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與成吉思汗:當文化理想被戰爭邏輯裹挾

2020-12-26 月山課堂

「成吉思汗離不開他!」

離不開誰?

耶律楚材!真是一個熟悉的名字。

「丘處機見郭靖經歷風雪,面目黝黑,身子卻更為壯健,甚是欣喜。郭靖未到之時,他正與成吉思汗談論途中見聞,說有感於風物異俗,做了幾首詩,當下捋須吟道:『十年兵災萬民愁,千萬中無一二留。去歲幸逢慈詔下,今春須合冒寒遊。不辭嶺北三千裡,仍念山東二百州。窮急漏誅殘喘在,早教生民得消憂。』一名通曉漢語的文官名叫耶律楚材,將詩義譯成蒙古語。成吉思汗聽了,點頭不語。」這是《射鵰英雄傳》裡的一段。

這一段,丘處機是主角,而常伴成吉思汗身邊的,對他馬背上的徵戰生活有重大影響的,其實是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契丹人,契丹族所在為遼國,後為金國所滅,其祖父與父親都在金國做官,祖上是遼國顯貴。成吉思汗滅了金,以為替他報了世仇,不想他是這樣回應的:「臣的祖父以來皆北面事金,既為臣子,又怎敢懷二心,仇視君父?」他心中竟無分別!而另一邊成吉思汗也不惱,反生敬佩。

一位不恃尊貴,一位不卑不亢,這兩位英雄實在讓人喜歡。

很快,戰爭起了,起因很小。這場戰爭與起因被秋雨老師形容為「天下最大的烈火總是由最小的草梗點燃的。」

限於篇幅,這段關於起因的內容附圖。

我想要留下的記憶,是這樣一段畫面:

「……成吉思汗淚流滿面,獨自登上一個山頭,脫去冠冕,跪在地上絕食祈禱了整整三天三夜。他喃喃地說:『戰亂不是我挑起的,請保佑我,賜我復仇的力量!』」

戰事起了!

戰爭嗜血,被戰爭控制的人似乎容易見血興奮,陷入攻城略地的成就感。一個靈魂吞下了其他靈魂,他的靈魂長出的卻不是高貴,而是獸性。

耶律楚材為什麼不勸導?

因為最初,他也想通過成吉思汗實現自己的文化理想,「那就是以戰爭手段使西邊的野蠻地區歸於儒家的『王化』,並由此『接通華夷』。」奇怪嗎?他本是契丹人,卻接受的是漢文化教育,並十分尊崇,但作為遊牧民族的後裔,他也會為成吉思汗的英雄氣概折服。於是,他支持這個復仇行動,但當戰爭失控,他也疑惑了:

「四海從來皆弟兄,西行誰復嘆行程?」

——輪到丘處機上場了!

以上是讀完《中國文化課》第44講後的一點心得。在這一講的前半部分,還有一部分宋朝文化名人的快閃,我不想跳過,因為,這又是一個漢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融合的時間節點。上一次這個融合發生在隋唐前,南北朝時期,這樣的融合在當時會造成混亂,卻在後世為中國文化增加活力。

文化作為有機體,一直在既有的路徑裡,也會經歷生老病死。想想宋代文化的精緻以及宋代皇帝,是否會給人一種精緻過度後的造作與生命的落空?這背後無形的大道,是否也在喚醒漢文化的活力?

以上是我對這個文化交替時期的思考。

相關焦點

  • 成吉思汗:不殺掠
    長年的徵戰,複雜的外交,龐大的朝廷,使成吉思汗的攤子越鋪越大。每天都有內內外外的大量問題要面對,成吉思汗急於尋找有智慧、有學問的助手。他原先手下的官員,幾乎都是沒有文化的莽將。連他自己,也沒有多少文化。他到處打聽,得知四年前攻佔金朝中都時,有一位投降過來的金朝官員很智慧,名字叫耶律楚材。這個名字使成吉思汗立即作出判斷,此人應該是契丹族,遼朝的後裔。
  • 耶律楚材,為何能被成吉思汗相中?
    耶律楚材(1190年 —1244年),契丹族。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攻佔燕京時候,聽說他才華橫溢、滿腹經綸,遂向他詢問治國大計。
  • 成吉思汗最喜歡的是小兒子託雷,為何最終繼位的卻是三子窩闊臺?
    成吉思汗確切的出生目前已經不得而知,有1155年、1162年、1167年等多種說法,反正無法確定,但他的死亡有確切記載。公元1227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病逝於六盤山下。成吉思汗去世後,他的三兒子窩闊臺繼承了大汗的位子,小兒子也就是託雷繼承了成吉思汗大部分的軍隊和財產。
  • 耶律楚材如何推行儒化政治,輔佐成吉思汗父子,振興蒙古帝國
    耶律楚材本身便是出生在一個蒙古貴族之家,後來跟隨在成吉思汗身邊輔佐他。他輔佐成吉思汗父子,並且提出了學習儒家治國思想的理念,為蒙古帝國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為蒙古帝國的發展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這耶律楚材的家族在建國之初都是居住在燕京一帶,而這燕京本來就有濃厚的漢文化氣息。因此耶律楚材從小就在儒家思想文化的薰陶之下長大,他將自己的一腔熱血投入到為國效力中來,從小便苦讀書籍,特別喜歡研究漢人知識,這也為他之後輔佐成吉思汗開創漢制奠定了基礎。
  • 【文史精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用人之道
    在成吉思汗的文臣武將中,既有貴族儒士,也有牧民奴隸;既有親手栽培的將帥,也有敵方的勇士。知人善任、以誠相待是他用人的基點,他40多年戎馬生涯所創造的功績可以說主要靠虛懷若谷、聚才用人創造的。 任人唯賢 用人不疑 成吉思汗堅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則,認為只要可以任用,便推心置腹以誠相待。最突出
  • 耶律楚材是何許人也?
    成吉思汗對耶律楚材越來越信任,引起當時一位善於造弓的工匠常八斤的妒嫉,他對成吉思汗說:「現在重要的是打仗,要耶律楚材這種讀書人有什麼幫助呢?」耶律楚材反問:「造弓都還需要造弓匠,治理天下難道就不需要『治天下匠』?」成吉思汗覺得很有道理,就更加倚重他。後來,元朝立國的重要典章制度都是耶律楚材所奠定,成吉思汗曾對其子窩闊臺說:「此人天賜我家,而後國君庶政當悉委之。」由此可見對其之讚賞和器重了。
  • 他是成吉思汗帳下的第一位文人,卻常被當武將使用,居然所向無敵
    #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騎兵團都沒有文化,可為何當時的很多大文人都心甘情願去輔佐他呢?比如儒家文化領軍人物耶律楚材,會製造文字的乃蠻部丞相塔塔統阿等,都為成吉思汗徵服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其實,第一個去輔佐成吉思汗的文人,他的才學並未被發揮出來。他雖然是成吉思汗帳下的第一位文人,卻常被當武將使用,更讓人稱奇的是,此人雖是文人,打仗也毫不含糊,跟隨成吉思汗南徵北戰,居然所向無敵,是當時非常著名的常勝將軍。
  • 耶律楚材:蒙古帝國的發展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的一代名相
    耶律楚材,字晉卿,號玉泉老人,湛然居士,蒙古帝國時期的政治家。出身契丹貴族,早年在金仕至左右司員外郎,蒙古軍攻佔金中都時成吉思汗收耶律楚材為臣。耶律楚材以儒家治國之道提出和制定了各種施政方略,為蒙古帝國的發展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 成吉思汗是中國人嗎?他內心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嗎?
    還是值得研究的,2004年蒙古烏蘭巴託大學教授額日德雷根在訪問日本時接受日本NHK電視臺採訪時針對當年亞洲杯足球賽上中國球迷的抗議日本活動說到:「中國人把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偉大英雄,徵服過他們的成吉思汗當作他們的祖先和英雄,把我們對他們的殖民歷史當作他們最強大的歷史,這樣一群擁有白痴一樣邏輯的民族,又有什麼資格去抗議你們國家民族的歷史觀呢?」
  • 成吉思汗一生最服的兩個人,一個幫他打天下,一個送他四個字!
    在成吉思汗一生中,他最敬佩的兩個人,一個就是幫他打天下的契丹王子耶律楚材,一個就是全真教掌門丘處機。1.耶律楚材是東丹王耶律倍的八世孫,遼國滅亡後,耶律楚材祖父就成為金國的臣子。所以耶律楚材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特別是精通漢文,其漢文化具有很高造詣。因為當時金國已經全面漢化,一切都按照中原傳統治理國家,這也使得耶律楚材很快成為金國的官員。
  • 成吉思汗到處擴張版圖,卻為何獨不取印度?
    因此就算成吉思汗佔領了印度,但由於天生習慣與農業方面的匱乏,導致他們也無法在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2.蒙古大臣的戰略建議被採納據《元史·耶律楚材》記載,成吉思汗當時決心徵服印度,軍隊一路印度河邊,士兵們此時因為天氣炎熱,口渴無比,因此下馬飲水
  • 《成吉思汗》讀書筆記
    >讀《成吉思汗》有感本書為韓儒林著,新編歷史小叢書《成吉思汗》,這本書在我看來較為精簡,對人物的描寫幾乎沒有。  二、成吉思汗的草原背景成吉思汗出生時,蒙古高原上分布著幾個強大的遊牧部落。各部貴族為了搶奪財產和奴隸,相互間展開了長期的、激烈的爭戰。長期的動亂也使蒙古各部人民失去了相對安定的生產和生活條件。他們強烈希望結束這種互相殘殺的無休止的戰爭,渴望解除女真貴族的民族壓迫,要求出現一個各部統一的局面。
  • 蒙古騎兵的弱點,唯獨怕一種猛獸,成吉思汗都頂不住只能撤退
    蒙古的經濟實力也空前提高,隨著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蒙古草原,蒙古騎兵縱橫歐亞大陸的時代就此開始。 經過十幾年的徵戰,蒙古帝國建立了一個橫跨亞歐大陸的龐大帝國,領土面積最高達到3300萬平方公裡,比蘇聯還要大1.5倍。然而,蒙古帝國經過短暫繁榮後迅速衰亡下去,這跟它殘暴的徵服戰爭有不小的關係。
  • 若不是這種動物幫了印度,800年前,印度就被成吉思汗給滅了
    成吉思汗的軍隊徵服了大片土地,東至東南亞,西至黑海海濱,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強大帝國。但是,這個帝國卻沒能侵佔南邊的小國——印度。難道成吉思汗看不上這個富有的國家?史學家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據《元史》記載,成吉思汗班師還都的原因,是軍隊在印度河遇到了一隻怪獸。當時,軍隊追擊扎蘭丁,一直追到了印度河北岸。
  • 成吉思汗不只識彎弓射大雕,還善用賢士能人,包容多元文化
    在成吉思汗麾下,才華橫溢的耶律楚材原是侍奉金國的契丹人;太師國王木華黎原為成吉思汗的堂兄撒察別乞的門戶奴隸;蒙古大將哲別曾在鐵木真與札木合作戰時射傷鐵木真的脖子,是鐵木真的敵人;助軍鎮戍、屢建奇功的史天倪等數十位漢人世侯原是南宋人;創立蒙古文字的塔塔統阿原是乃蠻宰相,掌管印信;後宮總管馬達達斯原是人稱萬國通的異國商人……史書記載說,當時蒙古國的汗廷上服裝五顏六色,語言多種多樣,真是人才濟濟,五湖四海
  • 耶律楚材:超越了種族和國界的人
    耶律楚材身材高大,以長鬍鬚出名,史稱他「美髯宏聲」,當年成吉思汗就曾親切地稱呼他為「吾圖·撒合裡」(蒙古語,意思是「長髯人」)。國破家散,耶律楚材萬念俱灰,拜一代禪僧萬松行秀為師,祁寒大暑,廢寢忘餐,苦參三年,大徹大悟。      走出禪關,已是「湛然居士」—忘死生,外身世,毀譽不能動,哀樂不能入:「吾君堯舜之君,吾民堯舜之民,此其志也!」    成吉思汗久聞其名,千裡召見:「遼、金世仇,朕為汝雪之。」楚材說:「臣父祖都是金臣,我豈敢仇君耶!」成吉思汗大為讚賞,留在左右。
  • 聖祖成吉思汗的一生
    成吉思汗的一生就像一部英雄史詩,他在世界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筆墨。憑藉鋼鐵一般的意志,成吉思汗先後擊敗其他力量,於1206 年建立蒙古國,結束了蒙古高原部落長年混戰的局面。憑藉這些,再加上戰鬥力極強的蒙古鐵騎,攻西夏,敗女真,滅西遼,節節勝利刺激著成吉思汗徵服世界的野心。而此時歷史對他也是厚愛的,當蒙古國異軍突起之時,周圍其他國家正處於 封建社會危機深重時期,這就為成吉思汗大規模的軍事擴張提供了有利條件。於是他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氣勢遠徵中亞、歐洲, 為後繼者開闢了一條大道。成吉思汗讓世人側目的正是他橫掃歐亞的軍事成就!
  • 《三國志14》新武將追加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來了!
    今天又介紹了6名來自光榮旗下遊戲《蒼狼與白鹿》中的角色,包括國內玩家非常知名的成吉思汗及其對手扎木合,以及元世祖忽必烈等人物角色,這些角色將會在4月9日的免費更新中上線。官方介紹:距離《三國志14》更新還有兩天!今天介紹一下即將加入的6名來自「蒼狼與白鹿」系列的武將!蒼狼成吉思汗與對手扎木合,建立元朝的忽必烈等武將也將大顯身手。
  • 帶你認識鄂爾多斯市成吉思汗廣場上的雕像
    在鄂爾多斯市康巴什新區,市政府正面就是成吉思汗廣場了,被稱為世界面積最大的城市廣場,廣場上有幾處雕像,表現了崛起於馬背上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驍勇善戰,馳騁疆場的氣勢。請跟著中國東方聯合新聞通訊社記者是鏡頭了解一下吧!
  • 耶律楚材:花界傾頹事已遷
    也許這就註定了耶律楚材的一生,本為遼之貴族,卻為金之朝臣,最終又為蒙古帝國的建立殫精竭慮,耗盡了一生。01少年的耶律楚材是快樂的,身為契丹的貴族,即使幼年時父親就已去世,也不會影響他的快樂成長。在母親的精心照顧下,年少的楚材就已長的高大健壯,英姿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