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帕金森病患者生命的「第一(沙)手」

2020-12-23 騰訊網

吞咽困難、嗆咳是帕金森病常見的症狀之一,也是導致患者吸入性肺炎、惡病質的主要原因,而吸入性肺炎常常是危及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生命的重要原因。臨床上帕金森病患者自覺吞咽功能障礙者較少,僅佔9%~23%,但吞咽造影檢查95%的患者顯示異常。研究發現,隨著疾病的發展,有近90%的患者會出現吞咽困難和言語障礙,25%~50%的患者會出現嗆咳、誤吸而導致吸入性肺炎。出現吞咽障礙的原因至今尚不清楚。

出現吞咽困難的「9個信號」

當患者出現下列情況時,需要高度警惕吞咽困難的發生:

1、最近無明顯原因的體重下降。

2、有流口水的問題。

3、在進食和喝水的時候會咳嗽或噎住。

4、感覺胃灼熱或胃痛。

5、不容易把食物送至口中。

6、不容易把食物或飲料含在口中。

7、進食非常慢。

8、覺得食物黏在喉嚨內。

9、吞咽藥片有困難

出現「吞咽困難」如何避免誤吸?

可以通過以下方法,緩解帕金森病患者吞咽困難

調整用餐姿勢:保持坐姿進餐,上身儘量豎直,頭略向前傾,進餐後繼續保持15~20分鐘,以防食物誤入氣管。

將食物切成小片:給帕金森病患者準備的食物最好切成小片,有利於充分咀嚼,也可避免發生誤咽,不要強求患者一次吃下一勺子的食物。

養成良好的吞咽習慣:平時有意識地練習吞咽動作,進餐時每次咬一口或吸一口食物,充分咀嚼後分2~3次吞咽下去;如果食物卡在喉部,輕輕咳嗽或清理喉部,並且在吸氣前再吞咽1次。

促進唾液生成:平時多喝一點檸檬水或白開水,既有利於補充足夠的水分,也能促進唾液的生成。儘量吃一些質軟、易吞咽的食物,可將食物用攪拌器粉碎做成濃湯,將藥片壓碎與果醬混合以利於吞咽。

輔助治療:對存在嚴重吞咽困難的帕金森病患者,為保證營養供應和給予藥物,必要時可長期留置胃管或進行胃造瘻術。

「吞咽困難」的康復訓練

進食訓練:進食時以坐位為宜,選擇易咀嚼和消化的食物,給予適於吞咽的攝食入口量,每次先從3~4毫升開始,然後酌情增加。進餐前後還要注意清潔口腔,喝水排痰。進食後保持坐位15分鐘。

空吞咽練習:患者取端坐位,身體前傾,必要時給予小桌板支撐身體,做空吞咽動作,每次5~10分鐘,反覆練習,練習次數可靈活掌握。

呼吸訓練操:分縮唇呼吸、腹式呼吸兩種。進行訓練時可以兩種呼吸交替或同時進行,姿勢以立位為主。若患者體質不允許,則可取半臥位或臥位,每次20~30分鐘,每天2~3次。

縮唇呼吸操:口唇做吹笛狀,快速吸氣2秒,緩慢呼氣5~6 秒。

腹式呼吸操:吸氣時腹肌放鬆,膈肌收縮,腹部隆起;呼氣時腹肌收縮,膈肌放鬆,腹部收縮。

中醫五龍震顫湯治療帕金森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靈活調配,治療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是鎮肝息風,平復異動的肝陽,緩解主訴症狀。為患者戰勝疾病樹立信心。

第二階段:補腎養精養血滋陰,消除症狀形成的基礎,治病求因。從本源入手,鞏固療效。

第三階段:調節臟腑、平衡陰陽,古語言「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通過對臟腑功能的健運,正氣的培固,情志的調攝 。達到抵禦邪氣,恢復健康、防治復發的目的。

相關焦點

  • 帕金森病患者的第二次生命——帕金森患者在什麼階段植入腦起搏器
    一、腦起搏器--腦深部電刺激療法(DeepBrain Stimulation,DBS)帕金森病是一種進展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是位列腫瘤、心腦血管病之後的中老年人第三大疾病,目前全世界範圍內的帕金森病患者已經超過1000萬,中國的帕金森病人佔全球的50%。
  • 帕金森病抑制劑藥物安齊來——雷沙吉蘭
    圖註:國內上市原研版雷沙吉蘭2006年,美國FDA批准雷沙吉蘭用於治療帕金森氏病(PD)患者。雷沙吉蘭是一種單胺氧化酶(MAO)-B抑制劑(MAOI),可單獨使用作為帕金森病(PD)早期治療的一線用藥,或與左旋多巴聯合用藥用於治療中度、重度帕金森病。輔助療法推薦劑量:作為未服用左旋多巴的患者輔助藥物:雷沙吉蘭1mg,每天一次。
  • 世界帕金森病日談帕金森病患者的復健
    據統計,目前中國的帕金森病患者總數超過200萬,約佔全球此類病患人數的一半。帕金森病患者要控制病情,需要神經內外科和康復科共同治療。由威廉·理察·高爾斯繪製的帕金森病患者的插圖,1886年首次發表在《神經系統疾病手冊》。 畫的是一個人的正側面, 沒有表情的臉, 彎腰前傾的姿勢,很難起步走路的樣子。
  • 每個帕金森病患者都會出現運動併發症?不治療可行嗎?
    到目前200多年以來,人類對帕金森病的探索從未停止過。在還沒有出現有效治療的方法前,患者的預後是非常差的,部分患者一兩年就殘疾了,日常生活能力非常差;3到5年以後生活自理能力就會完全喪失;據國外的統計,患者從發病到去世平均是5到7年。
  • 【知帕不怕】帕金森病的前世今生——帕金森病的由來和帕金森患者的權利
    ·帕金森博士,這天是他的生日,「世界帕金森日」的確定,促使帕金森病患者、他們的家人、專業醫療人員共同努力,不僅讓帕金森病家喻戶曉,而且要提高公眾的關注程度。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EPDA)在其綱領中宣布,帕金森病患者擁有以下權利: 1、被介紹給對於帕金森病領域有特殊興趣的醫生的權利。 2、接受準確診斷的權利。 3、獲得方便的幫助或服務的權利。 4、接受長期照顧的權利。 5、參與治療過程的權利。
  • 帕金森病患者的飲食到底有哪些講究?
    帕金森病是危害中老年健康的常見神經變性疾病。目前,全球帕金森病患者約500萬,預計到2030年患者將達900萬。在中國,65歲以上人口中約1.7%患有帕金森病,目前全國患病總人數已接近250萬,佔全世界一半。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帕金森病已經成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病之後的第三大殺手。
  • 帕金森病是什麼症狀,它的危害有哪些
    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痺,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很多帕金森病患者在早期出現震顫,但並不影響到正常生活,也就沒能引起重視,隨著時間的推移,手抖的情況愈發嚴重,直到影響了吃飯。飯菜送不到嘴裡;走路突然左側的腿感覺無力。
  • 約50%的帕金森氏病患者會抑鬱,如何治療?
    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多在60歲以後發病。其症狀表現為靜止時手、下肢、唇、下頜等處不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
  • 帕金森病早診斷,早治療,科學用藥不必「帕」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梁雪茵 1817年,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首次描述了一種以「震顫」為主要特點的疾病——帕金森病,因此該病便以他的名字命名。之後又把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4月11日認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
  • 為何越來越多的帕金森病患者選擇DBS手術?|帕金森病|藥物治療|DBS|...
    帕金森病症狀「因人而異」  根據《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每一例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先後或同時表現出運動症狀和非運動症狀,但在整個病程中都會伴有這兩類症狀,有時會產生多種非運動症狀。不僅運動症狀影響了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非運動症狀也明顯幹擾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 帕金森病患者哪些康復鍛鍊需要堅持做?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由於患者腦內黑質結構中多巴胺能神經元退化,無法生成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導致患者逐漸出現一系列運動及非運動症狀。疾病早期,患者往往出現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肉強直等症狀;隨著病情發展,將出現認知障礙、幻覺、抑鬱、焦慮等。此外,帕金森病還可造成嗅覺減退、吞咽障礙及睡眠障礙等多種問題。
  • 帕金森病有哪些症狀?1分鐘帕金森病自查了解一下
    帕金森病最早由英國醫生詹姆斯·帕金森(James Parkinson)報導,為了紀念他,歐洲帕金森聯合會(EPDA)在1997年將他的生日 4 月11日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而今年,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2020年4月11日註定是個不平凡的帕金森病日。
  • 世界帕金森日 | 帕金森病患者便秘怎麼辦?試試中醫藥調理
    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多在60歲以後發病。其症狀表現為靜止時手、下肢、唇、下頜等處不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說起帕金森病,多數人會想到手腳顫抖或者是行動很慢、動作笨拙、表情呆板。
  • 帕金森病患者還應注意哪些身體變化?
    但事實上,帕金森病患者除了飽受運動障礙的折磨,還會伴有不同程度的其他症狀。1、油脂面、多汗。70%—80%帕金森病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表現為皮脂溢、多汗等,患者的前額總是油光發亮。2、嗅覺減退和便秘。嗅覺減退和便秘可能是帕金森病早期表現。
  • 疾病科普—帕金森:最致命的危害
    目前,全球帕金森病患者數量超過500萬,其中近300萬的帕金森病患者在中國。帕金森病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進展性神經系統變性疾病,65歲以上老年人的帕金森病發病率為1.7%,且呈年輕化趨勢發展。
  • 「不抖」的帕金森病更容易被誤診,帕金森患者怎麼避免被誤診?
    當帕金森患者出現震顫、手抖等症狀之後,已經是進入了帕金森病典型症狀的臨床期,而對於大部分帕金森患者來說,還有一個尤為重要的一個階段是「前驅期」,也就是在帕金森病典型運動症狀出現以前,有些特異性表現已經開始早期預警了。
  • 世界帕金森日 :讓生命不再顫抖
    昨天是第24個"世界帕金森日"。近些年來,帕金森患病人數不斷上升,全球帕金森病患者已超過1000萬。
  • 世界帕金森病日 | 如何正確認識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以運動障礙為主要表現。一旦發病,病程呈進行性進展加重,但是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其發展速度較慢,一般早期患者多因靜止性震顫起病,開始時常常累及一側單個肢體,逐漸加重以後逐漸累及同側的上肢或下肢,再進展至對側的上肢和下肢,呈N字型進展發病,末期患者會出現全身僵硬,臥床不起,從發病最早到發病末期一般都在10-15年之間。近年來DBS手術可使患者提高生活質量,手術受益時長可高達10年。
  • 帕金森病患者想康復 動起來--中國數字科技館
    >  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進行性中樞神經變性疾病。為了控制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障礙症狀,延緩病情發展,改善生活質量,需要融入多種手段綜合治療。近年來,帕金森病的運動治療已經成為臨床工作者關注的熱點。  運動療法在帕金森病的治療中有著實實在在的作用,如:  1. 腹式呼吸增大肺活量,提高運動耐力;  2.
  • 世界帕金森病日|正確認識「帕金森」,知「帕」不怕
    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而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顯得尤為不易,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稱「震顫麻痺」,距今被認識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好發於中老年的一種神經系統變性疾病,65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為1.7%左右,並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而伴有遺傳基因突變的帕金森病患者的發病年齡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