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葡式」蛋撻,它的發源地當然就在葡萄牙。蛋撻是這裡的國民小吃,在任何一家、咖啡廳、甜品店,街頭巷尾都可以見到。沒有大航海時代,葡萄牙人都不知道什麼叫糖,談何甜品蛋撻?就連灑在蛋撻上的肉桂粉也是大航海的產物。
蛋撻是18世紀由葡萄牙裡斯本貝倫區修道院的修女們研製出來的,據說那時修道院要用大量的蛋白給衣服上漿,剩下的蛋黃用來做點心, 如今葡萄牙國內流傳著的用蛋黃做甜點的菜譜, 大多都是那個時候流傳下來的。不久後葡萄牙的 自由黨人發起革命,許多修道院被迫關門,窮困潦倒的修女們把蛋黃製作的甜點沿街售賣,蛋撻的配方就在那個時候被一個糖廠老闆買走。1837 年,糖廠老闆在貝倫區開了一家專門製作蛋撻的店,取名為貝倫蛋撻店 -PastéisdeBelém,這可是世界上第一家賣蛋撻的店,也是蛋撻鼻祖。
將近 200 年來,原始配方一直被葡萄牙當地一名著名的糕點師嚴加守護,至今仍是商業機密。直到今天,貝倫蛋撻店依然排著隊,所製作的蛋撻也依然沿用著這份古老的配方。朝店裡面走,店內空間大得出奇,裡面別有洞天,每處空間都被擺滿了桌子,牆壁用葡式傳統的瓷磚裝飾,一共 400 多個座位!隨著新鮮的蛋撻從廚房一盤一 盤被端出來分到每個客人手裡,店家自豪滿滿:這裡每天出爐 20000隻蛋撻,根據預訂情況,最多的日子可生產 35000隻蛋撻,光餅房就有員工55個人,其餘120個員工均在櫃檯及餐廳中穿梭往來。
貝倫蛋撻店除了出售蛋撻外,還製作各種葡萄牙傳統的甜品點心,飲品有咖啡、茶、波特酒、當地的綠葡萄酒……端上來的蛋撻長相不錯,外皮烤得有點焦,一口咬下去,濃濃的焦香味的酥皮瞬間充盈口腔,熱噴噴的蛋奶餡口感滑嫩、奶香濃鬱,再加上外皮鬆脆卻有韌性的嚼勁,一顆最最地道傳統的葡式蛋撻就這樣被完美地進貢到胃囊中。如果你喜歡可以灑點肉桂,即便平時很怕肉桂的味道,但奇怪的是,你卻能感受到肉桂和蛋撻和諧的共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