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看過一個社會實驗節目,節目中邀請了一名日本女子參加,然後在南京街頭問路,說自己是日本人,看看南京市民的反應,節目中被問路的南京市民都很熱情地跟女子指路,然後女子就問他們難道不仇恨日本人嗎,其中一位老者說的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他說:「人民之間是友好的,主要是那一小部分好戰分子,我們不追究了,但我們不能忘記,忘記歷史等於背叛」
近代,日本侵略中國給中國人民帶來沉痛的災難,八年抗戰,八年浩劫,這是我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中日之戰,但除此之外,中國和日本之間歷史上還發生過幾次著名的戰爭。
第一次是唐朝和日本的白江口之戰,發生在公元663年,即唐高宗時期,唐朝、新羅聯軍(唐軍1萬3千餘人,戰船170餘艘,新羅軍5千餘人)對陣倭國、百濟聯軍(倭軍 4萬2千餘人,戰船1000餘艘,百濟軍5000餘人),此戰唐軍在人數及戰船絕對劣勢的情況下水陸並進,四戰皆捷,大敗倭國百濟聯軍,倭軍溺水不計其數。
第二次是明朝抗日援朝戰爭,發生於明朝萬曆年間,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對朝宣戰,朝鮮向明朝求援,此次戰爭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明軍4萬人對日軍15萬人,中朝聯軍獲勝,雙方議和後日軍撤退;第二階段日軍捲土重來,明軍也增援兵力至7萬,在豐臣秀吉死後日軍撤退,中朝聯軍獲勝。值得一提的是,在抗倭援朝戰爭的時候,明朝還集中重兵對付寧夏的蒙古軍和四川的楊應龍,可謂兩線出擊,且兩面皆勝。
第三次是清朝時期中日甲午戰爭了,也是日本侵略朝鮮,清軍援朝,此戰日軍兵力17萬人,清朝25萬人,後面大家都知道了: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軍慘敗,中日籤訂《馬關條約》,從此日本看清中國的真正實力,為後面全面侵略中國埋下伏筆。
戰爭的勝負受很多因素影響,但國家實力是最重要的因素,明朝及之前的中國在世界上屬於強國,但後面卻與世界脫節,以天朝上國自居,閉門造車,落後就挨打,其代價只能由後人埋單,我們現在又重新崛起,但我們不能再自大,我們不卑不亢,我們可以忘記仇恨,但不能忘記歷史,因為那等於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