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許多信眾喜歡到寺院裡燒香拜佛,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寺院大雄寶殿處總是坐落著三尊長相一樣,但是手勢不相同的佛像,很好奇,不知道這三尊佛像如何稱呼。其實,這三尊佛像就是佛教裡說的「三寶佛」,也稱「三世佛」,即三個佛世界的佛。
中間的是主管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其左邊為主管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邊為主管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所以我們亦稱其為「橫三世佛」。換一種說法,我們可稱其分別為西方阿彌陀佛、中央毗盧遮那佛(釋迦牟尼佛的清淨法身佛)和東方阿閦佛。三寶,即佛法僧或覺、正、淨。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拜對象。
首先我們來說說坐落在中央的主管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我們應該都再熟悉不過了,他在出家修行前本為印度王宮裡的太子,本名喬達摩·悉達多,因看破世間生死無常而毅然放棄優渥的貴族生活選擇出家。他在經過多年苦修後於一菩提樹下進入禪定,七七四十九天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開悟成佛。之後創立佛教,組建僧團,弘法利生,開啟了他偉大的一生,直至進入涅槃。
釋迦牟尼佛,我們簡稱佛陀,佛弟子亦稱其為世尊。佛有十大稱號,這在佛教經卷都有記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陀的老師是過去佛燃燈古佛,是過去莊嚴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一。
據經典記載,燃燈佛於釋迦牟尼佛過去世為其授記,說:善男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燃燈佛授記,對於佛陀的歷劫修行,是一關鍵性大事。在釋迦牟尼佛之後,即佛陀說法時代結束,下一個來此娑婆世界說法的佛為彌勒佛,我們稱之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佛陀通常的手勢呈說法印或者禪定印,左右兩邊的侍者分別為阿難尊者和大迦葉尊者。釋迦牟尼佛和其左脅侍「文殊菩薩」、右脅侍「普賢菩薩」,合稱「華嚴三聖」。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接著我們再來說說東方藥師佛,藥師佛一般指藥師琉璃光如來,簡稱藥師如來、琉璃光佛、消災延壽藥師佛,是佛教東方淨琉璃世界之教主。藥師佛令諸有情,所求皆得,不僅消除眾生身體上的病痛疾苦,最重要的是解除人內心的痛苦和障礙,消災延壽得吉祥,被眾生譽為「大醫王」。大家可以多誦《藥師琉璃本願功德經》,祈求諸事順遂,所求圓滿。藥師佛通常手持藥壺或藥枝,持說法印,和其左脅侍「日光菩薩」、右脅侍「月光菩薩」,合稱「東方三聖」。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最後,說一下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又稱「無量光佛」、「無量壽佛」,代表無量的光明、無量的壽命和智慧。據大乘經記載,阿彌陀佛在過去久遠劫時曾立下大願,建立西方淨土,廣度無邊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為大乘佛教廣為崇敬和弘揚。
阿彌陀佛所建立的西方極樂世界,是眾多念佛人所嚮往的往生之地。自此世界向西而去,經過十萬億佛土之彼方即為極樂淨土。關於該淨土的情況,在《佛說阿彌陀經》中有詳細解說,阿彌陀佛在此世界講經說法。據《無量壽經》記載,往生於該佛土者,身受諸種快樂,身上有如佛之三十二相,具備五眼六通等等。阿彌陀佛是接引佛,通常左手持蓮花,右手呈接引狀。阿彌陀佛和其左脅侍「觀世音菩薩」、右脅侍「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