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沒方法?《做班主任,真有意思》一書幫你找方向

2020-12-22 瀟湘晨報

《做班主任,真有意思!》一書可以幫助覺得班主任工作沒意思的老師,找到工作的樂趣;幫助缺少方法的班主任,腦洞大開;幫助感到職業倦怠的老師,注入滿滿的正能量;幫助感到迷茫的班主任,找到方向。

張玉石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外國語學校教師,佛山市南海區首席班主任,佛山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第五屆廣東省班主任專業能力大賽(初中組)冠軍。《班主任》《班主任之友》《新班主任》封面人物。

新班主任如何進行心理調適,儘快進入角色?

班主任如何應對班級裡的各種突發狀況和日常管理工作?

班主任如何調動班級所有學生的積極性?

班主任如何和家長互動更有效?

如何把有意義的班主任工作做得有意思?

如何把繁雜的工作變得輕鬆、高效?

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十分繁雜,許多班主任感到困惑和糾結。《做班主任,真有意思!》一書圍繞班級管理模式、班級文化、班級活動、家校共育、專業成長等內容展開,有分析、有案例、有反思。

作者張玉石老師積極尋找理論、原理與班主任實踐之間的橋梁,通過體驗班主任工作中的成就感來尋找其中的價值感、幸福感,努力尋找走進學生心靈、引導學生自主成長的鑰匙。

精彩書摘:

1.班級有問題?交給 「班級法庭」 !

處在青春期的學生獨立意識和逆反心理增強,對長輩的說教和指導往往抱有抗拒心理。他們渴望獨立,渴望親身體驗、探究,不願意一味聽從成年人的教導。所以,他們經常故意犯錯,犯錯後又不接受說教,更別提處罰了。

基於這一特殊階段學生的心理狀況,張玉石老師的班級設立「班級法庭」。在這裡,學生自己判斷是非對錯,自己考慮如何承擔責任,從而自覺地改變自己、改變他人,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而這個「法庭」則是「清官來斷家務事」。這是一個專斷「家務事」的「民間法庭」,「法庭」所審的「案件」均來自班級日常事務。

「清官」是誰呢?不是班主任,不是科任老師,也不是家長,而是全體學生。與正規法庭一樣,這個「法庭」裡也有法官、檢察長、被告、陪審團、控方律師和辯護律師等職務。職務的承擔者不是固定的,只有「法官」固定由班主任承擔,其他職務在不同案件中均由不同學生承擔。

「檢察長」由班委會成員擔任,要負責找出班級中所有不「法」行為,確認不「法」之人(「嫌疑人」)並將案件呈交「法庭」。其他學生負責舉證,在「法庭」上陳述平時看到的事實。同時,「嫌疑人」亦可「自辯」或「上訴」,但一切皆需以事實為基礎。最後,「陪審團」提出決議,「法官」做最後裁決。

這個「法庭」雖然帶有娛樂性質,但「審判」的內容是嚴肅的。

在這個「法庭」上,人人平等,人人都有說話的權利和義務,人人都樂於在這種虛擬角色的體驗中發現班級中不好的言行,並思考其影響及解決方法。

這個「法庭」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班主任的壓力,減少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摩擦。班主任還能在學生激烈的辯論中了解到大家的思想動態、價值觀等,並及時做好溝通、引導。

2.家長總是幹涉班主任的工作,怎麼辦?

家長總是對我們班的管理指手畫腳,還特別喜歡指揮我,作為班主任該如何應對?

張玉石老師指出:「家長總是對我們班的管理指手畫腳」,這個說法本身就已經把家長放到了班主任的對立面上。首先我們要知道班級不是班主任一個人的班級,家長是重要的教育資源,要學會利用這種資源,不能認為家長參與班級生活就是「幹政」。其次家長有參與班級生活的權利,老師對家長的建議也有選擇的權利。無論家長說什麼,都應予以尊重和理解。家長說得對,我們則取其精華;家長說得不對,我們也要保護好家長參與的積極性。

若家長過多的參與班級事務,可從這三方面妥善處理。

(一)觀念轉變:換位+反思,化幹預為參與

我們應該冷靜下來,換位思考。你可以告訴自己:「家長不是在幹涉我的工作,而是在關心孩子的成長。」站在家長的角度想問題,你就會釋然。

面對家長的「幹涉」,我們不妨試著問自己三個問題:第一,我是不是真的沒有做好?第二,家長是不是在吹毛求疵?第三,是不是我在家長的心中沒有威信?倘若是我們沒做好,我們就要虛心聽取建議,不迴避,不牴觸,改正並完善自己;倘若我們的做法沒有問題,是家長在找碴兒,那就要問問自己:他為什麼總是找碴兒?他對其他老師也是如此還是單單對我如此?他提的建議是只代表他一個人的想法還是代表一群家長的想法? ...我們要不斷地追問自己,在追問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

(二)心態轉變:理解+共情,化擔心為放心

學校是學生成長的必經之地,九年義務教育是大多數家長必然的選擇。孩子可能會被同伴影響性格,可能會被老師改變價值觀,所有的不確定讓家長們分外擔心,於是家長們格外關心孩子,關注老師和學校。

所以,面對家長,要有同理心,家長覺得自己被理解了,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三)方式轉變:溝通+合作,改配合為支持

通常,學校和班級很少給家長參與班級事務的機會,大多數情況下老師有需要時才發通知,家長聽從指示配合老師做事。我們可以試著轉變工作方式,變被動問詢為主動溝通,變被動配合為交流合作。

1.家委會,變老師命令為家長號召

家委會是為班級發展出謀劃策的群體組織。家委會既可以為家長了解和監督學校工作提供便利,也可以更好地組織家長配合、支持老師的工作,確保教育渠道的暢通和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

2.「發聲筒」,變誤解為理解

家長常通過學生的話來了解學校和老師,學生的話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家長對學校和老師的看法。家長了解學校不能僅僅依靠學生做「傳聲筒」,班主任應主動去做班級的「發聲筒」

班主任應運用多種方式增進家長對學校的了解,如學生每日在班級微信群裡發布班級新聞,班長定期打電話給家長匯報學生情況,每次家長會印發班級報紙,每學期期末把班級日誌裝訂成冊發給家長,製作優秀作品集....信息發布儘量做到全面(涉及學習、生活、活動、比賽等各個方面)和全員發布(每個學生都可以成為小記者)。

班主任要利用多種渠道發布班級消息,可以讓家長全方位了解班級的發展和學生的成長。因為了解,所以理解;因為理解,所以諒解。

3.茶話會,變個別交流為家長沙龍

通常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地點選在學校的接待室或者老師的辦公室。家長接到班主任老師的邀請後總是惴惴不安,猜測著種種不好的可能性,做各種心理準備等著老師告狀。老師大多也是等到問題比較嚴重了才請家長來學校談話,且報憂不報喜。面對這樣的情況,班主任老師們可以換一種方式。

為何不換種方式? 我們可以針對某個階段學生可能會發生的問題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如,初一新生的適應問題,初二學生的青春期叛逆問題,初三學生的心理壓力過大問題,這些問題都可以提前預防。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學生的問題就會少很多,班主任也就不用請家長到學校來了。

為何不換一個地點?我們可以約幾個問題類似的學生的家長一起舉行茶話會,共同為學生的成長點一盞心燈。 孩子身上的問題相同,家長們聚在一起便有共同的話題, 大家可以一起想辦法。專題式的茶話會,不但可以一次討論幾個學生的問題,而且更容易讓家長放鬆身心。家長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裡打開心扉暢所欲言,問題也就能在「閒聊」中迎刃而解。

為何不換一下對象?我們可以讓優秀學生的家長給「問題學生」家長傳授經驗,既是對「問題學生」家長的指導和督促,也是對優秀家長的肯定和鼓勵,同時也可以減輕班主任的工作壓力。

與讀者對話:

讀者李老師:

18年起開始關注張玉石老師的微信公眾號,裡面乾貨滿滿,許多案例都可以直接拿來用的,而且很實用,看到「把有意義的事做得有意思」自序,就知道這是滿滿乾貨的書,可以說得上是班主任老師修煉的秘籍!大愛張張 感恩遇見,感恩張張

【來源:中國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身為中職班主任,你是否知道你要做什麼嗎?
    掐指一數,正好五件,中職班主任的工作職責就是做「一隻手」的事兒。做個伸手遊戲吧。我們一起來細細掰扯這「一隻手」的事兒。現在,伸出你的一隻手(左右手無所謂),握拳。如果想創業可以做些什麼準備?如果想升學,可以走什麼路徑?在身邊有沒有值得學習的榜樣?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你也最好去做,指導學生做職業生涯規劃書。可能我們自己也很少給自己做職業生涯規劃,但對於我們的中職學生,這很重要。而且最好是你親自或者請專業課教師手把手地教學生做,每一學期還建議你指導學生進行修訂。如果學生願意還可以組織分享交流活動。
  • 班主任工作的13種基本方法(超實用)丨實操課161
    不掌握基本工作方法,會導致班主任在大量的、反覆出現的常規問題面前束手無策,更談不上班主任工作的發展和創新。所以,對班主任工作基本方法的研究,一點也不低端,相反,是解決班主任困惑的最重要的途徑之一。下面將對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基本方法進行探討。
  • 工作迷茫找不到方向?不懂職業規劃,再努力都沒用
    圈外同學創始人孫圈圈在一次直播中,問到關於職業規劃的問題:」如果你現在工作做的不開心,想要換工作卻找不到機會,該不該做職業規劃?②本能(Instinct)本能是指當你還沒開始做這件事的時候,你就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了。比如當我想到一個有意思的選題,覺得讀者會非常喜歡甚至會刷屏的時候,就算是在吃飯也會放下碗筷記錄靈感。
  • 找不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很迷茫又失去方向?
    找不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很迷茫又失去方向?今年的時候,公司來了一位新同事,一個非常可愛的女孩子,剛剛研究生畢業。一開始,她做什麼東西都很積極,也很負責任,我本來對她讚賞有加,想好好栽培,並助她一臂之力在公司穩定下來。
  • 謝靜‖我是「超人」 ——漫談我的班主任工作
    為什麼班主任是我們印象深刻的那位老師呢? 因為作為班主任,要對一個班的學生全面負責,相處的時間最長,影響最深刻,給學生留下的印象也最深。 可是,班主任這項工作,要想幹好,那可真不簡單!這句話,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明白!
  • 《史丹福大學人生設計課》:用這2個方法找工作,比投簡歷更靠譜
    你可能會說,當然是繼續投簡歷,找工作了。但很抱歉,這可能是最蠢的方式。小李年初被辭退了,35歲的她,在公司做了8年的運營總監。但公司還是毫不留情地辭退了她,理由僅僅是"公司業務需要調整"。小李起初也沒當回事,被辭了就繼續找工作唄。
  • 於潔:做班主任,我有這些「巧」方法丨關注
    - 這是好老師 2020年的第273 篇文章 -都說熟能生巧,做班主任數年,你是不是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今天,來聽聽知名班主任於潔分享她的一些「巧」方法吧!任課老師群吐槽,我咋辦?班主任的心情,有時候還真不是自己能左右的。
  • 畢業2年,辭掉客服工作,找工作已半月,很崩潰、迷茫,該怎麼辦
    別說畢業2年,就算畢業10年,人到中年也還是會迷茫別說客服工作,其他任何崗位的人在職場或找工作的狀態也都會迷茫但也有還沒畢業,職業規劃一直都很堅定的人。也有那種無論在任何崗位,無論是跳槽狀態還是找工作狀態,都很少迷茫的人。畢業兩年,工作客服,找工作找了半個月根本不是問題,只是你沒有找到合適自己的方法。
  • 找工作的最好方法:找關係,熟人推薦!
    受疫情影響,今年找工作,比過去幾年都難,現在是年中,難上加難。首先,到了一年的畢業季,有一大波畢業生將要踏入職場。除此之外,受疫情影響還有很多失業人員。而工作機會,在全球疫情的影響下,世界經濟大滑坡,中國經濟也不能獨善其身,今年的社會總工作機會也一定比往年少很多。
  • 我與班主任不得不說的二三事
    運氣不好時,還會被請到一個名為辦公室的副本中,經歷長達數小時的口水洗禮,等你終於從辦公室出來,已然是被水淹沒,不知所措。 有那麼一瞬間,你多麼希望能自己跟班主任交換身份,那樣就可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為自己出一口惡氣。 最近聽說一款名叫《王牌班主任》的遊戲,或許就能幫我們實現這種幻想。
  • 找工作幾個月,沒技術沒能力,也沒愛好,不知道做什麼
    「找工作幾個月,沒技術沒能力,也沒興趣愛好,不知道做什麼。怎麼辦?」這是網上一個熱門問題。原話是這樣說的:「去年畢業的文秘專業,本身沒什麼技術性的專業,又加上有點內向,文員基本不找,後來找了個新媒體運營,混混沌沌地做了幾個月,學了一點皮毛,8月辭職了。
  • 接管新班,班主任需要做好這幾項工作
    均衡分班,抽籤配對班主任和學生,新一級學生「落戶」完成,新班進入組建階段。一系列班級啟動工作陸續展開,分析每一項工作的必要性和系統性,有助於更好地開展班集體建設,減少「新」所帶來的焦慮感。分析自我,尋找定位班主任是班級團隊的核心,班主任心中有建班圖譜,班級發展就容易上軌道。
  • 讀不懂書,是因為你沒有用對方法,這3個方法助你一臂之力
    你一般買書,不就是心裡想看這本書才買嗎?那為什麼買來不看,這個問題值得你深思。沒時間純粹只是藉口,除了沒時間,難道沒有其他藉口了嗎?當你買來書,讀了幾頁,卻發現讀不懂,或者看了一半,不知道這本書在說什麼?
  • 女人對你有意思,把心交給你了,會不自覺做這些事
    如你吩咐她幫你做一件事,她經常會遺忘,如她要去遠方,你在車站送別,對她說,「到目的地,給我來一個電話,報一聲平安」,女人點頭道,「好的」,然而,她並沒有把你的話放在心上,最後還是忘記了。
  • 孩子一做題就錯?人大附中班主任:我只教3招!現在學還來得及
    方法不對,堅持太累,方向不對,直接報廢。為什麼很多同學對學習那麼認真,每天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總是一做題就錯,學習成績還是沒有辦法提升呢?面對這種情況,學生著急,家長難受。有些時候,孩子還會非常自責,以為是自己努力程度不夠。其實,你有沒有想過,並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而是因為你努力不對,沒有找到真正高效而快捷的學習方法呢?
  • 找不到人生方向怎麼辦?這本書幫你用設計思維擺脫迷茫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困惑,那麼我推薦你讀一讀《史丹福大學人生設計課》這本書。因為當我迷茫的時候,這本書就曾經幫我找到了自己人生中的方向,確定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有那麼重要嗎?比如你大學時選擇的專業,或者正在做的工作,都可以成為你的第一種選擇。許多人下意識地覺得自己正在錯誤的道路上行走,實際上,不是這條路本身存在什麼問題,而是你還沒發現這個行業進步的訣竅而已。如果你認真投入精力,在自己原本的領域中努力耕耘,那麼不久的將來,你也可以摸索到屬於自己的方法,從工作中體會到成就感和幸福感。
  • 找工作半個月,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了怎麼辦?過來人給你三點建議
    作者丨焱公子 編輯丨水青衣陳冰剛畢業兩年,最近剛辭掉一份客服工作,在家躺了一個禮拜了,本以為現在疫情差不多穩定,可以找工作了,沒想到簡歷投了百來封,半個月過去,自己一通邀約面試電話都沒有。一、找到自己的優勢,消除自我懷疑的心理比如開頭的陳可,找了半個月的工作,但是發覺自己什麼都不會,其實她是忘記了自己的優勢。比如,她的工作是客服,通常做過客服的人肯定擅長溝通,而且客服除了會溝通,還需具備一定的處理事情的能力,想必陳可這兩者都具備。
  • 做一個有意思的人
    因為沒有愛好,就只能隨波逐流,於是當過幾年農民、幹了幾年會計,做了幾年生意,講過幾年課,寫過兩本不暢銷的書,還跑到澳洲混了個二等公民,總之,幹什麼都沒有登上珠穆朗瑪峰!為什麼?因為幹著幹著就覺得沒意思了。因此,自然沒有上面那位的瘋狂,也沒有王石的膽量。但我這樣的人在一些人眼中也算活得有意思,這讓我可以聊以自慰一番——讓我又感到活得有點意思。看!
  • 新手寫書評,不知道如何選書?一個原則,七個方法正確教你選書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閱讀首先我們得挑到一本好書,以下我推薦的幾種選書方法:一、TIPS原則。● T(Tools)是工具。工具書會教給我們一套方法。建議大家挑選一些有學術背景的書。例如大學教授寫的書,往往這個教授一輩子沒寫幾本暢銷書,但是他這一輩子的研究的精華就在這幾本書裡。比如《刻意練習》,就是典型的教授寫的書。作者做了多年的研究,寫出一篇關於刻意練習的論文,其中有很多的實驗和數據。3.看推薦人。
  • 班主任尋「病根」「對症下藥」
    "陳瑞,你趕緊起來。"班主任鄧璐瑤發現後立即點名叫他起來,第一次點名沒有反映,第二次點名後只聽"啪",陳瑞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抬頭瞪著班主任,表現出很煩躁的樣子。陳瑞的舉動,讓同學們很驚訝,他皺著眉很不耐煩地翻開課本。陳瑞在課堂上爆發"起床氣",讓身為班主任的鄧璐瑤也嚇了一跳。她很疑惑,這個平時在老師面前稱得上乖巧的學生,怎麼會做出向老師拍桌子這樣不禮貌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