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的「建威將軍「,到底是個什麼官職?清朝武將的巔峰

2021-01-08 清朝那些人

「建威」,建立威嚴,令人可畏;威風凜凜、望而生畏。「建威將軍」,即由皇帝欽封的威力可畏的將軍,威震四方、令敵膽寒!

封建皇權社會中,官職體系都可被明確分為兩大類——文官、武官。作為少數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朝的武裝力量配置本就帶有明顯的民族特色,再加上努爾哈赤創設的「八旗制度」制約,清朝的軍隊便分為了兩大系統——八旗、綠營。

「八旗」軍隊中的官職有將軍、都統、副都統、城守尉、防守尉等;而「綠營」軍隊中的官職有提督、總兵、副將、參將等等。

但是,就如同現在的軍人同時擁有職務和軍銜一樣,清朝時期的武職官員也同時擁有著「官職」的任命和「榮譽官職」的加封。

根據《清史稿·職官志》的記載,清朝初期對於武職官員「榮譽官職」的封贈,和文職官員一樣,加封為「光祿大夫」、「榮祿大夫」等。只是,這種封贈有著明顯的「滿漢之分」,「凡屬八旗一品武職,封光祿大夫;凡屬綠營一品武職,封榮祿大夫」。

為了區別文武官員的封贈,也為了突出武職官員的地位和影響,乾隆五十一年,乾隆皇帝為武職官員制定了新的「榮譽官職」封贈方式,即「武階」,也就是類似於今天的「軍銜」加封。

「建威將軍」,就是清朝「武階」中的一個等級!

根據《清朝通典·職官十八》的記載:

武職正一品曰建威將軍;從一品曰振威將軍;正二品曰武顯將軍;從二品曰武功將軍……正九品曰修武校尉;從九品曰修武佐校尉。

也就是說,「建威將軍」乃係清朝武將「武階」中的最高等級,且其品秩為「正一品」。

就「武階」而言,「建威將軍」基本類似於今天的最高軍銜——上將;就「品秩」而言,「建威將軍」則基本對應於現今的正國級行政級別。

清朝時期的「建威將軍」主要有以下幾位代表人物:

1、李經邁

晚清重臣李鴻章最小的兒子,官至「副都統」、「郵傳部副大臣」,既是文臣,又是武官。李經邁的官職品級雖為正二品,但蒙其父李鴻章之蔭,曾被「特賞頭品頂戴」。所以,有了在外交方面的突出貢獻以後,李經邁便獲封了文臣的最高封贈——「光祿大夫」和武臣的最高「武階」——「建威將軍」。

李鴻章幼子——李經邁

2、馬文仲

光緒九年,法國入侵越南並試圖以此為跳板撞開中國的大門。應越南請求,清政府派兵支援,馬文仲就是當時赴越作戰的清軍統領。根據《清實錄·德宗實錄》的記載,在越南戰場上,馬文仲身先士卒、屢建奇功並多次大敗法軍。為表彰馬文仲的赫赫戰功,光緒皇帝下令將其封為「建威將軍」。

參考文獻:《清史稿·職官志》、《清朝通典·職官十八》、《清實錄·德宗實錄》

相關焦點

  • 清朝時期的「布政使」,到底是個多大的官?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但是仔細去看我國古代時期的官員的分布系統,會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嚴謹的組織架構。 而在清朝時期,有一個地方官職名字叫做布政使,和其他的官職名稱比起來,好像布政司這個名字顯得非常陌生。那麼這個官職到底有什麼內容,能做什麼主呢?
  • 清朝享國268年,等級達到一品的官職有哪些?總督是幾品官職?
    清朝的制度大體上繼承明朝,稱為「清承明制」,官職制度也非常接近,今天小編來介紹一些很有趣的歷史知識,都知道清朝官職有分級別,從高到低是一品到九品,其中每品又分正和從兩個級別,那清朝前後268年,官職達到一品的有哪些?晚清經常提到的總督,又是幾品官職?
  • 清朝的「太子太保」,「太子少保」是做什麼的?相當於現今的什麼職務?
    在上述官職名稱中,「太子太保」、「太子少保」頻繁出現於清史影視作品中,比如我們最為熟悉的康熙朝權臣鰲拜,就被稱呼為「鰲少保」。 那麼,「太子太保」、「太子少保」到底類似於現今什麼官職呢?
  • 清朝的將軍、都統、提督、總兵都是什麼官職,誰的權力更大?
    清朝的將軍、都統、提督、總兵都是什麼官職,誰的權力更大? 清朝大部分地區軍隊中的封疆大吏,大體可以分成三個體系:八旗、行政和八旗外其他軍隊。其中最高權力掌控者,主要有將軍、都統、提督、總兵。
  • 清朝的正一品和超品官員有哪些?其實裡面有很多官職都是虛職
    清朝的管制是經過反覆改變後慢慢趨於穩定的,乾隆帝之前的管制變化太多,簡單說起來有點困難,但是乾隆之後,管制相對穩定,沒有什麼大變化了。  那麼清朝的一品官員包括哪些管制呢?我們一一來介紹。首先,文官裡的正一品官員大概有以下幾個: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散階特進光祿大夫,部分出使大臣等。  其中,殿閣大學士是清朝承襲了明朝的制度,也叫內閣大學士,地位和清朝之前的宰相差不多,但是手中掌握的實際權力是不如宰相的,因為清朝時期的皇權達到了頂峰,而相權相對而言就被削弱了許多。
  • 清朝一品官職有多大
    在古代,對於官員等級的劃分,每個朝代都不一樣,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清朝的「九品十八級」制度,每一品的官員還有正和從的區別,這一套制度是根據前朝的官員制度的基礎上進行改善而得到的,最小的就是九品官員,等於現在的一個縣級的官員,最大的就是正一品了,不過正一品的官職有不少,每個官職的地位其實也都是不同的。
  • 清朝「知府」的官職到底有多大,放到現在相當於什麼職位?
    其實在明朝之前,關於知府這個官職屬性的工作,也有其它的名稱。雖然名稱不一樣,但是工作屬性基本上都是一樣的。 比如說公元184年到公元220年是我國歷史上東漢末年時期。東漢末年時期,就已經有了監察區變為行政區的一個過程。這時候會有州牧這個工作,工作的屬性就是掌管一個州的軍事勢力和百姓治安。到了公元581年到公元618年,是我國歷史上的隋朝時期。
  • 清朝的「知縣」,到底是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在許多清宮劇或者有關清朝的文藝作品中,知縣出現頻率極高。但是,對於這個官職,很多人常常是既熟悉又陌生。所以,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清朝的「知縣」,到底是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清代《皇朝經世文編》曾言:「天下之治始於縣,縣之治始乎令」。短短一句話,精確指出了清朝知縣的特點。
  • 李元芳官居檢校千牛衛大將軍,千牛衛大將軍是什麼級別的官職
    很多看過《神探狄仁傑》的朋友都知道,李元芳最後的官職是檢校千牛衛大將軍。因為對唐朝的官職制度不了解,很多人都會問千牛衛大將軍究竟是什麼官職?其實李元芳並不是真正的千牛衛大將軍,而是檢校千牛衛大將軍。雖然檢校千牛衛大將軍和千牛衛大將軍只有兩字之差,但是檢校千牛衛大將軍的職權,跟正兒八經的千牛衛大將軍的職權卻相差極大。千牛衛大將軍是什麼官職千牛衛最早由南北朝時期皇帝的侍衛親軍演化而來,因為南北朝時期皇帝的侍衛親軍普遍裝備一種叫「千牛刀」的兵刃,因此這些侍衛也被稱為千牛備身,最後演化成了唐朝的千牛衛。
  • 馬超的「驃騎將軍」,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
    在此基礎上,論功行賞之際,漢昭烈帝劉備封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那麼,問題來了,馬超的「驃騎將軍」,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呢?一陳壽在《三國志·馬超傳》中記載:章武元年,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到了公元222年,馬超患了重病,於同年十二月病逝。
  • 清朝的一品官職,權力根本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大
    古代的一品官職分為文職和武將。而許多官員等級的劃分,又區分於很多級別。特別是在清朝時期,採用了「9品18級」制度,不但如此,而且每一個級別的官員還有正副之分,比如正一品和從一品。清朝時期最小的就是九品芝麻官兒,也就是縣一級別的單位官員,最大的就是正一品官職了!即便如此,官職的地位還是有所不同。清朝時代的正一品文官,首先就是所謂的太師太傅和太保。說白了就是太子的老師,但是這一個官職就是虛的,一切都是為了皇帝的面子著想,你想想,如果皇帝的老師是二品,那皇帝的面子往哪擱?
  • 貝勒並不是清朝的官職?是社會地位的象徵
    貝勒是清朝的皇室爵位之一,在很多清宮劇中都可聽到這個稱呼。貝勒作為皇子的稱號之一,是不是擁有很大權利呢?其實不然,雖然有一些特權,但是只是一個虛職,並不是清朝的官職。其實關於清朝的貝勒,也是有一個發展的過程。貝勒這一稱呼最早出現於寧古塔貝勒。
  • 清朝時期為什麼要分提督和總督?提督和總督哪個官職更大?
    在清朝期間,提督被稱為軍務總兵官,他負責管理一個省的陸地或水路官兵,他是省綠營的最高官員,等級是一品。總督是該地區最高行政長官,負責一個省或多個省的行政,經濟和軍事事務,等級是正二品。 提督將是武將,總督是文將,他們都有軍事管轄權,兩者同樣是握有兵權的人,它們的官職誰更大呢?
  • 清朝的「布政使」,究竟是個什麼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清順治年間,順治皇帝廢黜「巡按制」,施行「督撫制」,總督和巡撫的權力才開始逐漸確立和穩固,成為朝廷管理地方政府的主要官職。可根據《皇朝文典》、《清史稿》等歷史資料的記載,清朝的省級官員中,除了總督、巡撫,還有提督學政、布政使、按察使三個官職。提督學政,執掌一省教育、科舉事宜,因為一般由皇帝欽派,帶有「欽差」意思,所以排位靠前,僅次於一省巡撫;按察使,基本類似於現今的省政法委書記,執掌一省公、檢、法機構。
  • 清朝的提督是多大的官職,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呢?
    在我們看清朝的古裝劇的時候,經常會聽到某某提督什麼的,統領一方軍隊,牛逼哄哄的,更是被稱為「軍門」。那麼,歷史上清朝的提督到底是多大的官職,還有它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呢?今天,我們就一起穿越歷史來探究清朝提督的那些鮮為人知的歷史小知識。
  • 清朝的「宗人府」到底是幹什麼的?
    原標題:清朝的「宗人府」到底是幹什麼的?
  • 清朝總督、提督、駐防將軍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誰的官更大?
    清朝時期,地方上級別最高的文官是總督,級別最高的武官是提督和駐防將軍。由於這幾個官職都屬於省級最高長官,因此也被稱為封疆大吏。那麼,清朝的總督、提督、駐防將軍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誰的官更大呢?總督是一省或二三省的最高長官,掌管治下省份的行政、經濟及軍事大權,官階為正二品。
  • 清朝的九品屬什麼級別?
    我們經常以九品芝麻官來形容一個官員的官職很小,事實上九品已經是官員裡面級別最低的官了,那麼清朝的九品到底低成什麼程度呢清朝官制有九品十八個級別,分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類。中央官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京官,分為文官和武官兩大類。
  • 歷史上的嶽鍾琪:25歲晉少將,42歲成為清朝唯一一位漢人大將軍
    嶽鍾琪率軍徵戰西北時,被敵將稱為「天人」;《清史稿》更是將其列為「忠而毅」的武將典範;直到現在,嶽鍾琪依然是「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命」的傑出代表人物!所謂「英雄不問出處」,嶽鍾琪雖為名將之後,而且其家族在明清兩朝也幾乎時代為將,但嶽鍾琪卻是依靠「買官」的方式進入仕途,而且這個買來的官職還是一個類似於「副市長」的「同知」,正兒八經的文官。
  • 為何清朝最厲害的漢人將軍是嶽鍾琪?
    清朝是滿人建立的朝代,漢人將軍一直不受當權者信任。而清朝眾多漢人將軍中,論最厲害的漢人將軍,非嶽鍾琪莫屬。下面從出身、戰功、統兵和受封四個方面進行分析。由於出身將門的優越條件,嶽鍾琪並沒有花費精力去參加科舉考試,在康熙五十年,嶽鍾琪通過捐納的方式,用幾千兩銀子買了一個五品同知的官職。沒多久嶽鍾琪由同知改為武職,並被授予松潘鎮中軍遊擊,從此開始了一生軍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