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大唐長安 弘揚絲路精神 | 遺蹟講故事:盛唐的印記

2021-02-23 西安發布

因寺建塔

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為追念其生母文德皇后(即長孫氏)祈求冥福,報答慈母恩德,奏請太宗敕建佛寺,賜名「慈恩寺」。寺建成之初,迎請高僧玄奘擔任上座法師,玄奘於此創立了大乘佛教法相宗(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對真實(相)和絕對真實(性)而得我,又因強調不許有心外獨立之境,亦稱唯識宗。由於創始者玄奘及其弟子窺基常住慈恩寺,故又稱慈恩宗,此寺遂成中國大乘佛教的聖地。唐顯慶元年(656年),唐高宗御書《大慈恩寺碑記》,從此寺名為「大慈恩寺」。大雁塔坐落在慈恩寺內,故又名「慈恩寺塔」。

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是玄奘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玄奘法師在慈恩寺主持寺務,以「恐人代不常,經本散失,兼防火難」希望妥善安置經像舍利為由,擬在慈恩寺正門外造石塔一座,於唐永徽三年(652年)三月附圖表上奏修建。

「二聖三絕」

大雁塔最初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磚面土心,不可攀登。而後經歷代改建、修繕,逐漸由原西域窣堵坡形制逐漸演變成具有中原建築特點的磚仿木結構,成為可登臨的樓閣式塔。這一過程生動地體現了佛教建築藝術傳入中國並逐漸的中國化。其所存石碑「大唐三藏聖教序」和「大唐三藏聖教序記」進一步佐證了大雁塔與絲綢之路佛教傳播的歷史。

大雁塔基座有石門,門楣門框上均有精美的線刻佛像及磚雕對聯。底層南門洞兩側嵌置碑石,西龕是由右向左書寫,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撰文、時任中書令的大書法家褚遂良手書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東龕是由左向右書寫,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手書的《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人稱「二聖三絕碑」。

兩碑規格形式相同,碑頭為蟠螭圓首,碑身兩邊線有明顯收分,呈上窄下寬的梯形(此為唐碑典型形制),碑座為有線刻圖案的方形碑座,兩碑通高337.5釐米,碑面上寬86釐米,下寬100釐米。碑文高度讚揚玄奘法師西天取經,弘揚佛法的歷史功績和非凡精神,世稱《雁塔聖教》,這兩塊碑石是研究唐代書法、繪畫、雕刻藝術的重要文物。

斯文所在

「雁塔詩會」曾是大雁塔最輝煌的一頁歷史,也是大唐長安斯文所在。

千百年來,登臨大雁塔,賦詩抒懷的詩人多達數百人,留下諸多詩作。「雁塔詩會」之所以在文化史上留下了濃重的篇章,首先有皇帝和朝廷官員的參與和推動。

早在寺塔建成初期,時為太子的李治就率百官親臨賦詩,當上皇帝後,又親謁慈恩寺賦詩一首:「日宮開萬仞,月殿聳千尋。花蓋飛團影,幡虹曳曲陰……」唐中宗時,專置修文館,招納文人雅士,往往隨駕遊宴。

其中每年九月九重陽節,皇帝都要親臨慈恩寺登高遠眺,吟詩作賦。學士們則紛紛唱和,曾被編輯為四十卷詩集,廣為傳誦,雁塔詩會一時蔚然成風。天寶十一年(752年)秋,杜甫與岑參、高適、薛據、儲光羲相約同登大雁塔,憑欄遠眺觸景生情,每人賦五言長詩一首,流傳千古不衰,今大雁塔六層懸掛有這些詩會佳作。

雁塔題名

唐中宗神龍年間,進士張莒遊慈恩寺,將名字題在大雁塔下,此舉引得文人紛紛效仿,尤其是新科進士更把雁塔題名視為莫大的榮耀。

凡新科進士及第,除了戴花騎馬遍遊長安之外,還要一起曲江流飲作詩品評(皇帝也必於曲江邊的樓上垂簾觀看),杏園探花參加國宴,然後登臨大雁塔,推舉善書者將他們的姓名、籍貫和及第的時間用墨筆題寫在牆壁上留念,象徵由此步步高升,平步青雲。這些人中若有人日後做到了卿相,還要將姓名改為硃筆書寫。在雁塔題名的人當中,最出名的當屬白居易。他27歲一舉中第,登上雁塔,寫下了「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表達他少年得志的喜悅。

到了明代,長安雖已不是國都,但當地的文人學士追慕唐代雁塔題名的韻事,在每次鄉試(相當於省級考試)結束後,考中的舉人都要相攜登塔,題詩留名。直到現在,大雁塔有的門楣和石框上還有前人的部分題詩留存。

相關焦點

  • 07/30-08/10丨絲路研學重走玄奘之路,跟隨三藏法師的腳步,行走絲路,夢回大唐
    一位被魯迅譽為「民族脊梁」的哲人,一位遠超護持佛法者精神明燈。如果你穿越回去見到他,一定要低下頭來,尊他一聲:大唐三藏法師。在陝西歷史博物館中,我們可以通過一件件絲路文物,回顧絲路歷史發展狀況,在大唐西市博物館構築起長安城與唐文明的偉岸。更重要的還是要去興教寺玄奘靈塔前駐足沉思,去慈恩寺大雁塔下冥想與聽講。玄奘西行,首先得穿越長安向西的關隴要地,這裡自古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地勢險要。北有經千年古城平涼、固原至蘭州的崇山阻隔,南有秦州之地的渭水之險。
  • 圍觀丨專門為古絲路集市建造的博物館長啥樣?
    走進大唐西市博物館一層大廳,被譽為「活的穿越、鎮館之寶」的唐長安西市遺址赫然出現在眼前,無聲地述說著千年前大唐西市四面立邸、珍品匯聚的輝煌景象。大唐文化也深刻影響了當時到訪的外國友人。唐長安城廣迎四方賓朋,來自絲路沿線各國的人口達數萬之多。他們的身份主要是使臣、商賈、僧侶、學生、伎藝,也有少部分人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唐代權力機構。展廳裡綠釉胡人午獅紋陶扁壺、三彩胡人陶哨、回鶻王子葛啜墓誌等文物,不僅反映出盛唐海納百川的包容精神,更是東西方文化深入互動的生動寫照。
  • 這裡是大唐芙蓉園
    「古人講:『天生大唐則應有長安這樣的城邑以成其都,有長安城則應有曲江這樣的池園來輔助其功』。人無精神者頹,城無精神者廢,國無精神者衰,園無精神者敗。」「幾千年來,中國從未像當今如此渴望強盛,人民從未像當今渴望生活的從容優雅,芙蓉園體現了大唐氣象,傳達著一種精神上的嚮往和需求。芙蓉園建在西安,西安有了自信自強,中國何不昌盛呢?」——賈平凹《大唐芙蓉園記》‍
  • 2015:大唐貞觀文化朝聖大典
    活動組委會盛情邀請到海內外宗親機構以及工商業界與文化界代表300多人,相聚絲路原點,共襄金秋盛舉,踐行「一帶一路」戰略發展構想,共同打造中國大家居一帶一路城鎮網點戰略,弘揚「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絲路精神,弘揚中國傳統姓氏文化,強化宗親文化的感染力和凝聚力,發揮出文化朝聖活動重要的社會影響作用。
  • 8月1日起,西安大唐芙蓉園免費開放!
    大唐芙蓉園景區免費後省下來的門票錢可看一場精彩的演出哦大唐芙蓉園的精彩演出可不少大型水舞光影秀《大唐追夢》以「詩仙李白」為人物貫穿,以「將進酒」詞牌為基調,依託恢弘大氣的山水園林景觀,將盛唐文化和遊客參與深度結合,通過場景、故事的演繹和各類新技術的運用,從內容上嘗試將觀眾心境與劇中的實景環境相銜接,在遊船幻境中完成超現實的視覺體驗。
  • 《守望長城》:弘揚民族精神 傳承長城文化
    長城凝聚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和眾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徵。提起長城,不得不說我國綿延兩千餘年的長城修築史。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幾乎可以找尋到歷史上各個朝代修築、技術迥異的長城遺蹟,因此,寧夏又被譽為「中國長城博物館」。
  • 穿越時空夢回盛唐 2020西安城牆博物館奇妙夜啟幕
    進入博物館內,一盞朱紅的燈火指引嘉賓的目光來到一處牆面上,聚光燈緩緩點亮,一幅雄偉的唐長安城圖映入眼帘,另一幅唐代客使圖逐漸顯於左側。伴隨著鏗鏘的話外音,盛唐博大的胸襟、宏偉的格局、開放的國度宛若一張張歷史膠片盡顯眼前,帶來時光溯回般的沉浸式體驗。
  • 展現大唐抗疫英雄譜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展現大唐抗疫英雄譜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發布時間: 2021-01-14 17:37:07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袁銘鍵   中國電力網訊  為進一步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凝聚團結奮進力量, 1月8日,大唐海南公司組織系統職工觀看中國大唐抗疫事跡報告會
  • 《守望長城》:在「中國長城博物館」弘揚長城時代精神
    長城凝聚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和眾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徵。提起長城,不得不說我國綿延兩千餘年的長城修築史。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幾乎可以找尋到歷史上各個朝代修築、技術迥異的長城遺蹟,因此,寧夏又被譽為「中國長城博物館」。
  • 講好勞模故事 弘揚工匠精神
    講好勞模故事 弘揚工匠精神 發布日期:2020-05-01 08:41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 《長安十二時辰》的「大唐美學」,只是盛唐一角 | 書單+精品課
    既高屋建瓴地總括了中國歷史與政治的精要大義,又點明了近現代國人對傳統文化和精神的種種誤解。言簡意賅,語重心長,實不失為一部簡明的「中國政治制度史」。比如李白杜甫並非盛唐詩的典型(王維才是),王維、孟浩然並非如人想像的那般風格相似;主宰盛唐的是由南朝宮廷詩衍變而來的「京城詩」,而盛唐的偉大成就卻是由京城外部的詩人創造的,等等。細讀分析也非常新穎到位,有許多感受和分析是作者的「獨家」,也是他的研究特色。
  • 於正《大唐女兒行》將播,服道化高度還原盛唐風,堪稱絕了!
    於正《大唐女兒行》將播,服道化高度還原盛唐風,堪稱絕了!《大唐女兒行》是李慧珠執導,於正為製片人,李一桐、許凱、蔣夢婕等人領銜主演的古裝輕喜劇 。該劇經過多次改名,又名《馴夫記》、《盛唐攻略》、《馴夫記之大唐女兒行》。
  • 古絲路上的絕響:盛唐敗戰怛羅斯
    石國國王迅速認罪求和,卻被高仙芝誘騙至唐都長安處死並率部洗劫石國,劫走財物男丁,格殺老幼婦孺,順帶還攻打洗劫了突騎施等國,大發一筆橫財。僥倖逃脫的石國王子逃到諸胡部落,將高仙芝的欺誘貪暴遍告諸胡,西域各部國國自危,害怕高仙芝將土豪式的戰爭強加到自己頭上,於是求助於另一個毗鄰的強大政權—黑衣大食,即當時和盛唐並立的阿拉伯帝國,準備聯合起來出兵攻打唐帝國的安西四鎮。
  • 沒落在「關照」裡的古絲路
    地圖上的玉門市和玉門關是兩回事,玉門關是一個遺址景區,從文化層面講,可能知名度要高一些;玉門市是一個石油城,從建設層面講,可能知名度要高一些。搞建設和文化守望一樣,付出的犧牲特別大。甘肅西部這片土地,有說不完的大國行者故事。從張騫到常惠,從林則徐到左宗棠,直到後來,「兩彈一星」的元勳,石油人,支援邊區的幹部,以及很多不為我們所知的故事都埋藏在戈壁灘的黃沙中了。
  • 「美麗鄉愁」系列歌曲之《夢回大唐 長樂未央》今日上線
    從新老「長安八景」當中汲取西安歷史與現代的文化精粹,抒發從歷史走向未來的豪邁情懷,反映西安人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的精神追求,這也許是一條思路。終於,一首《夢回大唐 長樂未央》的歌詞出爐了。」歌曲第二段,新長安八景」之「灞柳揚帆」反映曾經折柳送別的灞河之畔,西安國際港務區成為新絲綢之路的起點;「鴻雁西飛」歌唱的是改革開放之初曾困惑於「孔雀東南飛」西京長安,如今隨著西部大開發的縱深發展,產生了強大的「西引力」,人才薈萃;「西鹹飛渡」反映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西鹹新區拔地而起,「西遷精神」再譜新篇;「終南捷徑」則反映的是國家八縱八橫中京昆線的西成高鐵開通
  • 弘揚革命精神 講好紅色故事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麗霞)7月,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之際,為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引進了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和中國文物報聯合策劃的「紅色中國——革命文物藏品圖片展」。從7月1日至10月31日,該展將在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下轄廣州起義紀念館展出。
  • 和婉兒提燈遊園,看阿離演繹樓體3D光影秀,讓一舞驚鴻再現長安!
    傳承傳統文化的王者榮耀攜手曲江文化旅遊局,在2月12日至2月28日春節期間,藉助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在西安大唐芙蓉園紫雲樓樓體上演繹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樓體3Dmapping光影秀表演,恢宏綻放長安盛世風貌和王者英雄的故事。
  • 123小時融媒大直播全景呈現絲路國際電影...
    今晚19時,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將在古都西安盛大開啟,城牆永寧門外吊橋初落,城門輕啟,金甲武士、鴻臚寺卿、大唐仕女蹁躚而出,執盛唐國禮迎接嘉賓。2014年,以電影為紐帶的絲路文化交流平臺——「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應時而生。絲路沿線上,不同國家以光影為媒,交流互鑑;新的時代裡,世界文明在此交流,豐富多彩的絲路故事在此匯聚,共同譜寫千古傳誦的文明詩篇,讓絲路文明綿延永續。萬裡絲路,萬象更新。
  • 123小時融媒大直播全景呈現絲路國際電影節!
    ,執盛唐國禮迎接嘉賓。2014年,以電影為紐帶的絲路文化交流平臺——「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應時而生。絲路沿線上,不同國家以光影為媒,交流互鑑;新的時代裡,世界文明在此交流,豐富多彩的絲路故事在此匯聚,共同譜寫千古傳誦的文明詩篇,讓絲路文明綿延永續。萬裡絲路,萬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