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乾隆的弟弟,一生荒唐,為何生前要給自己辦葬禮?

2020-12-23 騰訊網

人的出生是無法選擇的,但是怎麼活是自己決定的。生在皇族中的人,被世人所羨慕,因為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這輩子註定了榮華富貴。民間有句俗語,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可是皇族中的兄弟間很難同心同德。男人生來就對金錢和權利的追求極高,生為皇族中人,榮華富貴不用求,於是對權利的追求欲望就更加強烈。可是皇位只有一個,龍椅只有一把,能坐上去的必定只有一人,權利慾望的驅使使得皇族中兄弟反睦成了家常便飯。

早在秦始皇時期便有沙丘之變,弟弟胡亥為了皇位害死哥哥扶蘇;三國時期的曹丕不也是逼的弟弟曹植作出了家喻戶曉的七步詩;後又有唐代玄武門之變,李建成、李世民兩兄弟間為爭奪皇位製造的慘案;到了清朝康熙時期,更出現過九子奪嫡的激烈場面,雍正帝步步驚心繼位後,同樣沒有放過反對他的兄弟們,可以說是處心積慮一步步逼的兄弟們就範。雖說不是親手所殺,但基本驗證了那句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此句雖說用這裡不是十分恰當,但也足以說明皇帝的兄弟不好當了。

滿清朝皇帝的兄弟不是死於非命,就是英年早逝,能壽終正寢的親王屈指可數。乾隆的弟弟和親王弘晝,一生頑劣,放蕩不羈,卻是滿清帝國中活的最久,並且壽終正寢的一位親王。

弘晝是雍正帝的第五個兒子,1711年出生於雍親王府,生母耿氏是位格格後被追封為純懿皇貴妃。弘晝自幼和乾隆帝弘曆一起長大,兩兄弟感情很好,後生母病逝,一起由乾隆的母親撫養視如己出,疼愛有加。

雖然弘晝生母出身不高,又早逝,但有養母疼愛,哥哥照顧,弘晝的人生也算是無憂無慮吧。但是為什麼生前要多次上演活出喪的戲碼呢?難道真如外界傳言一般他是一個荒唐的皇子?但是為什麼雍正十一年時,他協同弘曆、鄂爾泰等人處理苗疆事務時又那麼有理有據,井井有條呢?世人只看他的荒唐表面,卻不曾想這或許是他為不漏鋒芒,故意而為之,只為求得一世平安享樂罷了。

人們常說時事造就英雄,這裡卻不得不說,時勢造就荒唐王爺。中國人素來敬畏生死,生的人大多不願提及死,更別說生的時候辦喪事了,這更是觸犯大忌諱。雍正帝經過九子奪嫡的教訓讓他痛定思痛,深刻認識到要提早消除爭奪皇位的隱患。四皇子弘曆已經是康熙老爺子在世時親眼相中的繼承人,雍正首選,前途不可限量。偏偏三皇子弘時不願向命運低頭,拉幫結派,秘密和八王黨串通爭奪儲位。

雍正帝歷經千辛萬苦才得以繼位,最痛恨的莫過於和他作對的八王黨們,弘時竟不知迴避還和他們關係密切,終於惹惱了雍正帝。當八王黨逼宮失敗後,雍正曾派弘曆和弘晝去抄八王黨們的家時,弘晝為了置身事外不得以上演了一出活出喪的戲碼,實際不過為了明哲保身罷了。

雍正時期,弘晝多次上演活出喪,用這種方式告訴世人,他是一個荒誕不羈的王爺,做出一副胸無洪志的樣子,目的是告訴雍正自己沒有能力被委以重任,更加特別提醒弘曆自己對於皇位不感興趣,不會成為他的對手。在這種炮轟式的荒唐行為下,弘晝如願以償,躲過了父親和兄長的猜疑,平穩的度過了雍正時期,並被封親王爵位。

弘時和弘曆的奪嫡之路終於告一段落,老謀深算的雍正早就通過秘密立儲的方式傳位於弘曆,只等自己駕鶴西歸之時,公諸於眾。聰明的弘晝也通過自黑的方式讓自己置身事外。雍正十三年,雍正駕崩,乾隆皇帝弘曆登基。

古有曹丕曹植為先例,前朝更是有血一樣的教訓,皇帝的兄弟更加不容易。乾隆時期的弘晝依舊發揚自己的風格,繼續扮傻充愣,繼續活出喪。據記載,他已經不滿足在後廳等候觀察了,要親自上陣指揮各種儀式,渴了累了直接飲食祭品,搞得下人們都無可奈何,只能大聲哭嚎配合這個荒唐的王爺。

乾隆作為哥哥不但不制止,可以說是偏袒驕縱,每次無論弘晝闖出什麼天大的簍子他都不怪罪。這使得弘晝更加的肆意妄為,最嚴重的一次是,弘晝竟然在朝堂上暴打軍機大臣訥親,要知道訥親可是榮獲一等功的重臣,可以說除了皇帝沒人敢訓斥,定罪了,更何況弘晝和他之間只因為一點口角起了爭執,罪不致打的,乾隆親眼目睹也未曾制止,甚至認為弟弟任性好笑,文武百官看了,從此對這位親王更是繞路而行。於是弘晝又用自己的理智成功的堵死了結黨營私的道路。

歷史上的荒唐王爺,就這樣一步步用智慧消除了皇帝哥哥對自己的猜忌,成為了滿清帝國中唯一一位在位最久的親王。弘晝死後,乾隆皇帝賜諡號為恭,恭有恭順,恭敬的意思,可見乾隆帝對這個弟弟還是非常滿意的。並且讓弘晝的兒子直接世襲了他的爵位,這同樣可以看出二人兄弟情深。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世人眼中的荒唐王爺,糊塗一世,卻留下經典詩歌《金樽吟》傳頌至今,可見糊塗本非他意,形勢所致而已。

相關焦點

  • 一個喜歡給自己辦葬禮的王爺,有人向皇帝告狀,他依舊我行我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儘管有些人的愛好比較特殊,但也能讓人接受,可是你見過一個喜歡給自己辦葬禮的人嗎?清朝和親王弘晝就是這麼一個人,別說封建迷信盛行的古代了,就說是當代,對於喪事都還是比較忌諱的,更別說還是活人給自己辦喪事了。
  • 沒事活出喪,乾隆的弟弟是任性還是糊塗?他的八世孫竟然是啟功
    在位十三年,然後用秘密立儲的方式傳位給他的皇四子弘曆是為乾隆皇帝。乾隆皇帝雍正皇帝在位時雖然政紀斐然,但是子嗣卻不興旺。雍正實際上生了10個兒子,基數雖然不小,但是成活率不高。到最後實際活下來的只有四個,分別是老三弘時、老四弘曆、老五弘晝、老十弘曕。
  • 清朝的最荒唐王爺,傲慢跋扈還有一怪癖,為何諡號卻是讚美之詞?
    雍正的第五個兒子,清高宗弘曆的弟弟,母親是純懿皇貴妃耿氏。自古以來,皇室的荒唐事總是層出不窮,奪妻、篡位、淫亂、殘虐數不勝數。而今天這位主,弘晝的怪癖卻總能惹得世人發笑,傲嬌蠻橫、早朝打架鬥毆、喜愛置辦喪事、吃死人貢品,簡直就是皇室成員中的一股泥石流。今天我們就來捋捋這位王爺的荒唐事。
  • 她出身低微,卻是嘉慶的一生摯愛,生前沒當皇后,死後極盡哀榮
    自古君王與普通人不同,在他們身上承擔著國家和百姓的生死,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茫茫歷史長河中的這樣一位君王,她是令妃的兒子,乾隆帝的十五阿哥——嘉慶帝永琰。他和不少明君一樣,對國事自然相當上心,乾隆一駕崩,他更是不餘遺力地剷除貪官和珅一黨,但皇帝也是人,累的時候自然需要找人閒聊說話,於是這位不起眼的漢女登場了。她是永琰的通房丫頭王佳氏,內務府包衣出身,所以她的出身很低微,只能當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但她的父親是個文人,自然從小對這個女兒造成影響。
  • 李承乾是一個太子,他究竟荒唐到什麼程度,為何被他爹廢黜
    ↑李承乾的一生,是自我毀滅的一生↑在他二十七年的人生裡,曾經無比輝煌,是初唐貞觀年間,天下第一富二代,權二代,離天下在握僅僅一步之遙。然而,一手好牌卻被打爛,最終鬱鬱而終,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李承乾悲劇的一生?
  • 永璘:嘉慶和他一個娘,這個王爺挺荒唐
    永璘,乾隆皇帝第十七個兒子,也是最小的兒子。母親是孝儀純皇后(令皇貴妃),他和嘉慶皇帝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
  • 乾隆爺繼位後對兩個弟弟那麼好,是想要兄友弟恭還是故意縱容
    皇四子弘曆就是我們都知道的乾隆爺了,而乾隆爺登基後,對自己的三位兄弟可謂厚待。清朝的奪嫡之爭戰況慘烈,驚心動魄,皇子和后妃之間鬥來鬥去,今天這個親兄弟死在他手裡,明天那個親兄弟死在他手裡,手足相殘最為痛苦。雍正皇帝就是經歷了九子奪嫡才登上帝位的,他不希望自己的兒子也走上這條路。
  • 乾隆有17個兒子,卻選了資質平庸的嘉慶當接班人!因乾隆活得太久
    當然,他之所以能夠當這麼久的皇帝,最主要的原因是他長壽,他活了89歲。不過他的長壽也讓大清走上了不歸路,就因為他的長壽,結果選了資質平庸的嘉慶為接班人。而嘉慶皇帝一生基本沒什麼政績,庸庸碌碌,毫無作為,以至於本來就千瘡百孔的大清在他手裡進一步走向沉淪。那麼,乾隆為何會選嘉慶為接班人呢?
  • 生前葬禮逐步流行:讓我們更好地面對死亡
    根據英國一個葬禮組織的統計,這種在生前辦後事的做法在英國也越來越流行。在倫敦穹頂藝術節上,還出現了可以體驗非傳統葬禮的沉浸式戲劇。38歲的戲劇導演馬丁·考特(Martin Coat)和他的同事們,建造了墓地、教堂和停屍房,作為他們布景的一部分。每個「死者」,都會進行一次諮詢來計劃他們的葬禮並選擇「頌歌」,其中大多數是迪士尼歌曲或著名的嘻哈音樂。
  • 悄然興起的生前葬禮:更坦然地面對死亡,感受人生最後的溫情
    生的意義在於這個世界你曾經來過,看過人情冷暖;或笑看暖陽,或無眠黑夜,你有自己的回憶,有自己的感動和憤懣,有過笑容和淚水,有著至死不忘的人經歷感情就很難能可貴了;這是世間萬物所必經歷的過程,我們生活的世界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著死亡與新生的交替,所以面對死亡時,人們所做的不應該是懼怕,而應該是順從與坦然,出於這個點,一種新式的葬禮模式悄然興起,它就是本文所要介紹的生前葬禮。
  • 乾隆探望重病的弟弟弘曕,前腳剛離開,弘瞻悲嘆道:「我命休矣」
    雍正皇帝弘曆對比自己的兄弟們,還是很出眾的。他文武雙全,在雍正皇帝的皇子中,最具帝王儀態。康熙皇帝在位時,曾有一次去往四阿哥府遊玩,胤禛適時的把兩個兒子弘曆和弘時帶了出來,讓他們拜見皇爺爺。而就是這一次,弘曆的不凡不僅被康熙看到了,也被雍正皇帝看到了。年長的弘時怯怯懦懦,見到康熙皇帝話都不敢說,康熙要他背詩,他沒有敢吐露一字。
  • 乾隆皇帝17個兒子,為何傳位給了資質相對平庸的嘉慶皇帝?這點是...
    乾隆在繼位滿六十年時公開兌現登基時的承諾,將皇位傳給了皇十五子顒琰,也就是日後的嘉慶皇帝,自己則退位做起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上皇帝。從嘉慶帝即位後的種種舉措來看,實際上他只是一個守成的的平庸君主,他既沒有雍正皇帝那樣大刀闊斧、改革時弊的統治魄力,更沒有乾隆帝文治武功、縱橫捭闔的統治手段,除了快刀斬亂麻的處理了和珅外,嘉慶帝二十五年的統治生涯再找不出一個亮點,所以他的個人能力及統治手段被普遍定義為平庸。那麼為何英明一世的乾隆大帝會選擇資歷平庸、亦步亦趨的嘉慶帝作為帝國的繼承人呢?其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就是一句話:無人可選!
  • 川普計劃在白宮為弟弟辦葬禮:他會感到非常榮幸
    視頻:川普的弟弟羅伯特·川普去世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8月18日電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美國總統川普17日表示,本周他可能會在白宮為其已故的弟弟羅伯特舉行葬禮儀式。川普說,這對羅伯特來說「將是一個莫大的榮譽」。
  • 多爾袞生母阿巴亥,生前尊榮無比,身後為何遭順治厭棄乾隆排斥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努爾哈赤的寵妻——阿巴亥。1601年,即明萬曆二十九年,戎馬半生的努爾哈赤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烏拉部貝勒滿泰的女兒—烏拉那拉氏阿巴亥。這一年,阿巴亥只有12歲。剛剛接近豆蔻年華,就嫁給了比他大31歲的建州部落首領努爾哈赤。
  • 和康熙皇帝相比,乾隆皇帝的南巡到底有多荒唐?連自己都不好意思
    作為封建帝王中「類祖不類父」的典型代表,乾隆皇帝對於祖父康熙皇帝的推崇,貫穿一生。乾隆六十年九月,因「不敢上同皇祖紀元六十一載之數」,將皇權集中發展到極致狀態、對權力無限留戀的乾隆皇帝,竟然做出了禪位於皇十五子永琰的決定。
  • 賭王千萬葬禮:一副棺材800萬,各界名流紛紛到場,暫時無法下葬
    常言道,看一個人成功與否,就要看他的葬禮。一個人已身死,他的一生只能交於後人評說。所以,其實很多後人都會看著先人的葬禮,尤其是所謂「豪門」。賭王何鴻燊的葬禮就十分盛大,耗費巨資,各界名流紛紛到場,但是他的遺體卻暫時不得下葬,這是為何?
  • 康熙最長壽的兒子,佛系性格讓他在皇位之爭中獨善其身,得享天年
    雍正登基後對待兄弟還是比較嚴酷,尤其是對待當初與他爭皇位的幾位兄弟更是毫不留情,他對待政敵弟弟八爺黨,將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囚禁折磨致死,即使對待沒參與過皇位之爭的弟弟也是很一般,這其中雍正有一個很老實又佛系性格弟弟也被他欺負過。
  • 甄嬛傳:乾隆皇帝究竟對弟弟弘瞻說了什麼,為何弘瞻就嚇得驚懼而死了
    在《甄嬛傳》中,皇六子弘曕滴血認親的一幕非常精彩,他在電視劇裡,實際上是甄嬛和果郡王的私生子,這也是為何甄嬛會扶持養子弘曆繼承帝位的原因。不過,電視劇之所以精彩,是因為演義的部分太多,那麼歷史上的弘曕究竟是怎樣的結局呢?
  • 乾隆皇帝究竟對弟弟弘瞻說了什麼,為何弘瞻就嚇得驚懼而死了
    據《清史稿》記載,弘曕年幼時,乾隆皇帝在圓明園看到他正在玩耍,便召他上前想和他說說話。誰知弘曕頂怕乾隆皇帝,竟一溜煙地跑掉了。乾隆皇帝本就是個好面子的人,看弟弟見了自己跟見鬼一樣的,這感覺實在不好。他又不好怪罪弘曕,只好把弘曕身邊的太監給罵了一頓。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對弘曕的疼愛。對於弘曕的學業,乾隆皇帝也十分上心。
  • 乾隆參加大臣的葬禮後,急著把7歲女兒許配出去,令人匪夷所思
    乾隆一上臺,沒想到自己能出人頭地,成為一個長壽的帝王,結果他實際掌管清朝長達63年。在乾隆六十年,十五阿哥永琰將其太子之位公之於眾,乾隆下令追封已過世二十年的令妃(孝儀純皇后)為皇后,使其成為乾隆的第三個皇后。在此後的30年裡,令妃一直受到乾隆的寵愛,為乾隆生了4個孩子,2個女兒,在乾隆的后妃中生下了最多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