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大學的時候,我收到了同村好友的一條求助消息。
消息內容是,他做的生意虧了,整個店鋪瀕臨倒閉,還欠了不少債。現在他走投無路,想要問我借點錢,解決一下經濟危機。
我想直接拒絕,因為我也不過是個靠著網文全勤艱苦度日的小說家,經常為讀者們的訂閱感到焦灼。他的忙,我實在幫不上,因為我得靠寫作賺來的錢過大學生活,以減輕父母的負擔。
可轉念一想,直接拒絕,會特別傷感情。
於是,我給他兩個建議。
一是向銀行借貸,銀行利息低,分期還債,十分可行。二是賣掉自己的鋪子,從此改行,打其他的工還債,有了錢後東山再起。
話說到這個份上,他也明白了我的無能為力,便說了聲謝謝,開始考慮我的意見。
他的現狀我也懂,父母不理解他的早早輟學,經常指責他的不作為。所以,他不敢向年邁的父母求助,既怕被瞧不起,也擔心父母心焦力瘁。身邊的朋友大都混的較差,還有一些就是酒肉朋友,只會借錢,不會把錢借你,就連還錢都可能是奢侈之事。
細細想來,生活中的苦難和困境,總得依靠自己解決。輕易求助別人,只會助長自己的依賴與安逸,於自己人生價值的提升並無絲毫作用,甚至會使人墮落,從此讓人成為精神和物質上的蛀蟲。
龍應臺在《目送》 中深情提到,「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是的,人生路上,總得自己一個人跋山涉水。因為有些坎自己不去經歷,靠他人幫忙來解決,收穫到的終歸不是自己的東西。
不妨細細品味,沒有相當多的生活經驗,當同樣的坑出現在你面前且無人願意伸出援手之時,你是否能順利解決?
輕易地向別人求助,不僅是在訴說著自己的無能,更是在逃避現實和不知反省。
活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裡,挫折和困難在所難免,但不自己一個人經歷此間磨練,我們又怎麼知道自己能達到多大的高度呢?
北大才子陸步軒曾因賣豬肉引發各地媒體關注,許多記者紛紛撰寫文章,報導他的事跡。於是社會許多人士熱情拋出橄欖枝,想要幫助陸步軒改變生活現狀。
畢竟,一個北大畢業出來的學生幹起賣豬肉的活,委實屈才。
可是陸步軒沒有接受輕易得來的幫助,他心裡清楚,如果自己輕易接受了開始的幫助,就可能有無數個幫助的開始。
於是他依舊從事著賣豬肉。
人們為他的行為感到詫異,明明在媒體的奔走呼號下高薪的機會唾手可得,卻偏偏選擇了毫無潛力的賣豬肉生活。
殊不知,這是智叟笑愚公,難免得貽笑大方。
開始的陸步軒賣豬肉或許舉步維艱,但他在這個過程中摸索出了買賣竅門,於是他開始了自己的合作和推銷。
求人不如求己,這是陸步軒多年來獲得的啟示。
如果輕易求別人幫助,那跟十多年前的畢業被分配有啥區別,於是陸步軒選擇自己的路自己走。
十多年的賣豬肉經歷的沉澱,讓他攢足了營銷能力和買賣經驗。於是他賣豬肉賣出了自己的風採,從此身價過億。
有時候,毀掉我們上進的,可能真的是我們對他人幫助的汲汲以求。有時候,成就我們的,恰恰就是我們的自力更生。
著名媒體評論員馬丁曾說過這麼一句話:「每一個強大的人,都曾咬著牙度過一段沒人幫忙,沒人支持,沒人噓寒問暖的日子。」
欲使自己強大,不就是要有背水一戰破釜沉舟的勇氣和決心嗎?與其寄希望於別人的雪中送炭和慷慨解囊,倒不如自己獨自一人乘風破浪來得舒暢和自在。
即便暫時不成功,也能像蘇軾一般豪情高歌「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在石油大王哈默年輕的時候,他也有過困頓的日子。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哈默隨逃難的人群來到了南加州沃爾遜小鎮上。
在此期間,他們受到了沃爾遜人的熱情款待,獲得了鎮上家家戶戶無償地幫助。
但當鎮長傑克遜將食物送到哈默面前時,哈默果斷拒絕了。
他說道,先生,我不能吃你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輕易獲得這些食物。
鎮長無奈之下只得同意哈默的先勞動後吃飯。
後來,鎮長決定將自己女兒許配給他。
女兒不解。
傑克遜若有所思,說道,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於是,二十多年後,這位曾經一無所有的年輕人,憑藉著一股自食其力的勁兒,成為了舉世聞名的石油大王。
一個遇事不知自己絞盡腦汁自行解決,企圖依靠別人在困境中拉自己一把的人,即便在別人幫助下順利通過艱難險阻,但又能真正有多大成就呢?
哈默正是熟知這麼一點,才會在餓得體無完膚時堅持自己的勞作換取食物,拒絕了輕易得來幫助。
有些路,只能自己走。有些事,必須自己扛。有些苦,總得自己受。
風雨之時,自己撐傘奔跑,總比別人為你撐傘要快得多。
自己撐傘,成就的是你的毅力和頑強;別人為你撐傘,造就的可能是你的惰性和依賴。
遇事不輕易求助別人,不僅是在捍衛自己的獨立自主之尊嚴,更多的是能收穫了受用終生的財富,換來了許多人生有意義的提高和改變。
有些路,自己不一個人去走,是無法體會到「孤獨」的真諦的。
獨自一人絕處逢生後,自然能體會到一個人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別樣風情。
走出個人的憂愁黑夜後,便能修煉到一個人的「除了生死,沒啥大不了」的豁達。
獨自一人品味世界的盛衰榮辱後,也就有了「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上雲捲雲舒」的愜意。
……
而這些,深藏在我們的內心,埋在我們得獨自前行的路上。
電視劇中餘歡水因業績差而懇求徒弟把做不完的業務分他一點,可徒弟嘲諷他,傷了腿可別傷了腦子。
雖然餘歡水心理很不是滋味,但他還是默默承受起了可能被炒的風險。
有些時候,輕易求助別人,往往就是給人有了嘲笑自己的機會罷了。
自己的路不好走,終歸得自己想辦法,真正能幫的上自己的也只有自己。
校園貸風行之時,許多大學生為它默默點讚。風波過後,這些借貸自己未來金錢的大學生們懊悔不已。
輕易得來的金錢讓他們難以自持,欲望的橫流下,他們償還不起高額的債務,陷入了經濟低迷的沼澤。即便努力,也感覺自己爬不起來。
容易獲得的東西往往會讓自己情迷意亂,欲望膨脹。在物質和金錢面前,這些大學生們之所以沒有抵抗誘惑的能力,就是因為欠缺著自己成長的心理路程。
不願去走腳踏實地的路,不清楚明白自己現有的能耐,又怎麼能輕易明白節制欲望的重要性呢?
所謂的思想上有所覺悟,其實就是來自於自己總得要走的路上,而這些路,別人的幫忙於我們而言註定只能是可望而不可求。
後來,我的同村好友發來消息,他選擇了銀行借貸,生意也漸漸有了起色。
即便是疫情之下,他也熬過了難關,至少也沒有之前的困頓不堪。
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也許這樣你我才會明白,沒人幫助,便就只能全力以赴。
居裡夫人說:「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寬。」
獨木舟也告訴我們:「其實一直陪著你的,是那個了不起的自己 。」
對此,我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