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請纓 獻身使命(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2020-12-18 瀟湘晨報

據新華社電 (記者梅世雄)不久前,第83集團軍某合成旅一營三連官兵又一次來到老連長楊根思雕像前,敬獻花籃、寄託哀思。「我們緬懷老連長,也緬懷老連長式的好兵楊樹朋,他用生命傳承了老連長的精神。」連長李照隆說。

1983年,楊樹朋出生在山東萊蕪一個軍人世家,一家3代有8位軍人。2001年,他參軍入伍,來到「楊根思連」這支英雄的連隊。「當兵,就要當老連長楊根思那樣的好兵。」楊樹朋生前說。

入伍10多年,楊樹朋成為全旅聞名的特級射手;堅持帶頭攻堅克難完成任務,先後參加重大演習、抗洪搶險、抗震救災、維穩處突等多樣化軍事任務40多次。

2015年9月,旅奉命抽組中國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作為家中的獨子,四級軍士長楊樹朋瞞著家人偷偷遞交了申請書。在南蘇丹的每一天,楊樹朋和戰友們都直面死神。儘管一再小心,意外還是發生了。

當地時間2016年7月8日,南蘇丹發生激烈交火,中國維和步兵營第一時間進入一級戰備。楊樹朋擔任步戰車炮手前往哨位執行任務,一直堅守戰位長達15個小時。

7月10日,南蘇丹再次發生激烈交火,交火位置直逼哨位一線。原本不用參加當日執勤任務的楊樹朋,找到連長主動請戰。就這樣,楊樹朋再次奔赴哨位。楊樹朋乘坐的105號步戰車遭一枚火箭彈襲擊,他當時正在炮塔擔負警戒射擊任務,身受重傷。

楊樹朋犧牲後,被上級追記一等功。如今,楊樹朋和他的老連長楊根思一樣,成為「楊根思連」官兵的精神旗幟。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劉英:「赤心獻革命,決然無返顧」
    原標題:【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劉英:「赤心獻革命,決然無返顧」  浙江金華永康方巖馬頭山麓,松柏挺拔,莊嚴肅穆,條石鋪砌的劉英烈士陵園坐落於此,供人瞻仰,緬懷著浙南遊擊根據地創建人劉英。
  • 無限忠誠 獻身使命(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2008年3月,為了確保奧運聖火登頂珠峰,郭毅力先後3次率隊實地勘察,制定了應對交通事故、自然災害、車輛故障等六大類18種突發情況的預案,並實地進行實兵演練。4月28日8時50分,郭毅力率隊經過670公裡的長途跋涉,護衛聖火到達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郭毅力對練兵備戰工作極其嚴苛。
  • 烈火青春 捨己救人(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獲知楊科璋犧牲的消息,很多人自發來到當地廣場,點燃心形蠟燭,拉起寫有「悼念消防英雄楊科璋」字樣的條幅,不少市民紛紛落淚。2015年6月1日,公安部批准楊科璋同志為烈士,並頒發獻身國防金質紀念章。在生死關頭,楊科璋捨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他的烈火青春,如流星划過,讓人淚目,也讓人銘記。
  •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謝樵:為救援泅渡堰塞湖,犧牲時只有24歲
    新華社發新華社昆明4月25日電(記者王研)6.5級大地震後,為救援遇險群眾,他主動請纓泅渡堰塞湖,卻再也沒能回來——原雲南省公安邊防總隊醫院衛生員謝樵犧牲時,只有24歲。1990年出生的謝樵是福建寧德人,2008年12月入伍後,他主動提出要到條件最艱苦的怒江支隊去鍛鍊。
  • 赴湯蹈火 捨生忘死(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據新華社電(記者吳文詡)面對迅速蔓延的火勢,35歲的劉洪坤主動請纓,多次深入火場。然而,火勢引發部分建築物坍塌導致他壯烈犧牲。劉洪坤,1978年6月出生,2002年6月入黨,生前為北京市公安消防總隊石景山支隊司令部參謀長。
  • 臨危不懼 英勇無畏(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他就是陸錦棠烈士。陸錦棠,1961年出生,廣東省新會市棠下鎮人,生前是廣東省新會市公安局棠下派出所民警,一級警司。2000年2月1日,農曆十二月廿六,連續值班兩天的陸錦棠原本準備申請補假休息一天。可早晨7點55分,他卻在派出所得知一個重要情況:10分鐘前,有一名外省男青年到棠下良東村引爆炸藥,已有一名村民被炸傷,情況十分緊急,派出所值班民警已經出發。
  •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豐碑不朽鑑忠勇——銘記犧牲在海地的...
    1月19日,8名烈士的靈柩由專機接運回國。懷揣忠誠之心,肩負使命重託,他們出色地完成了一項項任務,用生命鑄就了維和的利劍。十年匆匆,我們從來沒有忘記過這8名可親可敬的戰友——這是朱曉平像(資料照片)。延續著英烈們為之獻身的光榮事業,光大著英烈們點燃的理想火炬,戰友們必將以無限忠誠和熱血擔當,投身大國維和事業,時刻準備著為維護世界和平再立新功。
  • 9月30日烈士紀念日寄語一句話 9.30向烈士致敬怎麼發
    9月30日是烈士紀念日,一個值得銘記於心的日子。可以告慰先烈的是,從百年沉淪到百年復興,我們即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爭做真心英雄,勇當逐夢先鋒,這是奮進新時代的號角。英雄前輩昂首開闢了歷史,我們更應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更加勇毅而沉穩的步伐邁向美好未來!
  • 勇擔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偉大的民族,在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燦爛瑰麗的中華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鴉片戰爭後,中國遭受了千年未有之變局,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國家積貧積弱,社會戰亂不已,人民生靈塗炭。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無數仁人志士奮起尋求救國救民、振興中華的道路,但都壯志未酬,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
  • 科研報國 一生「追光」(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這是國際上首次觀察到這一譜區的螢光輻射。然而,當時的外國專家認為,馬祖光的成果是使用國外的實驗設備取得的,在論文中把馬祖光的名字寫在了第三位。馬祖光據理力爭,最終,這項發現被認定只屬於他一個人。「我爭的是國家的聲譽、國人的尊嚴。這是中國人做出來的,榮譽應該屬於中國。」馬祖光說。
  • 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致敬!
    1949年9月30日,共和國締造者在天安門廣場執鍁鏟土,為人民英雄紀念碑莊嚴奠基;65年後的這一天,新中國迎來首個法定烈士紀念日,深情緬懷為民族復興偉大事業捐軀的無數先烈。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90年代的語文教材中,有一篇課文是講紀念碑的。文中關於漢白玉浮雕壁畫讓人印象深刻。「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勝利渡長江,解放全中國』的浮雕,是十幅浮雕中最大的一幅。」
  •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黃大年:生命,為祖國澎湃
    他在入黨志願書中寫道:人的生命相對歷史的長河不過是短暫的一現,隨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歷史向前發展,我覺得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他傾盡心血為國育才,主動擔任本科層次「李四光實驗班」的班主任,言傳身教、誨人不倦,叮囑學生「出去了要回來,出息了要報國」,為國家培養出一批「出得去、回得來」的優秀科技人才。  最後清醒的日子,他還倚在床上、打著點滴,為學生們答疑。他記掛團隊裡的姚永明參評副教授,硬是用顫抖的手,寫下一段歪歪扭扭的推薦語。
  •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半生戎馬半生歌:人民藝術家閻肅
    在與戰士的交流中,他立志從軍,為英雄寫歌,並於1953年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從第一首空軍題材歌曲《只因我的小銀燕是祖國造》,他一發而不可收,《我愛祖國的藍天》《軍營男子漢》《長城長》《雲霄天兵》……盤點其一生創作的1000多部(首)作品,三分之二都是軍旅題材。
  • 楊樹朋:主動請纓 獻身使命
    2001年,他參軍入伍,來到「楊根思連」這支英雄的連隊。「當兵,就要當老連長楊根思那樣的好兵。」楊樹朋生前說。   入伍10多年,楊樹朋成為全旅聞名的特級射手;堅持帶頭攻堅克難完成任務,先後參加重大演習、抗洪搶險、抗震救災、維穩處突等多樣化軍事任務40多次。   2015年9月,旅奉命抽組中國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作為家中的獨子,四級軍士長楊樹朋瞞著家人偷偷遞交了申請書。
  • 殊死搏鬥 寫就忠誠(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他用年輕的生命書寫了忠誠,用熱血踐行了使命。」保山邊境管理支隊副支隊長寸松柏說。《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12日 15 版)
  • 祭英烈留言寄語10字 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寄語簡短緬懷烈士句子
    ,民族復興中國夢!  3、不忘烈士拋忠骨,民族復興中國夢。  4、清明節裡,讓我們共同緬懷先烈,寄託我們的哀思……  5、先烈永不忘,立志更堅強。復興中華路,共創偉業煌。  6、切悼念那些為新中國誕生而獻身的英烈和偉人們,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有現在的幸福生活!因為他們,我們才有現在的國際地位!因為他們,中華民族才又一次傲立世界民族之林。
  • 以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砥礪民族復興力量
    以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砥礪民族復興力量 2020-09-29 14:30:59 這一天,距離他們長眠他鄉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這一天,距離我國第七個烈士紀念日還有三天;再過四天,我們就將迎來新中國第七十一個華誕。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無數英雄先烈是我們民族的脊梁,是我們不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所在。
  • 主動請纓 心懷大愛奔赴疫情防控調查一線
    他主動請纓,要求能允許他到一線參與疫情防控調查工作。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周勇同志,縣政府副縣長吳小平聞訊後,賡即看望慰問了何暉同志。周勇同志表示,何暉同志臨危請纓,主動投身一線、獻身一線,體現了醫務工作者的真誠、暖心和大愛,共產黨人的擔當、責任和使命。
  •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邱光華:雄鷹出擊為人民
    邱光華為黨和人民飛行一生、奉獻一生的英雄事跡鼓舞激勵著官兵。這些年來,每逢重大任務,官兵們都要在此宣誓動員;每次取得佳績,官兵們都要在此向英雄報告。  邱光華,羌族,四川茂縣人,1974年4月入伍,1976年6月入黨,我軍第一代少數民族飛行員,歷任原成都軍區某陸航團飛行員、副大隊長、大隊長。  上世紀90年代初,我軍裝備某新型運輸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