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全了,太極拳常用術語解讀,初學者一定不要錯過

2020-08-11 太極那些事

虛靈頂勁、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氣沉丹田……這些太極術語是什麼意思?怎麼理解?如何做到?

本文梳理了太極拳常見術語,將這些常用術語一一講透。喜歡的話,別忘了收藏轉發。

1、何謂「虛靈頂勁」?

答:練拳時,頭容正直、不俯不仰、不左右歪斜。頦(下巴)微內收,猶如頭上頂著一滿碗水或者有繩子提著,亦稱「頂頭懸」或「百會(頭頂穴位)朝天」,此勢對全身的中正安舒有提挈作用,亦顯精神振作而穩健含蓄。

但注意,頂勁要自然,若有若無,不可硬往上頂。「用力項僵,氣血不能流通。」

2、何謂「沉肩墜肘」?

答:肩為上肢首要環節,要松沉靈活。不可聳起,亦不可後張或前扣。聳肩則氣不易下沉,動作不穩,肘要下垂,自然彎曲,不可僵直,肘懸則氣不能沉,肘僵則氣不能通,上肢不柔。手臂下落時,必以兩肘下沉帶動兩掌下按。

沉肩墜肘,亦不可用意過分,反致緊張。上臂不可緊靠身體,腋下要虛,「肘不貼肋」,以保持靈活。

3、何謂「含胸拔背」?

答:胸部要舒松自然,不要挺,也不要顯然內收,有人「含胸」,將兩肩前裹,胸部縮回,這叫凹胸,會練成駝背的。簡單地說,含胸就是不挺胸,無後仰之忌,利於氣沉丹田。

拔背:背要舒展,拔背不是提背,更不是弓背。拔者,放鬆拔長也,脊椎骨在背部,乃上體之中樞,背松則氣順,體態中正。所謂「氣貼於背」,「力由脊發」也。能含胸則自能拔背。

4、何謂「氣沉丹田」?

答:氣者,內氣也。丹田者,臍下三寸,乃小腹部。丹田為人體之重心,中氣之樞紐。所謂「氣沉丹田」,即以丹田為中氣運行之根基,無論何時,得保持重心的穩定,含胸拔背而勿使俯仰,沉肩墜肘而勿使漂浮,主宰於腰而勿使散亂,虛實分明而勿使僵滯,皆有氣沉丹田之意。因此,「氣沉丹田」不是也不必「意守丹田」。只要做到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動作以腰為軸,虛實分明,自會有「氣沉丹田」之效。更不必故意鼓肚或凹腹。

氣非呼吸之氣,故不以呼吸之進出而論氣沉丹田。顧留馨說,一呼一吸,總是「氣沉丹田」與「氣不沉丹田」交替進行的,並認為「氣宜鼓蕩」說明了「氣沉丹田」不是絕對的。按此說法,在呼吸之時,丹田就沒有「氣」了,還談什麼「氣遍身軀」、「中氣貫足」!氣在「鼓蕩」之時就不沉丹田,那麼,「氣宜鼓蕩」就是「氣宜不沉丹田」了,豈非笑話,在這種錯誤理論指導下,有人把意念放在腹部,憋氣鼓肚,實則違反了中正安舒、氣沉丹田的原則。

5、何謂「尾閭中正」?

答:尾閭,傳說中海水所歸之處。嵇康《養生論》有「或益之以畎澮,或洩之以尾閭」。尾閭中正,要求上體正直,不可歪斜,更忌扭曲,凡轉身處,腰、胯、肩同時轉動。

6、何謂「斂臀」?

答:斂,收攏也。臀部不可突出或左右搖擺,有人易犯撅屁股的毛病,或彎腰或突臀,或挺胸撅臀都不正確。要使臀部如正身坐凳一樣,自然而然。當然,也勿使臀部故意前攻而上體後傾。斂臀與尾閭中正是一致的,皆利於氣沉丹田。

7、腰的作用和要求若何?

答:腰為全身之主宰。拳論云:「命意源頭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間」,「氣如車輪,腰如車軸」, 有不得機勢處,「其病必於腰腿求之」,故松腰為練拳之關鍵要領,能松腰才能氣沉丹田,能松腰才能靈活穩健。太極拳的虛實變幻,皆應由腰轉動,只有以腰為軸,動作才能做到上下相隨,也利於對內臟的自我按摩,增強生機。太極拳四肢的動作,實則是腰腹的動作,非如此,斷不能達到輕靈沉著而鍛鍊全身之效。

8、何謂撐襠,裹襠,吊襠?

答:拳訣云:「順項貫頂兩膀松,束肋下氣把襠撐。」襠即胯下二便門之間的會陰部位。氣功學認為:會陰為大小周天運行必經之地,亦是易漏氣之處。故有吊頂提肛之要領,襠易圓而虛。撐襠,兩胯撐開,不可夾住,襠自然能圓。裹襠,兩膝內向裡扣,猶騎馬勢。裹襠不是夾襠,與撐襠並不矛盾。吊襠,不是往下吊,而是往上提,如忍便狀,勿使丹田之氣外溢。

9、對膝的要求若何?

答:膝要放鬆,自然柔和,以利於氣血運行。抬腿伸足,皆以大腿肌肉帶動小腿,膝關節自然隨之轉動。切不可著力於膝,太極拳本可治癒關節炎,若不得要領反使關節僵硬,氣滯於膝,以至腫脹。有人講提膝時要把力量集中於膝尖,乃火上潑油,害處極大。

拳勢高低與膝關節的負擔關係極大,應按體質適當調整。但無論架子高低,弓腿之膝部不可超過足尖,否則膝部過分緊張,亦失之靈活穩健。

10、對足的要求若何?

答:足為一身之根,要求平實踏地,穩固不搖。,邁步時不可全腳掌同時起落。上步先落腳跟,退步先落腳尖,然後緩緩踏平,抬足一拳為宜,不可過高。前足方向要正,後足成45度至60度。尤需注意兩足之左右距離要保持最少一拳寬,不能在前後一條線上,否則失之穩健。楊氏太極拳傳統套路,除提手上勢等個別動作外,身體後坐皆不抬前足尖。

11、對眼、耳、口的要求若何?

答:眼法相當重要,眼寓神,不可怒目而視,亦不可朦朧似睡。閉眼練拳為圖靜,有失精神,眼隨手轉,以眼領手,但不是老盯著手,目光稍遠些,兼顧上下左右,眼應平視,不可俯首看足。

耳有連通全身之穴位,且對練拳情緒有影響,宜靜聽身後左右,不要著意於刺激聲音。口宜微閉,齒宜輕合,舌輕抵上顎,但有清津分泌,千萬勿吐,應隨時咽下。

12.對手和腕有何要求?

答:手掌不可硬直,亦不可彎曲,微成凹形即可,虎口不可太開,四肢似離未離,若氣不能下沉,手指有抖動現象,可暫將五指緊靠。

腕宜松活,但切記塌軟,如起勢時,不能垂手。其他動作也不能像舞蹈那樣搖腕。要把掌根下沉,指節微翹,這樣才能由腕將內勁貫至掌與手指。此所謂「坐腕舒指」。

13、握拳和鉤手怎麼要求?

答:握拳以拇指壓中食指,拇指與食指形成的圈叫拳眼。握拳不可太緊,也不可太虛。動作要注意拳眼方向的變化。

鉤手也叫吊手,五指尖下垂撮攏,腕指關節要自然彎曲成弧形。指尖方向大約與小臂垂直。

14、 什麼叫「一身備五弓」?

答:「一身備五弓」,指的是身軀、兩臂、兩腿好像五張弓。身軀以腰為弓把,背部肌肉略呈弧形,但不是故意弓,只要做到含胸拔背、垂肩墜肘,就辦到了。臂以肘為弓把,腿以膝為弓把。這就是說,四肢任何時候都不能筆直,以保持必要的彈性,並使內氣暢通。這是內家拳和外家拳的重要區別之一。

15、不法如何做到虛實分明?

答:體重移於左腳時,則左腳為實,右腳為虛,反之,則右實左虛。實不是僵,不能用力過分;虛不是空,應存有伸縮變化之餘意。虛中有實,實中有虛。

16、如何做到「邁步似貓行」?

答:若由左弓步變為右弓步時,先以腰胯左轉,左腳尖外撇踏實,再以右腳跟離地,靠前腳掌的蹬力,將重心逐漸交給左腿,慢慢收回。左腿應以彎曲狀態保持身體高度不變,待右腿前伸,腳跟落地後,再邊轉腰(向右),邊靠左腳的蹬力將重心逐漸交給右腿,右腳尖同時落地踏實,成右弓步,此間身體高度也不能發生變化。這樣做,必然顯得輕靈穩健,然而活動量並不小,因為相當一段時間是單腿彎曲支撐身體。即使練外家拳稍有功底者,開始亦覺腿勁不易適應。年長體弱者,架子可高些,單腿支撐的時間間隔可短一些,但仍應按以上要領進行,方可增強功效。

17、何為「內三合,外三合」?

答:內三合,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勁合,是太極拳內功的重要組成部分。

外三合,即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此為身法之重要部分。所謂合者,大部分情況下,手足、肘膝、肩胯上下對應,近乎垂直,然而主要在於動作的協調配合。所謂上下相隨,內外相合也。

相關焦點

  • 太極拳常用的五種樁功·零基礎學習太極拳系列01
    初學者接觸太極拳,不要盲目地學習套路動作,一定要先從基本功練起。太極拳的基本功中,最為基礎的內容就是樁功。樁功的主要價值在於:1、重塑身體形態;2、調整呼吸方式;3、調整精神狀態;4、穩固身體重心;5、促進協調發力;6、加速身體恢復等。初學者可以通過練習樁功,來初步體驗太極拳的技擊和養生功能,可見其重要性。
  • 太極拳術語「詞典」
    一種專門學術,常有一種術語,以資簡單應用規格法此術語多系習慣上所染成者,亦因俗語而漸成者,有時字面與意義完全不同者亦有。按照字面內中毫無意義可言者,惟往逐多年之後,一再傳授,則為確定之名詞,轉視為當然矣。學習太極拳者,如不知太極拳術語裡面,徒為字面意義所拘束,則不易得到正確運動之精神。
  • 對太極拳初學者的幾點建議
    隨著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重視,又逢許多組織重開興趣班,新增了許多有意向或是已經開始學習太極拳的朋友。但沒有長時間的練習,大都一頭霧水,抓不住練習的重點。今天我把初學者們常有的問題,總結為兩個大的方面,供大家參考。許多小話題在以前有專門寫過,講的更加詳細,相關的文章連結會放在段落末尾,哪位想要深入了解或再次鞏固的話,可以點進去看一看。
  • 常用股票專業術語有哪些?新手不得不看的股票術語
    對於剛入市什麼都不懂的新手股民來說,了解一下常用股票專業術語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股票專業術語千千萬萬,常用股票專業術語有哪些呢?關於常用股票專業術語有哪些,下面一起看一下常用的股票專業術語。是指能夠促使股價下跌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惡化、銀行緊縮、銀行利率調高、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天災人禍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價下跌的不利消息,是必須要了解的常用股票專業術語之一。3、基本面。包括宏觀經濟運行態勢和上市公司基本情況。
  • 圍棋常用術語圖解
    圍棋術語是圍棋的專業語言,如果對它一無所知,就不能掌握圍棋的基本知識,就看不懂圍棋專業書籍,聽不懂高級棋手對棋的分析和評解,等等。圍棋從我國古代發展到今天,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產生了幾百個專業術語,我們現時能了解到的術語就有四百多個,初學者不易一下子掌握那麼多,這裡只講一些簡單的常用術語。
  • 質量管理常用術語,太全了!
    1企業質量管理常用到的一些專業術語英文簡寫,不多說,直接上乾貨!看完和搞質量的小夥伴們一起分享。
  • 《樂理說》第五集:音樂常用力度術語及速度術語
    #零基礎學鋼琴#★音樂常用力度記號與術語除此之外,為了使音樂更具有表現力,作品還用各種記號和術語來標記其更複雜的強弱變化的程度,這就叫做力度。力度標記有記號和術語兩種,術語是義大利文,且多用其縮寫形式。①明確固定的強弱除上述強弱層次外,還有ppp(最弱)、pppp(極弱)、fff(最強)、ffff(極強)。
  • 常用的seo專業術語有哪些
    相當大部分的新手,或者小白seo,都急於求成,在不清楚常用seo專業術語的情況下,想做關鍵詞排名,這樣的結果就是好高騖遠。基礎打不牢,對seo的理解就不會深。千矩網絡強烈建議剛接觸seo的朋友,把seo專業術語搞清楚,有利於學習seo優化技術。
  • 你一定要知道的——高爾夫最常用術語!
    相信有不少剛入門高爾夫的新手或者是感興趣的人,在面對形形色色的高爾夫術語都一知半解,所以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高爾夫常用術語吧!發球檯(Tee): 高爾夫選手每洞發第一個球的平坦區域。洞(Hole): 高爾夫球場上一共有18個洞。由發球檯、球道和果嶺組成。果嶺(Green): 在球洞周圍非常平坦的區域。
  • 國際貿易術語大全:RFQ、CIF等常用國際貿易術語解釋匯總
    RFQ(Request for Quotation)報價請求,是最常用的外貿術語,指買家向賣家發送詢盤,可能是電子郵件或傳真,通常主題會出現RFQ字樣。在國際貿易中,交易都是從RFQ開始,外貿人面對RFQ不僅僅是簡單報價,還要善於使用各種技巧促成交易。RFQ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 名家解讀太極拳的「空松圓活」
    《天下太極》徵稿啟事《天下太極》雜誌是為全世界太極拳愛好者和研究人員服務的專業性大型國際期刊,現長期徵集太極拳理論研究、太極拳人文活動、太極拳代表人物、太極拳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新聞稿件、學術論文、習練太極拳指導性教學等稿件,望大家踴躍投稿。
  • 攀巖初學者常用到的手法和腳法
    攀巖初學者常用到的手法和腳法
  • 常用網絡推廣術語,了解一下!
    常用網絡推廣術語,今天帶你領略一下;先來解釋下網絡推廣是什麼意思?簡單的理解是在網上做廣告。常用網絡推廣術語,如下所示1、SEO:搜尋引擎優化,意思是通過站內、站外優化,能讓你的站點,或者你的網頁在百度或者其他搜尋引擎有很好的排名。實現更多關鍵詞排名靠前,讓更多潛在客戶能在網站找到你。
  • 關於羽毛球的常用術語有哪些
    羽毛球常用術語1:羽毛球場地 羽毛球場地是一個長13.40米,雙打寬6.10米,單打寬5.18米,場地中央被球網(兩邊柱子高1.55米,中間網高1.524米)平均分開的長方形場地。
  • 來撫遠, 一定不要錯過!
    來撫遠,一定不要錯過三江溼地的生態風光來撫遠,一定不要錯過黑瞎子島的絕世美景來撫遠,一定不要錯過南山觀景臺的登高望遠來撫遠,一定不要錯過烏蘇鎮抓吉赫哲民俗村的魚宴在撫遠,一定不要錯過口味鹹鮮的清蒸鱘魚
  • 登山常用術語名詞解釋
    但是登山相關的術語先不說英文,中文也會成為初學者的難題,而國外資料中複雜的登山相關用語更是讓人摸不清頭腦,但是和所有其它領域一樣,想要擴大登山知識層面,了解最新最權威的登山資訊和信息,不斷的學習和進步也很重要。今天整理的這份登山常用術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心電圖常用術語解釋
    心電圖是檢查心臟疾患常用的方法之一,目前也是健康體檢的必查項目之一。但很多人對心電的一些術語感到很費解,這些心電術語都代表了什麼意思呢?  Lead導聯心臟除極,復極過程中產生的電生理信號,將正負電極安置於體表相隔一定距離的任意兩點,原則上均可測出心電的電位變化,此兩點構成一個導聯。
  • 常用排球術語(二)
    常用排球術語(二) 我曾講解過幾個排球術語:四次、二次球、自失、後三後二、邊攻手、強力接應、兩點換三點,今天繼續給大家選講幾個。
  • 太極拳呼吸的方法及建議·零基礎學習太極拳系列03
    在練習太極拳時,我們常用的呼吸方法有四種,包括:自然呼吸、順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和發聲呼吸。太極拳的呼吸特點是均勻、緩慢和深長,這個特點有利於對人體內臟系統的鍛鍊和養護。但是,發聲呼吸略有不同,它的呼氣要求短促有力,常發&34;的聲音,多用於配合太極拳中快速發力的動作使用,例如:掩手肱捶。
  • 中老年人練太極拳膝關節痛怎麼辦?"圓襠開胯"你做對了嗎?
    ,你能夠看懂以上的標準解讀,那麼,你一定是一位武術奇才。這不利於我們對於太極拳下肢動作的學習,一旦誤解,還容易造成膝關節的損傷。那麼接下來,結合多年實踐經驗,我嘗試著做一個&34;解讀的簡易版本。一、&34;的簡易解讀解讀一個武術動作,我們先要看它的技擊價值。&34;動作的技擊價值是,使下肢變得松活穩固,既不易被對手破壞身體平衡,又可以靈活變換腳步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