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在廣州市教育局的指引下,廣州市中小學的體育老師逆行而上在同學們的居家體育教學互動、鍛鍊身體方面做了很多細緻的工作,總結出了符合居家鍛鍊的好方法。特別是在校園足球方面的學習和互動方面,廣州市的中小學小隊員們因地制宜主動訓練,學習和踢球勞逸結合,利用足球促進自己的學習,形成了居家動起來爭做運動小達人、做品學兼優好少年的風尚。
當這場疫情到來時,廣州市海珠區後樂園街小學迅速行動,力推「線上交流學習,線下親子訓練」的方式,讓同學們寓學於樂、學有所獲。近日,後樂園街小學校長黃俊、副校長鄺麗敏以及體育老師肖樂彬接受了記者採訪,談起了這所廣州市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宅家親子練,強身抗疫情」的點滴細節。
受疫情影響,這個寒假比往年延長了,但居家防疫並沒有令同學們荒廢學習和鍛鍊。後樂園街小學按照省市區教育部門的整體部署,根據「延遲開學、停課不停學、開學後零起點教學」的原則為同學們開設了樂園雲課堂。「通過樂園雲課堂組織學生進行線上、線下學習,指導學生敬畏生命,正確認識病毒,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主學習的能力,及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後樂園街小學校長黃俊告訴記者。
黃校長表示,後樂園街小學在積極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也十分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因地制宜地為學生設計居家運動方案,倡議學生參加『宅家親子練,強身抗疫情』活動,組織學生主動參與居家體育鍛鍊,體驗鍛鍊的樂趣同時增加親子間的感情。通過『體鍛點讚卡』、 『鍛鍊小日記』、『身體素質記錄表』等針對不同水平學生而採用的不同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體育鍛鍊參與的評價,從而讓學生感受到運動的快樂,樹立主動鍛鍊、終生鍛鍊的意識。」
▲後樂園街小學的同學們居家鍛鍊瞬間
後樂園街小學創辦於1954年,座落在珠江南岸、白鵝潭畔,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多年來,堅持「立足今天,成就未來」為辦學理念,形成了以「足球文化」為核心的辦學特色。「校園足球」是後樂園街小學的一張亮麗的名片,這裡為國家足球隊、廣東和廣州足球隊培養了陳熙榮、孔國賢、溫志軍、麥廣粱、盧琳等大批優秀運動員。還湧現了熊熙、李晴潼等女足國字號隊員,鄭智銘、呂焯毅、鄭振賢、陳秦駿飛、李冠豪、張家傑等曾經留洋和正在留洋的球員也逐步成長。
作為一所足球特色學校,後樂園街小學又是如何做到讓暫別綠茵場的孩子們居家也能參與足球運動的呢?「我校體育科的老師利用網絡進行了深入的科組研討,結合學校足球特色項目發展需要、疫情防控期間保持停課不停練、居家條件有限等方面的考慮,創設了後樂園街小學『宅家不停練』居家足球課。目的在於,同學們即使居家,也能保證每周至少參加一次足球活動。」黃俊校長說。
何建榮老師為了讓同學們更加直觀、有效地參與練習,更是主動承擔教學視頻的拍攝工作。譚國信老師積極主動上各大平臺去搜集資源,利用平臺資源,篩選出與足球相關的素質練習內容供學生居家參考練習。「學生們有不懂的還可以通過答疑空間與老師們互動探討,一下子,我們的小隊員跟老師們溝通的平臺就因為足球而搭建起來了。」肖樂彬老師介紹到。
根據往年經驗,每年下學期開學不久後樂園街小學的足球隊就會參加廣州市中小學生足球聯賽、海珠區青少年校園足球(小學組)聯賽以及一些民間賽事,但受到此次疫情影響,同學們無法集中訓練。為此,後樂園街小學的體育老師們也是煞費苦心。
體育科肖樂彬老師告訴記者:「各支足球隊的教練們很快就針對居家訓練制定了訓練計劃。教練們根據高、中、低年齡組隊員能力、身體發展特點以及居家環境安排不同的練習內容。」
「低年齡組隊員以球性練習為主,通過各種結合球的訓練提高對球控制的能力;中年齡組隊員進行球性練習同時還會進行速度、靈敏素質練習,提高其改變速度、節奏的能力。高年齡組隊員除了安排球性練習、結合球的綜合練習還會建議隊員觀看比賽視頻分析並做記錄,以提高學生比賽場上的綜合運用能力。」肖老師介紹到。
▲後樂園街小學的隊員和足球老師們
在有著優秀足球傳統的後樂園街小學,在學業優秀同時兼具高超球技的孩子更是同學們心中的榜樣,在這個超長的假期裡,這些品學兼優的足球小將們成了同學們學習的表率。
後樂園街小學五年三班的梁琨成同學便是一位品學兼優的代表,在庚子新春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戰鬥中,他積極配合學校的安排,每天合理分配時間,進行不擾鄰的居家文明體育鍛鍊,堅持著自己喜愛的足球運動。
「梁琨成同學每天在家人陪伴下進行柔韌、敏捷、球性、搶斷攔截等各類基礎性訓練,」鄺麗敏副校長說:「在他的腦海裡堅信,鍛鍊是身體健康的源泉,身體是健康成長的保證。堅持運動,強身健體,為新學期做準備,也是為全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盡一份小小的力。」
▲後樂園街小學足球小將們的鍛鍊日記
同樣值得學習的還有葉繼源同學,他是後樂園街小學五年三班的班長,「在這個特殊的寒假,由於新冠病毒的蔓延,為了防止被傳染,要少聚集,少出門,於是同學們宅在家裡學習、鍛鍊,他也想方設法來鍛鍊。他在家裡移動桌椅,騰空客廳,做成一個小型球場,在家進行足球遊戲。他不僅愛好足球,還是學校裡的跳繩『小王子』,一分鐘跳繩能跳216下。」鄺麗敏副校長說。
為了讓學生在學習之餘能夠積極主動參加體育鍛鍊,體驗鍛鍊的樂趣同時增加親子間的感情,後樂園街小學體育科向每位家長發出《後樂園街小學體育科致家長的一封信》,提出了「停課不停學、不停運動」的倡議。結合鍛鍊項目,將同學們的運動水平做出分級,針對水平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評價方式與追蹤方法。
比如水平一的學生會與家長共同製作創意「體鍛點讚卡」。學生參加體育鍛鍊後,若鍛鍊情況達到或超出自己預期目標,即可在「體鍛點讚卡」上進行點讚。如果當天進行了親子鍛鍊,家長也可以根據鍛鍊情況進行點讚。
▲關明宇同學的鍛鍊日記
水平二學生製作「鍛鍊小日記」記錄本。參加體育鍛鍊後,學生根據鍛鍊情況在記錄本上記錄自己的鍛鍊體驗,比如記錄體育練習次數的增加、規定時間內完成練習次數的突破或親子練習過程中出現的趣事、難忘的經歷等。如果當天進行了親子鍛鍊,家長也可以根據鍛鍊情況一同參與記錄。
水平三學生制定「身體素質記錄表」,記錄表形式不限(可以是表格、圖表或折線圖等等)。以仰臥起坐為例,記錄完成一組練習的次數。經過一段時間後,將記錄的數據進行對比,看看是否取得進步,是否能更好地完成練習,身體方面出現了什麼變化。如果當天進行了親子鍛鍊,也可以將家長的鍛鍊情況一同記錄並作對比。
後樂園街小學副校長鄺麗敏表示,經過一段時間後,體育老師會進行登記點評。這樣,既避免了繁瑣的打卡籤到,又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運動的快樂,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和身體素質,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樹立主動鍛鍊、終生鍛鍊的意識。
足球報記者:王偉
足球報新媒體編輯:蘇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