語言在敘寫著,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刻意地塑造詭異的氣氛,但是人性的殘酷,命運的無情確實在這些樸素的文字下體現得淋漓盡致,這也是當我看完小說後意猶未盡的來源,覺得不寫一些文字都對不起它。
  • 白夜行:他們是別人眼中的惡魔,卻是彼此內心深處的信仰
    東野圭吾的書中我最推崇的便是《白夜行》,《白夜行》是東野圭吾的代表作,多次被改編成影視作品搬上螢屏。連《北京晚報》都對此書如此讚譽:"《白夜行》將無望卻堅守的悽涼愛情和執著而縝密的冷靜推理完美結合,被眾多"東飯"視作東野圭吾作品中的無冕之王。"無獨有偶,《新聞晚報》也對《白夜行》給出了極高的評價,稱其為2009年的第一書。
  • 美影文學角|冗長的黑暗中,你是我唯一的光——《白夜行》
    ——《白夜行》《白夜行》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創作的長篇懸疑推理小說,也是其代表作。小說時間跨度從1973年到1992年,從一個中年男人被殺於爛尾樓開始,講述了一個長達十九年的故事。它在扣人心弦的案件背後,吸引你的卻不是懸疑和推理,而是人性的殘酷、道德的淪陷以及命運的無情。東野圭吾,1958年生於日本大阪。
  • 《白夜行》|在惡花結惡果的世界,愛情能救贖靈魂嗎?
    《白夜行》一書,故事背景在1973年的日本大阪展開。一棟爛尾樓裡的離奇兇殺案,拉開了退休刑警追兇19年的序幕,也將兩個命運相連的孩子推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女主人公雪穗,-擁有「貓一樣的眼睛」。優雅體貼、美麗多才,是精通花道、茶道的大家閨秀。
  • 從《白夜行》看東野圭吾對人性刻畫:掙扎的靈魂,羈絆的愛情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讀者的需要,偵探小說不再以簡單的破案為寫作目的,而是更多地去關注社會和人性,日本偵探小說作家東野圭吾在自己的作品《白夜行》中就以獨特的視角關注到了日本的社會問題與人性問題。 《白夜行》中的人性《白夜行》作為一部偵探推理小說,最大懸念在全書的開端其實已經明了,兩起看似毫無關聯的案件:一樁離奇殺人案和一出看似平常的自殺案,實際上卻是密切相關。
  • 《白夜行》一本讓人心碎的小說,生在光明的世界,靈魂卻在黑暗中
    選定《白夜行》為二本閱讀對象,於4月25號完成了東野奎吾第一部作品的閱讀。雪慧是《白夜行》中女主人公,東野圭吾這樣描述她:聰慧的面容,高雅而無可挑剔的舉止……她微笑著,垂下長長的睫毛。她時常露出微笑,笑容一點都不做作,因為她眼中同樣流露出滿是溫柔的光。在作者筆下,這個身材完美,舉止優雅的女人在故事中經歷了無盡的黑暗,那是可以撕裂靈魂的遭遇。
  • 劇情酷似《白夜行》?《在劫難逃》孫曉萌的秘密,是否延續套路
    雖然,在故事剛開始的時候,年輕漂亮的花店女老闆孫曉萌(喬欣飾)似乎是一個很不重要的角色,但是隨著故事的展開,我們會發現趙彬彬與孫曉萌之間的關係,很可能就是破案的關鍵。他們似乎很小的時候,就有認識了,可是為什麼現在會似乎彼此是陌生人?小編(娛樂跟蹤小狗仔)猜測,估計就是因為這一個案件,要隱藏彼此的關係。
  • 淺讀《白夜行》有感
    《白夜行》這本書我一共看了兩遍,第一遍的時候特別震撼,因為我從未見過如此悽美的愛情。白夜行三個字已經成了一種黑暗絕望的象徵,東野圭吾以超人的才華營造了一個無比縝密晦暗的社會大網,錯過一行字就可能錯過了最關鍵的鏈條,書中每個人都是受害者,每個人都有秘密,每個人都有無法掙脫的命運之路。其實「側面描寫」是文學中的常見手法,但整部書完全採用側面描寫法,古今中外獨此一部!
  • 《白夜行》:雪穗最大的失誤是,她一次也沒有回頭
    《白夜行》童年的經歷會給一個人帶來怎樣的命運?看過一些古今中外的案件解讀,部分連環殺人案的兇手,都有著非比尋常的童年陰影,或被家庭忽略、或經受排擠、打罵,形成不健全的人格。有的人自小便心思歹毒,有的人長大後通過某些契機逐漸精神冷漠。童年的巨大傷痛是會伴隨終生的。以至於亮司和雪穗相互為伴、共生共長,卻始終不能手牽手行走在陽光下。
  • 從《白夜行》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他們在一白一黑中,一明一暗處,互相照應,相處十九年,最後,亮司以他年輕的生命換取了雪穗的清白,讓她在上流社會如魚得水,蒸蒸日上。西本雪穗和桐原亮司兩個被笹垣說成是槍魚和蝦虎魚的關係,是互利共生的。在這部小說中,他們兩個為了生存和活得漂亮,製造出了許多悲劇。
  • 沈從文《蕭蕭》:固化文化的侵染,是逃不出命運輪迴的根源
    在湘西那個山清水秀而又民風淳樸的地方,沈從文筆下的女子,便多是天真無邪、懵懂而善良的,但於這些特點中又帶一些狡黠和機靈,而短篇小說《蕭蕭》中的女主角「蕭蕭」便是這樣的一個女孩子,卻有著和翠翠完全不同的命運。
  • 讀《白夜行》:在這個殺母弒父的悲劇中,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
    談論起他的作品,尤其是四大神作(《白夜行》、《嫌疑人X的先生》、《惡意》和《解憂雜貨店》),幾乎每個人都會滔滔不絕,恨不得說上三天三夜才過癮。每次閱讀東野圭吾,總是會發自內心地嘆服他對於人性的精準把握。他的作品並非完全是純粹的推理小說,並不一味追求智力解謎遊戲,其目的也不在於找出兇手,並繩之以法。
  • 《白夜行》——走在無邊的黑夜
    然而,圍繞著這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人,許多與他們有關的人相繼遭遇不測,有的被不明人士襲擊,有的被強暴,有的直接被殺。這些事件構成的重重迷霧籠罩在二人周圍,作為讀者的我讀到一半就覺得這兩個傢伙絕對不是善茬,雖然書中從未出現雪穗或亮司直接參與這些事件的相關描述。
  • 《白夜行》: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白夜行》從頭到尾,男主角亮司和女主角雪穗都沒有一句對白,在開頭部分,他們兩個人唯一的關係就是:亮司是受害者的兒子,而雪穗是加害者的女兒。成年之後的他們一個躋身上流社會,一個在社會的底層遊走,誰也不會想到他們兩個人從小時候開始,就已經有了扯不開的千絲萬縷的聯繫。
  • 《白夜行》:童年受過傷的孩子就像在白夜中行走
    《白夜行》是東野圭吾的作品。看完這本書,就像在黑夜裡走了長長的一段路,有種喘不過氣來的壓迫感。文章由一起謀殺案開始,死者桐原洋介是一位有著「戀童」癖好的當鋪老闆。唐澤雪穗為了不讓事情敗露,把知道真相的自己的母親也殺死了。然後,雪穗被親戚唐澤禮子收養。從此,唐澤雪穗不擇手段,不惜以傷害別人來獲取她想要的一切。她向養母學茶道、插花,學習做一個舉止優雅的女人,一步步進入高中、大學,嫁給富家公子,積攢財富。她的人生是成功的,但是,成功的背後,只有無盡的空洞。
  • 不再輪迴-第一章 命運之輪-1
    Shelley 翻譯:雲思騰命運之輪 誰言勞碌的奴隸,會重新成為王子,因其贏得的溫柔和美德;誰知輝煌的國王,會在破爛中徘徊,因其作為與未作之事... 命運之輪不可見,沒有停頓,不會靜止,運作不歇。 最終,凱西接受了自己關於該主題的解讀(就是他催眠入定下口述的內容),後來,他就這個主題給出了多達2500個解讀報告,其中有對人們過去在地球上的生活的概述,並描述了其對現在人格個性的那些生活模式的影響。 凱西是一位虔誠的宗教人士,熱衷於基督教信仰和聖經,他發現輪迴的概念,沒有與他的基督教信仰不兼容,或相牴觸。
  • 命運的安排,你不懂的自我
    我臣服於命運的安排,不問因果緣由,不管對錯結局,我或許累了,這一劫難我們無法躲過。  相信命運的安排那些人躲不過命運的安排,海來的終究會來。傷心在所難免,,但卻沒有後悔。哪怕只有一天可以成全自己,不為任何人。不為任何事,那些歡樂的言笑和不作數的陪伴,因為是你。
  • 《百年孤獨》——無盡的重蹈覆轍,無限的命運輪迴
    這本書的字裡行間裡透露出來的不僅是震撼,還有一種神秘魔幻的色彩,正如諾貝爾文學獎給予它的評價一樣它給我帶來的感覺恰似一個濃縮的宇宙,一個獨立於現實卻又擁有著孤獨色彩的世界,那是一個不一樣的寂寥世界。《百年孤獨》中描繪了一個歷經百年滄桑的布恩迪亞家族,它在喧囂紛亂中的一切榮辱興衰不僅僅反映了這個馬孔多小鎮的成長起伏,更是映射著拉丁美洲文化的興衰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