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餑餑 一種富有文化底蘊的花樣面點

2021-01-13 川北在線網

花餑餑 一種富有文化底蘊的花樣面點

時間:2019-03-27 12:00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花餑餑 一種富有文化底蘊的花樣面點 說起花餑餑,它可是一種非常有文化底蘊的面點,距今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不僅在外觀上討人喜歡,而且是純手工製作的,非常綠色健康,被稱為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市場上比較流行的以膠東花饃和山西花饃為名。

  原標題:花餑餑 一種富有文化底蘊的花樣面點

 

  說起花餑餑,它可是一種非常有文化底蘊的面點,距今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不僅在外觀上討人喜歡,而且是純手工製作的,非常綠色健康,被稱為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市場上比較流行的以膠東花饃和山西花饃為名。花餑餑以麵粉為原料,經過手藝人的用心製作,不僅可以捏塑成千姿百態的人物形象,還可以做成活靈活現的各種動物、鮮豔美麗的花草樹木。植根於人民生活,已成為民俗風情獨特的表現方式。

  在膠東,過年最有年味的莫過於吃那白白胖胖的大餑餑。過大年,蒸餑餑,期盼來年的日子蒸蒸向上、紅紅火火。大約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各家就開始蒸大餑餑了,一直能持續到年根,每家都蒸上好多,整個正月都不用做麵食了。過大年蒸餑餑寓意是讓來年的日子「蒸蒸日上」。每到過年時間,家家戶戶都會趕製或者定做膠東花餑餑迎接新春佳節。現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傳統的禮品都已不再具備競爭力,更多的是被便於攜帶的禮盒所替代。純手工花餑餑便是一種非常好的禮品,不僅寓意好,造型和口味也非常獨特,是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的完美結合。

  臨淄馨豐園面點以誠信經營為本,堅持純手工和純天然食材,無食物添加劑,用最好的產品和態度服務每一位有需求的顧客,專業定做各種中式花樣面點,承接婚宴,壽宴,生日宴,百歲宴等。讓您吃的放心,買得實惠!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非遺——膠東花餑餑
    膠東花餑餑 也叫麵塑或捏面花 其歷史悠久,花樣繁多 是膠東地區特有的一種民間美食 現在除食用外 已成為一種表現民俗風情的造型藝術
  • 「風味齊魯」聽傳承人講述百年花餑餑的韻味悠長
    現如今,花餑餑從用以祈福祭祀的祭臺走向家家戶戶的餐桌,雖然外形不斷與時俱進、推陳出新,但它承載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卻始終不曾改變。今天的糧油小廚房面點大賽特別節目,欄目組來到威海文登的「花餑餑文創產業基地」,邀請「溯源非遺 品味齊魯」第二屆「齊魯糧油」花樣面點大賽代言人之一、膠東花餑餑習俗非遺傳承人林榮濤師傅為大家講述他與花餑餑的「不解之緣」。
  • 威海婦女花餑餑做出新花樣 外國人都搶著訂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震攝  膠東花餑餑  有了新花樣  於日芬原本承包了汪疃小學的食堂,2010年,中小學合併,食堂取消,當年48歲的於日芬下崗了。她第一個念頭是找份工作掙錢,但多次碰壁後不知所措。
  • 雲遊通州:通州著名面花大師親自授藝,宅家學做「花樣餑餑」
    向日葵棗餑餑、福袋餑餑、蝴蝶餑餑……守「藝」通州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民間傳統藝術之一麵塑,由咱通州的著名面花大師親自教您如何製作花樣餑餑,讓您的廚藝作品在朋友圈廚藝界稱王稱霸!第五期,「雲遊通州」推送了守「藝」通州之面花,特邀咱通州著名的面花大師——楊帆老師,為宅在家的您親自教學,讓您的廚藝作品成為朋友圈裡最靚的「仔」。關注區文旅局官方微信公眾號「通州八大遊」後,通過觀看小視頻,以及文字說明和圖片展示,就可製作並吃上花樣餑餑!面花是中國民間傳統藝術之一。
  • 膠東花餑餑,好看又好吃
    日前,在濟南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第103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上,膠東花餑餑展臺特別受到歡迎,當人們看到長命百歲、望女成鳳、福如東海、生日快樂等各式各樣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花餑餑時,讚不絕口,紛紛拍照留念!
  • 你永遠猜不到,山東大饅頭能有多少花樣,膠東花餑餑必須榜上有名
    饅頭,每天都吃的東西,能有多大花樣?這句話要是放在我們山東,那我可真要給你好好上一課。山東的饅頭還是挺有花樣的,紡錘狀的德州籤子饅頭,就已經打破了我們對饅頭形態的認知。如果你再了解一下姿態各異的膠東花餑餑,絕對會再次刷新認知。
  • 【年味兒】蒸蒸日上,即墨花餑餑蒸出濃濃年味兒
    近日,記者走進即墨古城金麥穗花餑餑店,一覽花餑餑製作流程,伴隨著層層蒸汽,香噴噴、熱騰騰的花樣饅頭從蒸箱端出,饅頭的香氣也撲鼻而來,年味兒好似更濃了。果蔬汁和面,蒸出花樣餑餑早上8點半,金麥穗花餑餑的老闆韓彥和對象劉峰準時到店,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 山東煙臺市舉辦「膠東花餑餑」農民工培訓班
    近日,由山東省煙臺市總工會、芝罘區總工會聯合主辦的「膠東花餑餑」農民工培訓班在煙臺市工友創業園、煙臺興業職業技能培訓學校開班,來自各區市的100多名農民工參加了培訓。年關將至,花色各樣、寓意豐富的「膠東花餑餑」深受市民喜愛,持續走俏市場。
  • 棗餑餑花饃饃大聚會
    膠東的麵食文化歷史悠久,勤勞聰慧的膠東人民把麵食演繹成美輪美奐的藝術瑰寶。經過千百年的沉澱,獨樹一幟的創造出具有當地特色的經典麵食文化,明代時程敏政在《麵食行》的詩文中曾寫到:「傅家麵食天下功,製法來自東山東。美如甘酥色瑩雪,一匙入口心神融。」盛讚膠東麵食的美味。春節之際,勤勞的叫動人更是製作了各樣花式麵食,寓意來年的好兆頭。膠東過年,家家要蒸大餑餑。
  • 道不盡齊魯糧油好之「膠東花餑餑」:從文登走向全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孔雨童 劉宇膠東花餑餑,作為流行於膠東文登一帶的麵食,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近年來,在當地傳承人、麵點師和企業的推動下,膠東花餑餑日益形成產業,開始暢銷全國各地。這一造型各異、營養健康的飲食,和蘊含了傳統技藝和美好祝願的民俗文化,也得以更廣泛的傳承和傳播。
  • 網友實拍: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花樣餑餑出鍋嘍!
    2月13日下午,網友「人生如茶」向齊魯晚報新聞官方客戶端發來自家的花餑餑,棗卷,喜餅,花餑餑……花樣麵食讓人垂涎三尺。  「累並快樂著,歡歡喜喜迎新年!來年大家旺旺旺!發發發!」網友說。交通管制期間,管制路段禁止一切車輛(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執行任務的車輛和持文化活動通行證車輛除外)和行人通行,請過...
  • 北方花餑餑花樣百出 好吃好看寓意吉祥 市民買回過年喜慶省事
    這是北方市民家庭用麵粉捏制的花式饅頭,也叫花餑餑,在過大年或者辦喜事的時候供家庭和賓客食用。再過兩天就是農曆豬年,市民捏出各種小豬造型花餑餑,以圖吉祥和喜慶。圖中的母豬還帶有一群小豬,寓意多子多財多福。
  • 山東非遺花餑餑蒸出濃濃的年味兒!
    花餑餑亦稱「花饃」、「麵塑」、「民間面花」各式各樣的麵塑和製作工藝在悠久的中國美食歷史文化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花餑餑與百姓的衣食住行相聯繫與民眾的生活習俗、民間信仰、審美情趣相依附因此,建設以花餑餑為主題的博物館對展現民俗,教育後人有一定的歷史文化意義
  • 了不起的榮成 | 膠東花餑餑:巧手捏出中國畫,面裡藏乾坤!
    花餑餑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它不僅外觀好看,而且是純天然手工製作,營養美味,健康環保,是膠東麵食文化的一道亮麗的風景。榮成花餑餑,不僅以食用為目的,而且多用於慶祝、祭祀和饋贈等民俗活動。每逢節日,家家戶戶都會蒸上一鍋花餑餑,將花餑餑作為禮物送給親朋好友,寓意著日子蒸蒸日上、紅紅火火。呂曉霞,是榮成花餑餑的非遺傳承人。
  • 潛心守藝四十載,只為將餑餑磕子發揚光大!
    生命因傳承而精彩,在「時代記憶·非遺地圖」上,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時代匠人們用自己獨特的技藝展示著非遺文化的魅力,踐行著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每逢春節,在青島市膠東半島地區的家家戶戶,都會拿出一種木頭製做的模具做「榼花」饅頭吃。這種製作饅頭的工具當地人稱為「榼子」,也叫「餑餑榼子」,學名「食印」。「餑餑榼子」最早記載於北魏時期的《齊民要術》,後經各朝代發展延續至今,尤以即墨葛村榼子最負盛名,而從事榼子製作技藝四十餘載的王丕文最有發言權。
  • 美女巧手一揉, 蒸出花樣饅頭;活潑親子體驗,傳遞民俗文化
    白胖胖、熱騰騰的大棗餑餑,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饅頭,逢年過節必備的精巧面魚……走進紀玉紅的花樣饅頭店,各式帶著吉祥寓意的饅頭便呈現在眼前,讓人仿佛聞到了濃濃的傳統年味。紀玉紅告訴記者,過年蒸大棗餑餑是山東人的傳統習俗,但姥姥除了做棗餑餑外,還會巧手揉捏出面魚、面兔、十二生肖等花式繁多的花樣饅頭。這些饅頭不僅好看好吃,還有著「蒸蒸日上」、「年年有餘」等吉祥寓意,也代表著長輩對美好生活的祈福。  「小時候覺得姥姥的手很巧,一團普通的麵團,揉一揉就能捏出任何想要的東西。」
  • 山東榮成:蒸花餑餑迎穀雨
    2020年4月17日,山東省榮成市石島管理區寧津街道東錢家村漁民正在忙著蒸花餑餑,為迎接穀雨時節祭祀海龍王和海神娘娘的供品。穀雨時節的大型花餑餑是沿海漁民用來祭奠海對漁民的恩賜,祝福家人出海魚蝦滿倉平安歸來。
  • 百家面點:雞肉餅
    報名加入專屬培訓群(詳細教學 更多花樣)雞肉餅外酥內嫩,鮮香濃鬱
  • 這個高0.99米、重128斤的文登花餑餑是這麼做出來的
    因為這可是傳承了300多年的手藝,早在2009年就已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那你一定好奇了,這種以麵粉為原料造型獨特的傳統味道,又是如何做成的呢?雖然用的都是優質麵粉,但花餑餑在原料上就非常有講究。在麵粉發酵的過程中,用的不是酵母,而是非常具有特色的「面引子」,老面引子蒸出來的花餑餑,鬆軟不失韌勁兒。
  • 二十八把面發:膠東花餑餑 神蟲、財神餅、豬頭不能少
    在我國膠東地區,每逢春節,當地人都會準備足量的花餑餑。這些麵食大小、顏色各異,而且形狀可謂千奇百怪,既有壽桃、金魚,還有老虎、豬頭。據家住龍口市石良鎮集前趙家村的村民曲麗榮介紹,當地人口中的花餑餑,其實是一種麵塑手藝。即將發好的面捏成各種外型,再點上鮮豔的顏色,以此象徵不同的寓意,多做裝飾物,不常用於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