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三世佛」,你知道是誰嗎?

2021-01-08 明月天心

生活中,許多信眾喜歡到寺院裡燒香拜佛,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寺院大雄寶殿處總是坐落著三尊長相一樣,但是手勢不相同的佛像,很好奇,不知道這三尊佛像如何稱呼。其實,這三尊佛像就是佛教裡說的「三寶佛」,也稱「三世佛」,即三個佛世界的佛。

中間的是主管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其左邊為主管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邊為主管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所以我們亦稱其為「橫三世佛」。換一種說法,我們可稱其分別為西方阿彌陀佛、中央毗盧遮那佛(釋迦牟尼佛的清淨法身佛)和東方阿閦佛。三寶,即佛法僧或覺、正、淨。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拜對象。

首先我們來說說坐落在中央的主管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我們應該都再熟悉不過了,他在出家修行前本為印度王宮裡的太子,本名喬達摩·悉達多,因看破世間生死無常而毅然放棄優渥的貴族生活選擇出家。他在經過多年苦修後於一菩提樹下進入禪定,七七四十九天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開悟成佛。之後創立佛教,組建僧團,弘法利生,開啟了他偉大的一生,直至進入涅槃。

釋迦牟尼佛,我們簡稱佛陀,佛弟子亦稱其為世尊。佛有十大稱號,這在佛教經卷都有記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陀的老師是過去佛燃燈古佛,是過去莊嚴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一。

據經典記載,燃燈佛於釋迦牟尼佛過去世為其授記,說:善男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燃燈佛授記,對於佛陀的歷劫修行,是一關鍵性大事。在釋迦牟尼佛之後,即佛陀說法時代結束,下一個來此娑婆世界說法的佛為彌勒佛,我們稱之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佛陀通常的手勢呈說法印或者禪定印,左右兩邊的侍者分別為阿難尊者和大迦葉尊者。釋迦牟尼佛和其左脅侍「文殊菩薩」、右脅侍「普賢菩薩」,合稱「華嚴三聖」。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接著我們再來說說東方藥師佛,藥師佛一般指藥師琉璃光如來,簡稱藥師如來、琉璃光佛、消災延壽藥師佛,是佛教東方淨琉璃世界之教主。藥師佛令諸有情,所求皆得,不僅消除眾生身體上的病痛疾苦,最重要的是解除人內心的痛苦和障礙,消災延壽得吉祥,被眾生譽為「大醫王」。大家可以多誦《藥師琉璃本願功德經》,祈求諸事順遂,所求圓滿。藥師佛通常手持藥壺或藥枝,持說法印,和其左脅侍「日光菩薩」、右脅侍「月光菩薩」,合稱「東方三聖」。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最後,說一下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又稱「無量光佛」、「無量壽佛」,代表無量的光明、無量的壽命和智慧。據大乘經記載,阿彌陀佛在過去久遠劫時曾立下大願,建立西方淨土,廣度無邊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為大乘佛教廣為崇敬和弘揚。

阿彌陀佛所建立的西方極樂世界,是眾多念佛人所嚮往的往生之地。自此世界向西而去,經過十萬億佛土之彼方即為極樂淨土。關於該淨土的情況,在《佛說阿彌陀經》中有詳細解說,阿彌陀佛在此世界講經說法。據《無量壽經》記載,往生於該佛土者,身受諸種快樂,身上有如佛之三十二相,具備五眼六通等等。阿彌陀佛是接引佛,通常左手持蓮花,右手呈接引狀。阿彌陀佛和其左脅侍「觀世音菩薩」、右脅侍「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什麼是「橫三世佛」,什麼又是「豎三世佛」?望知曉!
    佛教經過幾千年的流傳,在不同的地區,形成了不同的部派。不同的部派間,由單獨供奉釋迦牟尼佛,變成了許多佛的信仰。比如淨土宗,信奉阿彌陀佛;華嚴宗,信奉釋迦牟尼佛。在大乘佛教中,一般都會信仰「橫三世佛」。佛教在流傳過程中,代表著念佛法門的淨土宗,若是修成了,就會前往極樂世界享福。中央華嚴世界的教主是釋迦牟尼佛,他的兩位脅侍菩薩分別是:代表大願大行的普賢菩薩;代表無量智慧的文殊菩薩。通常我們所說的「大雄寶殿」中的大雄,就是指的釋迦牟尼佛。大雄寶殿中,通常也會同時供奉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一般在大雄寶殿中,在佛像下會標註:南無本師釋迦侔尼佛。很多人,不理解其中的意思。
  • 佛教中,「南無阿彌陀佛」的真正含義,你知道嗎?
    信佛的人無論是遇見誰,都喜歡說一句「口頭禪」,那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進出寺廟,遇見了出家師父,他們會對你雙手合十,也說上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算你沒有佛教信仰,相信,這句佛號你也一定不會陌生。那麼「南無阿彌陀佛」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我們要時常把它掛在嘴邊,成為自己的「口頭禪」呢?
  • 三寶佛、三世佛與三身佛
    或西方阿彌陀佛、中央毗盧遮那佛、東方阿閦佛。例如,德政禪師所住持的少林禪院大雄寶殿就是供養的西方阿彌陀佛、中央釋迦牟尼佛、東方藥師佛。三寶,即佛、法、僧或者覺、正、淨。 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拜對象,根據印度哲學,時間和空間是混淆起來的,因此三世佛有縱橫之分。
  • 佛教中著名的「西方三聖」,你知道是誰嗎?
    漢傳佛教八大宗派當中,若論影響最廣的,淨土宗可以說當仁不讓。淨宗念佛法門老少皆宜,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是最為方便的修行之法。雖然念佛又包括實相、觀想、觀像、持念念佛四種,但是念到業盡情空,不念而念時,每用一種方法,其餘三者又會不期而至。
  • 三世佛和過去七佛
    據說其出世時間,距今有九十一劫,(佛教的說法,一劫為13億4千萬年)舉行過三次說法集會,第一次有十六萬弟子參加,第二次十萬,第三次八萬。在現在賢劫的一千佛之首,在賢劫中第九減劫人壽六萬歲時出世。舉行過一次說法集會,有四萬弟子參加,他的上首弟子是薩尼和毗樓。
  • 佛教的四大菩薩,你知道都是誰嗎?
    大乘佛教中有四大菩薩,與我們中國非常有緣。第一位是九華山的「地藏菩薩」;第二位是普陀山的「觀音菩薩」;第三位是五臺山的「文殊菩薩」;第四位是峨眉山的「普賢菩薩」。這四位菩薩,就可以代表整個佛法。一、地藏菩薩為什麼叫地藏菩薩呢?
  • 佛教的十六羅漢、十八羅漢、五百羅漢,你知道是什麼關係嗎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我國的佛教聖地遍布全國,有著名的四大佛山,各地也有古剎名寺,很多人信奉佛教,即便不是佛門弟子,也對佛教文化多少了解一些,比如人們常說的四大菩薩、十八羅漢,其中羅漢又有十六羅漢、十八羅漢、以及五百羅漢,這些說法人們都或多或少的聽說過,那麼你知道十六羅漢、十八羅漢、五百羅漢之間是什麼關係嗎
  • 佛教裡的「西方三聖」都是誰,你知道嗎?
    許多信眾經常出入寺院,一般我們常見到的佛菩薩像都是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等,然而在一些規模比較大的寺院中,也會發現設有「西方三聖殿」,裡面供奉著「西方三聖」。提起「西方三聖」,許多人對此並不了解、知之甚少,西方三聖指的都是誰?
  • 佛教「六度波羅蜜」,你知道是什麼嗎?
    對佛法了解比較深的人應該都聽說過「六度波羅蜜」這個佛教名詞,可是它真正的含義卻很少為人所知。在大乘佛教中,「六度波羅蜜」是修行重要的六種智慧、六種途徑。這六種智慧,幫助我們不斷去磨掉人生的弱點,使我們更加智慧地生活,自己改善自己的命運。如何踐行「六度波羅蜜」?
  • 景會法堂丨豎三世佛和橫三世佛指的是誰?
    豎三世佛指的是誰?  豎三世佛是指過去佛、現生佛、未來佛。從時間上體現佛的傳承關係,表示佛法永存,世代不息,「豎三世」的「世」指因果輪迴遷流不斷的個體一生中存在的時間。其中的釋迦牟尼佛位居中央也是橫三世佛的核心,「豎三世」和「橫三世」共同構成了佛教的核心體系,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教派。
  • 佛教寺廟的天王殿,你知道裡面都是誰嗎?(下)
    上期我們介紹了天王殿中供奉的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和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這期讓我繼續來了解一下天王殿中還沒介紹的幾位吧!首先補充一下上文的遺漏!韋陀菩薩的降魔杵的方向和寺院的大小的關係。杭州靈隱寺持國天王第二尊為南方增長天王,因能使我們善根增長而得聖名。
  • 佛教常說的三藏,你知道是哪三藏嗎?
    西遊記末學在這裡問各位讀者一個問題,大家知道為什麼取經的唐三藏叫唐三藏嗎?大家可能覺得,《西遊記》裡就是叫他唐三藏的,還能有什麼為什麼呢?如來從安天大會回靈山之後,給靈山上各位菩薩、羅漢們講道,其中提到,這靈山有修行妙法,共有三藏,希望有一大神通菩薩去中土,尋個取經人來,於是觀世音菩薩主動請纓,要求去中土尋那取經人。如來講罷,對眾言曰:「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
  • 佛教的幾個基本知識,學佛之人不可不知
    佛教,世俗把這個看作是宗教,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佛教真正的含義是——佛陀的教育。 而佛也不是神,而是大徹大悟,無所不知的覺者,他大慈,大悲,大智,大勇,希望眾生都得解脫。 我們眾生其實也都有佛性,只不過隱藏在我們的本心之中,修行,其實就是修心,或者說是找回我們這顆佛心。
  • 關羽還是佛教的菩薩,你知道嗎?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關羽被奉為佛教的伽藍菩薩。關羽一生剛正不阿,但戎馬一生,殺伐太重,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過五關斬六將。相傳關羽死後因為生前殺孽太重不能投胎轉世變成了厲鬼。他的鬼魂在景山附近遊蕩。有一天遇到了天台宗的祖師智覬大師。
  • 佛教:「南無阿彌陀佛」,你知道它真正的含義嗎?
    經常看電影電視劇的人都知道,一旦有和尚出現的電影電視劇,都會伴隨著那一聲南無阿彌陀佛,但是大家聽也聽得挺久了,大家知道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什麼嗎?其實大部分人並不知道這句話真正含義是什麼,那麼這句話真正意思到底是什麼?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講講這個阿彌陀佛到底是指的什麼佛吧?
  • 佛教:供養三寶的福報與功德,你都知道嗎?
    佛教:供養三寶的福報與功德,你都知道嗎?每個人的一生,都與福報脫不開關係。而福報,也是因果業力體現出來的一種方式。學佛之人都知道,想要修得福報與功德,那麼供養三寶一定要做。供應三寶,也就是供應佛教中的佛、法、僧。供養三寶,要懷有感恩之心。
  • 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慈氏塔
    說到嶽陽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嶽陽樓今天小編來說點不一樣的嶽陽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巴陵八景」之一慈氏塔Part.01嶽陽古城保持最完好的古街為修塔做出了重大貢獻為此取名慈氏塔來紀念她那是由於世俗之人不知佛學幻想出美麗動人的民間傳說故事是時候展現真正的實力了小編來告訴你吧
  • 佛教七寶—瑪瑙的佛教寓意你知道嗎?
    瑪瑙屬於佛教七寶之一,古時被稱為'赤珠'/'瓊玉',因此有'千種瑪瑙萬種玉'之說,瑪瑙一詞就來自佛經,梵音本名'阿斯瑪加波',賦予了佛的堅定信念,象徵友善的愛心和生生不息的希望.,是屬於比較常見佛品所用的材質.常見的有佛珠以及雕件.瑪瑙在佛教當中都有其獨特的美好寓意,可能大家平時接觸較少,沒有過多的了解,今天給大家講解一下,請佛品的時候大家可以對照自己想求的心願及佛品寓意去佩戴.瑪瑙
  • 佛教是宗教嗎?佛教的定義
    佛教 =哲學那麼,佛教是哲學嗎?也不是。哲學有西方哲學、東方哲學等不同的類別,雖說其中的某些思想與佛教相似,但沒有任何哲理所剖析到的深度能達到佛法的層次,所以,佛教也不等同於哲學。佛教 =科學佛教是科學嗎?雖然佛教中的某些觀點與科學相同,但也不能就此將二者畫上等號。佛教 =唯心主義佛教是唯心主義嗎?
  • 代表佛教的這個「卍」字,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學佛的人或者是信佛的人,在去寺院的時候會發現有這樣一個符號「卍」,還有佛像的身上也是有這個符號的,一般都在佛像的胸前,很多人都見過這個符號,但是不知道它的發音,也不知道它的含義,只會下意識的把它當成是一種符號或者是標誌,下面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字和佛教的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