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 無湯不成飯
中華湯文化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坊間至今流傳著的「民以食為天,食以湯為先」,就是湯文化幾千年歷史的生動寫照。
遠在奴隸社會初期,由於陶、銅、鐵等炊飲制器的普遍使用,人類從最初的「火烤法」發展到「水煮法」和「汽蒸法」,於是「湯」的烹飪之道也應運而生。
歷史學家考證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本食譜是在公元前2700年在中國發現的,這本食譜上就記載有十幾道湯菜。
《呂氏春秋·本味篇》記載了煨湯的真諦:凡味之本,水最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變,則成至味。
大文人李漁在《閒情偶記》中稱:湯即羹之別名也……有飯即應有羹,無羹則飯不能下。
中國帝王家的食譜可算是集中國菜與中國湯之大成。慈禧太后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美食家。有8名御廚為她做湯,她最喜歡喝的湯是"雞茸鴨舌湯"。德齡公主曾說過,「這位老佛爺一生似乎與鴨舌湯結下了不解之緣」。
湯確有這麼一種魔力,無論一頓飯多麼豐盛,人們還是把許多讚美之詞加到湯上。湯,是人們所吃的各種食物中最富營養、最易消化的品種之一。這種以水為介質,對各種烹飪原料經過煮、熬、燉、氽、蒸等加工工藝烹調而成的汁多的、有滋有味的飲品。不僅味道鮮美可口,且營養成分多半已溶於水中,極易吸收。
湯作為我國的菜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養生保健作用:飯前喝湯,可溼潤口腔和食道,刺激口胃以增進食慾。飯後喝湯,可爽口潤喉有助於消化。中醫認為湯能健脾開胃、利咽潤喉、溫中散寒、補益強身。湯還在預防、養生、保健、治療、美容等諸多方面對人體的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湯作為餐桌上的第一佳餚以它鮮美可口的滋味、豐富全面的營養、極易消化吸收和很好的養生食療作用等眾多的優點而被越來越多的家庭與人們所接受與喜愛。「湯文化」在二十一世紀一定能擁有更加燦爛輝煌的發展與市場!
瓦罐煨湯,中國湯品一絕
中國人愛喝湯是出了名的,吃飯沒有喝湯,這頓飯肯定讓人不滿足,因此餐桌上總有各式湯品出現。湯,是豐富餐點的最佳元素。過去湯品是各式菜餚的最佳配角,現在湯品更晉升成為餐桌上的主角。
俗話說「吃肉不如喝湯」,土皇帝瓦罐煨湯就是以煨湯為主要賣點,輔之以拌粉和拌麵等主食,8元就能吃飽吃好,同時兼顧到「美味享受」和「飲食益生」這兩個方面追求,完全符合中國現代的飲食觀。
瓦罐煨湯是將食材加足水量,加上絕密配方,在特製的瓦罐中低溫煨制,中途不加水、不開蓋,確保原汁原味。通過多種食材的鮮味相互交融,將食物的精華濃縮在湯汁裡,成為一罐鮮美的好湯。各色湯品煨好端上桌,一揭蓋香氣撲鼻,湯水濃香醇厚,入口鮮美。瓦罐煨湯美味的奧秘在於瓦罐具有吸水性、通氣性和受熱均衡等特點,原料在瓦罐內長時間低溫封閉受熱,養分充分溢出,因此湯品原汁原味而軟爛鮮香。
瓦罐煨湯採用科學配方,精選食物原料。瓦罐兼有陰陽之性,久煨之下原料鮮味且營養成份充分融解於湯中,湯汁稠濃,醇香誘人,風味獨特,食補性強,充分吸取食物中各種營養元素,將之發揮出來,消除疲勞、補身益智、強身健體、延年益壽,達到了食補的上乘境界。
煨湯的製作,以鮮為核心,以養為目的,以禮為食俗。營養均衡,味鮮湯香的瓦罐煨湯自成一派,在中國湯品中脫穎而出,揚名五洲四海,美食家譽為「一湯在桌,滿室皆春」,由此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瑰寶。
天下美味,一罐煨盡
由來 中華湯文化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坊間至今流傳著的「民以食為天,食以湯為先」,就是湯文化幾千年歷史的生動寫照。《呂氏春秋·本味篇》記載了煨湯的真諦:凡味之本,水最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變,則成至味。大文人李漁在《閒情偶記》中稱:湯即羹之別名也……有飯即應有羹,無羹則飯不能下。
[[url=#]編輯本段[/url]]
特點 民間瓦罐煨湯,更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烹飪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我館一貫以弘揚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飲食文化為己任,搜遍民間煨湯之妙法,博採眾長聚一罐,幾經研製終於製成倍具儒家傳統特色,又合乎現代人需求的民間瓦罐煨湯。
南昌湯館湯採用多種名貴藥材,科學配方,精配食物,加以天然礦泉水為原料,置於一米方圓的巨型大瓦罐內,再以優質木炭恆溫制達六小時以上。瓦罐之妙,在於土質陶器秉陰陽之性,久煨之下原料鮮味及營養成分充分融解於湯中,湯汁稠濃,醇香誘人,風味獨特,食補性強。該湯充分吸收中藥材的藥理成份,更有消除疲勞、補腎強身、益智健體、延年益壽的作用,達到了食補的最高境界。
俗話說(吃肉不如喝湯)中國人自古就有喝湯的習慣。中國傳統飲食觀追求(美味享受),注重(飲食養生),湯最容易兼顧到這兩個方面,烹飪飲食經典《呂氏春秋-本味篇》所著:(凡味之本,水最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變)則成(至味),這是古人總結出來的道理。
瓦罐湯,完全採用民間傳統煨湯方法,以瓦罐為器,精配食物加以天然礦泉水為原料,以硬質木炭火恆溫傳統式六面受熱,煨制達七小時以上。終於演譯成倍具民間傳統特色又合乎現代人口味的美食。瓦罐之妙處在於土質陶器,秉陰陽之性含五行之功效,久煨之下原料鮮味及營養成分充分溶解於湯中,其味鮮香淳濃,食後令人久而難忘。成功人士雅聚高朋,宴飲於高堂之上,豈能無此瓦罐煨湯?喜好中華美食者,當以一品為快哉!
[[url=#]編輯本段[/url]]
江西瓦罐煨湯 江西,簡稱贛,贛菜講究原汁原味,其中瓦罐煨湯,是贛菜的代表,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看那高達三米多的瓦缸,著實讓人一驚;再往裡看,瓦缸內一層一層摞著小瓦罐,內裝土雞、蛇、龜、天麻、猴頭菇等原料,下以硬質木炭恆溫煨制,達七小時之多。由於這缸中之罐是用氣的熱量傳遞,故避免了直接煲燉的火氣,煨出的湯鮮香淳濃,滋補不上火。
各色湯品煨好端上來,上桌後罐口仍封著錫紙,一揭開香氣撲鼻,湯水特別濃且醇厚,入口鮮掉人眉毛。瓦罐湯之所以味道特別好,奧秘在於瓦罐具有吸水性、通氣性和不耐熱等特點,原料在瓦罐內長時間低溫封閉受熱,養分充分溢出,因此湯品原汁原味而軟爛鮮香。
俗話說,陳年的瓦罐味,百年的吊子湯。所以瓦罐使用次數愈多,煨制出的湯品味道愈鮮美。同志哥,請喝一罐湯!瓦罐煨湯,能使你提神補腦,益氣補腎。
[[url=#]編輯本段[/url]]
各種製法 綠豆紫菜煨排骨
原料:豬肋排500克 綠豆100克 紫菜50克 淡菜25克 薑片10克 蔥節30克 精鹽、胡椒粉、料酒、味精、純淨水各適量
製法:
1豬肋排洗淨,斬成5釐米長的段;綠豆洗淨;紫菜、淡菜洗淨泡發好。
2將豬肋排、綠豆、紫菜、淡菜、薑片、蔥節放入瓦罐內,調入精鹽、胡椒粉、料酒、味精,摻入純淨水並蓋上蓋,放入大瓦缸中煨約8小時,即成。
特點:湯清味鮮,清熱解毒。
白果腐竹煨土雞
原料:土雞600克 白果150克 腐竹100克 薑片10克 蔥節30克 精鹽、胡椒粉、料酒、味精、純淨水各適量
製法:
1土雞洗淨,斬成條塊;白果去殼去芯;腐竹泡發好後切成節。
2將土雞、白果、腐竹、薑片、蔥節放入瓦罐內,調入精鹽、胡椒粉、料酒、味精,摻入純淨水,蓋上蓋,放入大瓦缸中煨約12小時,即成。
特點:湯濃味鮮,滑潤去燥。
蟲草煨老鴨
原料:老鴨600克 豬瘦肉100克 蟲草10根 雞油75克 薑片10克 蔥節30克 精鹽、胡椒粉、花雕酒、味精、純淨水各適量
製法:
1老鴨洗淨,斬成條塊,入沸水鍋中氽一水撈出;豬瘦肉切塊,亦入沸水鍋中氽一水。
2炒鍋置火上,放入雞油燒熱,投入薑片、蔥節爆香後,倒入鴨塊炒香,烹入花雕酒,起鍋倒入瓦罐內,放入蟲草、豬瘦肉,調入精鹽、胡椒粉、味精,摻入純淨水,蓋上蓋,放入大瓦缸中煨約12小時,即成。
特點:湯清肉爛,補肺益腎。
珧柱香菇蛇段湯
原料:菜花蛇600克 珧柱50克 火腿30克 水發香菇150克 薑片10克 蔥節30克 雞油75克 精鹽、胡椒粉、料酒、味精、純淨水各適量
製法:
1菜花蛇治淨,斬成6釐米長的段;珧柱洗淨;火腿、香菇均切片。
2炒鍋置火上,放入雞油燒熱,投入薑片、蔥節爆香後,倒入蛇段炒香,烹入料酒,起鍋翻入瓦罐內,放入珧柱、火腿、香菇,再調入精鹽、胡椒粉、味精,摻入純淨水,蓋上蓋,放入大瓦缸中煨約12小時,即成。
特點:清熱除溼,舒筋活絡。
淮杞筍乾煨牛
原料:牛小腿肉 500克 淮山藥15克 枸杞、桂圓肉各6克 天目山筍乾150克 薑片10克 蔥節30克 雞油75克 精鹽、胡椒粉、料酒、味精、純淨水各適量
製法:
1牛洗淨,入沸水鍋中焯約3分鐘撈出,切成片;筍乾用溫水泡發好,改刀成條狀。
2炒鍋置火上,放入雞油燒熱,投入薑片、蔥節爆香後,倒入牛炒香,烹入料酒,起鍋倒入瓦罐內,放入筍乾、淮山藥、枸杞、桂圓肉,調入精鹽、胡椒粉和味精,摻入純淨水,蓋上蓋,放入大瓦缸中煨約12小時,即成。
特點:筍脆肉爛,湯味鮮醇。
中國烹飪大師名師、廚師證、營養師、河豚證、職業經理人、
添加微信18911241235諮詢、或電話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