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粿!草粿來賣!

2021-03-05 汕頭好吃妹

▽點擊下方視頻,聽不一樣的故事▽

在很多80、90後潮汕人的回憶裡

有一種叫賣聲是童年一曲別樣的樂章

伴隨著勺子與碗「鐺鐺鐺」的撞擊聲

就讓我們揣著好不容易攢下來的零花錢

跑到一輛自行車前焦急地等候

……

它便是潮汕人的童年乃至今日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專屬零嘴

——草粿

而對於在外的遊子來說

這一口吃不到的鄉味

更是讓他們心心念念

在深圳有著高薪工作的洸哥

便是這其中的一位


洸哥是個人盡皆知的潮汕草粿痴迷者。他05年去了深圳,奮鬥了5年成為了國內前3企業的設計總監,而後卻辭去在深的高薪工作回汕。這在別人聽來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但對於他來說卻十分值得。


雖然在深小有成就,但思鄉之情卻讓他不止一次地懷念家鄉那一口美味的草粿。一次同鄉人的聚會裡,讓他發現很多在外潮人都和他感同身受,於是他毅然決然地辭職,帶著他的潮汕情懷,回汕「賣草粿」!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搶購↓

當然,洸哥想要的不只是「在潮汕賣草粿」這件事,他的目的,是想讓在外的潮人,能隨時隨地吃上家鄉的草粿。於是,走出潮汕的便攜裝草粿橫空出世。

便攜裝的草粿與我們在外吃的成分一樣,全都用草粿草製作,維持它原本的降暑、清涼功效,同時在此基礎上,對其味道口感進行改良,使它更適應當下人們的口味。

 從篩選到製作,一條線生產 

從對草粿草的篩選清洗,到製作出成品,整個過程都由洸哥以及他的團隊負責生產,一條線的流程保證了草粿的口感味道不受影響。

草粿的製作流程分為為清洗草粿草-熬製草粿-注入容器-封口-消菌殺毒-冷卻這幾個步驟,整個過程工人們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並且嚴謹細緻,充分保證了食品的衛生安全。

 小巧易食用,潮汕人的專屬小零嘴 

生產出來的草粿,跟果凍一般大,小小巧巧的十分可愛~加上果凍一般的造型,直接虜獲了小妹公司裡的一波小迷妹~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搶購↓

晶瑩剔透的草粿比起路邊的小推車,吃起來更加方便快捷,隨時隨地就能拿起來吃,很適合小妹這種嘴饞的上班族啦~

輕輕撕開包裝,草粿的汁水就噴射出來,飽滿多汁的樣子讓人只想立馬吞掉它!

一口咬下是Q彈的口感,草粿味濃鬱,甘中帶甜,味道調配得剛剛好!呲溜呲溜一口一個,根本停不下來~

除了直接食用,還能DIY,自己加上白砂糖或者蜂蜜,口感會更豐富喲~

 容易攜帶的包裝,送禮郵寄兩相宜 

草粿的規格有送禮箱裝和精美袋裝2種,都是開袋即可取出食用,充分滿足了離汕遊子的需求。

箱裝也是容易攜帶手提箱,無論是要送禮還是郵寄都十分方便,即便是舟車勞頓,也絲毫不受影響。

特出草粿限量便攜袋裝

 活動價僅需19.9元!

趕緊下單搶搶搶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搶購↓

 添加下方微信二維碼 

 吃貨代理火熱招募中 

【好吃妹美食創業平臺】

做您的美食挑選顧問

帶著吃貨一起吃喝玩賺

下單後可查詢物流信息 

 更多精選地方特色美食

● 定期分享美食購買福利

長按掃描識別二維碼關注

「好吃妹美食創業平臺」


相關焦點

  • 母親的味道——草仔粿
    每年的清明節前夕,母親都必將忙上幾天時間,忙乎著做米粿——草仔粿或糯米餈甜粿。做草仔粿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是項耗時而繁瑣的「工程」。接下去就可以包餡料做成一個個的草仔粿了。別人家的草仔粿當香噴噴的草仔粿出鍋了,母親總會第一時間或打電話叫我去取,或讓父親送到家裡來,說「趁燒吃,卡好料」。
  • 潮汕草粿豆花 一碗送到家門前的夏季小吃
    和「南畔浮烏雲,草粿賣有存。」、「三四賣楊梅、五六食草粿。」等民謠。「叮叮噹~~叮叮噹~~草粿哎~~豆花哦~~」小時候呀,每每過了立夏,午後的大街小巷時常會響起賣草粿豆花的吆喝,銅勺和瓷碗有節奏的敲擊,召喚著午睡剛醒的小孩。
  • 潮汕,到底有多少粿粿粿粿粿粿?
    ▲牛肉炒粿條粿條不分早中晚,尤其在福建,潮汕等吃粿大區,24小時都可能遇見賣粿條的檔口。    鹹水粿在上饒、潮汕,是孩子放學後校門口的零食扛把子、大叔們飲茶吹水時的好搭子。▲潮汕地區的「鹹水粿"    潮汕流行在夏天吃草粿,到了浙南、江西、寶島臺灣叫仙草凍或燒仙草,在客家人聚居區又叫仙人粄,在馬來西亞等海外華人叫仙草粿。草粿在製作中需要加入米漿,所以稱為「粿」並無毛病。
  • 南方,到底有多少粿粿粿粿粿粿?
    攝影/甜怡 粿條不分早中晚,尤其在福建、海南、潮汕等吃粿大區,24小時都可能遇見賣粿條的檔口。 老鼠粄丨千千萬萬別誤會 老婆餅裡沒老婆,老鼠粄裡也沒老鼠!
  • 【鄉愁】年味•烏粿
    她常感嘆道:「現在賣的烏粿,都沒放鼠殼草,已經不能算是真正的烏粿了。」每每跟鄰居聊起烏粿,母親總是一臉自豪:「我做的烏粿不僅印花清晰,還皮薄餡厚,而且耐存放。」    於是,每年臘月廿四日前母親就會提前準備好的鼠殼草。鼠殼草(即鼠麴草),以前在田野裡隨處可見,然而現在隨著耕地越來越少,鼠殼草也就愈來愈難得了。母親挑鼠殼草很講究,一定得挑小葉的。
  • 美食探訪 鼠殼粿,鼠殼做的粿?!
    其實,鼠殼是一種植物來的,這種植物叫鼠殼草,用它做成的粿品就叫鼠殼粿了。▲這個就是鼠殼草了 鼠殼草分為小米種和大米中,小米種比較小株,做出來的粿皮更有韌性,所以潮汕人家喜歡選用小米種來做鼠殼粿。
  • 澄海 --- 鼠殼粿
    在澄海,逢年過節、祭拜先祖都會用到「鼠殼粿」。聽名字覺得摸不著頭腦,其實就是加入 「鼠殼草」汁做成的粿。
  • 粿說
    除卻米飯,有一種米食格外引人注目,閩南人呼之為粿。何謂粿,《廣韻》有雲,淨米也,又米食也。可見,粿蓋從米來,又因所用粉糈不同,粿品家族龐大,難以盡述。粿的來歷與中原饗祀有所聯繫,至今亦仍用於敬神祭祖。嘗聞貧苦人家採鼠粷草等野草制粿,以充飢。繁複手藝炊出的甜粿,令出海人感嘆「無可奈何舂甜粿」。北地多食麵點,南人離不開稻米。小城人的日常裡,米飯從不缺席。
  • 南澳年味 | 鼠殼粿,有故事的粿,家的味道~
    ,是孩童時期春節的記憶,是阿嬤帶給你一直不變的味道,今年回家吃粿了嗎?全家出動做鼠殼粿蠻增進感情的呀,特別是小半年沒有回家了。阿嬤找鼠殼草,熬煮揉製成粿皮;老爹擀皮,還有前後清潔工作;我和媽咪主要就包粿,姐姐墊粿葉。邊做邊嘮嗑,偶爾翻車,包破還得補,就很有意思。紅頭粿跟鼠殼粿有什麼區別呢?
  • 不要再問潮汕人什麼是粿啦!潮汕11種粿介紹給你!
    於是,那頓飯,我向她普及了關於河粉和粿條的若干區別,順道也把大潮汕的粿也一 一介紹個遍,於是就有你今天看到的這篇文章啦~如果你是一個潮汕人,不用多說你也懂如果你不是一個潮汕人,那你一定要知道世界上還有一種好吃的東西叫粿。嘿嘿嘿~無米粿的皮是番薯粉做的,餡多用蔬菜雜糧來做。
  • 【客家小吃】我們來討論下,寧化的這種粿叫蒗菇粿好?還是叫囡姑粿好?
    蒗菇粿是客家人巧用藥草製作食品的智慧結晶,它既是一種美食,又是一種藥膳,是不可多得的綠色食品。記者在城區農貿市場的一家店裡就看到了蒗菇粿的整個製作過程:從田野裡採摘好製作蒗菇粿的主要原料之一蒗菇(學名鼠麴草),是我縣當地常見的一種野菜。
  • 不要再問一個潮汕人什麼是粿啦!潮汕11種粿全面介紹給你!
    於是,那頓飯,我向她普及了關於河粉和粿條的若干區別,順道也把大潮汕的粿也一一介紹個遍,於是就有你今天看到的這篇文章啦~如果你是一個潮汕人,不用多說你也懂如果你不是一個潮汕人,那你一定要知道世界上還有一種好吃的東西叫粿。嘿嘿嘿~無米粿的皮是番薯粉做的,餡多用蔬菜雜糧來做。
  • 又是一年清明季丨平和「草仔粿"你吃了麼?
    清明粿(艾草粿),在閩南俗話中也叫「草仔粿」,是平和人在清明前後製作的一種食物,用於掃墓、祭祖,寓意家族子孫綿綿,男丁興旺。▲一個艾草粿就做好啦年年清明綠,歲歲粿飄香。 小小的清明粿裡,揉進了青草、陽光、雨露的味道,還有思念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家庭、以及平和人祖祖輩輩的念舊、勤儉、果敢、擔當等等情感和信念融合在一起。是滋味,是情懷,才下舌尖,又上心間。即使有一天遊子遠走他鄉,也會在夢中記起它特有的香甜。
  • 海陸豐特色小吃——鼠殼粿
    其實鼠殼粿是一種植物做成的粿食,汕尾本地叫「鼠殼棉」,長於冬季農田及荒埔中,芯末開白色小花,花蕾及枝葉有棉絮狀的白色纖維,學名叫鼠粬草。鼠殼粿,也叫茨殼粿。每逢過年祭祖時汕尾人都會做鼠殼粿,鼠殼粿既是特色小吃,又是祭祀的供品。
  • 潮汕年的味道之-鼠殼粿
    鼠殼草到底有什麼營養功效,讓人在如此大的節日中要用到它來製作粿品呢?鼠殼草富含澱粉、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具有解毒利尿、防癌抗癌、散熱消結、強心潤肺之功效。過年人們常大魚大肉,飲食無常用它來製作粿品,有消食去積的作用。
  • 為什麼叫「粿」
    例如樸籽粿的原料樸籽葉可消食去積,清熱解毒;鼠曲粿的原料鼠粬草可消積和胃,化痰止咳;桅粿可助消化增食慾;菜頭粿,可去邪熱氣;麥粿,可利便養肝······目前仍流傳下來的關於粿的民諺和童謠便有一百多段。「麥食來,穀食去」粿的複雜緣於其豐富的美食內涵和久遠的歷史傳承。無論是從外皮的製作,還是內陷的挑選,最終的味道都將會獨一無二。粿,便於攜帶,無論是麥食的原型還是穀食的升華。無論是一路周轉而來的北方先民還是明清以來遠走闖蕩的遊子,帶著它,便是帶著一份乾糧、一份鄉愁。
  • 潮汕小吃|那些藏在「鼠殼粿」裡的故事
    鼠殼粿至於做粿所用的「諸葛草」,則是「鼠殼草」——別名「白頭翁」,是冬收之後野地田園的常客,記得去年到龍湖古寨,看見這種老鼠耳朵的毛茸茸的綠葉,一小簇一小簇地藏在殘垣破瓦中間,甚是可愛。鼠殼草換誰都不會想到,這種不起眼的小野草,居然可以製成美味的粿品。鼠殼草入粿是早有記載之事。《潮州府志·物產》中:「鼠麴,葉似馬齒莧,潮之業農者雜米粉作糗(點心)」。
  • 面烏烏的鼠麴粿,內心竟然如此柔軟清甜
    在各種各樣顏色鮮豔好看的粿類中,有一種粿卻「烏面烏鬼」,顯得有些另類。那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鼠麴粿啦。坊間一些叫法如:鼠殼粿、鼠曲粿、鼠麴粿、鼠鞠粿等都是錯誤叫法,因為原材料的官方學名是鼠麴草,所以正確的叫法是鼠麴粿。/ 孬看樣,好食相 /鼠麴(qū)粿,不過我們潮汕人還是更習慣稱它為茨殼粿。
  • 有一種粿,叫潮汕的粿!有一種「果汁」,叫洪陽粿汁!
    有一首潮汕歌謠這麼唱:「潮州人,相食粿,油粿甜粿石榴粿,面粿酵粿油炸粿,鱟粿軟粿牛肉粿,菜頭圓卡殼桃粿。『』建議在wifi下觀看而這一切要源於:早先潮州先民從中原地區遷至潮汕地區,由於祭祖先需要用麵食來做果品,然而南方不產小麥,故以米食做果品,這才有了「粿」。
  • 南方,到底有多少種粿?
    粿條不分早中晚,尤其在福建、海南、潮汕等吃粿大區,24小時都可能遇見賣粿條的檔口。老鼠粄丨千千萬萬別誤會老婆餅裡沒老婆,老鼠粄裡也沒老鼠!因發音不同,客家人將「粿」發音成「粄」——他們吃的老鼠粄其實也是一種「粿」,是用細而短的米粉製成,因兩頭尖尖、形似老鼠尾巴而得名,可煮、可炒、可幹拌。