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家長們對孩子受教育情況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家長,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好一點的學校讀書,特別是初中即將畢業的孩子的家長們,面對孩子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更是用心良苦,四處考察,多方面衡量孩子的成績,對比不同層次的高中學校,不知道哪一所更適合自己的孩子。同時,每到初中生的畢業季,也有很多高中學校和各種各樣的職業學校,來做宣傳和推廣,向廣大九年級的同學大力推薦自己的學校,都想把最優秀的學生收入到自己的學校,對那些高中而言,就是我們常說的掐尖招生,儘管我們國家政策不允許這樣做,但是,每年招生的時候仍然會有很多高中打擦邊球,為了自己學校的利益,深入到各個初中變相掐尖。而對那些職業學校來說,他們更想擴大自己的招生範圍,依賴於國家對職業教育的優惠傾斜政策,最大可能地擴大招生規模,也更想招到更優質的學生。
筆者作為一名在農村中學工作了多年的老教師,也擔任了多年的畢業班班主任,對九年級孩子選校的問題比較清楚,也非常理解家長們的心情,我們既不能過分相信那些高中招生人員的誇誇其談,也不能盲目的從眾追隨,一報了之。根據我多年的畢業班班主任的工作經驗,即將畢業的初中生,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衝刺重點高中的孩子。這一類學生平時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學習特別刻苦,學習基礎紮實,在學習方面特別積極主動,通常是家長和老師眼中的乖孩子,他們的學習基本不用家長督促,更不用老師嚴格監管,在學校,這些學生一般都是聽課認真,課後複習及時細心,有問題積極請教老師,絕大部分同學,他們的學習成績都非常優秀。孩子們的目標也非常明確,就是要去本地區最好的高中上學,將來能考取理想的重點大學。比如,在我們農村學校,這些學生的目標通常不在本縣的高中,而是直接定位在了市裡的重點高中,並且最好能進這些重點高中的重點班、宏志班,這類同學平時的考試成績,應該穩定在全校的10%以內,當然,這裡我們所說的10%,也僅僅是有希望、有考上的可能性,決不是百分之百的把握。
第二類,本縣的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是大部分初中畢業生的選擇。這一類學生通常學習成績和學習基礎和第一類學生差不多,或者稍微差一點,他們當中的一少部分會考入本縣的重點高中,而大部分學生則會成為那些普通高中的學生。其實,這些學生的選擇,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家長的影響,大部分家長朋友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將來能考入大學,在找工作的時候能夠有更多的選擇餘地。
第三類,通常在學習成績方面,表現得不太理想。也許是受學習基礎的影響,也可能是受其他客觀條件的影響,導致了這些孩子的學習不太積極主動,他們當中的很多同學,雖然在看書學習方面有一定的惰性,也就是說我們老師常說的有些孩子在學習方面的悟性欠缺,但是,並不是說,這一部分孩子智商有問題,只是他們沒有用心去上課複習。他們在動腦方面不太擅長,但是,在動手操作方面,他們通常會有出色的表現。所以,這部分學生不太適合再去繼續三年的普通高中學習,更適合去職業學校,學習一些動手操作的技術性課程,掌握一技之長,況且,近幾年,我們國家對職業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學生們的就業渠道也越來越多,其發展前途也一定會越來越好。
無論家長還是老師,我們都需要清楚一個問題,孩子考上重點高中,也並不意味著一定能考入重點大學,相反,上普通高中也不一定比重點高中的學生差。一般來說,重點高中的重點班,無論是教師配備還是日常管理,都應該是學校的重中之重,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那些重點高中的普通班就不好說了,同學們的學習水平都差不多,都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同等條件下,我更看好那些普通高中的重點班,因為,這些高中的師資力量都沒有太大的差別,普通高中的重點班,更容易受到所在學校的特別關照,同學們也更容易更加自信地去學習,他們好像比其他班級的同學更有優越感,全校的優質資源都被集中運用到這個重點班,屬於實實在在的潛力股和學校的希望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