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足聯對國足歸化的各路政策可謂是一路示好,形勢可觀。有關注國足的應該都知道,目前能代表國足出戰的有李可(出戰過)、艾克森(出戰過)、費南多、阿蘭、洛國富;還有前幾天,國際足聯已經正式通過了新的歸化政策,滿足轉換條件並且已經入籍的有蔣光太、蕭濤濤、侯永永,還有滿足轉換條件尚未入籍的埃佛拉、特謝拉、雷納迪尼奧、伊沃等等未來都有可能為國足徵戰。
首先我們來看下歸化之後國足鋒線上的變化,按照歸化名單推測,基本鋒線就由費南多(小摩託)、艾克森、武磊領銜,再加上韋世豪、阿蘭、洛國富、董學升這些,可以說在亞洲算是整體實力很高的一流水平的鋒線了;
武磊領銜
在看下中場的,相比於鋒線,中場的歸化球員可選性就少了很多。很顯然,國足的中場一直致力於能夠找到鄭智的接班人,本來我覺得這個接班人的位置其實高拉特是一個不錯的人選,但按照最新的修訂的章程來看,高拉特歸化正式宣告短期內無法實現,最快也要到2023年,原因就是租借回巴西半年,所以需要重新計算...可惜了!那怎麼說中場沒人了?不然,去年6月份國足對陣菲律賓的熱身賽,歸化球員李可首秀,那幾下還是有板有眼,從整體的水平看,還是可以,加上本土中場還有蒿俊閔、吳曦、池忠國、張稀哲等球員,後期歸化順利的話,河南建業的伊沃,也可能出現在名單裡,所以中場整體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覷;
李可
後防線呢,就不用多說,未來肯定是以英格蘭青訓出身的蔣光太為中心軸展開,英式後衛身體扛亞洲前鋒可謂是綽綽有餘,再搭配李磊、梅方、張琳芃等本土球員。回望過去幾年國足的後防線,以馮瀟霆、張琳梵領銜,也扛過大風大浪,但是時光荏苒,那一代已經老去,需要年輕一代接班。
門將唯一的選擇就是顏駿凌,不要問為什麼,現國內實力最強門將非他莫屬...
對於國足球員的歸化,實際上評價都是褒貶不一,但是我個人認為,中國足球要發展進步,就要歸化,要學會走出去,引進來,去學習別人的長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像早期日本的足球一樣,也是通過歸化,去帶動整體的足球氛圍,再去影響國人,繼而青訓,樹立一種正確向上的足球理念,去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而不是像我們國內,茶餘飯後,一談國足每個人就只有調侃,你覺得這樣能發展嗎?另外就是我們足球發展體系本身就不夠健全,成長也比較緩慢。即便是現在我們已經開始有意識地給年輕球員更多機會,但是他們的成長也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