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生活的時代:戰亂紛爭

2021-02-13 橫山書院


元朝(1271—1368年)全稱大元或蒙元,由元世祖忽必烈於1271年所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帝國。它的前身是成吉思汗於1206年建立的大蒙古國。大蒙古國建立後,成吉思汗不斷對外擴張,最後控制了中國西北、東北、華北、中亞、西亞以及東歐在內的廣大地域。所以,成吉思汗在歷史上的出名,不僅僅是因為他建立的蒙古國或者他的後代建立的元朝,更為重要的是他和他的後代到各處徵服打仗,建立了一個更大的世界帝國。

今天,我主要是講講成吉思汗個人的生平和他人生中的一些重要事件,我想在大家了解的基礎上,再補充一些不同的方面。

關於成吉思汗的資料,其實並不多。因為他距離我們差不多八百年,而那個時候蒙古剛剛崛起,它的文化水平還比較低,還沒有形成一套成熟的歷史記錄的制度,所以留下的資料非常零碎。關於它們的很多問題,我們還沒有搞清楚,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增加了這一歷史人物的神秘性。 

由此看來,對成吉思汗的研究可能會比較複雜。有的問題經過仔細研究可以得出結論,比如成吉思汗的出生年份,他是哪年去世的,這些都有記載。但是他是哪年出生,歷史書上有很多的說法,大家對各種材料進行對比,經過一番研究,最後得出一個比較公認的結論,成吉思汗是1162年出生的,像這樣的問題通過大家一起研究就解決了。但是有的問題,雖然大家有很多研究,但還是解決不了。比方說「成吉思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叫這樣的稱號?關於這個問題,史書上有很多記載,很多說法,根本無法判定哪個說法是百分之百準確,因為「成吉思汗」首先應該是一個蒙古語,但是作為蒙古語,它卻在現在的蒙古語裡已不存在。像漢族的歷史,古漢語有的單詞現在也不用,但是漢族文化傳統記載比較多,書裡面有很多古詞,古詞是什麼意思,古書裡面都會記錄下來。而在剛剛形成的蒙古族,它沒有這麼高的水平,它只記載了這個單詞,並沒有文案記載這個單詞的具體含義,所以今天我們就不知道「成吉思汗」的含義。於是大家就有各種推測,有藉助別的語言的一些資料進行揣摩的,有通過漢文裡面的蛛絲馬跡來進行推斷的,總之提出了不同的說法,但沒有一個是大家公認的。像這樣的問題,我們這樣研究起來,還是會比較複雜。

成吉思汗出生於1162年,當時中國的形勢非常混亂。南方有南宋,北方有金,西邊有西夏,再往西有西遼。西遼是遼的後代,遼本來是跟北宋對立,後來金崛起之後先滅北宋,進而滅遼,北宋人在南方建立南宋,遼人又建立西遼。這個時候中國版圖各地政權很多,有的是一個統一的政權,像雲南有所謂的「大理國」,是歷史持續很長的一個政權,從唐朝末年建立一直持續到宋朝末年,存在四百多年;有的就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權,比如「吐蕃」,「吐蕃」不是統一的,它是一個部落或者宗教勢力割據的政權。同樣在草原上,有內、外蒙古,蒙古高原也有好多吐蕃,它們並不是一個統一政權,地圖上稱之為「蒙古諸部」。通過觀看地圖,我們發現這些政權概念,凡是一個字、倆字的是統一政權,如果概念跟諸部相關,那說明這些地方並不是一個統一政權,它有好多力量存在。

成吉思汗就出生在這樣一個時代,他是在所謂的「蒙古諸部」的一個部落出生的。其實,我們稱之為「蒙古諸部」是因為後來蒙古統一了這塊地方,統稱為「蒙古」。這些部落一開始很複雜,不同的部落有不同的名稱。「蒙古」是一個後起的概念,這個概念是在部落統一後逐漸形成的。 

那麼,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成吉思汗建立了一個獨立的政權,他是蒙古族的締造者。蒙古民族在古代是沒有的,在古代我們知道有過匈奴、突厥、回紇等好多北方少數民族,但那些民族後來都跨掉了,有的遷走,有的跟別的族融合。古代不斷地在草原上出現遊牧民族,它們頻繁的出現,又相繼滅亡,每個民族大約存活一二百年。後來成吉思汗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建立政權後,他的部落改造成一個長久的、有生命力的民族,能夠在草原上長期生存下來,從而改變了過去草原上民族更替頻繁的混亂局面,蒙古民族非常崇拜他,沒有成吉思汗就沒有蒙古民族,這是他一個重要的貢獻。 

我們在對歷史人物做出歷史評價的時候,往往會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客觀限制。比方說我們講歷史,講中國歷史,歷史人物有好多,我們可以隨便講,因為古人離我們很遠了,我們無論是表揚或者批評都沒有太大關係。但是像成吉思汗,他算古代人物,我們也不能胡亂評價,因為他是蒙古的締造者,你要尊重蒙古民族的感情。 

成吉思汗生活的那個時代,應該是在金和南宋對峙的時期,他建立的蒙古族又跟南宋相隔很遠,所以他主要的敵人是金朝,也包括西夏、西遼,但這兩個勢力偏弱。金朝是女真族,它從東北入主中原滅了北宋,它雖然是一個少數民族,但它並不是草原遊牧民族,而是東北比較落後的農業民族,或者叫狩獵民族。相對於草原遊牧民族來說,它還是比較落後,生活形態、生產方式都比較低。金朝從東北打到中原,因為它不是在草原生活的民族,所以他對草原就沒有進行認真地經營或者控制。沒有控制好草原區域也成為金朝統治滅亡的重要原因。 

這就是說,金朝的疆域從東北擴展到中原,草原它是控制不了的。那麼草原當時是什麼情況呢?在成吉思汗那個時代,草原存在蒙古諸部,它有一些主要部落,在南邊有金朝,西邊有西夏,再往西邊有西遼,這個大草原包括內蒙古、外蒙古。它大概有這樣一些大的部落集團,這裡面有好多名稱,「蒙古」最初是好多部落中的一個,只是一小塊,位置在草原中部,中東一點,中部偏東,在它的東面還有別的集團,在它的西面,再往西,再往南都有一些集團。總之,草原的政權很複雜,部落遷移非常誇張,各種部落的分化組合情況也非常頻繁。蒙古是其中的一個集團,但蒙古不是唯一的,是因為蒙古不是最大的集團,它只是一個較大的集團。

這些部落集團之間,部落集團與金朝之間,它們的關係十分複雜。一方面它們互相爭奪,另一方面還要跟金朝不斷周旋。當時金朝算中央王朝,一般來說,它們是向金朝進貢的,少數民族、邊疆民族應向中央進貢,但它們和金朝的戰爭是打一打、停一停,拖了很久。這些部落有時候聯合起來一起攻打金朝,有時候它們自己也會發生衝突,這時金朝就會趁機介入,利用它們的內部矛盾,攻打另外一個部落,當時的關係是比較複雜的。局勢在不斷變化,作為女真族的王朝,金朝在剛建立的時候很強,戰無不勝,但後來入主中原也逐漸的腐化、墮落,最後和其他部落接觸,越來越被動,所以金朝在邊境上修了很長的防禦攻勢,這個歷史上叫「金界壕」。這是一個挺有名的工程,但是可能了解它的人不是特別多,因為我們都知道中國歷史上有長城,其實這個所謂的「金界壕」是金朝修的一條長城,它基本上是沿著大興安嶺往西南延伸過來,有的地方還不是一條線。,因為都是土的,所以到今天已經看不到什麼了。當時金朝的對手並不是一個,它的對手並不統一,並且它的對手之間經常互相攻打,這個形勢變化比較多,成吉思汗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專業特長及近期研究方向為,蒙元史、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國古代法制史、中國古代史學史。

陳洪 | 說「三教互補」格局的形成

商傳 | 永樂皇帝(全文版)

楊念群 | 清朝正統性建立的代價

劉澤亮 | 禪道與人生智慧(全文版)

劉夢溪: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與理念(上)

謝維和:老子對現實的獨特批判

樓宇烈先生: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重人文的文化

杜維明:儒家心學的人文精神

相關焦點

  • 成吉思汗戎馬一生,他真心愛過的女人究竟有幾個?
    據統計成吉思汗遠徵期間在歐洲俘獲的后妃有幾百餘眾,並且後裔數量極為龐大,這個男人雖一生戎馬但是依然擁有很多女人,可他真正用心愛的只有這幾位。1.訶額侖,成吉思汗的生母。她早年命運多舛接連遭受苦痛,新婚被擄、丈夫被毒死、被族人拋棄等。但她依舊沒有放棄,靠著驚人的毅力一個女人在那個各民族戰亂紛爭的年代養大了鐵木真兄弟,並養育出成吉思汗這樣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
  • 歷史上的今天:成吉思汗出生!成吉思汗究竟是不是中國人?
    成吉思汗856年前的今天,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出生。成吉思汗的一生是傳奇的,他開創了一個偉大的帝國,至今仍為很多人所讚嘆。本文小編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成吉思汗其人,順便解決1個問題,就是成吉思汗究竟是不是中國人。
  • 「一代天驕」蒙古雄鷹,成吉思汗和他的孫子忽必烈的戎馬一生!
    雖說這是成吉思汗的墓園,但是成吉思汗並沒有葬在這裡,這裡只是埋葬了他的一些穿過的衣服和使用過的一些器具而已真正的成吉思汗沒有人知道他葬在了哪裡。為什麼成吉思會如此受後人的敬仰呢?他為中國歷史做了什麼貢獻呢?而他的孫子又做了什麼事情被後人所銘記呢?
  • 成吉思汗是中國人嗎?五大理由告訴你:成吉思汗到底是哪國人
    成吉思汗是中國人嗎?答案肯定是的,成吉思汗肯定是中國人。在遼朝和金朝的時候外蒙古是遼金屬地,在1068年,遼朝在外蒙古的烏古敵烈統軍司設立,統軍使節度使的官職由「各部」(契丹人)擔任,標誌對烏古敵烈實質掌控。
  • 時代的分水嶺:成吉思汗大交換
    「世界歷史上的蒙古徵服」導論蒙古時代是歷史上一個關鍵甚至關鍵的時代。它在許多方面是前現代與現代的分水嶺。它是歷史上最廣泛的帝國(約3300萬平方公裡)。它也是一個跨大陸的整體。它可以作為歐洲、中東、東亞、中亞甚至南亞的一部分。蒙古帝國研究的複雜性是由於相關文獻中使用了大量語言,給研究者帶來了嚴重的困難。
  • 世人對成吉思汗的評價
    元朝時期幾乎整個歐洲被元朝所佔領,遠比中國最強盛的時期更強大了3.毛澤東:毛澤東同志將成吉思汗親切地稱為「一代天驕」,將他與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帝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劉邦、朱元璋相提並論,在評點二十四史時寫道:「可不要看不起老粗,一些老粗能辦大事,成吉思汗、劉邦、朱元璋。4.拿破崙:我不如成吉思汗,他的四個虎子都爭著為其效力,我無這種好運。
  • 以色列考古學家:「成吉思汗邊牆」北線跟成吉思汗無關
    新華社耶路撒冷6月11日電(記者尚昊 陳文仙)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日前宣布,該校考古學家吉德翁·謝拉赫·拉維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首次繪製出長達737公裡的「成吉思汗邊牆」北線圖,並認為,這一工程修建早於成吉思汗時期,其主要功能並非抵禦入侵,而是為了監控管理遊牧人口和牧群。
  • 成吉思汗是高加索人?
    蒙古東部塔班陶勒蓋出土的女士金戒指,時代約為12世紀到13世紀。
  • 耶律楚材與成吉思汗:當文化理想被戰爭邏輯裹挾
    「成吉思汗離不開他!」離不開誰?耶律楚材!真是一個熟悉的名字。「丘處機見郭靖經歷風雪,面目黝黑,身子卻更為壯健,甚是欣喜。郭靖未到之時,他正與成吉思汗談論途中見聞,說有感於風物異俗,做了幾首詩,當下捋須吟道:『十年兵災萬民愁,千萬中無一二留。去歲幸逢慈詔下,今春須合冒寒遊。不辭嶺北三千裡,仍念山東二百州。窮急漏誅殘喘在,早教生民得消憂。』一名通曉漢語的文官名叫耶律楚材,將詩義譯成蒙古語。成吉思汗聽了,點頭不語。」這是《射鵰英雄傳》裡的一段。
  • 成吉思汗是民族的英雄還是悲劇呢?他創造了一個什麼樣的時代呢?
    歷史對成吉思汗的評價是怎麼樣的呢?成吉思汗在外國評價比中國高很多,包括伊朗、阿富汗的歷史學者,都認為成吉思汗是英雄,帖木兒遠遠比成吉思汗殘暴。成吉思汗在西亞中亞看來,是一種徵服者,屠殺不是主流。 在西方看來,成吉思汗是天才,殘暴是附加品 。當然,他們肯定更崇敬亞歷山大。
  • 成吉思汗創造的世界奇蹟!
    《鐵木真帖兒用兵論》的序者、俄國早期軍事家柯列金說:「通觀世界歷史,很少的兵力(二十萬左右),在很短的時間內(公元1207——1227年)攻略廣大運土地(歐亞大陸的大部),統治眾多人口者(仲小路彰說六億人口,我以為有些誇大),除成吉思汗時代的韃靼人和帖木兒時代的中亞細亞人以外,開天闢地以來未曾有過。故有一代天驕之稱。」
  • 維基精選:【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與今日世界之形成》關於成吉思汗之死的論述與諸多的死亡故事相反,認為成吉思汗在遊牧帳篷中去世,與他在遊牧帳篷中的出生情形相似,這說明他在保存其本民族傳統生活方式方面非常成功;然而,他保持其自身生活方式的過程中,卻改變了人類社會。他在故土安葬,沒有一座陵墓,沒有一座寺廟,甚至沒有一塊用來標示其長眠之地的小墓碑。
  • 成吉思汗的後人如今在何方?
    史學家認為成吉思汗創下了12個世界之最:創建了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帝國,發動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最早建立了運輸聯絡系統,將軍事藝術推向冷兵器時代的最高峰,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成功者,世界歷史上影響最大的人物,最早實行政治民主的帝王,千年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世界上受祭祀最多的帝王,奉行宗教信仰最自由的政策,最早提出並實現了「全球化」,一生留下了最多的謎。
  •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曾經打下的江山,放到現在都包含了哪些國家
    它可不是地球儀上的一巴掌,憑著成吉思汗時代一切靠馬跑的現實,半個地球夠他跑幾年的。 嗯,說得沒錯,但 地球再大,馬再慢,也架不住馬不停蹄呀 。成吉思汗的戰爭就是這種樣子,他打起仗來真的沒有停的感覺,自己六十多年的人生中,幾乎都處於爭戰狀態,開疆拓土就是一代天驕最感興趣的事。
  • 《成吉思汗》讀書筆記
    >讀《成吉思汗》有感本書為韓儒林著,新編歷史小叢書《成吉思汗》,這本書在我看來較為精簡,對人物的描寫幾乎沒有。主要分為七個部分介紹成吉思汗,從1162年鐵木真在漠北草原,徐徐道盡鐵木真一生在馬背上的戎馬徵服,本書有很多的亮點。鐵木真大概從出生開始度過了9年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在也速該被塔塔爾所毒害就嘗盡顛沛流離的艱苦。偉大的母親含辛茹苦拉扯孩子們長大,鐵木真也在這種環境中收穫了剛毅堅強的品格。他漸漸的長大,收集失散的部落,在逆境中搏鬥壯大。
  • 「成吉思汗大交換」
    作為普通讀者,我們不必像歷史學家那樣對細節如數家珍,若感興趣,市面上有大量正史野史可以滿足好奇心,比如關於成吉思汗。不同時代和地域的傑出領袖固然有很大個人差異,但總有一些共性是讓人琢磨,比如書中一段文字這樣說:「那些人之所以選他,正是因為他們認為他比較柔弱,因此可以充當他們所需要的傀儡。
  • 成吉思汗麾下四傑
    成吉思汗,又名鐵木真,蒙古人,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鐵木真從蒙古乞顏部可汗開始,通過南徵北戰,一步步統一蒙古,最終在1206年,建立了大蒙古國。成吉思汗的時代猛將如雲,他們追隨成吉思汗南徵北戰,為建立大蒙古國立下了赫赫戰功,其中成吉思汗麾下最著名的莫過於四傑了,他們分別是木華黎、赤老溫、博爾忽、博爾朮。
  • 《蒙古秘史》與成吉思汗
    這些遊牧民族也在不斷地發展,到了蒙古人時代,蒙古人有了自己的文字,不但有了文字,而且他們還自己編書記載民族的歷史,雖然他寫的幅面不是很大,但是非常重要。幸虧有了這本書,要不然我們對成吉思汗很難了解。這本書在形式上也非常獨特,因為它是蒙古人用蒙古文來寫自己歷史的書。 明朝初年,蒙古族已經退回草原,元朝滅亡了,但是蒙古族還在,蒙古族退回草原以後他們跟明朝還有很多的衝突,需要交涉。
  • 成吉思汗陵墓在哪?成吉思汗墓詛咒顯現
    公元1206年,他建立大蒙古國,尊號「成吉思汗」,蒙語意為「像大海一樣偉大的領袖」。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徵討西夏時死於軍中,時年66歲。如今,西方很多崇拜者稱其為「全人類的帝王」。    對於成吉思汗的死因,歷來說法很多,主要有四個版本。據《蒙古秘史》記載,在出徵西夏前1年,成吉思汗的身體狀況已經出現問題。一次打獵時,從馬背上摔下受傷,並發起高燒。
  • 天驕聖地—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園,坐落在伊金霍洛旗阿拉騰甘德爾草原的甘德爾梁上,以三座蒙古包式的宮殿相連而成的陵宮為主體,由蘇勒德祭壇、祭祀文化展覽館、碑亭、甘德爾敖包、九十九級臺階式步道、成吉思汗出徵銅像、牌樓、額希哈屯斡爾朵、成吉思汗斡爾朵(行宮)等景點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