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奶酪之王,7個多世紀長盛不衰的秘密是什麼?

2021-01-19 騰訊網

導語:好奶酪來自好牛乳,好牛乳來自好奶牛,好奶牛來自潔淨富饒的牧場。這樣聖潔的地方只有一個名字能夠匹配,就是艾蒙塔爾。

有這樣一種說法,當瑞士人需要三個必備條件:在銀行工作,會滑雪和愛吃奶酪。

奶酪是瑞士最典型的美食,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瑞士的「國菜」,而艾蒙塔爾奶酪(Emmental)被譽為「瑞士奶酪之王」。

在美國,艾蒙塔爾奶酪就直接被稱為「瑞士奶酪」。艾蒙塔爾奶酪取名於阿爾卑斯山的山谷名,發源於1293年,距今已有726年!

這種奶酪是世界上最大的奶酪之一,整塊就像個大車輪,製作一塊就需要1200升牛奶。切開時,會看到淡黃色的奶酪上有大大小小的洞眼,這種櫻桃大孔拍出來效果出色,深受攝影師喜愛。艾蒙塔爾奶酪因此成為全世界上鏡最多的奶酪之一。對了,它還是《貓和老鼠》中小老鼠傑瑞最愛的奶酪!

有著大孔的奶酪,中國人吃不習慣

艾蒙塔爾(Emmental)位於伯爾尼東面的丘陵地帶,海拔673米,是瑞士著名的「蜂窩奶酪」的生產地。這裡的地形非常像義大利的託斯卡納地區,丘陵起伏,綠油油的草原,金黃色的田地,交織成一塊巨大的彩色地毯。

一下車,就有醒目的標誌,這就是艾蒙塔爾奶酪的誕生地。

奶酪是鹹的,也許不太符合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但是奶酪是一種富有營養的食用佳品,富含蛋白質,有助於補鈣,對身體很好,值得推廣。另外,通過了解奶酪文化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

瑞士奶酪質量好,與牛吃的草有直接關係

好奶酪來自好牛乳,好牛乳來自好奶牛,好奶牛來自潔淨富饒的牧場。這樣聖潔的地方只有一個名字能夠匹配,就是艾蒙塔爾。

據說,不同草場的草,不同海拔高度的草,甚至不同年景的草對牛奶的質量都會產生影響。

這裡的牧場是牛的天堂。牛群並不一定整個夏季都停留在一個地方,而是隨著季節向更高的草場遷移。牛群先慢慢遷移到最高的草場,然後慢慢吃草下山,而之前它們吃過的草坪已經又長了新草。大約在9、10月,牛群被趕回山下的村莊。

不管它在瑞士哪個牧場吃草,瑞士的牛都是幸福的。高海拔的牧場和清澈純淨的湖泊溪澗,為瑞士的牛羊提供了一片樂土。

瑞士的水乾淨到什麼程度?據說很多微生物在瑞士山野的水裡無法生存, 沒有足夠的微生物,很多魚也無法在瑞士的湖裡出現。水至清則無魚——這就是瑞士奶牛的生存環境。

在牧場裡,牧人沒有使用割草機而使用寬齒的割刀人工割草,這是因為如果用機器割草會損壞夾雜在牧草中的野花花蕾,而人工割草則不會。瑞士人認為,牛吃了帶花的草,產的奶味道更加鮮美。

做最幸福的「放牛郎」,還需要牌照

看過瑞士牛的生存環境,許多都市人都希望像這些阿爾卑斯山的奶牛那樣活著。最接近這個願望的,就是和這些牛一起工作。

放牛郎是一門持證上崗的高門檻職業。這個牌照不比英國的駕照容易,如果想在瑞士的阿爾卑斯山上放牧,必須先取得合格證書,再作為幫工在山中呆上一季,經過實習表現優秀者才能真正單獨上崗。

在牧場裡經常有兼職牧人。在阿爾卑斯山放牧,工作時間長而艱苦,報酬低,日工資在80-150瑞郎之間,比瑞士的平均工資低,每天工作14小時,長達4個月,幾乎沒有休息日。

然而這樣嚴苛的工作比不過陽光、自由和新鮮的山區空氣對城市人的吸引力,所以每年都有律師、醫生、老師、藝術家等人申請上山放牧。在清新的環境裡,享受著陽光、豐腴的水草和專業人士的照顧,瑞士的奶牛能不幸福嗎?它們產出的牛奶能不好喝嗎?

像養孩子那樣養奶酪

瑞士奶酪在歐洲享有盛譽,是瑞士的驕傲。瑞士大多數牧場主不僅生產新鮮牛奶,也生產大量的奶酪。

當你走進奶酪作坊和巨大的奶酪貯藏室,打開厚厚的地下貯藏室的門,正在沉睡中的奶酪濃香能把人燻一大跟鬥。

奶酪生產在瑞士有著悠久的歷史。它的發明應歸功於瑞士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瑞士先民的智慧。為了保護瑞士奶酪的傳統特徵,國家法律規定一個地區只能生產該地區的奶酪。

在瑞士的阿爾卑斯山上,散落著星星點點的高山牧場。當年,瑞士的牧民們在山上的牧場放牧,一待就是半年以上,山上的食品非常匱乏,除了肉和雜糧就是牛奶。奶牛產下了鮮奶不可能一下子喝完,必須加工保存。

於是,牧民們把鮮奶經過加熱、脫脂、攪拌、擠壓、儲存翻面和烘乾等多道工序,做成了可以長期保存的幹奶酪。製作奶酪是個精細活,瑞士人做奶酪就像養育孩子一樣,認認真真,仔仔細細,不敢有絲毫的馬虎。製作瑞士奶酪時,奶酪工廠和擠奶的地方都很近(一般都在同一座山上),破壞鮮奶品質的細菌在製作硬質奶酪過程中都會死掉,因此絕對衛生健康。

100升的牛奶,能夠製成18公斤的鮮奶酪,如果是硬質奶酪的話,就只能做8公斤。也就是說,等重的奶酪中,硬質奶酪中濃縮了更多的牛奶營養。有測試數據表明:艾蒙塔爾奶酪(Emmental)是世界上所有奶酪中鈣含量最豐富,含鹽量最少的奶酪。

以牛羊為主角設立節日

為了慶祝大自然賜予的奶牛和牛奶,阿爾卑斯山的夏天有一項由來已久的傳統節慶——牛羊上山節。在瑞士法語區,這種慶典被稱為 poya 或 inalpe。

在牛群上山之前,人們用鮮花纏繞牛角作為裝飾。格呂耶爾地區的很多農場用牛的圖片裝飾行進路途。在瓦萊州,牛群由最強壯的牛——「牛皇后」帶領。當地品種Hérens牛有特別強的等級感,並自發地互相爭鬥,以決定出牛群的頭領,享受最好的草。有些地區也人為組織鬥牛比賽,獲得州冠軍的牛可贏得4萬瑞郎的賞金呢!

阿爾卑斯山的畜牧業歷史悠久。據說,早在公元前4000年,就有人在阿爾卑斯山林木線以上的草場從事放牧工作。畜牧業的發展造就了各種各樣的習俗,延續至今的每年5月6月的牛羊上山和9月10月的牛羊下山節就是這些習俗的一部分。

在瑞士,標誌夏季牧牛季節結束的傳統是「分奶酪」儀式(當地方言稱為「Chasteilet」)。最著名的「分奶酪」儀式在圖恩湖上的Justistal舉行。

九月底,所有夏季生產的奶酪按奶牛產奶的多少,在乳牛主間分配。為分配奶酪,所有的輪狀奶酪被堆積在塔樓裡。並不是每輪奶酪的質量都相同,因此為確保公平,奶酪由抽籤的方式分配。農場主將自己的名字及應得奶酪寫在一小塊木頭上,然後從一頂帽子中抽出。

瑞士極富特色的奶酪文化

在瑞士,奶酪不僅是一種食品,而且還是社會地位和財富的象徵。有朋自遠方來,好客的主人一定會拿出家中最好的奶酪讓客人品嘗。鄰居家孩子過生日,人們也會按照傳統,送一塊奶酪做生日禮物。在瑞士某些地區,奶酪甚至可以當作酬勞付給牧師和工人。

瑞士最有特色的奶酪吃法是做成豐迪(奶酪火鍋)、拉格萊特(烤奶酪)和呂斯蒂(奶酪土豆)等奶酪食品。

「拉格萊特」的吃法很簡單,把一塊幹奶酪切開,用明火燒烤奶酪的截斷面,待奶酪融化後刮下放到盤子裡,與土豆一起吃。當然,除土豆以外,上好的配料還有酸黃瓜和風乾肉。

在眾多的奶酪吃法中,最具瑞士傳統特色的就是「奶酪火鍋」了。「豐迪」是將等量的格呂耶爾奶酪與瓦什寒奶酪一同放入鍋內,底下用酒精爐加熱,待兩種奶酪都融化成液體狀態,混合到一起後,再加入適量的果酒便可食用了。

吃奶酪和喝茶、喝咖啡或喝酒一樣會「上癮」,曾經試過好幾次,在大雪紛飛的冬季,和一幫友人一邊攪動著鍋裡熱氣騰騰的奶酪,一邊想著夏天阿爾卑斯山上的那些柔嫩的草坡,草坡上披著陽光,啃著野花青草、戴著牛鈴四處叮叮噹噹的牛兒,光是這樣回想已經很幸福,更別說活在其中的牛了。

相關焦點

  • 關於瑞士奶酪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有這樣一種說法,當瑞士人需要三個必備條件:在銀行工作,會滑雪和愛吃奶酪。說來,最初奶酪的發明實在是環境所迫。早年,牧民們在高山牧場放牧,一待就是半年,新鮮的牛奶喝不完,必須加工保存。新鮮牛奶經過加熱、脫脂、攪拌、擠壓、烘乾、翻面和儲存等多道工序後,便成為可以長期保存的奶酪。瑞士人總是自豪地說,瑞士奶酪質量好,與牛吃的草有直接關係。奶酪是瑞士最典型的美食,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瑞士的「國菜」。到瑞士不吃頓奶酪餐,就如同到北京沒有吃全聚德烤鴨一樣。瑞士最有特色的奶酪吃法是法瑞的奶酪粥「豐迪」和烤奶酪「拉格萊特」,以及德瑞的奶酪土豆餅「呂斯蒂」。
  • 瑞士奶酪是怎樣「煉」成的?
    瑞士奶酪是怎樣「煉」成的?某種意義上瑞士是個「奶酪的國度」,各式各樣的奶酪讓人垂涎三尺。
  • 歐羅巴美食巡旅:長戟如林風情美、傭兵忠勇奶酪香之瑞士的軍事歷史與奶酪美食
    13世紀,地方領主哈布斯堡的魯道夫力圖在瑞士確立王權。為了對抗哈布斯堡,1291年8月1日,施維茨、下瓦爾登、烏裡3個州結成瑞士永久同盟,所以8月1日也成為了瑞士的國慶日。法國大革命期間,800多名瑞士僱傭兵組成的國王近衛軍在凡爾賽宮履行自己保衛國王的職責。1792年,手持武器的巴黎民眾襲擊了國王路易十六所在的杜伊勒裡王宮,面對無數的巴黎市民的進攻,瑞士僱傭兵們受命護主卻又不能殺死任何貧民,最後全軍戰死。
  • 奶酪火鍋,瑞士人的心頭好
    ,它是瑞士的一道名餚,來瑞士不吃奶酪火鍋,相當於去中國沒有品嘗北京烤鴨;去法國未吃鵝肝醬和大蝸牛;去西班牙不吃海鮮飯;總之一定不算圓滿之行,奶酪火鍋是瑞士的國餐,然而現在的美味佳餚,以前就是瑞士的一道「農民樂」。
  • 戟如林風情美、傭兵忠勇奶酪香:瑞士的軍事歷史與奶酪美食
    13世紀,地方領主哈布斯堡的魯道夫力圖在瑞士確立王權。為了對抗哈布斯堡,1291年8月1日,施維茨、下瓦爾登、烏裡3個州結成瑞士永久同盟,所以8月1日也成為了瑞士的國慶日。法國大革命期間,800多名瑞士僱傭兵組成的國王近衛軍在凡爾賽宮履行自己保衛國王的職責。1792年,手持武器的巴黎民眾襲擊了國王路易十六所在的杜伊勒裡王宮,面對無數的巴黎市民的進攻,瑞士僱傭兵們受命護主卻又不能殺死任何貧民,最後全軍戰死。
  • 瑞士人到底有多愛奶酪?他們都用奶酪做火鍋了!
    終於到了周末了,一覺醒來,神清氣爽,於是想給孩子做一頓好吃的,問孩子想吃什麼,這一問可問出麻煩了,答曰「芝士火鍋」,啥玩意?這個聽不懂啊?「芝士」我知道就是奶酪,用奶酪做火鍋?聽著極不靠譜,孩子你怕是上了什麼商家的當了吧?結果,當然是被「啪!啪!」打臉,原來這個是瑞士名菜啊!
  • 來自阿爾卑斯山小木屋的瑞士原產奶酪
    儘管產量不多,但是在瑞士銷售已經足夠了,在瑞士超市都可以買到這一款奶酪。阿爾卑斯山的農夫生活生活在本地的牧人從五月底開始趕牛上山,牛兒們就自由的在阿爾卑斯山上吃著新鮮的青草和野花,到九月底,主人和牛兒們就在這片叫奧蒙特的草原生活。這片草地的主人是布萊斯和他的家人。他們從1989年就在這裡經營農場了,現在有50頭成年奶牛和15隻小牛,還有一些雞和豬。
  • 瑞士奶酪的終極奧義!
    都說瑞士生產全球最好最好的奶酪,是生產工藝有多特別嗎?瑞士人做事一向浪漫而專注,不過最好最好的奶酪的終極奧義在於——奶!
  • 湖南衛視長盛不衰的秘密是什麼
    更厲害的是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到現在,湖南衛視都是國內衛視最頂級的,無論是無論是收視率還是市場佔有率,湖南衛視都穩坐第一把交椅。曾經的安徽衛視的王牌綜藝《超級大贏家》就是個收集率極高的綜藝節目,甚至湖南衛視的王牌綜藝《快樂大本營》都難以和它抗衡。在很長的時間裡安徽衛視都是排在第二,和湖南衛視差距很小。前幾年的江蘇衛視也是湖南衛視的有力挑戰者,江蘇衛視《非常勿擾》等也獲得過很高的收視率。但是這些衛視最終都沒落了,只有湖南衛視依然保持著昌盛,為什麼湖南衛視能夠長盛不衰,湖南衛視長盛不衰的秘密是什麼?
  • 瑞士巨型奶酪究竟有多好吃?
    作家朱迪·裡奇韋(Judy Ridgway)在她2004年出版的《奶酪伴侶》一書中說:「奶酪不僅僅是瑞士歷史書籍的註腳,還可以繼續成為瑞士文化(和商業)的組成部分。從某種方面而言,瑞士人甚至接受了將他們的奶酪作為貨幣而使用。」奶酪在瑞士的受歡迎程度之高顯而易見。
  • 世界盃菜單丨瑞士奶酪火鍋
    ↑ 點擊收聽音頻內容瑞士在國際足壇名聲不大,但他們19世紀後期就有了國家足球隊上個世紀中期前,他們幾次打進世界盃16強8強,可能後來足球運動越來越激烈,尤其是成為世界第一運動後,裡面蘊含的內容太多,總之,守規矩,低調,保守,自信的瑞士人漸漸脫離了人們的視線,2004年以後他們進入歐錦賽,2006年進入世界盃,這以後,他們始終活躍在世界足球賽場上,令人關注。
  • 給瑞士人民1噸奶,他們還你1個世界最大的奶酪!
    >」,它的原型就是著名的「埃門塔爾奶酪」(Emmentalkäse),這種奶酪也成了瑞士奶酪的經典代表,人們有時候索性就直接管它叫「瑞士奶酪(Swiss Cheese)」。埃門塔爾奶酪有什麼特別之處,它又是怎麼生產製作出來的呢?讓我們去瑞士的奶酪農場裡找找答案.
  • 給瑞士人民1噸奶,他們還你1個世界最大的奶酪
    埃門塔爾奶酪有什麼特別之處,它又是怎麼生產製作出來的呢?讓我們去瑞士的奶酪農場裡找找答案......自13世紀起,瑞士各地農民就基本放棄農耕轉為畜養奶牛,大量新鮮的牛乳難以運輸和儲藏,於是將牛乳製作成奶酪存放,既是無奈之舉也是最優選擇。
  • 奶酪,最愛分享的瑞士味道
    來自瑞士的奶酪瑞士人有多愛吃奶酪?不僅瑞士人自己愛吃奶酪,世界各地都愛來自瑞士的奶酪。在瑞士,人們已經做了1000多年的奶酪,奶酪的製作秘密代代相傳。奶酪是瑞士人的熱情所在,也是瑞士人的驕傲。來自瑞士的奶酪100%產自瑞士:從牛奶到生產過程再到保存和熟化,全部在瑞士進行,與數百年前完全相同。因此,來自瑞士的奶酪獨具特色:美味、天然、優質。
  • 瑞士美食的靈魂——奶酪
    當瑞士人需要三個必備條件:在銀行工作,會滑雪和愛吃奶酪。瑞士與德國、法國、義大利接壤,堪稱歐洲美食的故鄉。
  • 美食:你可能不了解瑞士奶酪的15個事實
    導語:歡迎來到濤哥美食秀,奶酪在瑞士是一種受人尊敬的商品。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聊你可能不了解瑞士奶酪的15個事實,一起來看看吧!1.根據行業數據,2016年瑞士吃了大約186,756噸奶酪,每人僅超過22公斤,比上一年增加560克。
  • 瑞士的奶酪火鍋-中新網
    奶酪火鍋是瑞士的傳統飲食之一,瑞士有很多傳統的奶酪飲食一定不會令人感到驚奇,其中最著名的是奶酪火鍋和奶酪板燒。這兩道菜都是用溶化的奶酪製作而成,填充加熱,所以通常在冬天食用。  如果一個瑞士人誇耀他家的地下室裡儲藏了大量的、有一定年頭的奶酪,起到的效果就像中國人說他的家有若干個院子、並帶有數畝的大花園,明白人一聽就能判斷出這戶人家的社會地位和財富狀況。在某些地區,奶酪行使著現金的功能,可以當作酬勞的一部分付給牧師、工人。 直到今天,瑞士人還習慣在孩子過生日時送奶酪當作禮物。
  • 2019年:瑞士奶酪出口的好年頭
    瑞士資訊2月4日消息,瑞士奶酪營銷組織宣布,去年瑞士奶酪出口增加,尤其是歐洲市場的奶酪銷量。  2019年瑞士出口的奶酪總量達到75877噸,較上年增長了4.5%,價值高達6.676億瑞郎(約合47.9億元人民幣)。
  • 瑞士經典奶酪-手工製作
    瓦什酣-蒙多爾(Vacherin Mont-d』Or)奶酪是瑞士特產,但製作這種奶酪卻並非毫無挑戰。根據傳說,這種奶酪的製作方法是在1870年普法戰爭期間,由布爾巴基(註:「布爾巴基」是普法戰爭中一位法國敗將的名字)軍隊中的一名士兵帶到瑞士來的。自2003年起,瓦什酣蒙多爾奶酪成為瑞士的原產地保護性產品,甚至在勒沙爾博尼埃(Les Charbonnières)還有一家專為這種奶酪而建的博物館。
  • 糾結中的瑞士人一直在問:「奶酪火鍋和新冠可以並存嗎?」
    翻過來,最早的瑞士奶酪火鍋食譜可以追溯到17世紀末的瑞士食譜《安娜·瑪格麗特·蓋納斯食譜》(Kochbuch der Anna Margaretha Gessner)這裡面記載著當時用葡萄酒烹飪乳酪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