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為華為榮耀「直播帶貨」期間提議榮耀方面在每臺手機補貼300元的基礎上,額外贈送一副耳機遭到拒絕。隨後發酵成了一場「直播車禍」,辛巴想藉助粉絲和社會輿論的壓力來向華為施加壓力讓其妥協。
辛巴在直播間呼籲粉絲退貨,華為榮耀不贈送耳機,他就不補貼300元,並稱:「我支持華為,但這和華為無關,我賣榮耀手機賣了兩三個億,雖然跟人家整個一兩百億的市場來說不算多,只佔1%,可是我要個耳機都要不出來。我就一句話給榮耀老闆,我虧了4000萬交你這個品牌都沒交下,不好意思,我不交了。」
很快這件事情上了熱榜,一時間眾說紛紜:很多粉絲力挺辛巴為他們爭取利益,但大部分網友都是支持華為榮耀的,因為直播帶貨之前諸多事項已經談妥了。
最後,胳膊終歸擰不過大腿,網紅辛巴就榮耀退貨事件道歉,因為溝通時產生了誤解,並承諾直播當晚已經產生的訂單,會繼續執行直播間的承諾補貼。
目前品牌手機都沒有再配耳機,需要單買。所以辛巴提出的每部手機額外贈送一個耳機,華為是有理由拒絕的,何況這種讓利的直播活動在直播前就已經協商好了,而不是在直播的過程中突然提出來。
辛巴的這波豪橫並沒有為自己賺取更多的名聲,而是又揭起了「網絡直播」的亂象。
央視公開批評當下直播浪費糧食
為了吸粉變現,很多「吃播」為了帶來新奇的感官刺激越來越荒唐,主播紛紛「進階」,比拼誰吃得多、吃得快、吃得怪、吃得貴。先吃後吐或邊吃邊吐成為了一種普遍的現象,帶來巨大食物浪費。
另外,自虐式吃播會給身體帶來極大的危害。有主播為了鍛鍊食量,持續過量飲水進食,讓胃部增大,或將引發急性胃擴張、急性胰腺炎。催吐則無異於自殘,會對食管和咽喉造成傷害。
直播刷禮物
在空閒的時候打開直播來看主播聊天、玩遊戲、跳舞、唱歌,甚至是釣魚、種菜,野外求生等等已經成為了我們的生活常態。
時常能夠看到屏幕上滑過「火箭」、「飛機」、「輪船」等特效,然後就能聽到主播開始感謝某某送的「火箭」、某某送的「飛機」。這些禮物雖然是虛擬的,但價值不菲。
直播「送禮」給主播,引發了很多社會問題,比如:
月工資1萬元的工程師花了100萬元看直播狂刷禮物;瘋狂會計挪用930萬元公款打賞女主播;「熊孩子」給主播刷禮物,花掉家中40萬元「救命錢」;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到底是人經受不住誘惑?還是直播平臺有意「割韭菜」?還是新興行業缺乏法律法規的有效約束?都有。
直播帶貨刷流量
很多人都驚嘆薇婭、李佳琦的直播帶貨能力,動不動成交金額就數億。薇婭、李佳琦確實有這樣的帶貨能力,但這樣的頭部直播玩家屬於少數。真的有那麼多人一天到晚拿著手機看銷售直播嗎?
某直播平臺技術運用給出了答案:一場10萬+人數觀看的直播可能只有不到100個真人。網上可以找到大量提供視頻直播平臺數據業務的商家。一個真人帳號互動一小時8元,花1.5元就可以買到1萬播放量。
直播數據造假已經形成了一條黑色產業鏈,有各類直播平臺漲粉,刷在線人數、刷播放量、刷直播點讚、刷各種禮物等等。直播帶貨看起來很美,但這一行當在野蠻的生長。
網絡直播有待規範
做餐飲需要健康證,當醫生需要執業醫師資格證,開計程車需要計程車運營許可證,做記者需要記者證……而網絡直播不需要任何證件,門檻低,只需要一臺手機人人都可以做主播。
正因為沒有崗前培訓,門檻極低,網際網路充斥著大量的劣質內容,給整個行業蒙上一層低俗暴力的面紗。很多主播帶上了面具,給自己設定人設,收割著一波波韭菜,但同時又吹起了網絡直播的一個個泡沫。
直播平臺、主播需要有效地進行監管和約束,更需要進行自我約束。主播要傳播積極有價值的內容,推薦產品正確的描述,而不是通過虛假、誇張的手法來吸引用戶,也不是通過豪橫的送禮和拉低價格來收割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