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在一次演講中說:「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夢想就像重重迷霧中隱約閃爍的燈塔,光芒微弱卻給人希望,讓你在絕境中不輕言放棄。埃隆.馬克斯創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並且準備自己研發運載火箭時,大家驚呼他「瘋了」,一個私人企業竟然想與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競爭。接二連三的發射失敗讓這個億萬富翁走到了破產的邊緣,但是這個「瘋子」孤注一擲,進行了第四次火箭試射並取得了成功。之後更是將發射出去的火箭完整地回收了回來。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他辦成了美國、俄羅斯和中國舉全國之力都沒有辦成的事。當所有人都嘲笑他是「瘋子」的時候,我想是他的夢想――「讓人類移居火星」支撐著他渡過一個個難熬的夜晚並最終讓看他笑話的人閉上了嘴巴。
夢想就像繁華世界裡的一道梵音,讓你在誘惑面前堅守本心。史玉柱靠著「腦黃金」賺得盆滿缽溢,頭腦發熱的他決定涉足房地產,建「中國第一高樓」――巨人大廈,結果資金鍊斷裂,巨人集團陷入危機,史玉柱一度只能靠「人間蒸發」來躲避債務。同樣是手握巨額財富的馬雲卻抵制了網際網路遊戲更容易賺錢的誘惑,堅持「只做平臺」,從「把產品賣到全世界去」的阿里巴巴到「讓全中國任何一個地區做到24小時內送貨必達」的菜鳥網絡,每個平臺都遵循著明確的目標,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前進。
夢想如果不去行動,那就變成了空想。鳥兒只有奮力振翅才有可能高飛,魚兒只有高高躍起才有可能進階為龍。不是每次振翅都能高飛,也不是每一次飛躍都能進階。在向夢想進發的路上,我們不知道前面會是一馬平川還是高山險阻,我們能做的就是看準目標,一步一步地走下去。馬雲英語很好,數學卻非常差。第一次參加高考,數學只得了1分。第二次參加高考,雖然努力複習,數學依然只得了19分。父母都對他失去希望了,勸他好好學一門手藝,好歹也能養家餬口。他的數學老師甚至說:「馬雲,如果你數學能及格,我「餘」字倒著寫。」 面對失敗、面對質疑,馬雲一邊上班,一邊補習,執著地追求著自己的「大學夢」。第三次高考,馬雲數學得了79分,終於如願以償上了大學。恰如他說過的一句話:「今天很殘酷,明天也很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絕大多數人死在了明天晚上,見不著後天的太陽。」
夢在心中,路在腳下,多一分努力,多一分堅持,夢想真的是可以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