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運動中的虛和實是指運動時肢體力量的輕重、動力的大小、意識的有無、動作的主次、支撐體重壓力的多寡等等。
比如弓步,前腿謂之實,後腿相對謂之虛。又如虛步,支撐體重的一足謂之實,輕點地面的另一足謂之虛。
又如「摟膝拗步」式的上肢動作,前推的掌謂之實,摟膝後按於胯側的另一掌謂之虛。
又如「搬攔捶」式,搬拳時,滾壓纏繞有勁的前臂謂之實,虛握之拳反謂之虛。又如「蹬腳」式,蹬出的腿謂之實,同側助勢的手謂之虛。在蹬出的腳掌中,著力的腳跟謂之實,足尖謂之虛。
又如「左手揮琵琶」式,右側身體為實,右手後拽置於體前為實,左側身體為虛,左手前挑為虛。
練太極拳時虛與實是相對而言的,虛不是完全無勁,實也不是絕對的充足。
怎樣做到虛實分清?
虛實分清是太極拳演練技法上的一大關鍵,也是技擊的基礎。對於功夫深淺不同的鍛鍊者,虛實分清的要求也不同。
對於初學者,虛實分清主要講的是下肢動作,在步型、步法上要分清兩足的虛與實,主要就在於掌握正確的步型和動作時身體重心的位置。
如做弓步動作。前弓腿必須做到膝與足尖上下對直,兩點連線與地面垂直,後腿自然伸直,並且前後兩足跟有一定的橫向距離,使身體重心線落於兩足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與後三分之二的連結點上。這時前足支承了大部分體重,謂之實,後足只支承小部分體重,謂之虛。
又如做虛步動作,後腿承受了絕大部分體重,重心線落於足跟,前足虛點地面,作為一個支點承受極少部分體重。如果重心線落到兩足中間或後腳足趾前,則是虛實不分了,也可謂之雙重。
步法上,也要虛實分清。前進時,先移重心,落於前腿上,屈膝坐穩,然後挪動後足向前上步,待重心進一步穩定後再提膝邁步,自然地把腿向前伸出,足跟著地(此時不可移動重心)。足跟著地後,再慢慢屈膝,將重心前移,壓於該腿上,使全腳掌著地用力站穩。
這就是所謂「邁步如貓行」,說明做到虛實分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