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年間,為何和親王弘晝非要搞「活出喪」這一出鬧劇?

2021-02-10 青史如煙

在二月河老先生的《雍正王朝》小說當中,曾將《清史稿》中和親王弘晝辦「活出喪」的情景,將這段傳奇的細節,用小說的形式給大家精彩呈現了出來:

四面白幛環擁下,從南道隔開,東邊是大覺寺的和尚,在喧鬧的鑼鼓聲中雙手合十念著《大悲咒》;西邊是白雲觀的道士,也正在笙歌齊鳴地作法,另外還有百餘十人,是府裡的家丁,他們一個個披麻戴孝,載歌載舞,五音不全在唱著《龜雖壽》。

走過一層層的幛幔便是正廳了。

五貝勒弘晝雖有妻妾十幾個,也早已有了兒子,但在這裡跪著行禮的卻只有大兒子永壁一人,別的都在兩廊下跪著。正中階下擺滿了各種法器,嫋嫋香菸籠罩下,案頭是堆積如山的供品,還有幾個女人唱歌般地嚎哭。允祉他們從大街上剛進到這家不像家,廟不像廟的地方,全部鬧蒙了。仔細地看了又看,瞧了再瞧,這才看見「死者」弘晝穿了一身簇新的朝服,正端坐在桌子後面。他對今日突然來訪的伯伯、叔叔、哥哥們看都不看一眼,卻只顧了撿起供桌上那好吃的東西來,在大快朵頤呢!

這場景乍一看,還真的令人感到特別無語,好歹是個大清的王爺,自己給自己辦活出喪,這事兒即便放到今天這樣自由奔放的社會當中,恐怕也沒有幾個人敢真這麼玩的。

兒子這麼胡鬧、折騰,讓人不禁感慨,這「冷麵王」雍正當年得多疏於管教,才能生養出這麼一個「逗比」的兒子。

那麼,為何和親王弘晝會這麼做,作為一個堂堂的親王,怎麼能這麼不注意形象呢?

難道是天性頑劣?那倒不是,其實在小說中,離開弘晝府後,坐在轎子裡的三阿哥弘時,當時就已經把答案想的很明白了。

坐在大轎裡的弘時,開始時十分生氣,但想了想卻很快地又平靜下來了。

他仔細地琢磨過來又琢磨過去,弘晝所以要這樣做,焉知他不是在表明心跡?焉知他不是心懷著對弘曆的不滿?焉知他不是在表明自己永遠不覬覦這個帝位,而只想當個什麼事也不問的皇阿哥?

要是自己也站在他這個位子上會怎樣做呢?上面有兩個哥哥,自己既然與帝位無關,操那麼多的閒心幹嘛呢?想想八叔如今的下場,誰不心寒?

作為跟弘曆爭皇位的人,弘時的智商一點兒都不低,在電光火石之間,就能揣摩出弘晝玩這一出的意思,確實很不簡單。

那麼弘晝費盡心思,鬧這麼一出「活出喪」,到底是為了什麼目的呢?

依我看,其表明心跡的可能性最大。

首先自己的希望真不大

康熙年間,在廢黜了兩次太子之後,心灰意冷的康熙看著底下摩拳擦掌、精力旺盛的兒子們,有些不厚道起來。

他既不挑明看上誰了,也沒說誰一定不行,就這樣,曖昧來曖昧去的,讓每個兒子都覺得,自己仿佛真的很有戲。

在康熙的默許之下,一眾皇子們的野心被激起,在聖心的推波助瀾之下,漸漸演變成了攪動朝局的「九龍奪嫡」。

最後的結局,以八王為代表的一派落敗,而登基稱帝的雍正,對以前的競爭者自然也不敢掉以輕心,重拳打擊。皇室之內、兄弟之間,圈禁、賜死、骨肉相殘的人倫慘劇次第發生,令人不忍直視。

親眼看過這麼慘烈的競爭結局之後,作為雍正的五皇子弘晝也就有些看淡人生了。

自己上面還有三哥弘時,四哥弘曆。論長,自己不能跟三哥比;論嫡,四哥又比自己貴重,而且人家老四還有皇爺爺親身撫育、教養這個加分項。

自己跟皇位的距離,怎麼看,怎麼覺得有點兒遠。

其次不演戲不行,老爹、老哥太狠

對於雍正、弘曆的性格,作為貼近之人——弘晝,那可是再清楚不過的了,雍正素有冷麵王之稱,六親不認,對先前的競爭對手不僅圈禁,還用阿其那、塞思黑來極盡侮辱。

最令人恐懼的是,這位還真能對兒子下得去狠手。雖然正史上沒有說明弘時是被雍正賜死的,但雍正四年那一連串斷絕父子關係、玉牒除名的狠辣操作,緊接著雍正五年弘時的暴卒,著實讓人看到了,這位「狼父」最可怕的一面。

對於四哥弘曆,歷史上也一直有刻薄之主的評價,在與三哥弘時爭奪皇位繼承人之時,最終能夠笑到最後,除了聖心眷顧之外,自然有著別樣的過人手段。

父親、兩個哥哥都不是善茬,可想而知,弘晝整天在這幫人身旁,那種瑟瑟發抖的心情了。

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我?光躲,不好意思,這還真不行。

光認慫,也不行

 作為皇子,不管你在第幾賽道,按照以前皇爺爺的立的規矩,在外人看來,機會其實都是均等的。

如今,你說你不爭,那別人又會怎麼看?有機會不爭,你傻呀?依我看,你肯定有野心,真看不出來,城府挺深呀,五爺。

沒辦法,誰讓當年九龍奪嫡之時,自己那叔叔們,先前把能演的戲份,都已經給演完了呢。

對於這種打著不爭,表面淡泊名利,其實內心波濤洶湧的,雍正又不是沒見過。

先前康熙的三皇子胤祉不就是個典型的例子,整天修文編書,跟著一幫文人,仿佛只顧著醉心附庸風雅,不熱衷奪媂爭寵,不喜歡搬弄是非。結果呢,知人知面不知心,原來肚子裡儘是花花腸子。

對於這種以不爭應萬爭的主兒,雍正用圈禁至死的決絕,告誡後人,別跟朕玩這一套,朕的眼睛亮著呢。

因此,到了弘晝這一代,你光擺明自己不爭,還真不行,照樣還是被人懷疑。

自汙,沒辦法的辦法

      想要徹底洗脫嫌疑,男人嘛,那就得對自己狠一點兒。

那麼狠到什麼程度才行呢?至少要讓皇阿瑪、朝臣、世人都覺得,這貨真的是沒救了,讓他當皇帝,除非愛新覺羅氏死絕了。

那麼怎麼做呢?一般來講,自汙是一個好辦法,作為王爺貪汙不行,搞不好就要被老爹給大義滅親;裝瘋更不行,吃屎喝尿畢竟需要太大的勇氣,而且弘晝以後還得在人前人後混,實在丟不起那個人。

最後弘晝選擇的是荒唐這一途徑,也就是爛泥扶不起牆的那種,看好了啊,咱素質真不高,這皇帝咱真當不了。

對於弘晝這種胡鬧,弘時看出來了,雍正、弘曆自然也都看出來了。

因此對於荒誕不經的弘晝,乾隆登基之後,不僅將雍正府邸內的舊物全部賞賜給這個傻老弟,而且平時也是極盡包容,只要你不幹涉朝政,即便是一衝動打了朝庭重臣(訥親),那也沒關係。

我就當你是個不懂事的小弟弟,啥事兒哥還能罩不住。

再說了,男人嘛,誰還沒個脾氣。

弘晝,最終用荒唐的活出喪,完成了雍正、乾隆年間,最高明的明哲保身之舉。

相關焦點

  • 滿清王朝:雍正皇帝把皇帝位置傳給弘曆,和親王弘晝如何自保
    經歷過前朝風霜雪雨的「弘晝」是雍正皇帝的老兒子,雍正十一年被封為「和親王」,當這位「和親王弘晝」得知父皇雍正把「儲君」的位置留給了哥哥「弘曆」後,馬上退到幕後!裝傻充愣是這位「和親王弘晝」的最大本事,雖然不見了排序三哥的弘時在幹什麼,自明白未來的皇帝位置不是自己的,乾脆離他們遠遠的躲起來,自己當一位逍遙自在王。
  • 弘晝:我和我爹的一次談話
    從談話的背景來看,廉親王、隆科多以及雍正的另一個兒子弘時等人,勾結上關外的幾個「鐵帽子」王,妄圖恢復所謂的「八王議政」。雍正在怡親王的幫助下,挫敗了他們的陰謀。之後,雍正命人抄沒胤禩、胤禟等人的王府;後來,為了讓弘曆能順利繼承皇位,還賜死了三子弘時。從雙方的身份來說,一方是皇帝、一方是臣子,一個是父親、一個是兒子,所以,這次對話基本上是以問答的方式來進行。
  • 他是乾隆的弟弟,一生荒唐,為何生前要給自己辦葬禮?
    弘晝自幼和乾隆帝弘曆一起長大,兩兄弟感情很好,後生母病逝,一起由乾隆的母親撫養視如己出,疼愛有加。 雖然弘晝生母出身不高,又早逝,但有養母疼愛,哥哥照顧,弘晝的人生也算是無憂無慮吧。但是為什麼生前要多次上演活出喪的戲碼呢?難道真如外界傳言一般他是一個荒唐的皇子?但是為什麼雍正十一年時,他協同弘曆、鄂爾泰等人處理苗疆事務時又那麼有理有據,井井有條呢?
  • 沒事活出喪,乾隆的弟弟是任性還是糊塗?他的八世孫竟然是啟功
    弘晝活出喪老十弘曕剩餘雍正十一年,兩年後雍正就死了,又過了三年乾隆把他過繼給了自己的叔叔果親王,他年齡太小,跟兄弟們關係就疏遠一些。所以乾隆皇帝真正意義上的兄弟只有一個就是老五弘晝,而弘晝也是有乾隆皇帝的生母撫養長大的。弘晝在歷史上是著名的荒唐王爺,看過《雍正王朝》的人應該還記得,弘時和胤祉叫他去查處允禩,他卻在給自己活出喪,讓人苦笑不得,事實上他確實喜歡「吃祭品,給自己辦喪事」。但也有史學家認為他是為免捲入弘時和弘曆對皇位之爭而以「荒唐」為名韜光養晦、自汙。
  • 雍正王朝:雍正是什麼時候知道自己的親兒子弘時背叛自己的?
    十三爺的話引起了雍正的重視是一個導火索,而真正加速弘時走上死亡道路的有以下幾人:1.八爺:弘時抄八爺府的時候,八爺對弘時進行了一番深刻的教育,八爺讓他要夠狠!2.弘晝:演了一出活出喪,首先是演給弘時看的,而後是給雍正看的!3.隆科多:差點被弘時派人用麻袋壓死!咬出了弘時!4.李衛:他的一句話,這是主子的家事,奴才不好說。5.圖裡琛:最善於裝傻充愣的主,暗示給雍正弘時的所作所為!
  • 《雍正王朝》中弘時臨死前為何要痛罵老八是「阿其那」?
    從小就能看出來弘時本來就不是當太子的料電視劇中主要表現出了雍正的三個兒子,也就是弘時、弘曆、弘晝,其實歷史上雍正有10個兒子,但是真正活到成年的只有四個,也就是上面說的三個,外加最小的幼子圓明園阿哥弘瞻。弘瞻年紀小所以電視劇中幾乎沒有表現,主要表現的就是弘時、弘曆和弘晝。
  • 歷史見聞:雍正有十個兒子,為何讓非嫡非長的四阿哥弘曆做了皇
    《如懿傳》中的愛新覺羅·弘曆劇照(霍建華飾演)弘曆既不是雍正的嫡子,也不是雍正最年長的兒子,非嫡非長的他,何以成為雍正秘密立儲的選擇對象呢?這要從雍正朝的宮鬥說起。其二,弘時和雍正的宿敵廉親王允禩沆瀣一氣,謀取儲君之位。允禩是雍正的八弟,康熙朝九子奪嫡中最顯赫的一位,雍正即位初,受封廉親王,一度把持朝政,與雍正格格不入。因此雍正對允禩非常厭惡,弘時依附允禩,這是雍正接受不了的。故而在允禩倒臺後,雍正便將弘時去除皇族宗籍,給被廢為庶人的允禩做了繼子。雍正的處理,實際上是將弘時永遠的從繼承人序列中清除了出去。時過不久,弘時就抑鬱而終,也有人說是被雍正賜死。
  • 雍正最聰明的一個兒子是誰?有哪些奇葩的保命招數?後代怎樣了?
    所以在皇子的地位上,弘晝要比弘曆低。雍正皇帝有10個兒子和4個女兒,真正活到成年的皇子,則只有老三弘時、老四弘曆、老五弘晝和老六弘瞻兄弟4人,其他6人早在9歲以前都夭折了,可見那個時候小孩子的死亡率還是很高的。活著的只有4個,雍正皇帝的繼承人,自然也就在這4兄弟之前產生了。
  • 雍正王朝:弘時洩露考題為了什麼?學老八玩陰謀沒學到位
    《雍正王朝》電視劇中一共有兩齣大戲,第一出大戲是康熙年間的九子奪嫡,另外一出就是雍正年間的弘時和弘曆的奪嫡之爭。其實早在康熙在位的時候,弘曆就受盡康熙恩寵,不但把金如意賜給了弘曆還讓他在康熙身上騎大馬,這種待遇也只有這一個皇孫享受到了,弘時在一開始就沒有和弘曆競爭的資本,這一點他自己也知道,於是他就做出了自己一生中最愚蠢的決定——賣考題,弘時賣考題主要有幾重目的。
  • 雍正王朝:胤禩的「謎之自信」——不控制胤祥,為何就敢發動政變
    年羹堯的西北大軍久久不能取勝時,在軍機處值班的胤祥又出現了一次拼命咳嗽的情況,這時候,廉親王胤禩有過一句「關心」:「老十三,你就別跟著我們在這耗著了,讓人先把你送回去歇著吧。哎呀,這幾天熬下來,我們這些好人都受不了,別說是你了!」注意,就連雍正皇帝在這個時候也並不知道胤祥已患重病,廉親王胤禩為何就直接將胤祥劃到「好人」之外了?
  • 康熙的九個兒子為何非要爭奪皇位呢,當個無憂無慮的王爺不好嗎?
    到了雍正年間,大阿哥和二阿哥(廢太子胤礽)早已在康熙年間先後被圈禁,而三阿哥、八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則是或被圈禁或被幽禁,其中三阿哥可以說因為莫須有的雞毛蒜皮的罪名在幽禁中鬱鬱而終,八阿哥則在圈禁當年就病死于禁所之中,死的有些突然和蹊蹺,很有可能是被毒死,至於老九最慘,雍正帝對於收拾他都懶得遮掩一下,是在獄中活活被折磨致死,老十和老十四則是幸運的活到了乾隆年間被釋放,得以安享晚年。
  • 雍正王朝:隆科多兵諫,十三爺為何還能接管兵權
    而八爺對政變成功後的政治格局設定,也是由弘時繼位,自己效仿順治朝的多爾袞,當把控實權的鐵帽子親王。這一招頗為狠毒,由雍正的兒子弘時出面給予父親雍正最致命的一擊,還有什麼是比這樣更有傷害值的打擊!以弘時的政治立場,註定要更改雍正已經初見成效的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官紳一體納糧等新政。
  • 《雍正王朝》中,弘時為什麼一邊打自己耳光一邊罵阿其那塞斯黑?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老四的兒子只有三個露面了,那就是弘時,弘曆,弘晝。在九子奪嫡的過程中,這幾個康熙的孫輩本來不會參與其中,然而,在太子第一次被廢之前,康熙帝秋狩,弘曆因為跟康熙答對得當新穎,受到康熙注意,把代表太子的玉如意給了弘曆,這讓老四既意外又欣喜。
  • 這不是想要的生活
    消遣方式一:「遊戲人生」型王爺是清朝名副其實的貴族,按照清朝的王爺待遇,親王年薪一萬兩白銀,一萬斛碌米,在加上王爺自己的莊地,每年從佃戶那裡收租也是數目不菲。王爺的消遣方式當然要區別於市井小民,遛鳥、鬥蛐蛐這類的方式顯然不符合王爺身份。在清朝前中期,王爺們經常相約賽馬比箭。
  • 老大胤禔已經被康熙圈禁14年了,雍正上臺後,為何不把他放了
    雍正二年,圈禁在鹹安宮的胤礽病重去世。雍正按照和碩親王的禮節安葬他,並親自前往祭奠,其葬禮的規格也非常高。安葬後,又追封他為和碩理親王。雍正八年,雍正讓弘晳承襲他的父親和碩理親王的爵位,成為他們那一輩中,爵位最高的人,而當時雍正自己已成年的皇子弘曆、弘晝都沒得到封爵。但是,雍正對大哥胤禔就沒有這麼好了。
  • 康熙的兒子,因一女人未參與九子奪嫡,結果活到77歲
    康熙的九個兒子為了爭奪繼承權,私下拉幫結派,暗地陷害兄弟,明面瞞天過海,呈現了好一出大戲。最終皇四子胤禛取得勝利,成為雍正皇帝,他即位後,對自己的兄弟進行打壓,並開始清算自己的最大對手「八爺黨」。而在康熙的兒子中,有一個因一女人未參與九子奪嫡,結果躲過了雍正的清洗,並活到了77歲。
  • 看雍正和乾隆怎麼詮釋,或棄之如敝履或視若珍寶
    但由於兄弟相殘,被老三告了一狀,淪為階下囚。而老三看到自己所支持的太子失了勢,自己也主動退出了這場皇位爭奪戰。剩下的只剩下四阿哥一派和八阿哥一派了。在阿哥當中,真正支持老四的也只有老十三胤祥一人;而老八那邊卻是人多勢眾,其中就包括老四的同母親弟弟--胤禵。
  • 正史上,雍正兒子弘時的下場如何?
    ,分別是皇三子弘時,皇四子弘曆(乾隆帝),皇五子弘晝,另外三個為什麼沒有出現呢?因為皇長子弘暉只活了八歲,皇次子弘昀只活了十一歲,而皇六子弘曕,也就是甄嬛傳裡面出現的果郡王,被過嗣給了果親王允禮,而且生於雍正十一年,出生得比較晚,所以這三個都沒有出現。另外年妃給雍正帝生了三個皇子,分別是福宜、福惠、福沛也都是夭折了,都沒有入序齒,自然也都沒有出現。
  • 《雍正王朝》裡八阿哥逼宮,十三阿哥為什麼躺在擔架上還能控制兵權?
    首先,老八通過弘時和弘晝(弘晝是被騙了),將雍正說的讓鐵帽子王「整頓八旗兵務」,誤傳為「協同管理京城防務」。這樣,讓四位鐵帽子王帶來的四個參將和4000兵馬,控制了兩營(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兵權!其次,以支持弘時登基,反對雍正新政為由,讓九門提督隆科多站到了他們這一邊。這樣,步軍統領衙門和九門衛戍部隊,都在老八等人掌控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