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花豹公民」,偶爾吃吃人

2020-12-16 騰訊網

「在印度大都市孟買市中心,

桑賈伊·甘地(Sanjay Gandhi)國家公園裡,

我們坐在公園邊緣的小路一側,

等待著花豹出現。」

這裡,

是人與花豹共同生存的地方。

等到整座城市沉睡,

花豹便會溜進大街小巷,

捕食獵物。

雖然很少見,

但它們也會吃人。

在紅外相機的閃光燈和孟買城區的燈光照耀下,一頭花豹在印度桑賈伊·甘地(Sanjay Gandhi)國家公園邊緣悄悄走過。

一個周日夜晚,

一個兩歲的小男孩Sai Mandlik

被花豹拖走了

——這已經是久納爾地區(Junnar)

兩周內發生的第三起花豹吃人事件。

花豹必須要學著與人類共同生存,

人類也一樣。

(※久納爾Junnar,是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Pune縣的一個城鎮)

本圖攝影:FRANS LANTING,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撰文:RICHARD CONNIFF

攝影:STEVE WINTER

本圖攝影:Beverly Joubert

在印度,

人們對於花豹的容忍度普遍偏高

因此,

這裡是擁擠世界裡真正的生存測試場

而且可能還是一個典範。

在孟買桑賈伊·甘地國家公園及周圍

生活著大約35頭花豹。

環伺四周的

人口密度為紐約兩倍的城市。

沒有因人類的存在而卻步——

花豹反而在這裡興旺繁盛起來。

南非薩比森保護區(Sabi Sand Reserve)裡的一頭母花豹把獵物拖到樹上,妥善保護。雖然體型不大,但花豹能獵殺比自己大幾倍的動物。

當地人對於花豹

始終保持一種複雜心態

一方面,

人們欣賞、崇尚花豹;

另一方面,

人們也畏懼它們,

花豹可能會吃家畜、傷人

——甚至將一位60歲的老太太肢解。

而有一些人

射殺、誘捕、毒害、吊死花豹,

甚至把煤油潑在困住的花豹身上,

扔一根火柴,

平靜地拍攝花豹在火焰中扭動身體,

看它們慢慢死去。

這裡的人和豹在對待對方的時候,

都展現出極兇殘的一面。

孟買居民散步的小路上常有花豹出沒。

然而,

花豹已經與我們形影難離

——它們別無選擇。

人類不斷擴張

蠶食著花豹的棲息地。

在許多地方,

花豹僅存的生存空間

都與人類毗鄰。

2012年7月,印度西孟加拉邦的森林守衛們正在慌忙應對花豹襲人事件。這頭大貓攻擊了6人之後才被制服。

圖源:AFP/GETTY IMAGES

人類對花豹的恐懼,

雖然源於花豹傷人事件,

但其實在印度,

死於文明社會的人數

比死於荒野的人數多得多。

花豹殺人事件屢見報端,

部分原因在於這類事件恰恰並不常見,

也在於它能觸動人類靈魂深處原始的東西

在明亮的燈光下聚集成群,有助於增加居民們天黑後在戶外活動的安全感。

在鄉村地區,

當花豹襲擊事件發生時,

它們往往像可怕的海浪一樣

成群結隊而來。

這不僅令人疑惑:

即便是在孟買這樣的大城市

花豹都能與人類和平共處。

為什麼反而在鄉村地區

卻多發突然而猛烈的襲擊事件呢?

印度北部的科比特(Corbett)國家公園裡,野生動物部門的官員發現這頭花豹被誘捕陷阱困住。印度全國有703個保護區和13億人口,人與野生動物的衝突在所難免。

研究者們發現:

鄉村的人們曾經在花豹襲人之後,

集中捕捉併集體放生到其他地方。

而在重新安置這些花豹之後,

該地區的花豹襲人事件增加了325%

而其中致命案件的比例則翻了一番

南非薩比森狩獵保護區(Sabi Sand game reserve)與村莊、放牧牲畜的田地之間有一道圍牆。一頭六七個月大的小花豹正沿著圍牆走著。

因此,

針對周圍居民的講座

也開始宣傳更加宏觀的觀點:

在附近看到花豹並不構成「衝突」。

當地的花豹並非「迷途動物」或「入侵者」

——它們是當地居民。

花豹並非我們想的那樣嗜血。

某種程度上講,它們挺通情理的。

研究人員解釋道。

南非希德堡(Cederberg)荒原的一臺紅外相機拍到了這頭好望角小花豹沉穩的凝視。儘管這裡生活的花豹種群並非單獨的亞種,但在山地生活的它們的體型比熱帶草原上的同類要小一些。

然而,

這種觀點並不那麼容易被人接受。

居民們依然畏懼花豹;

林業部門的巡邏員們迫於各方的壓力,

還是會布置陷阱,

給人們營造出已經採取措施、

已經安全的假象;

被當作替罪羊的「問題」花豹

依然會被關進「救援」機構。

信仰基督教的祖魯人在南非德班附近舉行的一場儀式。這類儀式對昂貴豹皮的需求驅使著偷獵行為。環保組織Panthera推動使用人造毛皮,幫助保護野生貓科動物。

人與花豹的關係,

是一個混亂而又困難的問題。

研究人員說,

這是一段「共享空間的歷史」,

甚至稱之為「同吃共住」

而在這不可避免的尷尬相處過程中,

花豹與人類都會竭力避免衝突。

由於獵物眾多,加上幾乎不存在競爭者,斯裡蘭卡雅拉(Yala)國家公園裡的花豹數量眾多。隨著旅遊者發展,許多人們湧來觀看這種日夜遊蕩的動物。

找到人與花豹和諧共生的辦法,

不知道還需要多久。

可能慢慢地,

印度人與花豹共生的經驗,

不再是「超凡脫俗的例外」,

而更像是——

為人類不久後的生活方式所做的鋪墊。

在一座俯瞰孟買城的山丘上,一個人造的水坑吸引了桑賈伊·甘地國家公園裡的一頭花豹。

相關焦點

  • 一黑豹與一花豹現身印度,相處4年不離不棄,別的交配後各奔東西
    黑豹並不常見,它們喜歡生活在熱帶雨林裡,分布於馬來西亞、泰國、印度等地。據科學網有關數據顯示,現存豹子裡約有11%是黑豹。黑豹大部分被發現於東南亞,其中馬來半島佔90%的數量,非洲則比較少見。更奇怪的是,印度有1隻公黑豹與1隻母花豹生活在一起,4年不離不棄,白天趴樹上睡覺,夜晚藏暗處捕獵。
  • 花豹和黑豹野外同框,攝影師蹲守6天才拍到
    近日,印度的野生動物攝影師米森(Mithun)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一張特別的照片,照片中,一隻花豹和一隻黑豹以幾乎同樣的姿態面向鏡頭,它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好奇。尤其是那隻黑豹,眼睛看上去格外明亮,圓圓的腦袋顯得有幾分可愛。花豹和黑豹竟然在野外一起出現?
  • 悲劇狗:貓吃狗也吃,澳洲母野狗勾引,其他成員殺死吃掉
    出版科學文獻中記載的83次殺狗總結灰狼是野生食肉動物分布範圍最廣的動物,在很多地區與人、狗共存。狼總是殺死同域共存的狗,年均殺死數量不同。澳洲野犬在北美的許多地方,郊狼經常出現在郊區,食用人類垃圾,同時也會襲擊殺死貓與狗,雖然偶爾也會被狗反殺。郊狼殺死,偶爾吃掉寵物狗在許多研究中有報導。
  • 花豹大戰鬣狗,戰敗的鬣狗被花豹拖到了樹上,鬣狗不斷發出慘叫!
    花豹大戰鬣狗,戰敗的鬣狗被花豹拖到了樹上,鬣狗不斷發出慘叫! 在非洲草原上生活著大量的鬣狗,而它們也被人們稱作非洲二哥,這天鬣狗招惹了兇猛的花豹,並跟花豹進行了一場大戰,戰敗的鬣狗被花豹拖到了樹上,鬣狗不斷發出慘叫!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rlyl物種說】今日--花豹(Leopard)
    花豹,是屬貓科豹屬下一種動物,又名金錢豹。食肉目,貓科,頭小、耳短。分布範圍廣泛,包括非洲、中東、亞洲東部、西南及南部等地的森林、草原、樹叢。肉食性,以各種大小型哺乳動物為食。善於隱身的能手。屬於夜行動物,習慣在夜間狩獵。花豹行蹤不定,通常出沒於河邊或崎嶇的山區。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近危
  • 花豹和獵豹
    很多人會搞混非洲草原的花豹和獵豹。
  • 韓國人一年偶爾吃,紐西蘭人一年經常吃,中國人:都快被吃沒了!
    大家應該都知道,中國的美食多種多樣,但凡有外國人來到中國,都會誇讚中國的飲食文化,但有時候我們明明知道某樣食物很好吃,卻沒辦法吃到。有一種,韓國人一年偶爾吃,紐西蘭人一年經常吃,然而中國人:都被吃沒了!究竟是什麼東西呢?看完你就知道了。
  • 美洲豹與花豹,不同的環境造就了不同的命運!
    在眾多貓科動物外,除了老虎和獅子兩大巨頭外,下來就當屬「豹子」了,而豹子則又分為美洲豹和花豹。非洲豹對比下,花豹的分布就很廣了,從非洲一直到亞洲。共有9個亞種,分別是:非洲豹、波斯豹、阿拉伯豹、印度支那豹、印度花豹、斯裡蘭卡豹、爪哇豹、華北豹以及遠東豹,體型在60到100公斤,尤其是我們中國的華北豹,在老虎已經漸行漸遠的情況下,已經逐漸成為了森林中的王者。
  • 女子出差,吃遍了印度特色美食,直言回復:誰說印度沒有美食?
    隨著我們社會的經濟發達,每個人國家也是有著友好關係的相處,可以說我們國人經常去外地遊玩,或者洋人也睡經常居住我們國內,但是我們中國對印度的印象並不是特別的好,特別是在口碑美食方面,很多人都說印度沒有美食,也沒有什麼特色的美味小吃,並且還說印度的美食都不好吃,等等一些流言蜚語散傳國內
  • 看完國人吃雞蛋,再看到印度、日本人吃雞蛋,網友:慶幸我在中國
    看完咱中國自己人吃雞蛋,再看到印度、日本人吃雞蛋,不得不感慨一句:還是我國比較好,慶幸自己生在中國!一、中國人吃雞蛋在我國,雞蛋的吃法有很多種,可水煮、油煎、打湯、熬粥,或是和其他食材一同搭配。大家都了解,雞蛋的營養價值極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等,吃了對我們身體有極大的好處,相信有不少人每天都有吃一個雞蛋的好習慣吧,尤其是在早上的時候吃就更好了。
  • 繼秦嶺現野生金錢豹,印度發生豹吃人慘劇,男童被叼走吃剩半截
    上個月末, 金錢豹現身陝西秦嶺的野生動植物保護區,而且不是紅外線照相機拍攝到的,是工作人員用高清相機親手拍到,當時保護區相關工作人員在海拔2200米的地區巡檢時,偶然邂逅了一隻野生金錢豹(花豹),豹子和工作人員相距不到30米,隨後金錢豹消失在密林中。
  • 印度人民黨領導人批年輕人忘本:出國就吃牛肉,應多學習宗教經文
    據《印度斯坦時報》1月3日報導,印度人民黨領導人吉裡拉吉·辛格(Giriraj Singh)近日抨擊印度年輕人「忘本」,不尊重印度文化,出國就吃牛肉,他的這一言論引發了新的爭議。1月2日,這位印度人民黨(BJP)領導人兼工會部長表示,在教會學校接受教育的印度年輕人不尊重印度文化,出國後就開始吃牛肉。他說:「受過教會學校教育的學生將成為印度理工學院的學生、印度地方法官和警察局長。但由於對本國文化和宗教傳統缺乏了解,他們中的許多人在國外毫不忌諱,沉溺於吃牛肉。」
  • 印度的「水怪吃人」事件鯰魚
    根據外電報導,1991年,英國傘兵在有關部門指揮下,為了揭開尼斯湖怪水怪吃人之謎,進行了十分嚴格的秘密訓練,學習掌握高科技技術,做好了捕捉湖怪的各種準備。1993年8月7日破曉,英國傘兵秘密部隊用科學儀器探測到湖怪位置,等水怪浮出湖面,一位專家立刻向它發射塗有鎮靜劑的箭。這箭rig0件大約有1米長,擊中了湖怪的肩部。鎮靜劑很快發揮作用,湖怪安靜下來。
  • 每天吃吃不起,偶爾清清腸不錯
    這家沙拉巨好吃啊,在某外賣軟體點的午餐,當減肥餐吃的,一開始是有大額的券,挺划算的,菠菜卷和雞胸沙拉都很好吃,雞蛋卷很贊,料也特別豐富,低脂那個醬味道特別好,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低脂,價格稍微有點高了,每天吃吃不起,偶爾清清腸不錯
  • 在印度街頭:哪些東西可以吃,哪些東西不可以吃?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在印度街頭:可以吃哪些東西,不可以吃哪些東西的歷史往事。
  • 科學家揭開祁連山荒漠貓神秘面紗,外表呆萌吃毒蛇,兇猛敢拼花豹
    性格孤僻:極具魅力的捕獵者,敢吃毒蛇,兇猛不遜花豹荒漠貓喜歡晝伏夜出,喜歡單獨活動,行蹤隱蔽,加之數量較少,因此人們很難覓得芳蹤。而恰恰是這樣,越是稀有,人們越想一睹它們的芳容,因此荒漠貓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 草原巨蜥躲避花豹,卻爬樹逃生,那不是自尋死路?
    在非洲草原中,就有攝影師拍攝到:一隻草原巨蜥為了躲避花豹,爬樹去躲避,卻不知花豹是最會爬樹的大貓,最終難逃食物鏈的弱肉強食法則。  在樹上的追捕中,花豹對草原巨蜥是虎視眈眈,緊緊在草原巨蜥後面追捕,不給一點機會逃生,在爬樹速度方面完全不輸草原巨蜥,草原巨蜥這次是走投無路。
  • 花豹捕獲平頭哥,平頭哥拼命掙扎,鏡頭記錄全過程!
    花豹捕獲平頭哥,平頭哥拼命掙扎,鏡頭記錄全過程!花豹是一種非常兇猛的動物,但是即使是這樣,它也經常遇到制服不了的獵物,曾經一隻花豹就遇到了豪豬,它們周旋了一番後,花豹非但沒有吃到美食,反而被扎了一身刺。
  • 減肥期間偶爾晚上大吃一頓會胖嗎 減肥大吃後怎麼補救
    減肥是愛美的人群終身進行的一件事,而在減肥期見需要控制飲食,但有時候控制不住偶爾會吃一頓,那麼減肥期間偶爾晚上大吃一頓會胖嗎?減肥期間偶爾晚上大吃一頓會胖嗎 不會。在減肥期間,吃的比較少,運動較多,體重一直在下降時,身體會認為處於在營養匱乏的環境中,會將平常攝入的每一點熱量都儲存起來,導致很多人減到一定程度就不再掉秤,而偶爾吃一頓大餐,可以對身體起到欺騙作用,讓身體重新認為處於營養旺盛的環境中,再開放更多熱量給肌肉消耗嗎,因此偶爾大吃一頓並不會變胖。
  • 羚羊與花豹作文500字15篇
    比賽開始了,花豹像箭一般衝了出去,而羚羊卻不緊不慢地跑了起來,因為他知道,像花豹這樣很快就會筋疲力盡的。果然,不出羚羊所料,花豹一會兒就放慢了速度。於是,他瞅準機會衝了上去,把花豹遠遠落在了後面。過了不久,當羚羊以不快不慢的速度跑著時,花豹又追了上來。羚羊不服氣,用最快的速度超過了花豹;而花豹也不甘示弱,又跑在了羚羊的前面……就這樣你追我趕,眼看就要到終點了,他們卻都沒了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