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的第二次生命——帕金森患者在什麼階段植入腦起搏器

2020-12-23 健康界

一、腦起搏器--腦深部電刺激療法(DeepBrain Stimulation,DBS)

帕金森病是一種進展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是位列腫瘤、心腦血管病之後的中老年人第三大疾病,目前全世界範圍內的帕金森病患者已經超過1000萬,中國的帕金森病人佔全球的50%。帕金森病起病通常表現為四肢顫抖、運動不靈活、走路易跌倒等,除此之外,還會伴隨便秘、睡眠障礙、情緒低落等一系列非運動症狀,重者生活不能自理,給家庭帶來極大負擔。

二、得了帕金森病並不可怕

在保持積極樂觀心態和合作配合的態度前提下,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在正規的藥物治療,適時的手術治療(腦深部電刺激植入術, 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配合個體化康復鍛鍊,能夠顯著提高日常生活質量,回歸正常社會生活。

帕金森病早期對帕金森病藥物反應良好,服用後幾乎可以完全緩解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症狀,俗稱「蜜月期」;

但隨著疾病發展至進展期(也稱中-晚期),患者會出現一系列的併發症,如運動波動及異動症,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重者可能致殘。

一旦出現併發症,目前臨床的解決方案是在合理用藥的基礎上實施腦深部電刺激植入手術治療。中國帕金森病腦深部電刺激療法專家共識2012版中也明確指出DBS療法是治療中晚期帕金森病的有效方法。

三、那麼帕金森病患者該在什麼階段考慮手術治療,植入腦起搏器呢?

帕金森病進展期(中-晚期)出現運動併發症即運動波動及異動症時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我是帕金森病患者,我適合做DBS手術嗎?

帕金森病患者的逐漸年輕化,這使得帕金森病不再是老年化的代名詞,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甚至是兒童都被檢測出帕金森病。如果年輕朋友出現手抖、運動遲緩、異常姿勢等問題,一定要重視,警惕是帕金森病的症狀,雖說還沒有根治的方法,但是腦深部電刺激手術,術後99%的帕金森病症狀會得到改善,希望更多的帕金森病患者可以回到正常的生活。

相關焦點

  • ROSA機器人輔助植入腦起搏器 精準治療造福帕金森病患者
    天津北方網訊:近日,市第一中心醫院神經外科在ROSA手術機器人輔助下,成功為一名帕金森病患者植入腦起搏器。在ROSA機器人輔助下,手術定位精準、創傷更小,精準的治療為帕金森病患者帶來福音。
  • 湖北省首個帕金森病MDT團隊在漢組建 「老帕友」植入腦起搏器獲新生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林琳 通訊員鄒亞琴) 逾百項的術前測評、100多道手術程序、在米粒大小的丘腦神經核團組織內精準植入刺激電極、從上萬種組合方案中挑選最佳的術後程控模式……這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組建的湖北省首個帕金森病MDT團隊對待每一位適合植入腦起搏器的帕金森病患者必經的流程
  • 【六院新聞】我院神經外科成功開展腦起搏器植入手術 為帕金森病...
    【六院新聞】我院神經外科成功開展腦起搏器植入手術 為帕金森病患者「重啟人生」 2021-01-13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何越來越多的帕金森病患者選擇DBS手術?|帕金森病|藥物治療|DBS|...
    帕金森病症狀「因人而異」  根據《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每一例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先後或同時表現出運動症狀和非運動症狀,但在整個病程中都會伴有這兩類症狀,有時會產生多種非運動症狀。不僅運動症狀影響了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非運動症狀也明顯幹擾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 危害帕金森病患者生命的「第一(沙)手」
    吞咽困難、嗆咳是帕金森病常見的症狀之一,也是導致患者吸入性肺炎、惡病質的主要原因,而吸入性肺炎常常是危及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生命的重要原因。臨床上帕金森病患者自覺吞咽功能障礙者較少,僅佔9%~23%,但吞咽造影檢查95%的患者顯示異常。
  • 醫生巧裝「腦起搏器」 讓70歲帕金森患者回歸正常生活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林琳 通訊員馬遙遙)70歲老人受帕金森病困擾6年多,近段時間症狀加重,藥物已難以控制,經常手舞足蹈,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10月18日,武漢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為她裝上了「腦起搏器」,老人不久就將回歸正常生活。
  • 帕金森氏病有了希望,「腦起搏器」之父——本納比正在進行近紅外光...
    帕金森氏病是困擾人類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前沿話題講堂上,「腦起搏器」之父——阿里姆·路易斯·本納比教授,介紹了一種使用近紅外光照射腦組織的帕金森氏病最新療法。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組建全省首個帕金森病MDT團隊
    逾百項的術前測評、100多道手術程序、在米粒大小的丘腦神經核團組織內精準植入刺激電極、從上萬種組合方案中挑選最佳的術後程控模式……這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組建的湖北省首個帕金森病MDT團隊對待每一位適合植入腦起搏器的帕金森病患者必經的流程。
  • 湖北首家「帕金森病多學科診療中心」在漢成立
    經病友介紹,周先生輾轉來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並於不久前進行了植入腦起搏器。自此,他終於又可以生活自理,甚至可以幫助家裡幹農活,這次他還給主刀醫生劉寶輝副教授帶來了最好消息,他已經找到一份保安的工作,即將赴上海打工,開啟一段美好的新生。成功「逆襲」的周先生,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多學科診療團隊造福百餘例帕金森患者的縮影。
  • 「不抖」的帕金森病更容易被誤診,帕金森患者怎麼避免被誤診?
    當帕金森患者出現震顫、手抖等症狀之後,已經是進入了帕金森病典型症狀的臨床期,而對於大部分帕金森患者來說,還有一個尤為重要的一個階段是「前驅期」,也就是在帕金森病典型運動症狀出現以前,有些特異性表現已經開始早期預警了。
  • 世界帕金森病日談帕金森病患者的復健
    1817年,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發現一些老年人經常有手足震顫、身體發僵、行動遲緩等症狀,稱其為「震顫麻痺」。以後其他醫生就用「帕金森病」來描述這種病。為紀念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傑出貢獻,後人在1997年將他的生日4月11日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老年人多見。
  • 患者的福音!幹細胞成為治療帕金森的關鍵
    全世界約有500萬患者正在受著帕金森病的困擾,近幾年,帕金森患者也趨於年輕化,「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佔據總患者人數的10%左右。 目前,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帕金森病在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多處於Ⅰ/Ⅱ期臨床試驗階段。 2013年,我國學者在納入3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臨床試驗中,將製作的神經幹細胞混懸液植入受試者體內,移植前後分別對帕金森病患者進行評分。結果表明神經幹細胞在體外進行了穩定的擴增,並且具有分化為星形膠質細胞、神經元和少突膠質細胞的能力。
  • 【知帕不怕】帕金森病的前世今生——帕金森病的由來和帕金森患者的權利
    雖然帕金森博士的描述不很全面(比如說沒有提到肌強直、面具臉),但Charcot認為帕金森博士是研究震顫麻痺的先驅,因此,他將此病命名為「帕金森病」。         其他常見稱呼有震顫麻痺綜合症、帕金森綜合症等,中國大陸稱作帕金森病,臺灣稱作帕金森氏症,港澳稱作柏金遜症。
  • 帕金森病患者還應注意哪些身體變化?
    帕金森病一旦發生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漸進性加重,有證據提示在疾病早期階段的病程進展較後期階段要快,因此一旦早期診斷,應儘早開始治療。爭取掌握疾病的治療時機,不要等到生活質量下降的時候才開始治療,對今後帕金森病的整個治療成敗具有關鍵性的作用。
  • 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按下復工「快捷鍵」 完成3例帕金森病手術
    3月19日上午,在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三病區,帕金森病患者王某在家人和醫護人員的鼓勵下,進入手術室。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三病區主任、王某的主治醫生王俊告訴記者,這是該院今年進行的第3例帕金森病手術。王俊在為患者做術前檢查。今年71歲的王某是澧縣人,2012年確診為帕金森病。「四肢顫抖、僵硬,運動遲緩。」
  • 帕金森氏病有什麼新療法?|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帕金森氏病是困擾人類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前沿話題講堂上,「腦起搏器」之父——阿里姆·路易斯·本納比教授,介紹了一種使用近紅外光照射腦組織的帕金森氏病最新療法。
  • 帕金森:不只是「抖」那麼簡單
    帕金森病是世界上第二大神經系統變性疾病。 詳解「腦起搏器」和「電子藥物」 邱吉慶:現在被越來越多患者選擇的腦深部電刺激療術,俗稱「腦起搏器」,它是一套精密的微電子器械,在患者腦內特定的神經核團植入電極
  • 帕金森病患者除治療外「康復的目的」是什麼?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老年人多見,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40歲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較少見。我國65歲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約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為散發病例,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紋狀體DA含量顯著性減少而致病。
  • 帕金森病患者腰直不起來該怎麼辦?
    帕金森病患者腰直不起來該怎麼辦?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神經內科應用肉毒毒素技術治療軀幹姿勢異常、流涎等各種帕金森病併發症,率先在國內建立了複雜性痙攣及肌張力障礙高選擇性肉毒毒素治療技術,相關成果獲得了國家級科技進步獎項。謝老伯患帕金森病7年餘,平時定期看醫生,規律服藥,堅持參加鍛鍊,身體狀況一直保持得很好。然而近來謝老伯發現自己彎腰越來越嚴重,已經快彎到了90度,行走不穩,而且腰背部疼得厲害。
  • 世界帕金森日 | 帕金森病患者便秘怎麼辦?試試中醫藥調理
    其實帕金森病除了這些運動症狀外,一些非運動症狀包括便秘、多汗、尿頻、失眠、抑鬱等也同樣是帕金森病的表現。其中「便秘」可以說是最讓帕金森患者最為苦惱的問題之一。便秘在帕金森病患者中普遍存在。大約60%-80%的帕金森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便秘,表現大便次數少,大便乾結、或者大便並不乾結,就是排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